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密大師 禪修方法.禪修定境.禪修教學精選 利美 大師有約 人氣:19655 更新日期:2009/09/12 20:10:56 日期:2009/09/12 17:42:26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人間悟語禪修的基本方法 -聖嚴法師 禪修的定境 「走火入魔」的意思是什麼 禪修教學精選 1.利美園地-卻殿仁波切談禪修 利美園地 四聖諦:道諦-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禪修的意思是熟習於正念,善心(禪修的藏文叫「貢」,意思是「使熟習」)。你試著增長心的正面潛能, ... 無著說:「我花了十二年專注於您身上禪修,卻無法看到您。 2.利美園地 談禪修 利美園地 四聖諦:道諦-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歸敬世尊阿羅訶等正覺者! 人天道-- 發心:求增上生,得現法樂及後法樂禪修:依四禪八定或(慈、悲、喜、捨) ... 3.利美園地-止觀禪修.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 -一般的覺知與禪修的覺知之區別:你是不是能清楚認識到”覺知就是覺知” 1他人叫你小心注意! ... 2但是當你心想”我現在要來修禪定”~~你在想”車”, 但同時也知道你的覺知。 4.利美園地-禪修的目的.梭巴仁波切/開示 釋妙喜/恭譯 -禪修主要關切的是照顧心。雖然身和心密切相關,互相關連,卻是相當不同類型的現象。 ... 因此,當我們談禪修真正的目的,其實是在談成就正覺的佛果──這才能夠讓我們 ... 5.利美園地-禪修不是去壓制念頭.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 -生活的喜樂"三日禪修營後,我們都歡喜地出關;豈料, ... 突然,我想起詠給•明就仁波切所教導的各種禪修方法,於是,擦幹眼淚之後,我就在 ... 6.利美園地-數息法-十七世大寶法王 -「禪修」是以心來修持,而為使一切無誤趨入善好,首先我們必要具備清淨之心,同時遠離諸種妄念以及世俗娛樂之干擾。在保持正確姿勢之後,我們可開始以呼吸數息來禪修。此方法不似「空性禪修」般的甚深,亦不如「心性禪修」般的廣闊。 7.˙利美園地-快樂的秘密-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 -因為當我開始學禪修的時候,那時大概9歲,那時候我是跟我的父親學的。因為我的父親也是一位很好的教禪修的老師。有三種禪修技巧。第一個是敞開心胸,就是將心保持在原來那種明白的清楚狀態。第二個就是專注思考。第三個是培養慈悲心。 8.利美園地-禪修與八正道 於是有人謂:非只有盤腿禪坐,才是禪。以「行、住、坐、臥」都是禪故,乃另提倡「生活禪」或「動中禪」。初期禪修的訓練,不以入定,或心專一境為目標。而是要以建立正見,落實生活為目標。因為心裡的安定、專注,乃有助於聽經、聞法,以及沈澱、統合。故對正見的建立及正思惟的敷演,還是有極正面的幫助,此即所謂「由定發慧」也。正定: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 9.利美園地-直指心性,頂果欽哲仁波切,用二十二年時間閉關禪修,一生持誦六字大明咒超過一億遍。 .... 我們開始禪修於心性. 我們執著靜修時出現的好覺受,在散亂時又放棄禪修,這些都不是正確的修行之道。無論我們思想怎麼變化,我們必須踏實地去次第修行,日復一日;直觀我們的動念並回歸到它們的本原。我們不應該奢望能立即得到日夜安禪的能力。 我們開始禪修於心性,開始最好先短點時間修行,但每天多作幾次;堅持下去,我們漸漸的會認識到自己的心性,證悟越來越堅固,到此,念頭會喪失制宰我們的能力。 「空」是法身的實性,是絕對身,但不是簡單的虛無。它本自就具有遍知的能力。這就是「明」,或是俱生法身之「覺」。法身非因果之所造,它是心的原始本然。 11.喇嘛網創古仁波切 -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如何將心轉向佛法的四種禪修或思惟,包括觀修或反覆深思「觀人生難得」、「觀死無常」、「觀業報因果」、「觀輪迴過失」,以培養堅定的 ... 12.大手印禪修要旨﹝岡波巴解脫莊嚴寶論﹞教授 - 此論語體論述清晰具體明確,言淺易明;利於行持佛法者無錯亂顛倒,如大海廣納百川,於顯密三士道行者;聞之奉行無一不得修證大利。此論亦是總攝佛法禪修要止精義。 13.喇嘛網-禪修的方法 禪修是訓練心靈最直接、最實用、最簡單的方法之一。禪修的方法有無數種,有些禪修只要讓心安住在本來的狀況,而有些禪修則用一些技巧強迫心進入一種更清晰、更鮮明的無礙境界。禪修的人是最好的溝通專家,因為禪修敞開了心胸,使得溝通非常容易。 14.喇嘛網 尊貴的法子泰錫度仁波切曾如是開示:「若無禪修,問題永遠是問題,夢會誤以為真;若禪修了,問題不再是問題,夢也僅僅是夢!」 藏傳佛教﹝入門﹞, 達賴喇嘛著 15. 利美園地 鄭振煌譯,禪定幫助行者制心一處,增長「心的寧靜」。禪修的方法:心不攀緣外境和不起妄念,因而變得不動、穩定和寧靜。這種心可以放鬆地專注於任何善法的所緣境上。讓心寧靜的要件有很多。簡言之,彌勒菩薩認為行者要避免五種過失,發展八種內觀的心。 2009-09-12﹝ 續﹞ .利美園地 四聖諦:道諦-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沒有那個知識性了解,不可能得到依禪修而得的空之體驗。 ... 根據西藏的傳統- 備註 : 聯絡信箱 碩博學位審議評鑑申請 上一篇:◎尊貴貝諾法王對弟子法開示【網路數位佛學院精選篇】 下一篇:◎十七世噶瑪巴禪修指導 延伸閱讀:【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政治大學圖書館NCCU】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