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台灣英文雜誌社】
不久前,我花了一早上和坎茲(Kanzi)喝咖啡。坎茲話不多──正式統計是 384個字,但他可能多懂得幾十個。他聲如洪鐘,響亮又清楚,但要發出字詞語音並不容易。當你是一隻侏儒黑猩猩時,事情就是這樣無可奈何。
但坎茲還是一樣健談。他手上總拿著一種詞彙表 – 3塊板子上充滿了數以百計的彩色符號,代表了他所學過或他自己選定的字詞。他用手指指出符號來建立想法和句子,甚至動詞變化。
坎茲知道打破僵局很重要。於是,他指了指詞彙表上的咖啡圖像,然後指了指我。然後,他張大雙臂,於是,大猿信託基金會研究中心(坎茲稱之為「家」)的研究員靈長類學家Sue Savage-Rumbaugh和實驗室主管Tyler Romine也加入了我們。Romine弄來了4杯咖啡,遞了一杯給位於樹脂玻璃另一邊的坎茲,然後重新入座。坎茲啜飲著咖啡,並且透過麥克風聽我們談話。
坎茲不是第一隻學過語言的類人猿。但信託基金採取了新的方法,讓類人猿出生後就開始被中心扶養,並且使周圍環境充滿口述與象徵式的語言。就像人類母親帶寶寶散步,並且不管寶寶懂不懂都會叨絮他們所見的一切,信託基金會裡的科學家也向侏儒黑猩猩講話。沉浸在這樣的環境下,類人猿的溝通技巧學得更好、更快,也大大地複雜化。
人類與野獸有著密切關係。牠們是我們的同伴,為我們勞動。我們愛他們,也用籠子關牠們,欣賞牠們,虐待牠們。當然,也吃牠們。我們過去總是逃避地認為:動物可以讓我們隨心所欲地處置,因為牠們無法像我們一樣地感受。他們不會思考,起碼不會用有意義的方式思考。
但是,我們建立在人與獸之間護堤一個接著一個地被沖毀。我們以前說人類是唯一使用工具的動物。但對工具用得一樣好的鳥類和猿類,我們該怎麼看?那麼,對「人類是唯一有語言的動物」這一說法呢?坎茲本人可以告訴你:那不是真的。
所有的這一切,都迫使我們用一種新的方式看待動物。研究動物的大腦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知道它的心靈。
【本文譯自《TIME》AUG16/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