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

 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寶靜法師講述

學人逸山、性明記錄

 

彌陀經要解親聞記序

經題

譯經師

解經師

正序

解經玄義

正釋經文—序分

正宗分—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正宗分—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正宗分—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流通分

跋語

 

彌陀經要解親聞記序

 

際此五濁熾盛三災猛烈八苦交煎,眾魔摧殘之時。盡大地無一片幹淨土,可以安閒過日。故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誠令人不可一朝居也。然吾等欲出苦海,離塵寰,置諸子于衽席之上,救群黎於水火之中。其唯信願持名,一心念佛。可為澄濁得清之清水珠,息災降福之摩尼寶。成淨土而潔穢邦,作清涼而化熱煩。契時契機,至切至要,無複加矣。旭祖彌陀要解,即為開念佛奧藏之鎖鑰,導歸淨土真徑之指南。言言見諦,語語真誠。即事持顯乎理持,至聖至賢,莫能越其閫。照性惡融乎性善,五逆十惡,亦可臻其域。徹性徹相,至理全彰。吐心吐膽,肝腸盡裂。誠出苦海生極樂之大津梁也。吾師 寶公上人,素抱教弘天臺,行重淨土之大願。遠秉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宏模,近遵蓮池、蕅益、諦公、印老之懿範。談經則字字指歸淨土,說法、則言言融會蓮宗。于旭祖彌陀要解一書,尤番番講演,頻頻開導。語意懇切,悲心殷重。如擊洪鐘於昏夜,寱夢皆醒。鼓金鐸於迷途,癡暗鹹覺。聞者見者,莫不令其即有念而證無念,即有生以入無生。悟自性之彌陀,達唯心之淨土。蕩漾蓮舟,達彼樂邦而後已。民國癸酉夏,吾師在滬圓通寺,講此要解全部。由敏智師等記錄,常覺師輯。惜未及半,而常師病故。乃奉吾師慈命,囑逸續輯,呈吾師改述。時經數月,始竣其事,完成已而未竟之公案。吾師舌燦蓮花,辯若懸河。從自心阿耨達池,流布法水,深廣無涯。逸稟性庸愚,隨聽隨忘。挂一漏萬,隨所不免。雖竭神思,何能盡吾師于萬一哉。時在丁醜夏學人逸山謹序于觀宗學社輔講室。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斯為一部之總題,賅括全部別文之要意。所謂總者,總其別。別者別其總耳。題中有通有別。佛說阿彌陀五字,異于諸部,謂之別。經之一字,同于諸部,謂之通。要解二字,乃注題。此通為一經之法題。茲先釋法題,次釋人題。此法題,乃全部之綱領。所謂提綱則眾目齊張,挈領則衣襟自正。故凡講經,先須釋題。若於經題,精以研究。則全經要旨,思過半矣。

 

原夫釋迦世尊,大悲利物。示同人法,降生人間。逗機施教,應病與藥。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逮及涅槃。經家結集。乃有三藏十二部之玄文,流通於世間。自金人□夢,聖教西來。震旦蒼生,方餐出世醍醐。然所說一切法門中,能于末世眾生,最契機者,則莫如念佛一法。以其即方便成圓頓。而淨土諸經,則莫妙於此本彌陀經。以其言簡而義賅,辭淺而理豐。故世之流通者眾,昔之注述者亦多。而於其中求其精而且要之注釋者,則莫如要解。斯解乃靈峰老人之心血供獻。所謂言言見諦,句句歸宗。吐肝吐膽,字字見血。彌陀一經,得斯解以釋之。如揭慧日于中天,無不洞徹。今講斯經,並講斯解。故凡學佛者,須精心以研究之。

 

如來一代聖教,一切諸經,別名無量。求其立題所以,不外七種。所謂單三複三、具足一、是也。單三者,(一)單人。如佛說阿彌陀經,佛為能說之人。即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也。阿彌陀,為所說之人。即極樂之導師是也。能所皆為究竟之果人,故名單人立題。(二)單法。如般若經。涅槃經。梵語般若,華言智慧。乃自性之妙明,法身之本智。涅槃,涅名不生,槃名不滅。不生不滅,乃自性真常之本體。般若與涅槃,皆屬於法,故曰單法立題。(三)單喻。如瓔珞經。梵網經。瓔珞、乃菩薩嚴身之具。梵網、乃大梵天王之網羅幢。二皆是喻,故曰單喻立題。複三者,(一)法喻。如妙法蓮華經。妙者,妙名不可思議。法者,十界十如權實之法。良以妙法難解,假喻易彰。妙法是法,蓮華屬喻。故曰法喻立題。(二)人喻。如、如來獅子吼經。如來乃果人之通號,人也。獅子吼,喻也。故曰人喻立題。(三)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故曰人法立題。具足一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乃佛之三德,法也。佛,為說法之教主,人也。華嚴,以菩薩萬行之因華,莊嚴一乘之佛果。喻也。此乃人、法、喻、具足立題。今此彌陀經,於七種立題中,是約單人立題也。

 

世尊一代所說時教,皆可論其通、別。教、行、理、三,皆論通、別。且如此經,佛說阿彌陀五字。名異眾典,故教別。經之一字、諸部共稱,故教通。依教起行,為行不同。如法華、以法華三昧為行。今經、則以持名念佛為行,故行別。行門雖殊,同歸寂光,故行通。理雖無名,因門名理。理隨於門,則有四教十六門入理之不同,故理別。一門所入之理,即一切門理。一切門所入之理,即一門理,故理通。此約一化而說。如約淨土法門而言,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三經各詮文理不同,故教別。同稱彌陀之經,同弘淨土之宗,故教通。持名,觀像,觀想,行門不同,故行別。同修淨業,同生淨土,故行通。唯心極樂,橫具四土,故理別。四土皆唯心,故理通。通別之義,略如上釋。

 

茲當釋此佛字。梵語佛陀,此翻為覺。謂自覺,悟性真常,了惑幻妄。覺知一切諸法,皆如幻化。內而身心,外及世界。無不浮塵幻化相,虛妄生滅,鹹非真實。見聞若幻翳,三界如空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覺悟自性真常,靈明湛寂。此謂之自覺。將所覺之理,而覺悟一切眾生。所謂將斯道,覺斯民。運無緣慈,度有情界。謂之覺他。無明窮盡,澈法底源。行滿果圓,謂之覺滿。三覺圓,萬德備,名之曰佛。

 

此佛字,乃十種通號之一。十種通號者,(一)曰如來。今佛應世,如古佛之再來。即仿同先跡號。(二)曰應供。應受九界之供養。即堪為福田號。(三)曰正遍知。法無不知,理無不曉。遍知法界之真理,即遍知法界號。(四)曰明行足。謂三明、明,六通、足。即果顯因德號。(五)曰善逝。妙證菩提,永不復還。即妙往菩提號。(六)曰世間解。謂澈知世出世間,及如實相。即達偽通真號。(七)曰無上士。謂世出世間,無有過上。即攝化從道號。(八)曰調禦丈夫天人師。謂佛以大慈大智,以善柔軟語,苦切之語,及雜語等。調伏眾生,令不失道。即應機授法號。(九)曰佛。即上所雲,三覺圓明。為覺悟歸真號。(十)曰世尊。謂世出世間,最所尊仰。即三界獨尊號。斯十號為諸佛之所共稱,故曰通號。

 

當知佛之一字,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只以無明蓋覆,而不親證。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吾人雖由妄想用事。而天真佛性,本自現成,無欠無餘。眾生雖升沉六道。而此佛性,仍湛然常存,不遷不變。眾生本源佛性,與諸佛之妙極法身,無二無別。唯眾生但是性德本具,諸佛是修德究竟。眾生之理具佛性,台宗稱之謂理即佛。如無機子之六即頌。初理即雲,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此頌眾生雖昏迷倒惑,而本有之天真佛性,不失不壞。眾生之一動一靜,一行一住,乃至擔柴運水,迎賓送客,全體皆是佛性顯現,其理全是。而舉止行藏,完全背謬。迷頭認影,將妄作真。糊糊塗塗,昏昏冥冥。將本有佛性之妙體,隨六塵幻境而流轉。杳杳茫茫,無本可據。缺始覺之智,乏觀照之功,安知返本還源之歸趣地也。如眾生能研閱經典。或從善知識,聞法生解。了知本具佛性,真常不變。從此斷疑生信,明解無滯。謂之名字即佛。頌曰,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頌意謂、於長劫沉淪中,到今日,方聽得真常湛寂,不生不滅之法曲妙歌,而知全妄即真。反恨曩昔之迷頭認影,蹉跎光陰。或有眾生,既信本具佛性。由信而起持名妙行,精進修持,念念無間,謂之觀行即佛。頌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頌意謂、念念彌陀。一心湛然,諸妄自息,常理自照。回觀法法本性,無非中道。或有眾生,精持名號。直至念空真念,得事一心不亂。不起思量分別,不起憎愛妄想。破見思惑,得見依稀相似之佛性,六根清淨,謂之相似即佛。頌曰,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頌意謂、至此雖見思之四住煩惱先脫,而六塵之法執未忘。眼翳猶未淨盡,空華尚在鼓舞。或有眾生執持名號。至理一心不亂,豁破一分無明,見一分中道理,謂之分證即佛。頌曰,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頌意謂、到此名為親見佛性,悟證一切,無不貫通。但無明尚未破盡,如隔紗見月耳。若至五住究竟,二死永亡。徹法底源,無動無壞。謂之究竟即佛。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頌意謂、眾生從無始以來,全真成妄。今則三覺圓明,全妄成真。名之謂佛。然成佛、即成眾生之本有佛。不過複歸自性,更無別有一法可新得。所以雲,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今佛說彌陀經之佛字,即六即中之究竟即。即指釋迦牟尼佛是。釋佛字竟。

 

