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美聯社)
2008/10/10 08:26 NPO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法小說家奪獎
日期:2008/10/09 19:47
200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台北時間9日晚上7點宣布,今年文學獎得主,是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他的創作生涯超過45年,在台灣也享有一定知名度。
現年68歲的勒克萊齊奧,作品充滿人性與多元文化,從拉美、非洲到歐洲元素,都在他的作品佔有一定比重,深深吸引評審團,他的代表作包括「金魚」、「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戰爭」等。
至於呼聲很高的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和韓國詩人高銀,不過今年依舊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至於明天將壓軸頒發的和平獎,熱門人選則包括中國人權鬥士胡佳、車臣人權女律師尤蘇波娃等人。
----------------------------------------------------------------------------------------------
法偶像作家克萊喬 獲諾貝爾文學獎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9日外電報導】 2008.10.10 03:04 am
現年68歲的法國小說家勒.克萊喬9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在巴黎出席記者會,暢談得獎心得。 (美聯社)
瑞典皇家學院9日宣布,法國小說家勒.克萊喬(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獲今年諾貝爾文學獎,上次法國贏得文學獎是1985年。他將在12月10日的頒獎典禮上獲1000萬克朗獎金(台幣4580萬元)。
克萊喬在巴黎記者會上說,得獎消息傳來,他覺得很榮幸,心頭陣陣欣喜湧現。他說:「起初,我覺得有點不可置信;接著,有點畏懼,有點欣喜。」詢及他是否值得領這個獎,他答道:「為什麼不﹖」
勒.克萊喬1963年23歲時出版第一部小說《筆錄》(Le Proces-Verbal),拿下法國重要文學獎賀諾多獎,隔年出版英文版。
代表作 1980《沙漠》
他的代表作則是1980年《沙漠》(Desert),評選委員稱讚這部小說,「富含北非失落文化的重要意象,與不受歡迎移民眼中的歐洲形成對比」。並榮獲法蘭西學院的保羅莫杭獎。
瑞典皇家學院稱勒.克萊喬早年即為「熱中生態保育的作家,表現在小說《特拉.阿瑪達》(Terra Amata)、《戰爭》(War)、《巨人》(The Giants)等小說中」。
愛旅行 成小說背景
勒.克萊喬1940年4月13日出生於法國南部大城尼斯,他熱愛旅行,小說背景可能是倫敦、巴黎,也可能是墨西哥和撒哈拉沙漠。
他1960年代末到墨西哥和巴拿馬旅行,與安貝拉印第安人一起生活數月。勒.克萊喬1994年被法國文學評論雜誌《閱讀》讀者票選為「當今在世最偉大的法文作家」,現一半時間住在尼斯家中、一半時間住在墨西哥。 【2008/10/10 聯合報】
---------------------------------------------------
文學獎》寂寞大師 讓台灣重新認識他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8.10.10 03:04 am
勒.克萊喬(右)1963年與妻子瑪莉娜在巴黎接受訪問。當年他才23歲,出版第一部小說《筆錄》就獲得賀諾多文學獎的肯定。
(美聯社)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喬,對台灣讀者來說是陌生的名字。皇冠曾在2000年與2006年,出版他的小說「金魚」與「偶遇」,並未引起注意。拜得獎之賜,皇冠將緊急換上新書腰,重新上市。
皇冠編輯沈書萱形容克萊喬是「寂寞的大師」。他在法國無人不知,在台灣卻連法文系學者也未必了解。她認為,克萊喬的寫作風格安靜而內斂,筆下故事情節簡單、人物不多。他擅以白描手法細細描述主角的內心變化,「需要安靜下來慢慢體會」,在眾聲喧嘩的台灣書市容易被忽略。
克萊喬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成長。祖先在18世紀自法國布列塔尼移居模里西斯島,成為英國公民。父親長年在英屬喀麥隆和奈及利亞行醫,母親則是法國人。克來喬生於法國尼斯,由祖母和母親撫養長大,她們培養了克萊喬對閱讀及寫作的喜好。
克萊喬擁有豐富的旅行經驗。他的第一次寫作經驗便發生在八歲時,從尼斯坐船到非洲和父親相聚。為了打發坐船的無聊時光,他寫了第一篇故事,異國風情和漂泊氣息因此成為他小說的主調。
克萊喬小說常以漂泊不定的邊緣人物為主角。「金魚」描述從小被人口販子抱走的北非少女,15年在世界各地四處流浪的故事。
「偶遇」則敘述12歲的小女孩娜希瑪喬裝成小男孩,偷偷登上停泊在自由港的豪華遊艇「秘密」,與過氣電影製片默格一起展開一段追尋自由與自我的航程。書中娜希瑪的醫生父親凱加斯,為個人自由拋家棄女,與克萊喬到非洲行醫的父親頗為類似。
「偶遇」的第二篇作品「安格利‧馬拉」,源於巴拿馬的印第安古老傳說。描述印第安青年巴維托從小在城市長大,18歲時決定重回出生地尋找生命源頭,最後因為愛人被殺,他殺光仇人後退化為野人。
為「偶遇」寫導讀的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師張慧卿表示,克萊喬是說故事能手,讀者經常可以在他的小說中「嗅到孤獨、沉默、漂流的氣息,看到人類對探求生命源頭和追求心靈自由的強烈慾望及堅毅力量」。他關心的主題還包括少數弱勢民族、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過度膨脹的城市對自然文化的破壞等。 【2008/10/10 聯合報】
--------------------------------------------------------------
文學獎》詩意冒險家 瑞典一片掌聲
【聯合報╱旅居瑞典作家/傅正明】 2008.10.10 03:04 am
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公布之前幾天,瑞典學院常務秘書賀拉斯.恩格道爾在接受美聯社的訪談時說:世界文學的中心仍然是歐洲,而不是美國,這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這種歐洲中心主義在瑞典學院是根深柢固的。
其實在2005年,諾獎評委主席由看重第三世界文學的維斯特伯(Per Wastberg)院士接任,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瑞典學院內部一種轉移「歐洲中心」的傾向。也因此,今年頒獎給法國作家勒.克萊喬(Jean-Marie Le Clezio),我們可以看到評委的「歐洲中心」主義與諾貝爾遺囑要求的「世界文學」眼光之間一種微妙的平衡。
瑞典學院公布的得獎作家小傳一開始就提到:勒.克萊喬的父母和家族與前法國殖民地非洲島國模里西斯有密切聯繫,二戰後的1948年,他八歲即隨父母移居尼日。瑞典學院獎掖的,是這位「新啟程的、詩意的冒險和有感官狂喜的作者,在主流文明之外和之下的人性探索者」。
勒.克萊喬獲獎,並不出乎瑞典文學界的預測之外,因為他被譯為瑞典文的著作有十多本,頗受瑞典讀者歡迎。瑞典最大報《每日新聞》文化版10月8日預測可能得獎人,刊出十位作家及照片,其中除了大眾熟知的美國作家菲利浦.羅斯、敘利亞詩人阿都尼斯、南韓詩人高銀等,這位法國小說家勒.克萊喬也在名單之列。
瑞典學院頒獎給勒.克萊喬後,贏得一片掌聲,沒有往常發生過的那種噓聲。瑞典筆會主席林奈(Bjorn Linnell)表示稱許。瑞典電視台報導中強調他作品中的歷史記憶,因「人們不能沒有記憶而活著」。女記者稱讚作品涉及到許多殖民和後殖民的議題。好幾位評論家認為實至名歸。 【2008/10/10 聯合報】
|
主持人 |
勒克萊齊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