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yongla Rato Rinpoche 穹拉仁波切教授

如聖法師翻譯-2006.10.22-10.31-台北菩提圖書館

請法者要我介紹道次第是什麼,我本身是沒有什麼修持與證量對大家講說道次第是什麼。真正要了解道次第不是容易的事,不管是文字或義理都是很困難的,真正要學道次第的人必須要去向具相的善知識學習。善知識的梵語是「咕魯」,是有份量、有重量之意,即是在功德、修持方面有份量之意,我自己不具備這些功德,只是具有轉世之名。在藏地有上千名轉世者,我是上千名中,屬於下階層的。我本身是有得過多次道次第的傳承,說不上認識道次第,只是從小在善知識的薰陶下,聽過十五至二十次的道次第傳承,所以就向大家再說一次以前善知識對我說的內容。

聽說在台灣,人們對道次第有很大的好樂,但是到目前為止,完整得過到次第傳承的人仍是寥寥無幾,聽到這樣的情況,我就想透過這一次的因緣,透過《掌中解脫》介紹道次第傳承,並從頭到尾將道次第的傳承供養給大家。

我得到《掌中解脫》的傳承是在三十六、七歲時,從造者赤江仁波切處得到,當時一起得到傳承的約有六十多位轉世者,與二、三千位出家眾。赤江仁波切傳授此一傳承時,大約花了二十五天至一個月,每天從下午一點講到六點。一般在講道次第時有不同的方法,今天傳授的方式是經驗傳授,亦即不會一字一句解釋,是以善知識本身對某段文的體會解釋給他者聽,聽者再結合自己的體會。赤江仁波切在西藏傳這個傳承時,不只是以經驗傳授,而是講說四次(傳道次第每段文要講四次),第一次講得非常廣,第二次略一些,第三次再略一些,晚上,大家聽過法,再回去觀修、思惟一次,隔天,上師會再講說一次,所以每一段文都會講四次。那時候,每天晚上及次日早上不傳法,從下午開始的原因,就是要透過那個時間,對那天聽到的法進行觀修,與實際地生起體驗。在接受傳承時,晚上都會去閉關,再思惟一次與觀修,至於有沒有生起證量,是要看個人的情況,總之,就是盡量對善知識所說的再一次串習,有些人因為不斷依善知識所說的,晚上及白天都在修習,真正生起證量。生起證量不只是一、二次思惟而已,而是不斷地串習才有可能。

我在西藏接受傳承時,並沒有錄音設備,只能靠自己聽到的,與簡單的筆記去回想以前善知識所說的內容,所以今天就是依所能回想起以前善知識是怎麼說的,再說一次。我們聞思有沒有得到成果,應該看是否對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的道理越來越堅固,而不是在聽聞時,有「這個我知道」、「這個我懂」的心態,有這樣的情況,就是沒有得到聞思的效果。以前我們得到道次第都是以傳統的方式去聽聞,今天的話,有人是學過道次第來聽聞的,有的人是以「他們在說什麼?」--想了解佛法是什麼的心態來聽聞,以這種心態來聽是可以的,並沒有過失。我自己也將以傳統的方式介紹道次第給大家,可能會有與現代科學不符合之處,要先跟大家道歉。也有些人學過道次第,了解道次第,若發現我有說錯的地方,也先跟大家道歉[1]。
--------------------------------------------------------------------------------[1]講說當中,有部分的公案故事未詳細記錄,但皆已標註,欲詳知者可參照《廣論》、《掌中解脫》或佛本生傳等。又,仁波切為了不使聽法者陷入昏沉而說的話則未記錄。


Khyongla Rato Rinpoche,His Holiness Ling Rinpoche,
Lama Zopa Rinpoche Photographer Ven. Roger Kunsang


一、道次第介紹

*先說道次第是什麼?道次第是自誰開始有的?道次第是從本師釋迦世尊傳下來的,世尊是賢劫千佛中第四位,祂尚未成佛時,初發菩提心是為了這一劫的眾生而發起的,依著發心而後才成佛。我們會問,佛是否一開始就是佛?不是的,祂以前也和我們一樣,有貪嗔癡慢嫉妒等,只是祂遇到具相的善知識,受其引導,不斷努力,才成就佛果位的。如果那時我們也發起菩提心,就會與世尊相同,早就成佛了。反觀自己,佛初發心時,我們沒有發心的緣故,到現在還在這裡。

*講說佛的初發心,有小乘的解釋與大乘的解釋。依小乘的解釋方式:往昔,一個做瓦器家庭的小孩,此人是與後來成為導師世尊同一個心相續,當時這個小孩供養,那時也稱為釋迦能仁的佛,他供養此佛一個瓦器,其中裝滿珠寶及一雙鞋子,透過這樣的供養而初發心。當時,那個小孩如此發願「如來,您的相好莊嚴、壽命、隨從等,我也願相同。」因為如此發願,所以後來這個小孩成佛後,祂的名稱也是釋迦能仁,壽命、隨從等也與往昔的釋迦能仁佛相同。也有另一種說法是,當時這個小孩供養的是粥。有人會認為不同因緣的初發心是相違的?其實自己思惟的話,我們受願心儀軌時,也是不斷重新發心,佛陀也是一樣,有不同的發心,一次再一次地發心。

*大乘的解釋佛的初發心是:本師尚未發心時,有一世在地獄中身為拉車者,當時他的夥伴拉得不好,受到獄卒的鞭撻,他看到後,非常不忍,就說「你們不要再鞭撻他,我願意承擔他一切的苦難。」透過這樣的因緣而初發心。

*一般要講說世尊的所做是什麼?即最初的初發心、中間聚集資糧,最後成佛。中間的聚集資糧同樣也有大、小乘不同說法。小乘的說法,中集資糧歷經了三大阿僧祗劫,第一大阿增祗劫供養了五萬五千尊佛而圓滿,後供養了六萬六千尊佛而圓滿第二大阿增祗劫的資糧,又供養了七萬七千尊佛而圓滿第三大阿增祗劫的資糧。大乘的解釋是佛在資糧道、加行道聚集了第一大阿增祗劫的資糧,在初地至第七地聚集了第二大阿增祗劫的資糧,在清淨地—八、九、十地聚集了第三大阿增祗劫的資糧。所以容易成佛的法門是沒有的,要透過多劫多世的努力才能得到佛果位。

*同樣,成佛也有大、小乘的解釋法。大乘的解釋:世尊最初成佛不是在世間成佛,是在清淨的佛土,以圓滿的報身相成佛,之後才在世間示現十二示相。小乘的解釋法,世尊尚未成佛時是在兜率天,為最後一世菩薩,即再投胎一次就會成佛。所以祂到世間之前,是在兜率內院,將位子交給彌勒菩薩後,即再投胎到世間,在世間成佛。先有這個因緣,才降生在印度,而有我們現在看到的佛陀的故事。那時,他的國度是在王舍城,他身為王太子,與世間人一樣,也學該學的內容,也娶妻生子,一直到二十九歲之後,他發起出離心,放棄一切,如王位等,出家身披三衣,以拖缽為食。那時他也學了印度教的內容,也苦行六年,但是仍然無法滿足自己心中的渴求,最後他自己悟道。他在菩提迦耶、金剛座,結跏趺坐,降一切魔,入定,在黎明時證得佛果位。也就是說,佛在傍晚降一切魔,晚上入根本定,在一座中從加行道第一品到成佛。佛成佛後,在七個星期中都沒有說法,因為他想自己所證悟的內容很深奧,跟其他人說的話,其他人不能理解。後來,因為大梵天與大自在天祈請之故,就開始傳法,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講初轉法輪,即四諦法輪。