次釋佛說之說字。說之上加一佛字,簡非四人所說。蓋經有五人說,佛、弟子、天、仙、化人、皆可說經。唯弟子天仙化人等所說,須得佛印可,方能稱經。然此經乃釋迦世尊,金口誠言所宣。揀非弟子諸天諸仙及化人說,故標佛說。夫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實際理地,本無所說。所謂道本無言,法本無說。如金剛經雲,若謂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今何以佛有法之可說耶。須知道本無言,假言以顯道。法本無說,藉說以顯法。若執不可說,則墮外道絕言見。若執有可說,則成謗佛之譏。若達說即無說,不妨無說而說。所以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未嘗說過一個字。雖未嘗說過一字,而橫說、豎說、熾然無間說,無有窮盡。佛法之妙,妙在於斯。此經既標佛說,而佛有三身。所謂法、報、應化。本覺性體,即法身。始覺智圓,即報身。慈悲應現,即化身。法身、名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報身、名盧舍那,此雲、光明遍照。亦雲淨滿。化身、名釋迦牟尼,此翻、能仁寂默。又此三身,具單、複二義。法身單,唯指本來清淨理體。報身單,唯指無上功德智慧。化身單,唯指隨機應現,如水中現月。法身複者,一、自性清淨法身,即眾生本具之天真佛性。二、離垢妙極法身,乃諸佛修德究竟所證之法界理體。報身複者,一、自受用報身,即諸佛智斷二德究竟實果。二、他受用報身。為被十地菩薩機,隨其所好。見刹塵相好。一一相好,皆無分齊。化身複者,一、應現身。示現八相成道。如今釋迦降生出家成道等相是。二、變化身。無而忽有。因眾生機熟時至,不待示現八相,即現變化身以度脫之。又化身亦名應身。應機示現,如皓月應於寒潭。示成八相者,亦有三種。一、勝應。即前他受用身,為被地上菩薩大機所現。二、帶劣勝應身。為被三乘機而現。三、劣應身。即為鈍機所見,現丈六金身是。又變化身,複有二種。謂現佛界化身。如雲、千百億化身佛。二、隨類應現。應以何身得度,即變化何身,如三十二應是。然此三身三即一,一即三,三一不可思議,名圓三身。此身、於三身中,何身所說。或雲、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言報身佛,及應化身佛,皆不能說法。以其非真佛故。此乃恐人執相迷理,故唯示法性本覺,以為真佛。或雲法身乃自覺聖境,無言無說。離四句,絕百非。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形無相,雲何說法。其說法現儀,皆化身佛所為耳。此則恐人迷於法身,墮在情量。故說現化身佛,示身、口、意三輪,現身說法也。實則、三身既非一異,自不容其偏執何身所說。但為對治有異,致使諸經所說不同。然諸佛說法度生,非法身亦不離法身。非報化亦不離報化。若明四悉檀義,則謂法身佛說法亦可,如雲報化非真佛。言報化佛說法亦可,如雲法身無言說。若言三身合一乃能說法亦可,如雲報化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謂三身各說法亦可,法報身、為地上菩薩說。勝應身、為地前及二乘說。劣應身、為一切凡夫說。或謂三身總無言說亦可,如雲,佛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若明諸佛四悉度生之意,則法法皆是。否則、頭頭俱非。雲何四悉檀。如此會中,若有人能聞法,歡喜,生稀有心,生難遭想,即世界悉檀歡喜益。即所謂、未種善根者令種。若人能聞法生解,長養善根者,即為人悉檀生善益。所謂、已種善根者令增長。若人能執持聖號。滅貪嗔癡,即對治悉檀破惡益。所謂已增長者令成熟。若人能妙悟自性彌陀,證無生理,即第一義悉檀入理益。謂、已成熟者令解脫。當知世尊為種、熟、脫三,以四悉檀因緣度生故,無說而說,故曰佛說。

 

阿彌陀是印度語。華言無量壽,又雲無量光。經雲、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雲無量壽。又雲、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無量光。無量光壽,眾生性具。諸佛證得。彌陀、證橫遍十方,無有涯際之心性,本是遍照法界,故曰無量光。彌陀、證豎窮三際,無有初後之心性,本是湛寂常恒,故曰無量壽。如六祖雲、何期是心,本自光明。正顯眾生自性、本是靈明洞澈,了了常知,歷歷不昧。全體是大光明藏。此即自性無量光。吾人當下一念心性,湛湛寂寂。無始無終。無生無滅。真常如如。亙古今而不變,曆萬劫以常新。此即自性之無量壽。又如吾人持名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內外湛寂,照而常寂,即無量壽。正念佛時,名號歷歷,不昏不昧,寂而常照,即無量光。當知光壽原來不二,寂照唯是一體。當處即心是佛。彌陀昔為法藏比丘,曾發四十八願。逮至願滿行圓成佛時,而有依正莊嚴,塵刹相好,光壽無量。是皆彌陀因中願行所感。吾人或修觀,或念佛,或參禪,或持戒,皆可證此無量光壽。唯修觀參禪上根利智者則可。中下之流,還以念佛為穩當。須知念佛一法,橫豎該羅,上下兼收。上上根不能越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最簡易,最方便,最圓頓,最穩健。所謂、不要三祇修福慧,只須六字出乾坤。持名念佛,是從有念入無念,從有生入無生。仗彌陀之悲願,恃吾人之信願。一心精持名號,決定生西,成佛無疑。上釋佛說阿彌陀五字之別題竟。下釋通題。

 

經者,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謂契機、契理。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機宜,故名契經。具含五義。一、法本義。謂佛知一切法,皆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而有言教。作世界說,即為教本。作為人對治說,即為行本。作第一義說即為理本。故含法本義也。二、微發義。佛用四悉檀起教,巧妙言辭,從微至著,靡所不詮。是則文義漸顯,開發初心。初中後善,圓滿具足。故含微發義也。三、湧泉義。此從譬發明。謂妙泉湧流,滔滔無竭。佛用四悉檀說法,文義無盡,法流不絕。故含湧泉義也。四、繩墨義。此亦借喻顯義。如世之木石匠人,以繩墨裁邪曲。佛用四悉檀說法,裁愛見之邪曲。令發真見無漏道。故含繩墨義也。五、結鬘義。此亦借喻顯。結鬘者,即是縷穿于華,不令零落,佛用四悉檀說法,詮諸法相。故含結鬘義也。佛地論雲,修多羅、有二義,一、貫穿義。謂貫穿所說之法故。二、攝持義。謂以此法攝持所化群機故。

 

此方訓四義。一、法義。經者、法也。謂十界同遵,自軌軌他故。二、常義。經者、常也。謂天魔外道、不能改壞,三世不易故。三、徑義。經者、徑也。謂修行之路徑。極樂是我家鄉,彌陀是我慈父。若不識慈父之住址,而不知返家之路徑。終不能返本還源,得至本有家鄉。故釋迦世尊說經示以路徑,方能返家鄉,見慈父。故雲修行之路徑也。四、典義。經者、典也。攝化群生之定典。末世度生,非淨業法門,不足以益物。欲發廣大道心,普渡群迷。舍念佛之法外,無別如是普濟之方便矣。故雲攝生之典也。總之、經乃迷途之明燈,長夜之慧炬,苦海之慈航,度生之寶筏。釋通題竟。次釋注題。

 

要解,是靈峰老人所著。為彌陀經最緊要之注釋。文不繁而義豐,辭雖簡而理玄。乃十方諸佛之心要,淨業經藏之骨髓。要者、緊要也。文中要處雖多,略不出三。(一)心要。即破緣影之妄心,顯即境之真心,為自性彌陀之本體。言心、有乎多種。一曰肉團心,即吾人所指胸腔者是。此屬肉團,系色質,有生滅敗壞,非吾人之真心也。二曰緣影心,因塵而有者是。緣前塵而起思量分別。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此亦非吾人之真心。以其因塵則有,離塵則無故也。三曰真如心,乃即境之真心。此心非肉團,非緣影,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豎窮橫遍,不可思議。一切世出世法,皆唯此心所成。諸法所生,因心成體。古人雲,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者,即此心也。今之所謂心要者,即指此而言也。此要解中,將此心要之義,切實解明,故曰要解。(二)境要。乃破緣影之妄土,顯即心之真境。今之學者,稍具世智,執著偏見,謂自心即淨土,自性即彌陀。須知伊所謂之唯心淨土,乃將緣影之妄想,作唯心之淨土。當知十萬億佛土外決定有一極樂世界。所以雲,生則決定生。而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即我心內之極樂。以我心豎窮橫遍,無一土,無一法,不在此心中。故雲、去則實不去。明乎此,方可與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否則、必落於緣影妄想。後文雲一切莊嚴,皆彌陀導師行願所成。亦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奈何離此淨土,別談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豈不可歎。此要解中,將此境要之旨,發揮透澈,詳為解釋無滯,故曰要解。(三)法門要。有事、有理。約事則淨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如天普蓋,似地均擎。橫超三界,帶業往生。勝過一切豎出法門。如蟲鑽竹筒,豎出則須依節而出,甚難甚難。橫鑽出洞,則甚易甚易。約理、則心境圓妙。一句彌陀,圓具三觀十乘,無不該攝。此要解中,將此法門,為一切法門之最要意,分明解出,故曰要解。然此三法,舉一即三,全三即一。一三圓融,不可思議。明心要,能生正信。明境要,能啟切願。明法門要,能立實行。後雲,能念之心,不可思議。以其即心即佛故。斯即心要也。所念之佛,不可思議。以其即佛即心故。斯即境要也。念一聲,一聲不可思議。乃至念百聲,千萬億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以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不二。斯即法門要也。具釋此三要,故曰要解。釋法題竟。次釋人題。分二。先釋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彌陀經,乃釋迦世尊,說於印度。本系梵文。所以翻梵成華,流通中國者,系三藏法師羅什所譯,始有此經。三藏者,(一)修多羅。此雲經藏。(二)毗奈耶。此雲律藏。(三)阿毗曇。此雲論藏。藏者,包含攝持為義。謂此三藏,能包含攝持一切本藏所有法,故曰藏。法師者,以法為師也。此師博通三藏,依此法而為師,亦以此法而為人師,故名法師。然法師、複有五種之別。(一)受持(二)誦(三)讀(四)解說(五)書寫。師具五德,故曰法師也。梵語鳩摩羅什,華言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也。師祖居印度,世為王臣。父棄官舍家,遊學至龜茲。國王聞其賢名,以女妻之,而生什。師居胎日,母增慧辯。七歲出家,隨母至寺。見佛缽甚喜,遂舉至頂。俄念我身卑小,而缽甚大,我何能舉。遂力不勝,而倒於地。豁悟萬法唯心。日誦千偈。至年九歲,辯挫邪鋒,鹹皆愧伏。十二歲遇羅漢奇之,謂其母曰,當守護之。若年三十五歲,當大興佛法,度人無量。後學大乘,數破外道。遠近諸國,鹹謂神異。師每說法,國王大臣,咸皆環跪而聽。其敬仰法師之誠,于此可知。母生什後,亦出家。聰拔眾尼,位證三果。師既受具,母謂之曰,方等深經,應闡于秦都。但於汝不利奈何。師曰,菩薩之行,利物忘軀。期於大化必行,雖入爐鑊無恨。初符堅為秦王。建元九年時。有太史奏曰,有德星現於西域,當有智人入輔中國。堅曰,朕聞西域有羅什,襄陽有道安,非此人耶。因遣將軍呂光率兵七萬,西伐龜茲。臨行謂曰,朕之西征,非為珍寶國土,志在得什。光破龜茲,得師,而歸。師在路,數言應變,光盡用之。光聞姚萇殺堅,自據西涼。至姚興接位,呂光亦死,呂隆複立。姚興滅涼,興亦信師,乃迎師入長安。時在姚秦弘始四年,東晉安帝隆安元年也。師既入都,秦王以厚禮遇師,延入西明閣。敕僧契等八百沙門,諮受什旨,於草堂寺,參定眾經。師所譯經,受持者眾。故道宣律師,嘗問天人陸玄暢曰,什師一代所譯經論,至今若新,受持轉勝何耶。答曰,什師從毗婆屍七佛以來,為譯經之師。故所譯者,深契佛旨,巧合群機。師所譯之經甚多。此經即師所譯之一。吾人能得此而受持,能知極樂之依正莊嚴,能識持名念佛之橫超法門。皆是什師慈悲翻譯之功。敢不欽誠而感謝者焉。釋譯人竟。

