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的修學方式 

 

  *道的次第*

  

  道次第,顧名思義就是:心中生起證量,才算是道;沒有證量,不算是道。證量,有層層階梯,生起了這個證量,慢慢又生起那個證量....一步步往上走,就成佛了。成佛之前,心中必須生起很多很多證量,而證量的次第,就是道次第。

  

  道,不是外面的道,而是心裏的一個東西。心裏面的什麼東西會讓我成佛?這個過程,就稱之為道。證量的階梯,就是道。證量的生起,必須有次第,故名道次第。

  

  大家聽過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些名詞嗎?

  

  上士道有五,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時間甚為漫長。平常我們說「成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這三大阿僧伽劫,從哪里起算?從生起菩提心之後開始起算。

  

  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那一刻,就同時進入了五道中的資糧道,也是從這一刻開始計算三大阿僧祇劫。只從顯教來談,不講密續,就是三大阿僧祇劫。

  

  大家不必沮喪三大阿僧祇劫太漫長,因為,生起無造作菩提心之後,隨即轉入密續,就不必三大阿僧祇劫了。有些人可以一生成佛,有些三生成佛,不一而足。密續,也必須走資糧道...等五道,但它可以一生就走完五道而成佛。宗喀巴大師建議我們應入密續,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之後,要直接進入密續。他也接著寫下了《密宗道次第廣論》。

  

  顯教,得花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其中,資糧道和加行道,共一大阿僧祇劫;見道到修道的第七地,是第二大阿僧祇劫;從八地到十地,則是第三大阿僧祇劫。

  

  什麼時候才算進入大乘資糧道?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才算入道,才算進入資糧道。未入資糧道前,必須修空性、六度、受菩薩戒、願菩提心、行菩薩心,為了修這些,所以要修七因果之大悲心、慈心、念恩、報恩等,還有自他相換法。這個部分即是上士道的修行,所以上士道的時間十分漫長。

  

  入上士道之前,要修中士道;入中士道之前,要修下士道;入下士道之前,要依止善知識。這些都是修行的過程。

  

*道的次第學的次第*

  

  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講的都是「道」,我們有沒有講「學」呢?沒有。道是心中的證量,下士夫心中的證量,就稱為下士道,中士道與上士道,都是一樣。同理,依止善知識,也是一個道,它是一個依止善知識的證量,這些證量的生起都有次第。

  

   為什麼剛剛我要特別強調道的次第或證量的次第,而不說學習的次第呢?因為,心中生起證量,必須按照這個道次第走,然而,學習就不是這個次第了。這一點,大家要清楚!

  

  學習為什麼不等同於道的次第?

  

  首先,生起這些證量之前,要有聞思的基礎。有了基礎功夫,則應努力生起證量,次第是這樣子的。不過,你們千萬不要誤解,以為聞思的時候,不可以做功課、不可以打坐、不可以修...等等,不是這個意思喔!這些也要做,它們都有助於未來的修行。只不過,現在打坐啊,沒有辦法立刻感覺到提升罷了。

  

  眼前我們的重點,應該先注重聞思、邏輯推理,並附帶地做一些功課,例如觀修依止善知識、暇滿難得、念死無常...等等。此時,重視的地方,比較不是打坐觀修上面,如果要打坐觀修的東西都沒有,怎麼打坐?要思惟的東西都沒有,怎麼觀修?所以,必須先學習打坐時要觀想的邏輯、推理等,這些要先學。

  

  我們一邊聞思,一邊做功課、念經拜佛都可以。注重聞思的人,他做功課的時候,功德完全不一樣。例如,一邊思惟三寶的功德,他的一個禮拜,比人家完全不會思惟的幾千禮拜的功德,還要大!這是因為他對於佛菩薩的功德,非常歡喜,而且心有定解,這一拜下去,功德自然不一樣。注重聞思,兼做功課,這種功效,截然不同啊!