*五比丘與世尊的因緣是什麼?當世尊在離開王宮時,國王認為王太子離開會受到很多苦,應該要有隨從去當僕人,五比丘就是五位隨從,但是五比丘因為某些因緣離開了世尊。因為當初世尊在六年苦行時,每天只吃一粒米為食,有一天,牧羊女供養世尊乳製品,世尊飲用了粗食,五比丘見到以後就想:「喬達摩已經生起了退心,不守戒,我們跟在他的身邊已經無用,還是離開去鹿野苑。」佛在成道之後,透過大梵天、大自在天的請法,開始初轉法輪,就想去度這五個隨從。當時佛陀走近時,五位就商議「這個喬達摩不守戒了,當他來的時候,我們不要恭敬他、不要理他。」可是當佛陀來到時,他們都不由自主的恭敬他,請他說法,問他:為什麼你現在相好莊嚴不同以往?佛陀回答:我在金剛座上已得圓滿究竟的果位。那時佛陀給他們的最初教授是什麼?是「過來」。一般我們聽到過來是「從某處到此處」之意,可是五比丘聽來就變成離輪迴苦,到我這邊—解脫的此岸,所以「過來」是最初的教授。

*之後,就是初轉法輪,即四諦法輪—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佛說了三次,即第一次:此是苦諦、此是集諦、此是滅諦、此是道諦。第二次:苦諦應知、集諦應斷、滅諦應證、道諦應修。第三次:苦諦應知而不得知、集諦應斷而不得斷、滅諦應證而不得證、道諦應修而不得修。因為這五比丘是非常利根,當聽到佛說這四諦,就知道佛的意趣,很快地就得到小乘阿羅漢。

*我們會想,為何五比丘只聽一次四諦法輪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為什麼我們多次聽聞,卻沒有證得果位?因為這五比丘已多劫多世聞思這些教法,已經是在最後一次輪迴,因為以前種下的深厚習氣,只需要一點啟發,透過一點因緣就可以發芽,證得小乘阿羅漢果。

*佛是在王舍城離靈鷲山二轉法輪,即無相法輪,(三轉法輪是講遍計執無自性,圓成實、依他起是有自性),我們的道次第是依在靈鷲山講的《般若經》而說出的。佛在靈鷲山講一切法無自性此法門,但是持小乘見解者卻認為這不是佛說。我們看到《般若經》的描述,當時聽聞的徒眾很多,可是現在去靈鷲山看,可以知道那塊地是非常小的,如此怎能容納那麼多經文所描述的徒眾呢?因為《般若經》宣說的對象是大乘弟子,所以會現示很多眾生、弟子都可以聽到。會問,初轉法輪不圓滿嗎?不是不圓滿,而是在四諦法輪的基礎上,再將上大乘所應修的、或大乘的見解,而不是說初轉法輪不好。

*佛陀所說八萬四千法門都被濃縮在道次第中。看起來道次第是由藏地的人寫出的,但是若問真正的道次第是什麼?是佛所說的一切。大藏經在藏地有百多函,在漢地更多,這些正確解釋佛所說的一切,都可以被稱為道次第,只是沒有冠上道次第之名。

*最初是有佛所說的法,由佛所說的法就可以得到佛的意趣,得到解脫。但是因為時間的變化,弟子的根器不如以前,所以就必須要透過注解才能了解佛的意趣,所以就有二勝六莊嚴的解釋,後人就透過二勝六莊嚴的解釋得到佛的意趣,證得阿羅漢果位、或成佛。因為根器越來越劣,就出現解釋的解釋。之後阿底峽尊者入藏寫了《菩提道燈論》,那時才有第一個以道次第命名的論著。

*在十四世紀,宗大師出生,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菩提道次第攝頌》,菩提道次第主要就是這三種。但是後人看不懂宗大師的意趣,所以就有了注解,如五世法王的《妙音教授》、四世班禪所造的《安樂道論》、六世班禪所造的《速疾道論》,到了近代就有帕繃卡大師講述,赤江仁波切代筆的《掌中解脫》。道次第的來源就是如此。所以道次第是由《般若經》「此是不應…,應去彼岸」這類的句子引申出一切道次第的教授。

*講道次第的傳承教授之前,都要先講說佛的傳記,及傳承上師如阿底峽尊者、宗大師等一生的故事,這是因為在尚未學習之前,要以他們為榜樣,發願他們一生所學的一切,我也要如他們一樣去行持。當我們聽到這些故事或傳記時,就不要當成這是一個人的故事,聽聽而已;而是聽了以後要想,以前的這些人也是跟我一樣,有著貪嗔等煩惱,可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所以得到果位,我也應該要這樣去做,如此而做發願、祈求。

*以上是大乘的說法,是共顯教的說法,若以密乘不共的說法,本師是現本尊相而說出金剛乘的教授,如二千五百年,世尊在印度示現時輪金剛相,說出時輪金剛密續。所以佛所說的一切法都被總攝在三士道中,無一例外。

*所謂的道,是如道路一樣,要趨入的道路會引導我們去某處,這個道路要引導我們去哪裡呢?解脫、一切種智。簡單說,佛所說的一切,就是說:我是走上這條道路的,如果你要與我相同,得到果位、脫離一切痛苦,你也要走這條道路,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道路。

*講說時,佛陀與印度班智達所說的話,都是自己內心的體會,而不是像我從善知識聽聞而來,再如錄音機般說出去。這也跟鸚鵡說話一樣,鸚鵡會講話,但是不會理解所說的。

*我們現在沒有這種條件可以做到佛所說的一切,但是也不要氣餒,要想:對於佛所說的話,我要盡力去做。如果以一百分為標準,我做到一分、二分,這樣就可以了,就是要盡力去做。以我來說,佛說了無量無邊的法門中,只做到一點也好、二點也好。我們所修的以什麼最好?佛陀說要不斷思惟、不斷聽聞,而我有常去聽聞,常去請法,這點我有做到。(以前西藏有個故事,善知識在講說法殊勝、惡業的過患,有個人覺得善知識講得不好,不以為然的說:他本身也有造惡業,要往生哪裡我也知道。但是聽到法殊勝、法功德時,卻說:我也跟他一樣,差不多、差不多…。)

*所以道就是帶領我們往解脫或一切種智的道。次第就是當我們走這條道時,要正確無誤,一步步升上去,要如何了解我們所走的路一步步都往正確的方向。道次第的字義就是如此。

*因此道次第就分出科判,何謂共下士道?何謂共中士道?何謂上士道?下士道就是所謂暇滿、念死無常、業果、皈依。暇滿就是:我已得難得的人身,我要如何利用才能得到精隨、扼要?透過這樣的思惟,就會去想後面的念死無常、業果、皈依。脫離一切苦,包括人、天苦等,以自方來說就是共中士道,之後再將目標轉向,不只是自己,緣一切眾生。我自己不想要痛苦,想得樂,一切眾生亦如是,我為了要幫助一切眾生,要以什麼方式達成呢?就是發菩提心,這就是上士道。這個大家都看過,應該不必多說。