 

西有沙門智旭解

 

智旭,大師之名也。謂師之真常妙智,將如旭日之東升,故曰智旭。師棲真示寂於靈峰,後之尊師者,又稱之曰靈峰老人。西有二字,乃大師之別號。師深澈淨土妙理。謂西方之依正二報,決定是有。阿彌陀佛的確是有。稍通佛理者,每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執理廢事,誤墮偏空。大師憫之,為破迷執計,號曰西有。蓋執理廢事,其害甚大。雲棲雲,執理而廢事,難免落空之禍。執事而廢理,不虛入品之功。又雲寧可執有見,若須彌山。不可執空見,如芥子許。或謂,既雲不可執空,如何金剛又處處破有。須知金剛談空乃真空,真空原來不空。淨土說有乃妙有,妙有本非幻有。真空不空即妙有,妙有非有即真空。不二而二,說空說有。二而不二,唯是一心。空有不二,事理一如。方是第一義諦。故念佛生西一法,大智大慧者,生西甚易。以其了知事理圓融,空有無礙,顯通聖智故。愚夫愚婦,生西亦易。彼雖不知妙理。而信願行切,冥合道妙故,終能成就。唯半智半愚者,生西則難。謂其愚,彼又稍知佛法。謂其智,彼則得一知半解,即執以為是。如斯之類,真所謂、如來說名可憐憫者。大師為破其著理之偏執,故曰西有。梵語沙門,華言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又雲、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乃出家人之通稱。複有四種之別。(一)勝道沙門。即佛菩薩等是。(二)說道沙門。將淨土之道,弘宣與人者是。(三)活道沙門。執持聖號,專修淨業者是。(四)迂道沙門。破佛淨戒,行諸邪行者是。大師于四沙門中,屬第一第二,及第三之三種。師作諸注解,弘通聖教,為眾說法,辯才無礙,故可稱說道沙門。師內修菩薩行,外現比丘身,四依應世,菩薩再來,故可稱勝道沙門。而認真念佛,最後生西,亦可兼活道沙門。師又名蕅益,乃修淨業之號。蕅謂蓮具六即之位。蕅喻理即、名字即、二位。荷喻觀行、相似二位。華喻分證位。蓮喻究竟位。師示居名字位中,故曰蕅也。益者,四悉檀之益。意謂現居五濁淤泥,但得名字四益。若珍池花敷,則得蓮台之四益。故稱蕅益也。大師俗姓鐘,名際明。先世汴梁人。始祖南渡,居古吳。母金氏。以父岐仲公,持大悲咒十年,夢大士送子而生。七歲茹素,聰慧絕倫。二十四歲,從雪嶺師出家,命名智旭。二十六歲,得菩薩戒。二十八歲母病甚,割股四次,不救而逝,師痛切心肝。葬事畢,往深山掩關於松陵。三十二歲,研究台宗,作諸經論注述。此要解為四十九歲所作。計一生所有著作,共四十八種,約三百餘卷。五十七歲,示寂靈峰。三年後,啟龕荼毗。師趺坐儼然,面貌若生,發長過耳。荼毗後,牙齒俱不壞。奉骨葬於大殿之右。釋人題竟。

 

(四)正序分二(初)序法門又二(初)總序多門

 

《解》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原夫,發語之辭。諸者,不一之謂。斯經釋迦所說,而同于諸佛所說。所謂佛佛道同故也。又佛具三身。所謂法、報、應化。化身是同居土之諸佛。應身是方便土之諸佛。報身是實報土之諸佛。法身是寂光土之諸佛。一身各具四土,一土各具四身。身土圓融,不可思議。又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則舉一佛,即舉十方諸佛。一即一切,故言諸也。憫念者,諸佛之三緣慈悲,憐憫垂念也。諸佛具此三緣,所以見四生如赤子,觀三界以同情。哀憐悲憫,念念不忘。如世之慈母,憶念其子也。諸佛常念眾生,居生死苦,故以三緣而憫念之。以生緣慈悲,憫念六凡眾生,令離分段生死。以法緣慈悲,憫念二乘眾生,令離方便變易生死。以無緣慈悲,憫念菩薩,令離實報變易生死。良以六凡眾生,不達萬有本空,不知世相如幻,念念著有,迷於真諦,故感分段生死之苦。二乘眾生,不了眾生是自心之眾生,一味沉空滯寂,不肯化度,念念著空,迷於俗諦,故招方便變易生死。菩薩眾生,執著二邊,迷於圓中妙理,故感實報變易生死。故須諸佛憫念而度脫之也。隨機者,隨順眾生之機宜也。諸佛應世,原欲令眾生返本有之家鄉,證自性之彌陀。只以眾生機有差別,致使如來施設不同。因六凡眾生執有病故,如來以真空藥而治之。二乘執空病故,如來以妙有藥而治之。權乘菩薩執但中病故,如來以圓中藥而治之。病有千差,藥有萬種,然皆解粘脫縛之工具。其實所謂相即性中之相,性即相中之性。性相一如,空有不二。其有差別不同者,欲令眾生得四悉之益而施設也。眾生心病有八萬四千,故如來心藥之法門,亦有八萬四千。然法門雖多,到家則一。如念佛成佛,持咒亦可成佛,修觀亦可成佛。楞嚴二十五圓通,門門皆可成佛。所謂殊途同歸。如言四門之能入不同,其入清涼池則一。故曰歸元無二路,而方便有多門也。

 

(二)別顯淨宗分二(初)淨土橫超勝

 

《解》然於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方者法也。便者宜也。乃諸佛隨順眾生機宜,而施設之方法也。諸佛所設法門雖多,於其中間,求其不曲而直,不遲而捷,不偏而圓,不漸而頓者,則莫如念佛求生淨土一法也。念佛一法,喻如阿伽陀藥,施于眾生,無病不治。乃方便中之方便。直徑中之直徑。頓中頓。圓中圓。橫超三界,帶業往生。不落階級,不落次第。十方諸佛,舍此法不足以圓成佛道。歷代祖師,舍此法不足以教化眾生。時至今日,若不念佛以求生西,將何以對閻君之問。古曰、蓮池在前,鑊湯在後。若不生西,必墮地獄。蓋吾人終日所為,不外善惡二道。作惡者,固墮地獄。即修善者,雖受人天樂報,而樂不久長,報盡亦必隨墮地獄。惟有念佛生西,一生永生,一證永證,再不退墮。亦直捷,亦圓頓。願諸仁者勉之。

 

(二)又顯名勝二(初)正顯

 

