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13 20:16:02
|
尊貴竹清嘉措仁波切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明光心與佛性(二)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開示
明光心與佛性 系列三之二
已了悟空性本質的人,認出了夢的實相,看穿了痛苦,
但對仍迷妄地將外境視為真實存在,因而感到痛苦的眾生,生起慈悲心…
英譯中/馬爾巴佛法中心 施心慧
▲竹清仁波切引《寶性論》開示,心的根本本質不只是遠離垢染,
證悟佛果的一切功德,都已在初心之中。
有「不退轉的佛果」嗎?
■學生:
仁波切,您之前提到中觀自續派把證悟身和般若視為是一種顯相或是一種幻象。您解釋說,這個「果」就像是從互相依存的因緣所和合出來的結果。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樣的「果」似乎就不會是恒常的,或者說就不會有真實和不退轉的佛果。我有點疑惑,這些宗派是不是真的是這麼想,因為我一直以為佛教所有宗派和「乘」都共同承認「不退轉的佛果」。
■仁波切:
你提的這一點很好。而且事實上,這應該就是必須要採用「他空見」的主要原因之一(笑)。如果你去分析的話,這實際上就是唯識派的觀點,你會發現當中確實是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佛的四身和五智,是某種新得到的或是新產生出來的東西,那麼它們就會是無常的,而且佛果本身也會是和合的有為法。「他空見」就是在這些論點上,明確地破斥了唯識派的觀點。
在「他空見」的分析當中,證得究竟的佛果時,就消除了外來的垢染(就如自續派的見地),但是那些如四身和五智等等無限的善妙功德,會自然地呈現在佛性之中、明光之中。它們必定不是新製造出來的,所以它們不是和合的。所以它們不是無常的。因此,理性的分析證明了「他空」的見地是層次比較高的。
這個主題在《大乘無上續論》中也曾提到:「它就像是珍寶、天空和水。」
心的根本本質不只是遠離垢染,如同淨除了所有瑕疵的珍貴寶石,或是像沉積物都已沉澱的清水,或是像無雲的晴空;除此之外,在證得佛果時所展現的功德,本來就存在于本初心之中。這就是「他空」的觀點。心的本質是明光,而因為迷妄而產生的過患,絕對不是這個明光的一部分,這些過患只是暫時地覆蓋了它。當去除了這些垢染,明光(也稱為遠離概念造作的本智)就會直接顯現,而伴隨著這個明光,本然存在的功德也會示現。並不需要再重新去創造這些功德。
中觀自空派用邏輯辯論的方式來反駁「他空」的觀點,而「他空」也用邏輯辯論的方式來反駁「自空」的觀點。要對這些辯經的術語有廣博詳盡的瞭解,是需要大量的學習的。
我們現在並不是在講古早的歷史(笑)。這兩派之間的辯論現今還是非常活躍地在進行,而且進行得非常好。這兩種觀點都有很多擁護者,他們也確實是在互相辯論,這是非常好的,而且是必要的,因為透過辯論,對這些主題的見地就會變得非常精確清晰。所以這是一種非常有利益的訓練。
見到「空性」,為什麼人會變「慈悲」?
■學生:
我的問題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為什麼見到事物的空性,會讓人自然變得更慈悲?換句話說,空性是如何對生起慈悲心產生作用的?第二個部分是:當行者學習過這些宗派之後,慈悲心也會增長嗎?例如,「他空」的人會比唯識派的人慈悲嗎?明光會不會使慈悲更寬廣?如果會的話,那是怎麼做到的?
