慈悲智慧

法稱
 


法開示 (6) 利美知識 (1) 新聞報導 (0) 其他資訊
迴響 總覽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喇嘛網 日期:2012/05/05  

法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稱梵文Dharmakīrti),西元七世紀印度佛教人物,相傳為陳那的再傳弟子。宣揚唯識宗因明學。曾任那爛陀寺(Nālandā)住持二勝六莊嚴之一。

[編輯] 著作

其著作《因明七論

  • Saṃbandhaparikṣāvrtti《觀相屬論》
  • Pramāṇaviniścaya《定量論》
  • Pramāṇavarttikakārika釋量論》(此為陳那集量論》的解釋。)
  • Nyāyabinduprakaraṇa《正理滴論》
  • Hetubindunāmaprakaraṇa《因滴論》
  • Santānātarasiddhināmaprakaraṇa《成他相續論》
  • Vādanyāyanāmaprakaraṇa諍正理論

[編輯] 參考文獻

  • 《佛教邏輯》Buddhist Logic (1932), Fyodor Shcherbatsky
  • 《法稱哲學基礎》Foundations of Dharmakirti's Philosophy, John D. Dunne, Wisdom Publications, 2004
  • 《認識現實:法稱的哲學及藏文闡釋》Recognizing Reality: Dharmakirti's Philosophy and Its Tibetan Interpretations, (S U N Y Series in Buddhist Studies), Georges Dreyfu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 《聖典,邏輯,語言---論法稱及其西藏繼承者》Scripture, Logic, Language - Essays on Dharmakirti and His Tibetan Successors by Tom J F Tillemans, Wisdom Publications, 1999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09:48。

 ----------------------------------------

法稱論師(Dharmakirti)約在公元六世紀末到七世紀初左右出生於南印度一個婆羅門家庭,自小通達世間各種學問。十六七歲的時候,他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皈依了佛門,並師從陳那論師弟子自在軍學習《集量論》。法稱論師極其聰穎,據說聽第一次的時候即「見與師齊」,第二次聽即超過自在軍而達到陳那的知識水平,第三次聽的時候,已然「見超前賢」,發現了陳那論師觀點中的紕漏。
  後來,法稱論師著作了著名的《因明七論》。準確、詳盡地解釋了陳那論師的因明觀點。《因明七論》有三個根本論和四個支分論,三個根本的論典即《釋量論》、《定量論》、《理滴論》,四個支分論典即《因滴論》、《關係論》、《悟他論》、《諍理論》。這因明七論,是學習因明最權威的著作,尤其是《釋量論》,作為必學五部大論之一,在藏傳佛教中備受推崇和重視。
  法稱論師雖然完成了這《因明七論》的創作,但在當時並不十分受歡迎,因為這些論著義理深奧,言辭生澀,即使當時的很多大學者,也難窺其堂奧。所以法稱論師在論典最後不無傷感地說道:「即使是有學問的智者,也不明瞭我著作的精髓,最終這深奧的精義只能歸還我自己,就像所有的河流終究匯入大海,我在因明當中所講的智慧也全部融入了自己。」
  在古印度有一個傳統,就是當有學者著作問世的時候,如果各方學者認為文義俱佳,會將著作置於象背,遊走四方以稱頌。但若大家都不認可,則將其著作拴在狗尾,以示譏諷和嘲笑。法稱的因明著作,由於無人能懂,自然遭到了拴狗尾的厄運,以至書頁散落各處。法稱論師不但沒有絲毫的責怪,反而說:「正如這隻狗四處飛跑一樣,我的著作也將在全世界散播開來。」
  雖然法稱論師的著作艱澀難懂,但卻極其重要。不禁闡釋了因明辯論的理路,同時開顯了佛教理論的建立。在《釋量論·成量品》中,以因明正理,成立有業果相續和成佛的可能,並詳論佛陀現證四諦的各種相狀,以及很明白的顯示出解脫和得到一切智的途徑。就是說這部法稱的因明著作,具備有修道次第的意義。宗喀巴大師正是通達此點後,對法稱及其因明著作產生了極大的信心,尊為無比的前賢智者。
  法稱論師自己註解了第一品後,責令弟子天王慧註解剩下的三品。但天王慧兩次的註釋都因未得論著精髓而被法稱論師付之水火,當呈上第三次註釋的時候,法稱無奈地說:註釋了三次,也只是粗通文字而已,看來我的著作真是曲高和寡,我也不抱有能利益他人的幻想了,但我生性喜愛追求幽深的真理,透過這本書得以宿願已償。
  令人欣慰的是,法稱的著作及思想,雖然沒有傳入漢地,但在藏地,通過薩迦班智達、宗喀巴等大師的開顯,卻得到了十足的發展。他們解釋法稱因明的著作,在藏傳佛教各大寺院中傳講研習,特別到一世嘉木樣大師的時候,在繼承原有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發展了這門學科,使得法稱思想的精髓,在藏傳佛教中得到了巔峰的展現。

法稱論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