《解》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前謂諸佛憐憫,垂念眾生,施設教化。只以機宜不同,致使如來所說亦異。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則有多門。於多門中,求其至直捷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而念佛複有多種之不同。(一)實相念佛。觀能念之心,當下了不可得,所念之佛,亦了不可得,空觀也。正了不可得時、而能所宛然,歷歷明明,假觀也。正歷歷明明,而當處了不可得。正了不可得時,而能所歷歷明明,中觀也。又實相無相,即空觀。實相無不相,即假觀。不相無相,無相不相,即中觀。非空假中,而即空假中,唯一實相。(二)觀像念佛。如觀佛形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頂上肉髻相,眉間白毫相,乃至足下千輻輪相等是。(三)觀想念佛。如十六觀經中之觀日輪懸鼓等,作諸懸想者是。(四)持名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念無間,字字分明。如是執持名號,名持名念佛。如是觀像、觀想、實相、持名等。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便,至容易最穩健,最妥當者,則莫若持名念佛之一法,為方便中之方便,徑路中之徑路也。若其他念佛法門,須有一定之淨室,還須種種手續,法則儀軌,方可入觀。非若持名念佛之方便,一切處,一切時,乃至行住坐臥,出入往返,迎賓送客,皆可念佛。又觀想觀像,境界甚細,須觀境分明。而吾人心甚粗濁。心粗境細,不易入手。非若持名念佛之方便易行。實相念佛,須明理。若見理不真,易入歧途。或招魔境。非若持名念佛,信願行切,即得往生,為最穩當。因持名念佛,仗佛光照觸,有四十裡光明,群魔潛蹤。故於一切法門中,求其最妥當者,亦莫如持名念佛。然持名雖易,亦須真信切願,老實念佛而後可。故經中先明依正莊嚴,樓臺殿閣,羅網行樹,以啟信。次明鬚髮願。故經雲已發願,則已生。今發願,則今生。既有信願,然後專心念佛,以期往生。故經又雲,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往生。此之謂三資糧。念佛具此,決定往生。故雲一切法門中,念佛為最直捷。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持名為最穩當。然持名一法,言其易,則愚夫愚婦,三歲孩童,俱能持念。言其難,則一句彌陀,非大徹不能全提。所謂欲徹底全彰,難乎其難,八十老翁行不得者此也。雖然如是吾人持名念佛,不問其難易與否,只須放下身心,驀直念去,信願懇切,水到渠成,自能成就。

 

(二)引證

 

《解》是故淨土三經並行,古人獨以彌陀經為日課。豈非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無遺,統宗教無外,尤不可思議也哉。

 

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為淨土之三經。並行流通於世間。而古人獨以小本彌陀經,列為日課。蓋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兼收利鈍者也。三根者,上中下也。上根乃宿世曾栽福培德,根性聰利者是。下根乃宿世業重障深,未曾栽培,根性暗鈍者是。中根在不上不下者是。持名一法,攝此三根,如天普覆,似地均擎,故曰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者,顯此念佛一法,收攝事理,無絲毫遺剩。極樂有四土。如執持名號,帶業往生者,居凡聖同居淨土。精持名號,斷見思惑,而往生者,居方便有餘土。精持聖號,分斷無明之惑,而往生者,居實報莊嚴土。精持聖號,將窮無明之源,而往生者,居常寂光淨土。然此四土,前三屬事,後一屬理。即一而三,三原即一。四土不出一心。故曰攝事理無遺。又六字洪名為事,一心不亂為理。即一心而為六字洪名之事,即六字而為一心之理。通為一念,故曰攝。又一句彌陀,具足事理。兩重十界,即在一心圓具。所謂自心是佛,自心作佛。自心是彌陀之是字,即理具也。是心作彌陀,作謂造作,即事也。如上所講,可知自心本具佛界之理,故有修德之事造佛界。亦可謂是心是天堂,是心作天堂。是心是地獄,是心作地獄。具性善性惡,即理具。修善修惡,即事造。自心圓具十界,即理具。自心造作十界,即事造。全理成事,全事即理。理具事造,同居一念。故曰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者,宗是佛之心。所謂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立地成佛。不立文字,以無言入道。故曰心宗。教是佛之口。所謂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有五時八教。五時(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八教。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別、圓。依教修觀,明理而起修,故曰教門。古雲,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故統宗。一句彌陀,豎徹五時,橫該八教,故統教。攝宗攝教故曰統宗教而無外。離此念佛外,別無宗教之可言也。又雲舉其名焉,統萬行而無遺。如一心持名,收攝六根,即是戒。一心不亂,即是定。歷歷明明,即是慧。即具三學。以此念佛功德,回向法界群生,即是佈施。故念佛一心,亦具六度。華嚴之一真法界,即是一句彌陀。法華之一乘實相,亦即一句彌陀。故昔之大智大慧,如馬鳴、龍樹、智者、蕅益,諸尊宿,鹹皆念佛生西。今之觀宗諦閑老人,博通宗教,弘經四十餘年。而其末後一著,仍以念佛生西為歸宿也。故持名念佛一法,乃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之微妙法門也。

 

(二)序注疏二(初)序古疏

 

《解》注疏代不乏人,世湮所存無幾。雲棲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圓中鈔,高深洪博。如二曜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彌陀一經,普被群機。法門精要,大藏秘髓。故昔之賢哲,競出手眼以注釋之,故雲代不乏人。然時遠湮沒,迄今所存無幾。雲棲蓮池大師,述為疏鈔,疏通此經要理。鈔釋疏中奧義。妙理廣大,文義精微。雲棲,杭州山名。大師弘道之所。吾夏風俗,避名為敬。後之尊大師者,故以雲棲名焉。師名袾宏,字佛慧。杭之仁和人俗姓沈。三十一歲出家。問法於遍融笑岩諸善知識,圓悟淨宗妙理,乃大弘淨土於雲棲,著彌陀疏鈔等書。住世八十一歲。于萬曆四十年,端坐念佛而逝。為蓮宗八祖。圓中鈔乃幽溪傳燈大師,以圓融中道妙理,鈔釋大佑法師之彌陀略解。圓理高深,中道廣博,故曰高深洪博。幽溪亦地名。即天臺幽溪高明寺,為傳燈大師之道場也。師俗姓葉。少從映庵禪師出家。著圓中鈔,無生論等,弘揚念佛法門。每一登座,常聞天樂鳴空。師深達持名一法,圓具三觀。一句彌陀,即中道妙理。故以之鈔釋彌陀略解也。彌陀一經,得二鈔以釋之,如揭慧日于中天,有目皆睹。善根利智,曾研教理者,得此二鈔,即可登堂入室。只以文豐辭富,義深理繁,初機淺識,莫測其邊涯,何以登信願之階。不得已再述要解,刪繁取要,點示要眼。此乃靈峰老人敘述要解之所以。

 

(二)序今解二(初)正述作疏緣起

 

《解》故複不揣庸愚,再述要解。

 

前雲彌陀疏鈔,廣大精微。圓中鈔,高深洪博。只利於宿學,難益于初機。故餘弗揣庸碌愚癡,再述要解。所謂智者不無一失,愚者不無一得。乃智旭大師,自序述要解之緣起,及自謙之辭也。

 

(二)自陳同異俱非

 

《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也。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智旭大師,乃二翁之後學,何敢自出手眼,與二翁競異,故曰不敢競異。以其各有見解不同,所謂仁者見之以為仁,故又雲,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也。將釋經文,尊天臺儀式有五重玄義。玄者,幽微難見也。義者,深有所以也。五重者,名、體、宗、用、教也。未釋經文之初,先釋經中奧義。擎示經前,俾人一覽經題,便知經中大義也。初序義竟。

 

(二)解經二(初)五重玄義分五(初)釋名又二(初)總標立題

 

《解》第一釋名。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

 

此經於七種立題中,乃單人立題。能說即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乃三覺圓萬德備之究竟果人,超出九界眾生之上,又曰無上人,為果德圓滿之人。所說即極樂教主,阿彌陀佛是。亦果德圓滿之人。二皆極果究竟人,故以兩土果人之單人為名。

 

(二)別釋通別二(初)釋別名三(初)釋佛字

 

《解》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也。

 

釋迦牟尼是別號。佛字,是通號。釋迦是姓,牟尼是名。梵語釋迦,此雲能仁。即仁慈博愛義。亦是慈悲利濟意。佛能具此仁,所以觀四生如赤子。眾生生死不了,諸佛心內不安。故示生三界,設諸方便,以度脫之。又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釋迦世尊,能拔眾生生死苦,能與眾生涅槃樂,故曰能仁。梵語牟尼,此雲寂默。返照心源,湛寂常恒。不但口是寂滅,心亦寂默。身心寂滅,澈證自心之本體。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經雲,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故曰寂默。寂默是體,即自行。能仁是用,即化他。當知世尊,於久遠劫前,早已成佛。故法華經雲,我寔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只以眾生沉淪生死,流轉六道,生則糊塗生,死則糊塗死,生不知其所來,死不知其所去。入驢胎,鑽馬腹。生而死,死而生,輪回不已。故我世尊憐而憫之,乘大悲願,示跡娑婆,降生迦維羅國,為淨梵王子,號曰悉達。于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八日,摩耶夫人于毗藍園,右脅而生。至年長成,睹人身有生、老、病、死之苦,十九歲即出家修道,雪山六年苦行。至是以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至年八十,眾生機盡,乃示寂于雙林樹下。此即能說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也。乘大悲願者,良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故受三界生死。諸佛乘大悲願,以拔其苦也。悲複有三種之別。(一)愛見悲,凡夫具此。如世人或見親屬,有意外之災,無衣與之衣,無食與之食。雖拔其苦,但是、人分親疏,地分遠近。親者則慈悲救濟。疏者則置之不顧。有情見之悲。故曰愛見悲。又同類有苦則救之。非同類,則非唯不拔其苦,反以殘忍心待之。如世俗人之食雞豬鵝鴨,魚鱉蝦蟹。以其非同類故,非唯不拔其苦,反以之飽口腹。僅有人不殺人,同類相救拔苦之悲。而情見未忘,故名愛見悲。(二)法緣悲,二乘具此。二乘聖人,觀一切法,皆從因緣而生。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以此空法,示教利喜,拔六凡執有之苦,故名法緣悲。(三)同體悲,諸佛菩薩具此。諸佛觀九界眾生,是諸佛心內之眾生。諸佛之心,豎窮橫遍。故無一眾生不在佛心內,故皆同體。眾生病即我病,眾生苦即我苦,舍己從人。觀九界眾生,與我一體,拔眾生苦,即拔自己苦。自他不二,故名同體悲。五濁惡世者,娑婆穢土也。(一)見濁。凡外起諸偏邪之見,堅固執著,染汙於心,故曰見濁。(二)煩惱濁。貪嗔癡三毒,如火熾然。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濁。(三)命濁。人生七十,自古為稀,壽命短促。(四)劫濁。五濁之法聚會。同時受此法,故曰劫濁。(五)眾生濁。沉淪三界,往返六道,生生不已,故名眾生濁。然此五濁。因心濁故,世界亦濁。心淨故,世界亦淨。眾生心濁,所感之世界亦濁。世界雖濁惡,眾生雖剛強難化,而諸佛度生心切,不憚勞苦,不問淨穢,仍示生濁世,化度眾生,故曰生五濁惡世。先覺,即自覺。諸佛覺而不迷,眾生常迷不覺。諸佛是背塵合覺,眾生背覺合塵。諸佛徹悟一乘實相,故曰先覺。以所覺之實相理,而覺悟眾生,故曰覺後覺,即覺他。諸佛徹法底源,識其本末,了其所以,知其究竟。故曰無法不知,無法不見。無法不知,即佛知。佛知、無知無不知,即一切種智。無法不見,即佛見。佛見、無見無不見,即究竟佛眼見。凡夫二乘偏知偏見。外道邪知邪見。菩薩二邊知、二邊見。唯佛三智一心中知,謂正遍知。五眼一眼中見,謂佛眼見。即究竟覺滿也。