*以這一生可以分共上士道與不共上士道,共上士道亦即所看到一切共大乘的教授,如六度、四攝、菩提心等。不共上士道就是金剛乘。

*那我自己有沒有辦法獲得道次第?修道次第有什麼利益?如果對我有利益,那又該如何去修?我們都想離苦得樂,沒有一個眾生例外,都想得到最好的快樂,但是因為沒有正確的方法,也不了解這個方法,所以無論如何追求,都沒有辦法究竟離苦,得到永恆快樂。那有沒有辦法可以究竟離苦呢?是有的,因為痛苦自業與煩惱而生,最根源是我執,由我執生煩惱,由煩惱造業,之後結生,才有痛苦的產生。當生起空性的慧就可以斷除我執,斷了我執就斷了業與煩惱,就得到永恆的快樂,不再受苦。

*所以真正傷害我的是什麼?是自己心相續中的煩惱。因為有真實我執,就會認為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或愛自方,嗔他方、忽視他方,就會產生煩惱,有了煩惱之後,就有結生。所以真正傷害我們的是自己心相續中的煩惱,真正要對治的是自己心相續中的煩惱。

*這不是說外面沒有敵人、親友這些分別,而是這些只是暫時的、間接的。真正的敵人是自己心相續的煩惱,是因為自己以前的煩惱造了惡業,下一世才會遇到這些狀況或境界。現在與人接觸中,他人會傷愛我,也是因為他心相續中的煩惱,如果我在我再對他起嗔心、回報,變得我們只是不斷造惡業。所以要生氣的對象也是他心相續中的煩惱,我為了真正斷除、傷害他心相續中的煩惱,要如何做呢?要對他生起慈悲心、菩提心、要成就佛果,如此才能斷除自方、他方心相續中的煩惱。這才是大乘的教授、菩提心的教授。

*煩惱是可以去除的,但是去除煩惱不是靠吃藥、對它好、祈求等可以辦到的,是要靠自己心相續中的剛好可以克制它之正對治力量才可以辦到。我們對一般的敵人,如果你對他好,他會受到影響,有一天,他會改變的,但是你對心相續中的煩惱好,你越善待它,它就越堅固、越堅強。去除煩惱本身就可以了嗎?仍是不夠的,要將煩惱、及煩惱種子,與它的根源,即真實我執與真實我執的一切習氣全部去除,當去除這些之後,就是所謂的成佛了。

*這以上說的是修道次第是有幫助的。接下來說修道次第的勝利。自己是否可以斷除煩惱?什麼原因可以斷除煩惱?因為心的本性是光明的,這些障礙是暫時的,不是原始就存在的。因為我們的心是無自性的,所以可以改變它,它可以變化的。也就是,因為心本身是無自性的,所以這些煩惱或真實我執可以與心分離,可以去除的。若心不是無自性的,變成心是永遠存在,若有煩惱存在,它也不能被改變,也不能使其變化,所以也就不能將真實我執與心分開,將之去除。

*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後,可以找什麼例子呢?可以找本師世尊、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度母等,因為祂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圓滿的,剛開始,祂們與我們一樣,有貪嗔等,可是後來祂們去了解一切,了解心無自性,是光明的,將心中的煩惱、真實我執去除,才得到果位的。這也是我們珍視祂們的原因,去禮拜祂們的原因。

*所以,所化機的弟子可以分為利根與頓根。利根是先了解解脫與一切種智是什麼?觀察解脫與一切種智是否能得到?因此就會去觀察煩惱是否能斷。如果要斷煩惱,就會去了解空性的內容。透過這種觀察與抉擇之後,才確定解脫與一切種智識可以得到的。而頓根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相信解脫與一切種智本身就是有的。利根與頓根的方法不一樣。

*我們也不是一開始就思惟、抉擇解脫與一切種智是什麼,剛開始也是先相信有解脫與一切種智,才慢慢對佛法有聞思。在西藏,因為是大乘教法傳播的地方,所以大家很自然的認為本來就是這樣,我本身也不例外。雖然如此,在同一時間還是可以去了解解脫與一切種智是什麼?是否真的有這件事?真的存在的話,我是不是可以得到?得到的方法又是什麼?應該要去做這種思惟。

*同樣的,現代很多認為宗教是騙局,我們聽到之後,不要馬上排斥,可以去了解,他們說的原因是什麼?他是以什麼角度說的?去思惟他的理由是否正確。如果他的理由不正確,那他的漏洞又在何處?我該如何去除這些想法?有些人說佛教沒有用,如果這樣的話是有正因可以證成的,而我也被說服了,那我可能要跟佛教說再見了。可是到目前為止,聽了不同宗教的道理及說宗教是騙人的理由,都沒有能夠說服我。

*因此,我們學法,要得到什麼?學什麼法?就變得很重要了。譬如,我們想購屋、購車,我們會先想自己是否有需要,之後才去想我要什麼樣式的,錢夠不夠等,全盤考量之後,才去做這個決定。同樣的,我們學法也應該是以這樣的態度。我們購車、購屋都是為了這一世,死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可以帶走這些東西,都要留下;但是選擇法時,選擇要不要修行,就不是一世的事情,是生生世世的事,如果我們購屋等都要花這麼大的心力去揀擇,更何況學法,更應該去揀擇要不要學法?要學什麼法?如果有法,要了解法是否正確無誤?我是否要去修?之後,才努力地去聽聞。

*我們聽過佛法有四宗的見解—有部、經部、唯識、中觀。因為他們對佛法有各自的見解,所以佛法才有深、廣見解的差別,這之後才有四部宗義。不管是任何的佛法,藏系也好,漢系、南傳也好,漢系中,天台、禪宗、淨土也好,它都有它的殊勝之處。我們不能認為它的見解與我們不同,就說它們不好。因為有不同的根器,需求不同,所以才有不同的教法。所以教法都是好的。如我們在吃東西時,會說中國菜好吃、印度菜等也好吃,但是以我個人來說,中國菜是最好吃的。同樣的,修學佛法時,佛法有不同法門,以我的根器來說,我選擇道次第。

*像我身為藏系的修學者,我去台灣各地參訪,我也很隨喜他們所做的一切。如造了很莊嚴的佛像,可以讓人憶念佛的功德。看到很多我不認識的漢系比丘、比丘尼,就想到有這麼多人努力出家修學佛的道路,他們真是我們的皈依境。我看到有人以很強的心力去建造大的寺院,又有這麼多人護持,真是非常隨喜。我們不能認為它蓋得比三大寺豪華,就心生忌妒,而是他們有這樣的意願,去做這樣的事,也完成了,真是非常隨喜。

*所以對於所有佛教教法不要批評、毀謗。我們今天特別有意願去了解藏系佛法,而藏系佛法中,今天所了解的是宗喀巴大師造的道次第,而道次第中,今天講說的是《掌中解脫》。

二、造者殊勝

*以下就要正式講說菩提道次第。要想菩提道次第,要從科判及一些分類去想。首先為了顯示法源清淨,要講造者殊勝。第二、為了對教授生起敬心、希求心,要講法殊勝。第三、講具這二殊勝的法要如何聽聞。(有些人的分法是具四殊勝的法。)最後、是如何教授所化機,弟子應如何去修。