  

  我們要知道,佛寫的經,不是讓我們念的,而是要我們懂的,我們一定要學習,不學習,如何懂裏面的道理呢?例如心經,佛菩薩是要讓我們懂的?還是讓我們念的?當然是讓我們懂的!懂了,就能幫助我們調伏這顆心,目的是在這裏,而不是拿來念念就好。

  

  重要的是思惟的功夫,我們透過這些文字去思惟,那麼,思惟就已經達到念的...也就是,佛菩薩講這些經的用意,已經達成了。沒有思惟,念再多,效果也不會出來。因此,佛一心一意為讓我們懂經文的內容,而我們必須學了才會懂,學了才會達到佛開示經典的用意,不是嗎?

  聞思時,腦筋裏面推理的一個認識,也要有次第。

  

*廣大聞思*

  

  佛陀一開始講法,先講四聖諦。想讓人們真正懂佛法,要從四聖諦著手。從四聖諦下手,我們才會希求、會想學習佛法。為什麼?四聖諦,講的是追求離苦得樂的方法。如何成辦自己的追求?四聖諦就是答案,你說,大家會不會希求?沒有一個人不希求!因此,佛一講四聖諦,很多人馬上就想聽、想接觸。

  

  如果希求與感受會讓我們改變,我們一定會非常願意配合!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追求,任何能幫助我達成所追求的,我都展開雙臂迎接。因此,離苦得樂的方法一講出來,我們必定會跟隨、會希求、會學習。這些都是四聖諦的作用。

  

  學習四聖諦,不僅與我們實際上的問題密切相關,而且,還特別跟我們的追求與感受,連成一氣。佛經說,四聖諦的法是隱蔽的法,是實在的、可用邏輯推理成立的。邏輯推理的法,稱之為「隱蔽法」,四聖諦是隱蔽法,意指它能用邏輯推理來成立,極為實在。不僅如此,它的道理還與我們心中或生活上很多的問題相連接。

  

  總之,四聖諦的道理,可透過邏輯推理明白,很容易接受,不需要什麼信仰。釋迦牟尼佛並沒說你們要信仰他,他就只是講四聖諦的道理,但大家卻聽的十分歡喜,因為這些都是再實際不過的東西了!他完全沒說佛寶、法寶、僧寶這些,他只講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而這些,全部可用邏輯推理成立起來。

  

  又因為四聖諦與自己的感受的追求上密切關聯,不必佛命令你來,大家都會主動希求,因為這關係到自己切身問題的解決,自然會願意去學習。

  

*學習四聖諦,自他都不煩惱*

  

  因此,我們這樣學的話,會學的又有興趣、又有意思、又實在!它能斷除我們的煩惱,不僅對自己幫助非常大,對於家人的幫助也很大。應該是,對自己幫助大,對家人的幫助,更大。自己煩惱不生,周圍的人,也不會起煩惱。反之,自他都生煩惱了。

  

   學習四聖諦,幫助最大的是自己,而且是實際而切身的幫助。再者,周圍的人,也不會覺得我們怪怪的!我們往往學了佛,家庭卻覺得我們怪怪的,這是因為我們不是從實在的法、四聖諦的法下手。

  

  若能老老實實學習四聖諦這種實在的法,它是如此邏輯性、如此真實、如此有智慧,我們的行為,也將隨之改變。因為我們會一直注重自己的煩惱,不會那麼執著,也不會那麼貪、瞋。我們一直改變的話,家人都會歡喜。這就是真正的弘法!自己內心,也是如此。

  

   我們學了半天,家人卻覺得怪,因此討厭佛法、譭謗佛法,這是誰造成的?我們造成的。因為我們沒好好學習。若是非常實在的學習,誰會覺得怪呢?它是那麼邏輯性、那麼有道理,誰會不認同呢?因此,我們應從四聖諦開始學習,念經、做功課,是順便的做。不注重學習,只注重拜啊念啊,旁邊的人,會覺得你根本完全沒改變,心裏又貪又瞋又罵...然後呢,你又一直拜,還更慘!大家一定會煩惱的。