 

(二)釋說字

 

《解》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

 

悅者,喜悅也。佛以度生成佛為懷。凡度生、須待其時至機熟,方能歡喜信受,佛亦得暢己之本懷。故曰悅所懷也。念佛一法,一生成辦,圓證三不退,乃難信難解之法,故須待眾生成佛機熟,方能為說此彌陀難信之法。究竟脫者,即究竟成佛之謂也。脫即解脫。凡夫五惑全具,分段生死纏縛,當然不可謂之解脫。即三乘聖人,煩惱未破盡,無明未窮源,尚有方便實報變易生死纏縛,亦不可謂之解脫。必須至五住究竟,二死永亡,複歸本源,成等正覺,方可謂之究竟解脫。佛說是經,欲令眾生究竟成佛,故曰究竟脫。

 

(三)釋阿彌陀又二(初)明導師

 

《解》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阿彌陀乃極樂之導師。導謂引導。眾生沉淪苦海,無所依投。阿彌陀佛,導之令至彼岸,故名導師。四十八願,乃阿彌陀在因地中所發,接引信願行念佛之眾生。永階不退者,圓證三不退也。三不退者,(一)位不退。斷見思惑,方證不退凡夫地之真空位。(二)行不退。斷塵沙惑,方證從空出假之行。(三)念不退。破無明惑,方證念念中道之不退。唯一心念佛,恃自己之信願,仗彌陀之慈力,執持名號,即可圓證三不退也。

 

(二)明華梵

 

《解》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雲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

 

梵語者,因印土語,與梵天同。故曰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謂阿彌陀證得自心、不生不滅。無始無終,豎窮三際,無有限量,湛然常寂,亙古不變之心性,故名無量壽。亦雲無量光。謂阿彌陀,證此虛靈不昧靈明洞徹之心,橫遍十方,故曰無量光。寂而常照,即無量光。照而常寂,即無量壽。彌陀世尊,非唯光壽無量。即功德智慧等,皆無量也。功德即前五度,屬事。後般若度,即智慧,屬理。神通者,神為天性,通為慧性,以天然之性、徹照無礙。道力者,道、謂三十七道品,力、謂十力。依、謂依報,所依之國土。如四淨土,樓臺殿閣,羅網行樹等是。正、謂正報,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佛身。及諸菩薩人民等是。莊嚴者,了因功德、為智德莊嚴,緣因功德、為福德莊嚴。如是二嚴為能莊嚴,法身為所莊嚴。能所不二,曰妙莊嚴。極樂依正皆能說法。能化所化,能度所度,一一皆不可以心量口量,故名無量也。或曰淨土一法,十方諸佛,鹹皆讚歎,其妙可知。若十方眾生,鹹皆念佛生西,不知極樂國土,俱能容納否。當知彌陀之極樂,即法界故。法界無盡,豈有盈欠者乎。法法是法界,法法皆遍滿。一多無礙,大小相融。如百千燈,光照一室。燈燈相攝,光光互融。如維摩丈室,能容三萬二千獅子寶座。是故只恐眾生信願不切,不得往生。不愁極樂國土之不能容納也。

 

(二)釋通名

 

《解》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

 

金口所宣,通名為經。佛身是金身,佛口亦金口。經雲,佛身如勝淨妙明,紫金光聚。又金以不變為義。佛所說法,千古不易。如記眾生成佛,將來決定成佛。言提婆達多墮地獄,後果墮地獄。故佛口是金口,千古不易之謂也。此經是釋迦世尊,金口所說,故曰經乃通題也。佛說阿彌陀五字是別題,通別合題,故名佛說阿彌陀經也。如來一大藏教,教行理三,皆論通別。略如前文中釋,廣如天臺一家教部所明。天臺一宗,有三大部五小部,能攝受含藏一切經文妙理,故曰台藏也。

 

(二)辨體又二(初)標明

 

《解》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

 

前釋名,釋其假名。今辨體,顯其實體。體是名下之所詮,名乃體上之能詮。經中從始至終,無非能詮文字,意欲尋名得體,藉文顯理,因筌得魚,因指見月。諸大乘經,以實相為正體。釋論雲,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如華嚴以一真法界為體,即實相異名。楞嚴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亦即實相異名。法華亦以實相為體。凡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印也。小乘經,則有三法印,謂無常、無我、寂滅。有此三印即系佛說。或謂小乘,何以有三印。大乘何故但一印。良以小乘根鈍執重,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以無常無我二印,印生死。寂滅印涅槃。故須三印。大乘根利執輕,悟生死即涅槃。涅槃生死,二俱一體。故但一法印也。實相者,無相也。無六凡之有相,無二乘之空相,無菩薩之二邊相,無名字相,無言說相,如來藏空義,一切俱非。金剛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曰實相。複次、實相者,無不相也,法法宛然。所謂虛空無相,不拒諸相發揮。一色一香,無非實相。心實相故,法法實相。如來藏不空義,一切俱即。金剛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亦是實相之異名也。複次實相者,無相不相,不相無相也。如來藏空不空義。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即中道實相也。諸佛悟此,所以成等正覺。眾生迷此,所以沉淪四生。迷悟雖殊,而此實相理體,仍不生不滅,不遷不變,湛然常存。故以之而為諸大乘之正體也。

 

(二)正辨分三(初)明性量無相

 

《解》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原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差別性,即實相妙性。三法皆得為今經之正體,何故只約一念心性,以顯實相,為今經之正體耶。當知若約佛法,則疑太高。若約生法,又疑太廣。故約心法,最為切近。複次、一念心性,直示一句佛號之體,即空假中。諸佛所證之三德秘藏。乃諸佛之心要。後文雲,一句彌陀,乃本師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又雲,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故約心性明實相體。又所謂諸法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鬧,萬法自如,則實相體顯矣。故約心法,而顯今經之正體,最切要也。現前一念心性,圓它它。光爍爍。隨緣不變名性,不變隨緣名心。隨染淨緣,生十界事。所謂三點如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成佛也由他。眾生不了此心,即執胸內之肉團心,以為心。殊不知此非真心,有色質故。亦非緣影,緣影因塵而有,有生滅故。並非三處,亦非三世。視之不見,不可以言其有。聽之不聞,不可以言其無也。不在內者,不在身內也。若在內者,應先見心肝脾胃五臟六腑,而後方能見外。今既不見內,可知心不在內。若在外者,則身與心,兩不相干。是知心不在外。若在中間,南看成北,北看成南,中從何立。故名不在中間。非過去者,過去已成過去。未來尚未有來。現在則不住。自心當體不生不滅,故非三世。自心當體不可得,故非三處,名橫遍十方。即寂而常照,故曰無量光。非三世,名豎窮三際。即照而常寂,故名無量壽。無量光壽,即現前一念心性。故曰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又曰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刹海,自他不隔於毫端。皆顯一念心性,豎窮橫遍也。

 

《解》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前謂一念心性,非三處,非三世。今明一念心性,非能相,非所相。能對,即六根見分也。所對之境,即六塵相分也。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通屬色塵。對下聲香味觸法之五塵名曰六塵。能對之六根,喻如鏡光。所對之塵境,喻鏡影。光影唯一鏡體,能所唯是一心,故非能所相也。楞嚴雲,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四大,非六塵,非六根,非六識,非四諦,非十二因緣,非六度,非四德等是也。

 

《解》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此顯自心非有無相。上文於三處三世,六根六塵中,覓心了不可得,即非有。雖了不可得,而此心體湛然常存,即非空。雖無相而體用宛然,即空而有。故曰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也。具造百界千如者,具、謂理具,造、謂事造。十界互具,則成百界。界各十如。故曰百界千如也。十界者、(一)佛法界。即三世諸佛。(二)菩薩法界。即十方菩薩。(三)緣覺法界。聞十二因緣而悟道者是。(四)聲聞法界。聞四諦法而得度者是。以上名四聖法界。(五)天法界。即六欲、色無色界諸天。(六)人法界。即四州之人。(七)修羅法界。嗔心好鬥。有天福而無天德。(八)餓鬼法界。身形醜惡。常受饑噓之苦。(九)畜生法界。愚癡無智。即雞豬鵝鴨等是。(十)地獄法界。八寒八熱。二六時中,受苦無間。上所明者,事造十界也。而十界,界界各具十界。如人道亦具十界。自心湛然常寂,寂照不二,一念平等心,即佛界。起一念六度慈悲心,即菩薩界。生一念沉空滯寂心,即二乘界。此即人道具四聖也。生一念五戒十善心,即天界。生一念三綱五常心,即人界。一念鬥爭心,即修羅界。起一念慳吝心,即餓鬼界。生一念貪噁心,即地獄界。一念愚癡心,即畜生界。此即人道具六凡也。此為人道中具十界也。人既具十界,則佛亦具十界。乃至畜生亦具十界。如斯十界互具,則成百界。界各十如,則成千如。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此謂之百界千如也。複約正覺有情。及依報器世間之三世間各一千,則成三千。複次事造三千,由於理具三千。如是心是佛,是心是天堂,是心是地獄。如水本具波浪之事,謂之理具。複有事造三千如、是心作佛,是心作地獄。如水遇風,則生波浪,謂之事造。諸法雖殊,三千攝之無遺。而事造理具,兩重同居一念。故雲具造百界千如。則非空也。而此一念當體了不可得。如千波萬浪雖殊,而各無自性可得。故複不可言其有,則非有也。非有非空,妙在其中矣。