*在西藏有許多派別,寧瑪、薩迦、噶舉、格魯,四派都是顯密圓融的。以西藏的歷史來說,有郎達瑪滅佛,所有的經典、僧伽都被消滅了,後來要重新恢復佛教時,有一段時間是很混亂的,因為是透過瑜伽師背誦出以前記憶的經論,而後寫下來,但是過程中,有些會摻雜自己的煩惱在其中,如自己飲酒,就寫下如何享用酒等,也有一些自持己見卻稱為是佛教的情況,還有一些騙子從印度進入西藏,亂傳灌頂,如灌頂有第四灌頂,我們說修行要實際去做,但是這是說要去觀想而已,但是他們卻真實地去享用明妃、血腥的祭品,如此就有一些錯誤的情況,特別是對金剛乘的誤解。為了還清佛教,那時對佛法有信心的藏王智慧光、菩提光就想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藏王智慧光、菩提光迎請阿底峽尊者之前,有先寫信去請問幾個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出家眾修密法時,是否真能依靠明妃之類的問題,意思就是要將當時西藏的問題去除。而透過藏王迎請的阿底峽尊者才會寫下《菩提道炬論》,這是《菩提道炬論》的造論因緣。

*《菩提道炬論》的第一句是「具善根的弟子菩提光」,為什麼這樣寫呢?因為當時藏王菩提光雖然是國王,但是請法卻是為了幫助西藏所有的人民,而不是幫助自己,滿足自己的私心,所以尊者才寫下「具善根的弟子菩提光」。也就是當初請法的發心是為了一切人,為了大眾,不是因為自己一個人的好處、福報才請法的。

*尊者寫下《菩提道炬論》後,將論傳回印度,那時阿底峽尊者所屬的寺院是止迦摩囉室囉,那時的住持址允許尊者在西藏三年。因為寫了《菩提道炬論》後,住持就說尊者去西藏是對一切眾生有幫助的。那時造論典不像現在那麼隨便,是要經過大班智達(智者)看過,看過後,覺得是好的,智者們就會讚嘆,如果是有錯誤的見解,就會將論典綁在狗尾巴,讓狗在寺院裡面跑。當時智者們看過後,對《菩提道炬論》是很讚嘆的。那時候認為印度人是利根者,西藏人是愚笨的,因為愚笨的緣故,尊者才會寫得這麼清楚,如此有次第,如果尊者一直留在印度,就不會寫出這麼清楚、明確的論典。

*之後,當時的住持因為尊者寫得很好,就請尊者再寫自注,於是尊者就寫了自注。但是那個自注有些漏洞,所以就有人懷疑那個自注不是尊者自己寫的。如果去看《廣論》就可以看到書中會引《菩提道炬論》及自注,但是《廣論》也會寫有些自注的部份是錯的。那時可能是,自注不是尊者自己寫的,是口誦出,由其他人代筆寫的,可是代筆的人聽不懂尊者所說的,就寫錯了。如果去看西藏的大藏經,在丹珠爾裡面可以找到《菩提道炬論》及自注。

*以前就有噶當派的傳承上師(這位上師上了年紀了),顫抖地說:這(《道炬論》)真是寫的太好了、太正確了,從初步到成佛的成佛之道都寫得很清楚。

*我們所看後來的注解,都是依著《道炬論》,而《道炬論》是依著《般若經》。為什麼這麼說?《般若經》有直接所詮與間接所詮,直接所詮是空性的道哩,間接所詮是現觀的次第(五道十地)。有關現觀的注解,是由彌勒菩薩等廣行派傳承上師傳下,彌勒菩薩造《現觀莊嚴論》,再由《道炬論》去解釋《現觀莊嚴論》。所以後來所有《道炬論》的注解向前追溯,根源就是佛所說的《般若經》。

*講完傳承上師之後,就會觀想從本師世尊一直傳到根本上師。以我來說就是赤江仁波切,以藏系的尊稱是赤江金剛持,因為他與金剛持無二無別。由他再傳至法王達賴喇嘛,我再從法王達賴喇嘛處得到。(我的傳承是從赤江仁波切及法王達賴喇嘛處都有得過。)這個傳承是沒有間斷的傳下來,而且不只是文字上傳下來而已,是上師以文字傳下來,弟子在心相續中生起體會、證量之後,再傳下去。一直到赤江仁波切及法王達賴喇嘛以上,都是有證量傳下來的,而我自己沒有生起證量,就變成沒有證量的人插進來。

*為了顯示法源清淨說造者殊勝是講,從本師世尊一直傳下來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教授(聖言量),都是經由班智達透過正理、理路去找尋,沒有任何漏失。不僅如此,透過這些文字去修行,也有生起證量,且真正體會到文字所描述的是可以生起,可以得到的。

*我們現在要講的是由《安樂道論》及《速疾道論》的科判去解釋。《廣論》有八大注解,在藏地有先賢對《安樂道論》及《速疾道論》做出科判的分類與整理,這本書稱《至尊上師的口傳》,針對這些科判再去思惟。

*《掌中解脫》本身的講者是帕繃卡仁波切,當帕繃卡仁波切得到這個傳承時,他的上師預言,這個傳承「子勝於父,孫勝於子,曾孫又更勝」,意思是帕繃卡仁波切由他的上師—達波仁波切(會說其是金洲大師的轉世)得到這個傳承,之後帕繃卡仁波切傳給二位親教師—林仁波切、赤江仁波切,這二位是不可思議的善知識,由這二位善知識再傳給法王達賴喇嘛,現在法王將道次第的傳承在世界各地宏揚開來,讓大家都有機會得到道次第,所以說「子勝於父,孫勝於子,曾孫又更勝」。

*以前講造者殊勝、傳承上師這一段時,要花上三、四天的時間,現在就以前面的內容取代這部份。
三、釋名及禮讚文 (前言)

*現在已有人將《掌中解脫》翻成中文,大家看得話應該都可以理解,不需要我再講說,但是因為有人請法的緣故,所以有這個機緣在此講說。今天的傳法會依照以前藏地如何傳法的方式進行,就是先唸一段經文,這樣大家就得到口傳,到重要的科判時,再總攝那一段再講什麼,如此就得就教授,透過科判就得到經驗傳承。我會以藏文念《掌中解脫》,有聽到我在念的聲音,及聽得懂翻譯在說什麼,就算是得到傳承。如果是沒有意願得到傳承,是被旁人拉來的,睡著了也沒關係。我的聲音很沙啞,如果大家覺得不好聽,要先跟大家說抱歉。以前有一個公案,有人罵清淨的比丘聲音像狗一樣,因為這樣,五百世都生為狗。我想我以前應該也是有罵過人,所以現在得到的果報就是聲音不好聽。