  

  我們所應注重的,是老實地調整自己的心,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並以此供養佛菩薩。供養佛菩薩時,最上乘的供養品就是這個!不必排什麼供品,這就是供養。佛菩薩一定會歡喜的,因為佛菩薩交代的,我們有做,就可以把它當供養。沒調伏自己,佛菩薩不會歡喜,因為他交代的事情,你都沒做嘛!至於,擺在桌上的供品,佛菩薩也不會去吃啊!

  

  供養真正的目標,是讓佛菩薩歡喜。欲令佛菩薩歡喜,就應好好從四聖諦的邏輯推理、內心煩惱的去除下手。下手時,空性的道理,雖然很深,不過它也有一些較為淺顯的道理可以思惟,如無常。

  

  這些學習的教材,過去,都以出家眾為主,並沒有適合在家居士的學習教材。出家眾,時間很多,整個生命,都投入在這上面,所以能非常深入、廣大的學習。雖說在家人沒有特別適合的教材,但是...自己排一下也可以的,例如四聖諦、十二緣起、空性、四念處,等這些體會比較深入時,可以再思惟自他相換或七因果的菩提心法類。有了這些思惟,才談得上認識佛法!也才能真正體會佛法的珍貴!因此,要能體會到整體佛法的殊勝之前,必定要有一個廣大聞思的階段才行。

  

  如此一直學習,自己就會有一點點忍不住!忍不住覺得自己一定要生起定解、生起證量,因為,只是稍稍體會一下,一點都不堅定,根本走不到哪里!非要有穩定的證量生起、明確的一個清楚,讓自己的心與這個想法,無二無別,讓心與習性都改變了,全都變成所聞思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證量。此時,我們的心,會非常渴求證量的生起。

  

*飲水思源,依師敬師*

  

  體會到四聖諦等法寶的殊勝功德,接著我們會想:「這些法...誰給我的?」因此,內心一定會深深感謝給予指導的老師,打從心底的感動與尊敬。佛典裏說,要生起證量,對於向你傳法的老師們,一定要尊敬念恩。沒有誠懇的信心與尊敬,後面的證量,生不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緣起,一種因果緣起的道理。

  

  一般而言,也是這樣吧?一個小孩不孝順父母,他這輩子一定好不到哪里,會出很多問題。這就是因果緣起的道理。同樣地,有了老師的講解與指導,我才會開智慧,才能認識佛法。因此,我會衷心感恩給予我引導的老師們,一定要有這種誠懇的信心、尊敬、孝順。沒有對老師的尊敬、信心與孝順,不論怎麼努力,都不會成功。這就是因果的道理。

  

  因此,我們前面要依止善知識。依止善知識,是什麼意思?不是找老師的意思喔!老師很早就找好了。前面廣大聞思的時候,有沒有找老師?有啊,沒有老師,如何廣大聞思呢?所以,老師是很早就找了。但是,對於老師上面的信心與尊敬,我們要修。修這個,就稱為依止善知識。

  

  我們一定要對老師上面感恩、尊敬、信心,尤其是孝順,一種處處待念的心。我們在這個面一直依止。依止,是內心要修的意思喔!如是依止,後面的證悟、證量,比較容易修得成就。

  

*學與修的次第*

  

  再來,才開始修學,此時注重打坐與觀想,就是觀察修和止住修。二者止觀雙運而修,證量很快就會生起。這就是修學的次第。

  

  若前面那些都沒修,直接說我要修依止善知識,不可能的!一個是學,一個是修,我們常常把學跟修混在一起。於是,《廣論》就打開,然後就依止善知識,我也要學、我也要修。這不是學的次第,也可以說,還沒到修的階段。

  

  如前所述,修的階段,是指前面聞思佛法的體會高了,才開始修,而且下定決心要獲得證量,故修依止善知識。我們都還沒到這個階段,一打開《廣論》,就開始依止善知識,又要學這個、又要修那個。這根本不是修學的次第!如果這樣做,會很困難啦,學也學不下去,修也修不成!