 

《解》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

 

夫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不落文字,何有言詮。揚眉落二三,開口落兩蹶。當體無言說故離一切攀緣,思慮分別,語言文字等相也。離凡夫執有之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離二乘著空之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離菩薩執但中之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複次凡夫之緣慮分別,即見思惑,為界內我執。二乘緣慮分別。即塵沙惑。菩薩之緣慮分別,即無明惑。此二種緣慮,為界外法執。總前見思為五住無明。而此五住無明,是虛妄相,本無自性。性本自離,原不可得,非有性而離。若是有性,則又不能離。不能離則眾生永不能成佛矣。故曰非離此別有自性也。

 

《解》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要之者,以要言之也。離一切相者,約真諦以破凡情聖解。所謂真諦門中,不立一法,故曰離一切相也。即一切法者,約俗諦建立一切。所謂俗諦門中,不舍一法,故曰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非有。即故無不相,即非空。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即是圓中妙理,亦是圓真,亦是圓俗也。實相無名,無相,即真諦。亦無不名,無不相,即俗諦。非真非俗,而即真即俗,至理圓融,不可以名名,為度群迷故,不得已強名曰實相。

 

(二)明性體圓成。分三(初)總標

 

《解》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複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此總標心性遮照不二。實相之體,即吾人一念之心性也。此之性體,眾生本具諸佛所證,即圓成實之本體也。非寂非照者,寂者湛寂,照者明照。自心湛湛寂寂,故非有。自心靈明洞照,故非空。雙遮二邊,故曰非寂非照。寂照不二,遮照同時,故曰恒寂恒照也。雖曰非寂非照,而自心歷歷明明,故曰寂而恒照。即不變隨緣之用。雖歷歷明明時,而自心仍湛湛寂寂,故曰照而恒寂。即隨緣不變之體。寂照不二,唯是一心,故名雙照。所謂如來藏妙明心圓,離即離非,即非寂非照。是即非即,即恒寂恒照也。

 

《解》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現前一念心性,亙古亙今,湛寂常恒。即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德。寂即解脫德。光即般若德。乃諸佛所證之三德秘藏。土有不動義,故合照而寂也。自心正湛寂之時,仍靈明洞照。即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即自心清淨法身。法身有隨緣義,故合寂而照也。此明眾生現前一念心性,即諸佛如來之身土也。

 

《解》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

 

此約眾生心性,又是如來法報二身,顯心性本具。照而常寂,強名法身,取法身無相義。寂而常照,強名報身,取報身有相義。問,前以寂合照,名法身。今何故又以照合寂,名法身耶。答,法身有隨緣無相二義。前明法身隨緣,故以法身合照,顯身土不二。今明法身無相,故讓法身合寂,顯法報一體。此上四句皆約性德而言。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

 

此二句性修合論。性德自性本具之德體也。自性本具寂照,但無修德之功,未成事用。如金在礦,未加煆煉,不能受用。故若寂若照,總名性德之法身也。修德者,即始覺智發,照本覺理。五惑盡,三智圓。修德有功,性德全顯。如金出礦,加之煆煉成為純金,可以受用。故若寂若照,總名報身也。然在礦之金,與出礦之金,無二無別。正顯眾生性德之法身,與諸佛修德之報身,亦無二無別。以其全是實相故也。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

 

修德之照而常寂,乃諸佛自受用報身,亦名法門身。如妙宗雲,八萬四千陀羅尼為發。第一義諦為髻。種智為頭。慈悲為眼。無漏為鼻。四辯為口。四十不共法為齒。權實二智為手。如來藏為腹。三三昧為腰。定慧為足。唯獨自受用,餘人所不見。故名曰自受用身。此即修德之寂體也。修德究竟,寂而常照,名應化身,隨機應化,如觀音之三十二應,乃他受用身。垂形十界,應化一切,故名應化身。此即修德之照體也。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

 

前來說寂說照,應知本是一體。寂如月之體,照如月之光。從體起用,全寂即照。攝用歸體,全照即寂。寂照原是一心,故曰不二。身土不二者,現見身體是身體,房屋是房屋,此皆眾生妄見。如實而論,房屋即自心中之房屋,身體即自心中之身體。即一心之寂體而為土,即一心之照體而為身。原是一心,雲何言二。故曰身土不二也。性修不二者,性德即本覺理,修德即始覺智。全性起修,由本覺理,發始覺智。全修在性,以始覺智,照本覺理。始本不二,故曰性修不二也。真應不二者,真即自受用身,應身即他受用身。自他一體,故曰真應不二也。無非實相者,謂雖分寂照,身土,性修,真應,唯是一心所現。而一心即是實相。所謂心實故,法法無非實相。所謂青松翠竹,總是真如。綠柳黃花,無非般若。到此地步,處處悉成華藏界,縱教何處不毗盧。然而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即實相無相,真空義也。又雲虛空無相,不妨諸相發揮,即實相無不相,妙有義也。真空不空,即妙有。妙有非有,即真空。真空妙有不二,即中道實相。而中道實相,即吾人一念心性。而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圓具三觀之妙理。如水銀墮地,顆顆皆圓。如析旃檀,片片皆香。此經從始至終,所詮之文,無非談此一念心性。除此心之外,別無片事可得。故曰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因心成體。所謂心者,即實相,實相即此經體。故稱經曰妙經,要解稱曰妙解。微妙解,不足以顯妙經之妙。微斯經,豈能成妙解之妙哉。

 

(三)明性具遍作分二(初)承前起後

 

《解》實相無二,亦無不二。

 

此承前文,實相無二之理,起後文實相無不二之事。十界差別法,唯是一心作,故實相無二相也。十界諸法宛然,故無不二之相也。

 

(二)正顯

 

《解》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是故者,承上起下之辭也。舉實相之全體,作依正,作法報。乃至作能贊所贊,一一皆依實相為正體也。依謂依報,即極樂之四土。正謂正報,即彌陀世尊觀音勢至等。如人之色身為正報。所依之房屋大地,名為依報。然一切依正等法,皆為自心本具。心若不具,何有依正等法。如樹木本具棹凳等器之性,謂之性具。假木匠之緣,造作而成,謂之事造。而器器無非是木。所以依正等法,無非實相。實相具一切法。如實相是彌陀,實相作彌陀。實相是極樂,實相作極樂。而舉實相之全體,非實相之少分。如窗洞內見太陽,乃見太陽之全體,非少分。在屋外見太陽,亦見其全體,非少分。乃至全世界之人類,亦見其全體,非其少分。故曰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也。乃至,超略之辭也。因其義甚多,故以乃至二字,超略之也。能說即釋迦,所說即彌陀。能所皆是實相。能度即諸佛,所度即眾生。良以眾生迷昧自心。如春蠶之作繭,自纏自縛。如秋蛾之赴火,自尋苦惱。世尊憫之,度其令至彼岸也。能信即自心,所信即淨土法門。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名能願。期生極樂四土,名所願。能持即三業,所持即一句洪名。三資糧為能生,四淨土為所生。釋迦世尊,及六方諸佛為能贊。極樂依正為所贊。能所一一皆是自心實相所具亦即自心實相所作。故曰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正印者,謂隨拈一法,乃至一微塵。一芥子。一香一花。皆是豎窮橫遍,實相全體所具。既曰豎窮橫遍,自心實相,事事無礙,大小相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光光相攝,重重無盡。一一無非實相。故此經以實相為正體也。

 

(三)明宗三(初)統論宗義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而萬行之綱領也。提綱則眾目張,挈領則襟袖至。故體後,應須辨宗。

 

宗者,趣也。乃修行之歸趣也。前顯體,顯於性。今明宗,明于修。全性起修,故說宗。全修即性,故說體。性德在纏非修弗顯,故顯體之後,須明宗也。又宗者,要也。乃修行之要徑也。前雖知實相體,若無要徑,何以達實相之域。故曰,宗是修行之要徑也。會體樞機者,宗如門之樞,弩之機。門之開合,則由樞。箭之發動,則由機。會體之徑,則由宗也。綱是綱要,領是衣領。萬行雖多,六度攝之無遺。宗即為六度萬行之綱領。若欲綱目張,必須提綱。若欲襟袖至,則須挈領。若欲得實相體,則須明宗矣。

 

(二)正明經宗分二(初)略標三資

 

《解》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此經以信願持名為宗要。信願持名,為淨土之因。極樂四種淨土,為淨土之果。茲舉因以攝果也。信願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所謂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又雲,佛法如大海,唯信方能入。有信方能起願,故曰非信不足啟願。若無真實之願,則不足起持名妙行。信真則願切,願切則行亦切。今之念佛者,每多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皆信願不切之故也。願若懇切,念念欣求極樂,念念厭離娑婆,如斯則行心切矣。持名念佛法門能攝一切行門。如其他法門,彼此不能相融。念佛一法,一多無礙。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曰妙行。非此妙門不足滿自己願望,而證所信之彌陀極樂。然此三法,一即三,三即一。念一句彌陀,即具三種。一念之中,即具信願行。非先信而後願,非次願而後行。當知信願行同時。故此三法,為修淨業之樞機,生西之綱領也。所以經中先陳依正莊嚴。如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其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有七寶行樹,八功德水。又極樂之主伴,皆是無量光壽。如是廣陳依正莊嚴,使生信也。次勸發願。故經雲,已發願,則已生。今發願,則今生。當發願,則當生。以願導行也。次示持名。故經雲,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仗信願行之淨業,即可圓證三不退,一生成辦。故此經以三法為宗要也。

 

(二)廣釋三資分二(初)總標

 