*書名為什麼是「掌中解脫」呢?如同前面所說的,這邊說的解脫不只是離開煩惱及煩惱障而已,是究竟離開煩惱障及所知障的大解脫。「掌中」的意思是,如果依照書中所描述的修行,你已經將解脫掌握、把握在手中。所以取名為「掌中解脫」的意思是依書中所描述的修行,就可以得到一切種智。如果沒有辦法做到,透過論典,也可以快速得到登地以上高位菩薩的果位,乃至發起菩提心。這本書的原名是「甘露藏」,但是「甘露藏」前面有讚嘆語,即成為「掌中解脫之甘露藏」,所以大家公認的名稱就稱為「掌中解脫」。另一個原因是,有另一個道次第傳承的名稱是「道次第甘露藏」,為了避免混淆,所以後來的人就都簡稱為「掌中解脫」。

*藏文版《掌中解脫》,前面是先有照片,前幾個字是梵文,之後是(地方名)「霧督」的文字,接下來是藏文的音譯,之後才是藏文,它是用西藏原始的刻法寫上,印刷的。這樣做的原因是,法來自於印度,之後傳至「霧督」這個地方,再以藏文寫下它如何發音,之後才寫出藏文本身的意思。這就如同現在藏文要翻成中文,先寫藏文,再用中文拼出它的音,再以中文寫出它的意思是一樣的。以前在西藏會很讚嘆大譯師,因為以前會二種語言—梵語與藏語就很厲害了。現在好像不是如此,很多人會二、三種語言。我自己本身也不是很懂英文,只能說了解一個半的語言。

*這本書(仁波切手中的書)是以西藏原始的印刷方式印的。在前面刻印有佛、菩薩像,中間是本師世尊,左邊是文殊菩薩,以文殊菩薩為主,代表深見派一切傳承上師,傳至龍樹菩薩,右手邊是彌勒菩薩,以彌勒菩薩為主,代表廣行派一切傳承上師,傳至無著菩薩。後面刻印有龍樹菩薩、無著菩薩,這是二大車軌,龍樹菩薩為中觀見的開派大車軌,無著菩薩為唯識見的開派大車軌。第三頁刻有對西藏恩澤最大的阿底峽尊者及種敦巴尊者等。深見派及廣行派都傳至阿底峽尊者,再由阿底峽尊者傳大弟子種敦巴尊者,種敦巴尊者右手邊是宗喀巴大師,左手邊是宗喀巴大師的弟子絳悲嘉措(文殊大海),這位弟子可以常常直接親見文殊菩薩。後面是克主傑大師,克主傑大師再傳弟子巴索卻傑法王,就有很多上師在裡面。這些是透過道次第一生即成佛的上師。為什麼要將他們的像刻在經典上呢?一方面是憶念他們的功德,及對我們的恩德,另一方面是有人會想知道上師的長相如何。

*《掌中解脫》的禮讚文中,第二句話「禮敬怙主,您是幸福大海的生源」等,一方面是讚頌,一方面將帕繃卡大師的名字寫入,他的名稱是怙主、持教、事業、大海。這是以前藏人寫作禮敬文的方式。「您以慈悲大乘摧破寂邊」,意思是您(帕繃卡大師)以大乘的慈悲心摧毀只為自己希求安樂之心。「不著有樂主持三學聖教」,意思是不貪輪迴中的安樂,發起出離心,以出離心為根本去學戒定慧三學。「賢妙事業遠離八法的染污」,即帕繃卡大師的事業很廣大,那時及現在一切格魯派傳承上師沒有一個不是他的弟子,我們現在一切的傳承都根源於帕繃卡大師。因為帕繃卡大師本身寫的論著也很多,他的聽聞也很廣大,這些事業都是遠離世間八法,是非常清淨的事業。「禮敬怙主,您是幸福大海的生源」,即透過上師的事業—講說,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解脫及一切種智。前面這幾個皈敬頌是禮敬宗喀巴大師及帕繃卡大師。

*在造論之前會寫皈敬頌是要藉此息滅造論的障礙,及因對上師的禮敬可以增長功德。所以是特殊禮敬來生起功德、資糧,由這個資糧去息滅障礙。

*最後面,「您的言教…但恐遺忘」是講造論者的意趣。在大藏經中說,智者或大丈夫不會隨便承諾一件事,可是承諾之後,就會如刻在石上的字般,即使有障礙都會想辦法完成它。所以造論的意趣是,無論遇到什麼都將完成它。這段話是說,以前帕繃卡大師是以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去調伏弟子心相續中的煩惱及障礙,這邊就是儘量把這種意樂寫下來,說「您的言教是去除百病的良藥」,良藥就是三主要道。「稚慧」是說,對聖者而言,凡夫就如同小孩一樣。也就是造論者說:「我本身沒有能力、功德寫下,依著您的恩德,為了不讓後人忘記,您所說的話,我會儘量抄寫下來。」

*後面說到「賢劫千佛中如白蓮般的怙主」:我們在賢劫這一大劫中,此劫將有一千個佛出現。「賢」是幸運的意思,大藏經中第一函就有稱為《賢劫經》的經文。當在預言賢劫千佛何時成佛?各有什麼意願在哪一個時段成佛?如白蓮花在眾花中最為醒目一樣,本師釋迦世尊在眾多佛中,與眾不同地,站出來,發願願在五濁惡世,即煩惱多、疾病多的時間成佛,以幫助眾生。

*因為有意趣—想讓後人知道上師的名稱,所以才說出帕繃卡大師的全名,不然是不會說出善知識的名稱。

*講說的地點「曲桑」,藏文是好山好水的意思,所以就把閉關房命名為「曲桑」。當時講說的時間是二十四天,大約有三十位的轉世,及七百多位三大寺的學者在聽《掌中解脫》的傳承。帕繃卡大師是結合道次第八大注解解釋。講述時,不只是講經文上的內容,還會引好聽的故事、例子、成語、經文的輔助、正理等,以不同角度讓弟子在心相續中生起體會。那時是從下午一點講到六點,時間很久,大家都很累,為了提升大家的心力,帕繃卡大師就會講故事,講到感人的上師故事時,大家還會流淚。有人會想:以前上師為什麼一邊講故事、開玩笑,一邊傳道次第呢?因為以前沒有錄音機,只能憑記憶記下,透過故事等,在回憶時,就可以想今天笑了幾次?為什麼會哭?因為善知識不會無緣無故講說這些,背後一定有引伸的意思,所以透過故事就可以將一天所聽聞的連貫起來。現在聽法還不如以前在西藏聽法的效果好,以前依靠簡單的筆記及故事,反而記得更牢。現在有了錄音機,聽法就沒有以前專注,家裡堆了一大堆錄音帶,也沒去聽,好像只是證明我有去聽法而已。

四、聽法動機 (第一天)

*如果看《掌中解脫》最後面有寫,最初記錄的人是一位來自惹對寺的出家人--東貢仁波切,他和我是法友,他先抄寫下來,再給赤江仁波切修稿。藏人講話有習慣會說「哦」(有時候是講不順的關係),他把這個也抄下來。

*說法之前會講如何調整意樂,在藏地,通常是引祖師大德所說的經文,這邊是引宗大師所說的「暇身勝過如意寶,唯有今生始獲得。難得易失如空電,思已則覺世間事,縱勞無益如揚糠,故應晝夜取堅實。至尊恩師如是修,欲解脫者如是行。」透過經文去調整聽法的意趣。一般調整自己意樂的方式,會以三士道一切所要說的內容,以簡單、扼要的方式融入在一段經文中。在進行長壽灌頂時,也要調整意樂,但是因為緣起的關係,此時就不說念死無常這一段。