■仁波切:
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有關了悟空性和開展慈悲之間的關係,如果從唯識的層次來解釋的話,純正實相(勝義諦)是由遠離能所二元,或者說是能所二元性空所構成的。從唯識宗的角度來說,這是所要了悟的重點。任何一個顯相,都是因為眾生心中的習性模式所產生的,而視這些顯相為真實存在則會導致不必要的痛苦,因為在顯相背後的根本實相是超越任何一種二元的。而不瞭解這個根本的道理,就好象在夢中不知道自己在作夢一樣。人們把夢中的顯相當成真實的,並且因此在夢中感到痛苦。對於那些已經了悟這個空性的本質的人,他們也同樣認出了夢的實相,看穿了痛苦,並對仍然迷妄地將外境視為真實存在,且因而感到痛苦的眾生生起慈悲心。在這個層次上,慈悲就是這樣產生的。此處是具有對真實情況的一種體認,以及能夠照見:對這一點有多麼不瞭解,相對所產生的痛苦就會有多麼深。
在「自空」的體系裏,將究竟實相描述為「遠離任何造作的空性」。不了悟這一點的眾生就會體驗到痛苦,而了悟這樣的空性的眾生,就會瞭解痛苦和痛苦的成因。由於照見事物的真相、事物的實相是超越痛苦的,實相是超越引生痛苦的概念造作的,同時也會對不了悟這一點而受苦的眾生產生悲心。
在「他空」的系統中,將心的本然自性形容為「無有能所二元的明光」。那些直接了悟這一點人就能夠看穿他們自己的痛苦,並對因為不了悟痛苦的本然自性即是明光如來藏,而仍然被痛苦控制著的朋友和一切眾生懷有悲心。
那些從這些觀點中的任何一種出發,而成就了悟本然實相的人,會對被痛苦掌控的不了悟眾生自然地生起悲心。
尤其是從「他空」的觀點來看的話,《大乘無上續論》中關於這一點教導是:照見自他一切眾生的平等性,就能夠開展慈心。為什麼呢?從哪一個點來說一切眾生是平等的呢?對自己和一切的其他眾生來說,心的本然自性都是明光。一個眾生心的明光本質和其他眾生心的明光本質是沒有不同的。而且,一切眾生的明光本質在根本上,都同樣是完全不被任何垢染所染汙的。這一點對自己和一切眾生來說都是相同的。因此,無論眾生顯現出有什麼樣的過患,這些過患都同樣是外來的,它們完全不是本初心的一部分。這樣的瑕疵是暫時的,就如同沒有辦法認出夢的實相的暫時過失一樣。這些因迷妄而產生的瑕疵的「暫時性」,對所有眾生來說都是一樣的。經典中所說的「當了悟自他平等時就會生起慈心」,就是從這些角度來說的。當能夠以這樣的平等性為基礎而產生對眾生的愛,那麼要開展對眾生的淨觀就會變得很容易。
從《大乘無上續論》的角度來說,如果沒有辦法了知佛性是一切眾生俱生的,那麼奠基於平等性的愛就無法開展出來。如此,眾生的平等性就沒有了共同的基礎,簡單來說就是:眾生就不會是平等的了。而當行者了悟了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就能夠開展奠基於平等性的愛,因為行者已經了悟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在哪一點上平等呢?首先,自身和一切其他眾生心的根本自性都是明光;第二,在任何情況下,心的本質都同樣是無垢的;第三,和迷妄相關聯的瑕疵,在所有情況中都同樣不是心的本質;第四,由於不了悟明光佛性是心的根本基礎,所以無法產生平靜和喜樂。要獲得這樣的了悟,就要去引發奠基於平等性的愛。
殊勝的「自他交換法」
▲竹清仁波切提醒,殊勝的「自他交換法」,可幫助行者生起大悲心,
一切時地皆可修持,不只可用在生病、困難時。
■學生:
請仁波切說明「自他交換法」是源自於哪一種見地,「自他交換法」的根據是什麼?