《解》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信者、相信也。信自己自性是佛,名信自。信淨土一法,乃十方諸佛,出廣長舌所贊,語無虛妄,名信他。一稱南無佛,皆得成佛道。一稱尚爾,況一心乎,名信因。四種淨土將來決定得生,名信果。信十萬億佛土外,的確有極樂世界,名信事。而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即在一念心中。因此心豎窮橫遍故。所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名信理。梵語娑婆,此雲堪忍。謂堪能忍受諸苦也。娑婆乃五濁惡世。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而眾生住于其中,晏安如故,不以為苦。反于其中將苦作樂,堪能忍受眾苦。故名堪忍。持名念佛者,應願離娑婆之妄苦,應欣求極樂之真樂。如厭離牢獄之苦,欣求皇宮之樂。雖有欣厭心,必須實行,方可遂己之所欣。故雖信願,必須起持名妙行,方能實證所信願之極樂世界也。上略標,下廣釋。

 

(二)別釋分三(初)釋六信分六(初)信自至六信理

 

《解》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信自己一念之心性,即能信之信心所。是心豎窮橫遍。非三處,非三世。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孤楞楞之一念心性,本是豎窮橫遍。此心性本非肉團。肉團心,乃心肝脾肺腎。五臟中之心臟。四大因緣,假合而成。即八識之相分,亦浮塵意根也。亦非緣影。緣謂攀緣,能緣之見分。影謂所緣,六識所緣相分。乃五塵落謝影子,故名緣影心。此心最易認識,即現前妄念分別者是。又當閑坐時,雖不緣五塵。而於未靜坐以前,所見之塵境,仍分別可辨,此即緣影心。如佛頂征心文雲,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此非汝心。阿難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非唯阿難如是。一切眾生,莫不以此分別者為心。故曰妄認緣影為自心相。又五塵落謝之影易知。唯靜守空影,最難破析。心性即自證分,證自證分,喻如鏡之全體。鏡光,如能緣見分。鏡影,如所緣相分。而有相之影易知,無相之影難曉。此即眾生根本無明,須徹底研究。否則必迷頭認影,將他作己。認賊為子,劫汝家寶。故經雲,縱離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是法塵分別影事。我非ぇ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汝真心。豎無初後者,吾人一念心性,前無始,故無初。後無終,故無後。豎窮三際,十世古今,不離當念。故法華雲,觀彼久遠,猶若今日。謂過去塵點劫事,及未來弟子成佛事,皆在現前一念心中。故曰豎無初後。橫絕邊涯者,一念心性,橫遍十方,絕無邊涯。眾生迷倒,棄百千大海而認一漚體,為自心性,良可悲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者,吾人眼見色,耳聞聲,六根隨六塵之緣。然雖隨緣,而終不變。喻如水隨寒冷之緣,即水成冰。隨和暖之緣,溶冰為水。冰水雖殊,而濕性不變。又如虛空隨明闇緣。日出則明,日沒則闇。而空性不變也。虛空國土,是我心中所現物者,謂吾人一念心性,豎窮橫遍,含裹十方。虛空微塵,皆自心中所現之物。佛頂經雲,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又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複諸三有。所謂心悟妙理虛空小。故曰,十方虛空皆自心中物也。昏迷倒惑者。昏、謂無明,即我法二執。迷、謂真中二迷。倒、謂枯、榮八倒。惑、謂五住惑。凡夫有我執之昏,真諦之迷,有榮四倒,起見思惑。因此感分段生死。二乘有法執之昏,俗諦之迷,有枯四倒,起塵沙惑。因此招方便變易生死。菩薩亦有微細法執之昏,中道之迷,二邊四倒,無明之惑。因此感實報變易生死。一念回心等者,謂今念佛回心,則橫超西方淨土。所謂一念回光,即同本得。若執持名號,至事一心不亂,則無六凡之昏迷倒惑。我執心回,即得生無我心中,本具方便同居二種極樂。若念至理一心不亂,則無三聖之昏迷倒惑。法執心回,即得生無法心中本具寂光、實報二種極樂。是知吾人心中,圓具四淨土,包含一切法。生極樂即生自心中之極樂。因此深信,更無疑惑思慮。是名信自也。

 

(二)信他

 

《解》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信他者,信佛之言教也。信釋迦言無虛妄。所示持名念佛一法,乃圓頓中之圓頓。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決無欺誑眾生之語言,故願眾生諦實信仰也。極樂依正莊嚴,乃彌陀導師行願所感。而此願,決無虛妄。彌陀、釋迦乃佛別名。如來世尊,乃佛通號。解見前。六方,謂東西南北上下。雖不說四隅,實亦該括十方。廣長舌者,即顯佛多生多劫,世世以來,語無虛妄,所以舌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念佛一法,非唯釋迦世尊稱歎。即十方世界,所有諸佛,鹹出廣長舌稱讚。決無異言,應諦信無疑,隨順諸佛,真而不妄,實而無虛之言教,及慈訓之明誨,決志求生極樂。能深信諸佛利物被下之言,故名信他。

 

(三)信因

 

《解》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

 

信因者,以持名念佛為因。深信者、非浮信,具有深刻之信也。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如金剛種子,永不壞滅。所謂如食少金剛,必定穿腸而出。又雲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何況一心不亂,將來決定得生。如昔世尊在世時,有一老翁,來至佛所,欲求出家修道。佛適他往。而諸大弟子,皆得宿命通。見老人久遠以來,未種善根。雖出家,亦難得益。皆不聽其出家。老人自悲障深,甚為感傷。後佛見而攜歸,准其出家。未久之間,即得羅漢果。諸大弟子,咸起驚疑,問佛所以。佛言汝等所得宿命,只能知八萬劫內事。老翁于八萬劫外,身為樵夫,入山采柴,路遇猛虎,樵夫大驚,避逃上樹。虎亦追跡而至,以口齧樹,將及半。樵夫急而無可奈何,不覺奪口而稱南無佛。以此稱名功德之善根種子,所以得今出家,圓成聖果。一稱尚成聖果,況一心持名,將來決定得生淨土。是名信因。

 

(四)信果

 

《解》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

 

諺雲,作善得善報,作惡得惡報。則知念佛,決得成佛報。此等至理,自應深信無疑。吾等若能生西,即與觀音勢至,把臂同行。故雲,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而此利益,皆由念佛三昧得生。梵語三昧,此雲調直定,亦雲正受。吾人未念佛時,妄念紛飛,曲而不直。以一句彌陀,持至一心不亂,自然不散不亂。如蛇入竹筒,自得調直。故雲調直定。正念佛時,不受諸受,故名正受。念佛、念至能所俱泯。內忘六根,外忘六塵。根塵雙忘,內外一如,即成為念佛三昧。以此為因,生西為果。瓜子為種,必得瓜果。豆子為因,必得豆果。未有瓜種而得豆果,亦未有豆種而得瓜果。瓜豆種子中,已含有瓜豆之果,名為因該果海。將來瓜果成熟,即成熟因中所具之果,名為果徹因源。故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人在太陽之下,則有身影。身長則影長,身短則影短。身正則影正,身斜則影斜。是名影必隨形。又如在山谷中,或唱或嘯,必有回聲。是名響必應聲。有念佛之因,必感成佛之果。如是信者,名曰信果。

 

(五)信事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

 

事謂事相,如極樂依正莊嚴,黃金為地,七寶為階,八功德水等。的確是有,深信無疑。名信事。現前一念者,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正恁麼時孤楞之一念也。此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橫豎賅羅,無有邊際。既此一念之心,不可窮盡。則知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窮盡。如依一念我執心,則現同居土世界於我執心中,若是善念,則現三善世界。謂天、人、阿修羅。於我執心中,若是惡念,則現三惡世界。謂地獄、鬼、畜生。喻如迷人所見方向,亦豎窮橫遍不可盡也。若依一念法執心,則現方便土世界,實報土世界。喻如悟人所見方相,亦豎窮橫遍不可盡也。若依無執心,則現常寂光世界,無豎可窮,無橫可遍,是名真豎窮橫遍。喻如非迷非悟人,原無豎橫可辨別也。實有極樂等者,謂上來所說四土,唯心所現。唯依心所現,心實有故,則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亦實有也。最極清淨莊嚴者,四土圓融故。莊生,即莊子。姓莊名周。寓言者,寄託之言也。即南華經。其中語言,皆假此說彼。雖有其名,原無其實事。如雲,有人名混沌,生無七竅。人憐而鑿之,七竅有而混沌死矣。如此唯有其名,而無其人。佛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確是有。故不同莊生之寓言也。

 

(六)信理二(初)明心性無外

 

《解》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

 

前謂十萬億佛土外,有極樂世界。而十萬億外之佛土,即我心內之佛土。此心即法界,法界無外故,此心亦無有外也。愚者,謂屋在空中,人在屋中,心在身中。楞嚴雲,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殊不知此身,及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皆在此心之內。此心本自豎窮橫遍,實無有外。故曰不出一念心外也。

 