*第一天的引文就是引宗大師所造《菩提道次第攝頌》中引出的,《菩提道次第攝頌》有另一個名稱是《菩提道次第體驗詩集》,它是在講說宗大師的成就是如何去修行的。宗大師也有造另一個如自傳的頌文。所以會以這二個頌文,將一生的所做及聞思都融入在此二中。在《攝頌》中說,「我(宗大師)本身是這樣修行,你如果要得到與我相同的成就,你也要走一樣的道路修行。」

*「暇身勝過如意寶」:以前有公案,有寶物—如意寶,這個寶物是讓人想要吃的就可以得到吃的,想要穿的就可以得到穿的等,說暇滿身比如意寶還珍貴。現在的話,不必要說如意寶,拿錢當例子就可以了,錢可以成辦很多事,但是這些都只限於今世。如果現在好好利用暇滿人身,可以得到生生世世的好處,及一切種智。「唯有今生始獲得」:如果暇滿身可以生生世世得到那就好了,可是不是如此,所以暇滿身是很難得的。「難得易失如空電」:這邊是說到念死無常,因為這個暇滿身會很快失去。「思已則覺世間事,縱勞無益如揚糠,故應晝夜取堅實」:如同米糠是很輕飄的,一般世間的事也是如此,很輕飄的,沒有重量,應該如此去做觀想。「至尊恩師如是修,欲解脫者如是行」:我(宗大師)是這樣修行的,你們—希望得解脫者,也應如此去做。要如此去調整動機,聽第一天的法。

*最好的狀況是一生即成佛,舉的例子就是密勒日巴尊者,密勒日巴尊者與我們的因緣都是相同的,他也是透過八暇十滿身而證得佛果位,以同樣的因緣,我們也可以由八暇十滿身證得佛果位。

*我們要想,得暇滿身應該如何去修學呢?現在就要去修學了,因為它是一分一秒地變化,很快就死亡了,在座的每一位,在一百年後都不在了,這樣緣念即成為念死無常。死雖然決定了,死時卻是無法決定的,如我今年已經八十四歲了,沒有一個人說得出來明年我們能不能再相見。明年還是明天死的時候,是不是會墮入畜生道,成為魚、被他人食肉,也是不確定的。以我來說,是想活到百歲,但是今年已經八十四歲了,實在很難說,並且死的時候,會不會變成現在大家愛吃的大閘蟹呢?如果我轉生為大閘蟹,那要吃大閘蟹時,會先丟到水中煮熟,如果有這樣的情況,請大家為我祈求。這是跟大家開個玩笑,但是應該要這樣去想的。

*以前西藏天氣很冷,人們不常洗澡,所以很容易有跳蚤、蝨子之類的,就會有人用手抓背、伸手把蝨子捏死。雖然是殺很小的畜生,卻有可能造很重的業。例如,覺得很癢,要抓蝨子,之後又將牠捏扁,然後又覺得很高興,很舒服,如此一來動機、加行、正行都具備了,就是一個很完整的殺業,然後又去隨喜,那就是很大的殺業。

*現在我們許多人喜歡去占卜,以前藏人也一樣,當聽到卜卦的結果說自己現在要小心、後世將投生地獄、三惡道,心裡就很懊惱,如果占卜的結果是下一世生到極樂世界、生為人,就很高興。應該是不需要占卜,因為佛說造善有會得善果報,造惡會得惡果報,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占卜師,所以就不必再找人占卜。現在的人去占卜都是問說打官司會不會贏、做買賣會不會賺錢等,好像沒有人會占卜問說:我現在去修空性會不會生起空慧、去修菩提心會不會生起菩提心、去修道次第會不會快速成佛,應該也沒有一個占卜的結果會說不應該修菩提心等。真正要去找人占卜,要去找真的有發起菩提心、空正見,有可以生為本尊者,他卜出的結果才是準確的。所以對於占卜這件事,大家不必太放在心上,卜出來的結果有時候準,有時候不準。就像醫生開的藥,有時候有效,有時候沒有效,占卜也是一樣。

*為什麼要講這麼長的調整意樂,以前西藏在講說或聞修時,都必須以正確的意樂去進行,如果法會要講四、五個小時,會以一、二個小時講如何調整意樂—以何意樂趣聽、以何意樂去講,二者配合。以這種意樂去講法、聽聞,之後才介紹道次第是什麼,這個部份前面說過了。

*當我們在買茶葉時,買的時候會看顏色、份量好不好,有時候會取一、二片茶葉含在口中,看味道好不好。買一次茶只喝一個星期,如果買到不好喝的茶,也不過一個星期不好喝,之後也就過去了。但是法有關的不只是一生,是生生世世的事,如果連買茶都這麼挑剔,更何況是要修學的法也應該分明清楚是不是要修的法。

*宗大師在熱振寺獅子巖造《廣論》,熱振寺在以前是很重要的寺院。宗大師在造《廣論》之前,寫了《道次第傳承上師啟請文--開勝道門》,也迎請一個側頭的阿底峽尊者相。在一個月中,宗大師如同看到真人般,看到所有道次第傳承上師,主要是親見阿底峽、仲敦巴、博朵瓦、霞惹瓦,宗大師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問這些傳承上師。之後,仲敦巴等三位上師融入阿底峽身中,阿底峽將手置於宗大師頭頂加持說:「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業,我會來幫助你。」會說由此因緣,阿底峽尊者要宗大師造《廣論》。

*我們會說宗大師是文殊菩薩的示現,因為佛本生—文殊本續中有說到,當我涅槃後,文殊菩薩會以凡夫身,生在雪域中,有山所環繞,會住在名為甘丹的寺院。有很清楚的預言。雖然宗大師是文殊菩薩的示現,但是我們凡夫看時,宗大師出生是有著凡夫身,和我們一樣要努力集資淨罪,經過修學之後才成就最殊勝的果位。我們說宗大師示現--出生並無法立即看到文殊菩薩,剛開始要與文殊菩薩溝通要透過是他的善知識,也是他的弟子—喇嘛烏麻巴,喇嘛烏麻巴像翻譯一樣,宗大師有疑問想問文殊菩薩時,他就把話講給文殊菩薩聽,再把文殊菩薩的話傳給宗大師聽。但是經過宗大師集資淨罪後,本身就有能力可以直接看到文殊菩薩。

*宗大師雖然常與文殊菩薩溝通,但是所講的內容都是有關法的內容、密意等,宗大師也不是文殊菩薩說了什麼他就相信,宗大師會思惟、揀擇,看看文殊菩薩所說的有沒有與佛經相符,若是無誤,才相信文殊菩薩所說的。宗大師如此示現是為了給後人教授:雖然可以見到本尊,但是也不是本尊所說的都接受,要思惟、揀擇本尊所說的話是否符合經典所說,之後才接受,不是看到本尊很稀有,本尊說的就接受。