  

  我們有時候會有這種情況。例如,一個人修學佛法的體會比較高,而他的朋友卻什麼都不懂。然後呢,就帶朋友來到上師面前,就要他拜,就我來說,我會覺得怪怪的!因為,有學有信心的人,自己會有誠懇的心,這就可以,但是他的朋友,沒有啊,就讓他拜,對他真不好意思,我自己呢,也覺得怪怪的。因為他還沒到這個次第。

  凡事都有一個次第。要真心尊敬上師三寶,佛法的品位要升高,這很重要。

  

  那麼,要不要念依止善知識的上師相應法?順便念十萬遍、二十萬遍,也可以的。這沒有壞處,不會害我們的,但是,這些是順便做的。這些功課啊,實在來講,真正的次第不是這樣子。

  

  剛剛講修依止善知識,我們一定會覺得,那依止善知識,要怎麼學呢?先想一想,上師要具足十種德相,講戒定慧、講空性、又講菩提心,可是我自己呢,完全不懂什麼是菩提心?什麼是空性?什麼是三學?所以,要像經典說的依止上師,好象沒有辦法做到,心裏會想:「要我對上師修事師如佛,把上師當佛,可是,要怎麼當啊?他是人,我也是人啊!」沒有辦法接受的。

  

  但如果像剛才講的,對佛法的體會很高,自己真心感受佛法的不可思議,深深體會釋迦牟尼佛帶來的法,能讓我解脫、讓我成佛,如此一來,神奇的釋迦牟尼佛,他雖然圓寂了但不會放棄眾生,一定會繼續不斷的示現來利益、引導眾生。那麼,我的老師,也很有可能是佛的示現啊!

  

  或者,先不談老師是不是佛的示現,他對我真的有不可思議的幫助。對一個學生來說,現在有一點點信心,相信自己能解脫、能成佛,都是老師給予的,是他指引我成佛這條路,因此這份恩德,無論如何我都無以回報。這種感受來自于自己廣大聞思所建立起來的,自己提升了佛法的認知,自然會生起感恩的心。對於上師,就能把他當世尊一樣尊敬,因為,我深刻感受到他講的法對自己有多麼大的幫助,因此,將他跟世尊放在一樣高的位置,是可以接受的。

  

  什麼都沒學,就要把上師當佛一樣,很難啦!可能人家來一次就嚇跑了!這是我們的次第有問題,別人才會嚇到。依止善知識,前面要有基礎。後面也是一樣,暇滿難得這些都沒學,你的人生是多珍貴?佛法是多珍貴?誰會想得出來有多珍貴啊!都沒體會佛法對自己的幫助,就一直說你接觸到這個佛法多麼難得,會什麼難得啊?!如果佛法真的難得稀有,那旁邊大家不都有嗎?沒有體會,只是從少數的角度來講難得,就會覺得很多人都有嘛,一點都不稀奇。因此,要談暇滿難得,佛法的體會必須要深,從深刻體會的背後來講暇滿難得,就真的會感到暇滿難得了。

  

  以上這些,不是我自己亂講喔。法王經常會強調我們學習的次第是四聖諦、十二緣起、空性,要這樣下手,這是他強調的。有一次,法王在印度開示入行論,一開始,他不從第一品講起,而是從第九品開始講,第九品講什麼?講空性。法王一講,就講空性。他用意何在呢?那個時候,他說,佛法是從空性而建立的,大家要有這種認識。我完全認同法王的說法,所以今天如是講述。

  

     《取材自雪歌仁波切講授《道次第的修學方式20080702》》

 

 





主持人
雪歌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