■仁波切:
「自他交換法」是大乘各個不同層次(不論彼此間見地的差異為何)共通的修持。
(仁波切解說「自他交換法」)行者思維:從無始以來自己的無數生生世世中,一切眾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父親、孩子、近親,或是摯友。這樣的信念,在這個特定的修持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當行者成功地生起這樣的信念,就要思維:「雖然一切眾生都對我展現了這樣的恩德,他們卻因為我執而經歷各式各樣的痛苦。」行者就用這種方式來修持慈悲。有很多不同的修持慈悲的教示,行者可以在《修心七要》、《解脫莊嚴寶鬘》和其他的典籍中找到修持慈悲的方法。
要修持慈悲,建議採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把一切眾生的痛苦做為自己關注的重點。行者建立起一種對於自己和一切痛苦眾生有切身關係的認知。行者將注意力放在眾生身上,就好象他們和自己有著類似父母、親人等等的關係。透過專注於他們的痛苦,大悲心就會生起。這裏的物件包括了一切眾生,甚至是自己的敵人。實際一點來說,行者必須要從和自己關係比較好的眾生開始生起悲心,然後在熟練之後,就要逐漸將範圍擴展,一直到連敵人都要包含在內。當大悲心生起時,就是要做「自他交換法」的時候了。
將你的善行和喜樂傳送給他人
自己來承擔他人所有的惡行和痛苦
當呼氣時,將自己的喜樂和善行以月光或日光一般的白色光芒傳送出去。觀想這些光芒遍滿一切眾生並使他們歡喜和快樂。在吸氣時,觀想自己拔除一切眾生的惡行和痛苦,並將這些惡行和痛苦從你的鼻孔吸入。你可以把這些觀想成黑煙,但不是一定要這麼做。這些惡行和痛苦在你的心間消融,然後你就平穩地安住在深深的空性之中。
如果從「自空」的觀點來描述,就是安住在遠離概念造作的空性之中。用「他空」的方式思維,就會稱為「平穩地安住於明光之中」。
這個修持就是應該要這麼做。
談到慈悲心的修持,通常行者一開始會以和自己有良好關係的、比較容易讓自己生起慈悲心的眾生為物件來練習。當你已經能夠把這部分做得很好了,就能逐漸把範圍延伸到更多眾生,直到你終於也能把敵人包含在內為止。
這個和利他能力有關的慈悲心的另一個面向,是修持這個方法的初學者,並不能直接廣大地行利他。行者可以在心中這麼做,但是此時是一種觀想的狀態。只有在達到證悟時,行者才有能力直接廣大地去行利他。
那麼有人或許會想:「嗯,這很好,我只要用觀想的就好了,我不需要直接去幫助別人。」但是,也不是這樣子的。行者應該要用自己能夠做得到的任何方式來幫助別人,要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無論是以微不足道或是直接的方式來幫助別人。
在大乘中,祈願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祈願未來的生生世世自己能夠以身、語、意來利益無量有情眾生。在這樣的祈願中,行者也會祈願不要傷害其他眾生。透過這樣祈願的力量,便真的能獲得不傷害他人的能力,和以眾生需要的方式來利益他們的能力。
在面對自己的困難時,也能夠修持「自他交換法」。例如,如果行者正在生病,或是正在煩惱,那麼行者就可以把疾病和煩惱當作是開展對他人慈悲心的工具,然後在這樣的心境下修持「自他交換法」。
當你生病時,或是處在一種心情上很煎熬的狀態,要記得還有其他眾生有比你更多的痛苦要去面對。事實上,這樣的眾生數量之大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透過這樣的思維,就會生起大悲心,然後就在這樣的心境下修持「自他交換法」。用這樣的方式來修「自他交換法」,連生理的疾病和心理的痛苦都能夠幫助我們累積福德資糧。
在《修心七要》中,特別強調自身的疾病和其他困難是有利益的這一點。透過疾病和其他個人遭遇的艱困,行者就能夠淨化自己的惡行和遮障。要藉由運用疾病來導正惡行和去除遮障,將疾病運用在好的用途上,就是將疾病轉化為真正有效的淨化作用。而由於自身痛苦和不安的直接體驗,便能開展對他人的慈悲心。如果這個時候你修「自他交換法」,那將會對累積福德產生戲劇性的助益。因此,沒有理由因為疾病而感到沮喪,也沒有理由在面對困難時失去信心、無法忍耐,或是生起放棄的心態。因為透過這些極其艱困的情況,便拭淨了我們惡行的記錄。把這些情況當成是開展慈悲的機會並修練「自他交換法」,便能累積極大的福德。
1991年夏,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於洛磯山香巴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