*宗大師的很多弟子也可以看到文殊菩薩,如前面說過一位稱為文殊大海的弟子也可以見到文殊菩薩,但是這位弟子看到的文殊菩薩與宗大師所見的有所不同,他所看到的文殊菩薩會講很多話,描述的很清楚,但是宗大師所見的文殊菩薩就不會講太多話,是很精準扼要的講說。所以文殊菩薩講的多還是少,也是看所化弟子的根器。

*宗大師很年輕的時候就有大智慧,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有眾多弟子,那時文殊菩薩教誡他,要他不要教書了,去深山閉關,集資淨障。宗大師那時候還不能親見文殊菩薩,仍要透過喇嘛烏麻巴的傳達。當文殊菩薩將告誡說給烏麻巴聽時,烏麻巴回答說「我講不出口,因為他(宗大師)現在的事業那麼大,教導這麼多弟子,我說是您的教誡,要他放棄這一切,他的弟子會罵我的。」文殊菩薩回答「對佛法有沒有幫助只有我知道,你是不知道的,你要把話直接傳達到。」

*宗大師與文殊菩薩的溝通也不是一直都很嚴肅的。當宗大師要寫《廣論》時,文殊菩薩說「你現在要寫這本論,會超過我所說的嗎?除了我所說的,你還能寫出什麼。」宗大師回答說「我是以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為基礎,加上您給我的教授為輔助,而寫的。」宗大師做任何事、教什麼弟子都是請教文殊菩薩,透過文殊菩薩教誡去做。本來宗大師寫《廣論》只寫到六度四攝的部份,沒有寫後面的奢摩他、毗婆舍那章,因為他認為這部份過於困難,後人無法了解。文殊菩薩就說,應該要去寫,去寫的話,對後人可以有中等的幫助—沒有辦法幫助很多人,但是可以幫助少數人。因為奢摩他、毗婆舍那章之前的內容很容易懂,奢摩他、毗婆舍那章則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了解在說什麼。

*所謂教授傳承是後來的分別,本師世尊傳般若經時,並沒有這樣的分別,就是單純的講說,但是因為後來的人聽到時無法了解,所以就成為口傳、與教授傳承,將《般若經》的義理解釋地更清楚,這就是所謂的教授傳承。
五、道次引導的源流 (第二天)

*以宗大師的《聖道三要》調整意樂。以前在西藏講說時,會先念一段頌文,再加以解釋,之後以此偈頌調整意樂。正確的動機應該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應獲得佛位,以此我來聽受道次第的傳承,而後加以實修。」「我們將要聽到的法,是趣向佛位的大乘法、是龍猛和無著二位大車軌,…」這一段是說,所說的來源是佛陀、而佛陀之後,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開大車軌—中觀與唯識,再傳至阿底峽尊者和宗大師。也就是佛陀及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所說的一切濃縮在此,這樣的教授是讓一個凡夫從最初得到佛果位,我今天聽到這樣的法,要將此意樂融入自己的心。這是簡單的講說以什麼意樂去聽、應如何聽法。

*一般說道次第不會一個字一個字去說意義是什麼,是以科判的方式去說道次第是什麼。這裡如何講說就分為四,造者殊勝的最前面是說阿底峽尊者的傳記,這是為了講說道次第的傳承來自於何方?由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

*阿底峽尊者進入西藏傳下噶當派的傳承,利益無量的眾生。阿底峽尊者在西藏時並沒有公開傳密法,只是私下秘密地傳授。原因是尊者入藏時,當時對密法有很多誤會,為了不再引起誤解,就沒有在公開場合傳密法,在公開場合只傳現在可見的顯教。

*尊者當時就只說皈依、業果,那時候就有人以為尊者只懂皈依及業果,就把尊者稱為皈依上師、業果上師。阿底峽尊者為何當時只說皈依與業果?因為對初學者而言,此二者是基礎,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就反覆不斷講說皈依是什麼、業果是什麼。

*阿底峽尊者的大弟子是種敦巴尊者,種敦巴尊者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他並沒有出家,是以優婆塞的方式示現。種敦巴尊者跟隨阿底峽尊者十七年之久,二者當初碰面之時,度母曾經先向阿底峽尊者預言:今天會有大弟子—一位優婆塞來見你。阿底峽尊者就派人去山頭等,直到太陽要下山了都還不見人,阿底峽尊者就想度母應該不會說謊。後來,阿底峽尊者與種敦巴尊者碰面,那時,阿底峽尊者給了種敦巴尊者所準備的糌粑,種敦巴尊者將糌粑吃了,但是將上面的酥油作為供燈,此後十七年,除了一、二個月外,種敦巴尊者不中斷地在阿底峽尊者前供燈,沒有離開過阿底峽尊者,一直向尊者學習。

*噶當派的傳承是由阿底峽尊者傳給種敦巴尊者,種敦巴尊者再傳給弟子,就變成前面所說的「子威於父,孫威於子」的情況。這個傳承十分清淨,但是過了幾百年後,就有了瑕疵,因為那時候很多人不再重視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直接去修密法,不要這種基礎了;或是認為三主要道是很重要的,密法不需要。這二者都偏離了一邊,而沒有整體性,所以完整的教法有了瑕疵。之後,宗大師再重新整理一次教法,最主要是依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內容所說的三主要道為基礎,於其上再加上密法。在宗大師之前,沒有人圓滿透過三主要道結合密法說出。

*真正要修道次第,必須要先有認知、理解,之後透過理解、看經論,不斷思維、抉擇之後才會生起證量,後才會有任運而成—心緣法即可有體會的證量。有任運而成的證量,再於其上修學密法。

*如果是以真的修持來說,應先在自己心中生起三主要道,才趨入金剛乘,以修學的次第是如此。可是這輩子若不修密法,很可能以後不會再遇到了,為了要對密法有習氣種子、有串習,所以在對三主要道有認識之後,就會開始學習密法是什麼,留下習氣種子。在賢劫千佛中,只有三尊佛會宏傳密法,一是本師釋迦世尊,一是第十一尊佛,就是宗大師示現成佛,一是賢劫最後一尊佛,第一千尊佛。公開傳密法只會有這三尊佛,所以會說遇到密法是比遇到佛還要困難的事。為了對密法有習氣種子,所以現在會不斷學密法。

*透過另一個角度來說會更容易理解。生起的次第是,在自己心續中,要生起共下士道,要思維暇滿、念死無常等,才有可能生起共中士道,生起共中士道之後,才有可能生起上士道所說的菩提心。生起的次第是如此,但是這並不代表說,還沒有生起共下士道時,就不能緣念菩提心是什麼。不要說菩提心、七因果,這輩子能不能生起出離心都很困難了,但是這不是說,沒有真正生起出離心時,就不能緣念菩提心。同理,密法也是如此。真正要了解密法是什麼,可以去看宗大師十八函的全集,其中闡述非常清楚。所以同一時間要串習三士道在說什麼,也要串習密法在說什麼,而不是只偏一邊,二者要並行去學。

