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1/26 NPO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佛學,顧名思義,佛教的學問或佛教的哲學。廣義上的理解「佛學」,即是與佛教相關的一切知識學問。
香港佛教月刊511期 作者:慈本
學佛,可以簡單理解為向佛學習,就是以佛陀為榜樣,依照佛陀所說的教法,規範自己的思想、行為,修正自己的缺點與過失。
名詞上的含義,可以很容易的區分開來,但是在現實情況中,「佛學」與「學佛」常被混淆。一般人認為:研究佛學的必定是「學佛」的,或是在「學佛」;而學佛的人,一定懂得「佛學」。其實,二者的概念不盡相同。
首先,「佛學」是側重於理論上的,而「學佛」是注重於實踐行為上的。有人把「佛學」拿來研究作系統化的整理,那是建立在一種環環相扣、辯證、邏輯基礎上的。而「學佛」是拿來做的,並不是拿來討論的。「學佛」不必是系統化的,可以是零散的學習。例如:改正一個缺點,糾正自己的思惟觀念,這可以是學佛。幫助他人度過難關,把自己的東西布施出去,這也是學佛的一種。因此,在形式上,必須是一種全面的、系統的方式,才可以表達「佛學」。而一種零散的、單一的行為都可以表現出一種「學佛」的概念。這是二者的區別。
其次,研究佛學的人,不一定每一個都對佛教有信仰;而學佛的人,對佛陀的信仰則是學佛最關鍵的第一步。研究「佛學」的人,有哲學方面的、歷史方面的、藝術方面的等等。他們只是研究「佛學」中的某一部份,再加上個人的專業知識而形成一種系統。他們的觀念和行為有時甚至會和佛法衝突,背道而馳。佛教只是他們學術上的一個研究對象,而他們由佛法中所得到的認識,都會盡可能應用到實踐當中去。他們對佛教是出於發自內心的恭敬與尊重,絕不會故意的違背佛法。因此,是否對佛教具有信仰,是二者區別的又一個標誌。
再次,研究佛學並有造詣的人,可以說,都是專家學者;而學佛的人,則三歲孩童到八十老翁,目不識丁到滿腹經綸都可以學佛。相對來說,在學術上,「佛學」的層次高了一點;在範圍上,「學佛」的人,廣了一點。由此可見,較高的知識含量是研究「佛學」的必備條件。而學佛,是否具有專業的知識,並不是十分重要。
由此可見,「學佛」和「佛學」是絕對不能等同看待的。
最後,補充一點,就是,「佛學」的水平再高也不一定能成為一名「學佛」者,「佛學」不是可以代表「學佛」的層次的。而學佛的人,則一定要對「佛學」有一個正確的、足夠深度的認識。而且,學佛者的「佛學」也不同於世俗間所認之的「佛學」。歷史上,學佛有一定程度的人,很多可以成為佛學大師;而「研究佛學」的,例如宋明的理學家,則未必有資格稱為學佛。
所以,「佛學」只是「學佛」中的一個組成的部份,而「學佛」不一定在「佛學」之內,「佛學」不等於「學佛」!
|
主持人 |
香港佛教月刊 慈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