*道次第的八大注解是,《道次第廣論》、《道次第略論》、《道次第攝頌》,此三者為宗大師所造,之後第三世達賴喇嘛索朗嘉措造《純金教授》、第五世達賴喇嘛造《妙音教授》、第四世班禪造《安樂道論》、第六世班禪造《速疾道論》、達波昂旺札巴的《善說精髓》。其中,《道次第廣論》、《道次第略論》、《道次第攝頌》、《純金教授》、《妙音教授》都是以顯教的方式來說,二位班禪大師所著的是從共下士道就結合密續的觀修法,是顯密合併在一起說。近代有二本注解,一是《掌中解脫》,一是十三世法王的親教師峽麻仁波切所造的,名為《紅帽道次第》,後者現在非常少見。所以現在有關道次第的注解,雖然還有其他的筆記、抄錄,少說有上百本,但是主要的注解就是這十本。為什麼要看這麼多注解?因為有些注解在某處較為詳盡,或是前面較為詳盡,或是後面較為清楚,透過不同的注解可以圓滿地了解道次第。

*接下來是說明道次第的傳承是如何傳到帕繃卡大師的。其中有個公案:道次第傳到一位色脫喇嘛,這位善知識一生都在山洞中修行,他不會去貪著他人的供養,得到的供養也不會給別人,就丟在一邊,所以當他圓寂後,還可以在山洞中找到銀子、綢緞等。為何這位善知識不把東西給別人呢?放在一邊表示他有接受,但是他考慮到再把東西給別人自己可能會生起慢心,有「我給你這個」、「我對你好」的心,所以就沒再給他人。這個教導我們,一般我們會去供養寺院、去醫院幫助他人、布施等,但是布施之後,就不要再有「我布施了多少錢」、「我做了多少事」等想法,讓自己有高傲的心,這樣讓功德減少。正確的意樂是做了善事之後,應該隨喜自己的善業,認為「這樣很好」,如果有「我很厲害」、「我做了多少布施」,以後看到別人做同樣的善業,很容易起嫉妒之心。

*(仁波切講述《速疾道論》傳給洛桑南傑的經過,透過這個公案知道一個教授傳承是很重要的。)

*耶喜絳稱大師有十七函的著作,其中有二函是有關道次第傳承上師,如果要了解道次第傳承上師,應該要去讀《道次第傳承上師傳》。以他們為榜樣,並發願要如他們一樣得到成就。(我本身在西藏有得過這個傳承,今年一月時,有一些因緣在南印度把它傳下去。現在大概只剩下我本身有這個傳承,現在我也發願身體還可以的話,將這個傳承傳下去。)

*我們在讀高僧大德傳,如密勒日巴傳,應有的心態是什麼?要想他們以前是這樣的努力去學、去做,我本身也要效法他們,以後也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就。
六、法殊勝與聽聞軌理 (第三天)

*看書就知道,善知識說每一大科判都要講說四次,第一次是廣說,第二次略一點,第三次是扼要的說,最後是次日以科判的方式說,這就是所謂的「四說」。

*道次第有四種殊勝:1.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在看佛經時,字面上有相違的情況,但是如果去了解其背後的密意,會知道經典是沒有一點相違的,沒有任何漏洞。2.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如有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前二者是為了引導後者,是有貫通的。3.易獲佛陀密意殊勝:佛陀密意即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佛陀密意在《般若經》中已經清楚宣說,但是我們的根器不足,不能理解,現在道次第以清楚、可理解的方式宣說佛陀的密意,所以佛陀的密意總攝在道次第中。4.極大惡行自趣消滅殊勝:如了解依師之後,就能斷除、減少以前依止善知識的惡行,一一了解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就可以一一斷除每個惡行。所以了解每一段的勝利及該如何斷除反面,就能斷除惡行。

*不僅是知道道次第的四種殊勝就夠了,應該透過論的四種殊勝,讓自己也在心中生起四種殊勝。

*二千多年以前就有人批評大乘不是佛教、密乘不是佛教,有這種辯論。我們應該要去了解佛陀的密意是什麼,有人批評大乘不好或密乘不好時,不應該生氣,反而應該問他原因是什麼,如果他有正確的理由就應該隨順,如果他的理由不正確或沒有理由就應該駁斥,遮止之後就知道所學是殊勝的。

*學道次第,圓滿了解很重要,最好的情況是進三大寺學經典,次是透過《廣論》、《略論》了解,再不行就透過《安樂道》、《速道》、《掌中解脫》去了解,要對從依止善知識起至毗婆舍那的內容都有了解,知道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如何修學。完整的道次第了解,如同無論貧與富,每個家庭都有桌椅一樣,只是有錢人的家裡,桌椅的數量、材質較好而已,所以有論典輔助是很好的,沒有的話,重頭到尾了解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不要有,下士道未修學完就不去聽中士道、上士道,這種錯誤的心態。因為自己對架構已有完整的了解,所以以後看到論典在說空性、菩提心、四諦、無常等,都會成為輔助,不說經論,光看報紙上有戰爭、車禍的訊息都能緣念念死無常,這個也可以輔助了解道次第,如此對道次第的體悟就會更深。

*在聞法勝利一節,現代的社會都知道學習是很重要的,所以學習佛法也是一樣。唸佛號、六字大明咒等是有幫助,但是那不是廣大、深入的了解佛法,要深入了解佛法在說什麼一定要學習。大家現在都很忙,有自己的工作必須去做,但是有機會就要學道次第、《入行論》等,去了解它們在說什麼是很重要的。

*聽聞軌理的來源是佛說「諦聽」,聽法前要調整動機,以正確的心態—菩提心或三士道攝持下聽聞。

*西藏以前的習慣,無論是講法者還是聽法者,從自己房間走出來時,就要觀想資糧田在此處,祈求一切傳承上師將道次第傳下去。講法者本身是要以一個利益今天聽法眾的心態說法,而不是為了供養、名聲。在走到法座之前先三頂禮,祈求一切傳承上師加持,使今天所說的一切法皆可幫助聽法者生起道次第的證量與體會。尚未入座要先彈一次指,同時念誦《金剛經》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偈頌,意思是坐在法座上,一分一秒都是在變化的,是無常的,無論他人恭敬或不恭敬,講得好或講得不好,這一切都是無常的。若非如此,就很容易因為弟子的禮拜、恭敬而生起慢心,所以就透過思惟無常,想雖然是面對大眾,但是這也是無常的,以此去除慢心。以前西藏的講《廣論》前的習慣是,要講說法者與聽法者以何意樂去講法、聞法,所以就交待一下傳統的方式。

*聽聞道次第時,要將自己的想法與行為與聽聞到的道理作比較,若不一樣,要想如何改變;若相同,要對自己隨喜。舉例來說,不是了解「我不要生起嗔心」就可以了,是要去了解生起嗔心的過患是什麼?為何會生起嗔心?要如何遮止?要將之與自己的心相續相結合,將自己心續中的嗔心遮止掉。每天我們會拿鏡子仔細端詳面孔刮除鬍子或上妝,與此相同,要拿道次第做為鏡子,觀察自己。

*講說不只在面對群眾才是講說。如果每天課誦時,不管有沒有唸出聲來,觀想其他眾生一起聽、一起念,以這樣的意樂就有法布施及說法的功德,如在念誦《心經》、《金剛經》時,可以觀想其他眾生在聽。又如對自家的寵物唸誦六字大明咒,也對牠們有幫助。





主持人
尊貴穹拉仁波切教授


聽聞集--掌中解脫
Khyongla Rato Rinpo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