(二)明事事無礙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深信西方。依報四土、正報三身、主之彌陀、伴之觀音等,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此一念心性,有四分。依正主伴,乃相分,如鏡中影。同在一念,即見分,如鏡之光。心即自證分,如鏡面。性、即證自證分,如鏡銅。四分唯是一心,故彌陀依正。即我自心中之相分影子。我等眾生。即彌陀心內之相分影子。此即華嚴之四種法界。一念、即理法界。影、即事法界。全事即理等,即理事無礙法界。我心遍故等,乃事事無礙法界。全事即理者,全相分之事即內三分之理。喻如全鏡影即鏡銅也。全妄即真者,全見相二分之妄,即內自證分、及證自證分二分之真。見相二分,乃依他起性。依他如幻,原是虛妄。所以見相二分,如蝸牛之二角。出則成雙,入則為一。全真起妄,所以全妄即真。喻如鏡光鏡影,即鏡面鏡銅故。全修即性者,全見、相、自證三分之修德,即證自證分之性德。喻如鏡影鏡光鏡面,即鏡銅故。全他即自者,非唯我之相分,是我心現。即佛菩薩等相分,亦我心現。此即事理無礙法界。我心遍故等者,謂我心王、心所遍法界,佛心王心所亦遍法界。一切眾生心王、心所亦遍法界。此即事事無礙法界。此約全境即心而言。若約全心即境言之,則又曰,我境遍故,佛境亦遍。一切眾生境亦遍。喻如餓鬼所見之火,即人所見之水。亦即天所見之琉璃。故曰,事事無礙法界也。一室千燈,正譬顯事事無礙法界也。一燈遍滿一室,二燈光亦遍滿一室。乃至千燈光,亦遍滿一室。光光無礙,重重無盡互相收攝,不相妨礙。一室喻依報相分。千燈喻我身,佛身,及眾生等之正報相分。光喻不變隨緣之心。室中虛空,喻隨緣不變之性。光光互照,喻佛相分上,有我心、及眾生心、所變相分。我相分上,亦有佛、及眾生心、所變之相分。眾生相分上,亦有佛及我心所變相分。所謂彌陀即眾生心中之彌陀,眾生即彌陀心內之眾生。佛相分乃寂光土。眾生相分,且指實報方便二土。我相分,且指同居土。又四土同在一處,故曰同居。四土皆為眾生建立,則又同一方便。四土皆是實行所感,又同為實報。四土唯是一心,則又唯一寂光。故曰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故後文雲,同居淨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如此信者,方為信理。釋六信竟。

 

(二)釋二門二(初)正明二門

 

《解》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

 

前釋六信竟,今當釋願。願者,四種弘誓也。四弘、依四諦而發。依苦諦則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依集諦則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依道諦則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依滅諦則發佛道無上誓願成。此有欣厭二門。前二誓乃厭離門,後二誓、乃欣求門。四諦通四教,四弘亦通四教。此約豎義。今淨土乃橫超法門,一厭離一切厭離,則娑婆四土圓離。一欣求、一切欣求,則極樂四土圓求。圓舍則五住地惑,不斷而斷。圓取則四土佛果,不成而成。故後文雲,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等文,皆顯淨土橫超之功能也。如此信已四字,承上起下之辭也。謂既信依正二報,皆依心現。則知娑婆四種穢土,原依自己本無之穢心所感。吾人一念心性,本自清淨。因由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由斯而有三穢。謂見思穢、塵沙穢、無明穢。然而既是本無之穢,應當厭離,非是分外。又知極樂四種淨土乃依自己本有之淨心所感。謂增上善業、感同居淨土。空觀智、感方便淨。假觀智、感實報淨。中觀智、感寂光淨。既是本有之淨,理應欣求,亦非分外也。

 

(二)明取捨事理分二(初)正明

 

《解》厭穢,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雲,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

 

厭穢,要離之又離,舍之又舍。舍離至無可舍離處,方為究竟。欣淨,須取之又取,求之又求。取求至無可取求地,方為究竟。然究竟二字,若論豎義,須至妙覺,修德畢功,性德圓顯,取捨之情見空,至此方無取捨。若論淨土橫超門,但得往生淨土,便名究竟。謂娑婆之穢,已究竟舍。極樂之淨,已究竟取。以圓淨寂光,圓登妙覺故。故後文明願中雲,以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此約事論。若約理論,豈止往生然。正當念佛時,一念相應,即一念究竟。念念相應,即念念究竟也。妙宗引證者,妙宗鈔問雲,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舍。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亦非上乘。此執別以難圓。答文,乃以圓義破別執。故答雲,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轍者,車路也。意約圓教一取一舍,無非妙理。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取即法界,法法無非法界。故曰,取捨亦非異轍也。

 

(二)破執

 

《解》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舍。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世有一類修行人,雖亦念佛,而不發願求生。謂念佛淨心,即是淨土。一味執理廢事,殊不知執理已是取理。不願求生,已是舍事。取捨宛然,何謂不取捨也。若達全事即理,則事事無礙。隨拈一法,無非佛法。信手拈出,無非是事,全體是理。故曰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事事無礙法界。故次信事事無礙法界,而明取捨之願也。

 

(三)釋妙行分二(初)正明行妙

 

《解》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執持者,堅守執持也。名號者,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也。名謂假名,德乃實德。因實德而立假名,因假名而召實德。德不可思議者,謂阿彌陀佛萬德,原不可以心思口議也。實德既不可思議,故佛之假名,亦不可思議。假名既不可思議,方知吾人能念之心性,亦不可思議。心性不可思議,所以散心稱名,猶為成佛種子。若能持至一心不亂,定生淨土,圓登不退之位也。

 

(二)校量行妙分二(初)示諸行劣

 

《解》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斯文顯淨土諸經,示修淨土行門不同。如般舟三昧經,則示人觀像念佛觀佛之三十二相。或丈六身八尺身等。十六觀經,則示人觀想念佛,如觀日輪懸鼓。琉璃地。八功德水等。五悔者,即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也。謂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六念者,一者念佛。慈悲導師。二者念法,三世佛母。三者念僧,人天福田。四者念天,長壽安樂。五者念戒,清淨身心。六者念施,普濟貧窮。十六觀經雲,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具此功德,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然此諸行,全在回向發願求生。但得求生,即是念佛也。此諸法門,收機不廣。心粗境界細,上根利智者,則易入手。下根障重者,則難以入手。故劣於持名之收機廣,下手易也。然執持名號,亦不可缺此諸行。以為持名正行之輔助焉。

 

(二)獨顯持名妙

 

《解》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雲,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如來一代時教,一切諸經,皆有當機啟請,如來方說。如法華,舍利弗三請,如來方說。楞嚴,阿難啟請,世尊方說。唯彌陀經,如來無問自說。良以持名一門,圓具三種妙。(一)事妙。收機廣,下手易。(二)理妙。方便中第一方便。乃至圓頓中最極圓頓。(三)圓妙。圓收諸行。乃至三觀十乘,七科道品,無量法門,無不具足。具此三妙,眾生不知,所以無人發問。世尊憐憫心切,作不請友。無問而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者,淨土至理圓妙,非大智莫入,故須向舍利弗拈出也。梵語舍利弗,此雲鶖鷺子。以母彰名,解詳下文。第一方便者,一句洪名,驀直念去。念念相應,念念即佛。即心即佛,心佛一如不落三乘方便之行,故為第一方便。了義,謂顯了第一義諦。佛即無上第一義諦今念念彌陀,念念即佛。真實之理,徹底顯見。最極圓頓者,以念念相應,念念即佛,不落漸次也。清珠者,清水珠也。此珠有清水之功。喻佛號有澄濁得清,返妄歸真之功也。

 

(三)結歸因果

 

《解》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其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釋依正文中,當略示耳。

 

法華以一乘因果為宗。此經亦以一乘因果為宗。信願行三,為生淨土之一乘真因。四種淨土,為生極樂之一乘真果。今經但以信願持名為因,舉因必攝果。故以三資糧,為此經之正宗也。第三明宗竟。

 

(四)明力用分三(初)總標力用

 

《解》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

 

力用者,此經之功能德用也。力者,謂之功。用者,謂之德。此經以往生為功力,不退為德用。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此即是經之功能力用也。

 

(二)別明力用分二(初)往生四相又二(初)總標

 

《解》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釋此四土。有橫有豎,淨穢二義。約娑婆為穢,約極樂為淨。(一)凡聖同居土。謂三界二十五有之眾生,由善業、惡業、不動業所感。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之別。而有聖人同居,故名凡聖同居土。同居之聖人,有乎兩種。(一)權現。方便等上三土,亦跡娑婆者是。(二)實果。謂已斷見思證三乘果,而未入涅槃者是。有此權實二聖同居,故名凡聖同居土。若約極樂同居淨土,乃無漏淨業所感,純是念佛眾生往生。是淨業,非有漏業。無四惡趣,無四空天。及外道天魔王等天。純入正定聚。無不定聚、及邪定聚。乃他方眾生,修淨業行,帶業往生未斷見思,暫名凡夫。聖人亦有權實,與娑婆同。(二)方便有餘土。約娑婆論,斷見思惑,證二乘果,修方便道者之所游居。離分段生死,尚有變易。但破見思,未盡餘惑。故名有餘。若約淨土論,則但出娑婆三界,生於極樂,不出同居,而超方便土。凡得生者,純是菩薩。雖有聲聞,而非定性二乘。如得生西,俱無量壽,可增進故耳。但斷同惑,名曰聲聞。餘惑未盡,且名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謂稱性起修,斷塵沙惑,亦能分斷無明,感實報果。身能現土,土能現身。以俗中諦理,為所莊嚴。假中觀智,為能莊嚴。能所一如,稱性所感之實報莊嚴,故曰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淨土。即如來所證之三德秘藏。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亙古不變。三德皆寂,離五住惑故。三德皆光,極明淨故。乃清淨法身所居。約智名身,約理名土。身土一如,無有二相。念佛生西者,圓斷五住惑,圓登常寂光也。各論九品者,因見思有輕重,感同居土九品之高低。因塵沙有輕重,感方便土九品之高低。因無明有輕重,感實報九品之高低也。

 

(二)別顯

 

《解》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見思者,迷理起分別,曰見。對境起憎愛,曰思。見惑,即五利使。曆三界四諦,有八十八使。(一)身見。謂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執我我所。(二)邊見。謂斷常二見。斷見,謂人死則歸斷滅。所謂一靈真性,還歸太虛。常見,謂人死為人,羊死為羊。(三)邪見。撥無善惡因果。謂作善無善報,作惡無惡報等。(四)戒取。雖不撥無因果,而非因計因,持牛狗等戒,不達正因。及佛弟子執著戒相,定有能持之人所持之戒,不了戒本無相,亦屬戒取。(五)見取。謂非果計果。執四禪四空無想等定,以為涅槃。思惑,即五鈍使。曆三界四諦有八十一品。謂貪嗔癡慢疑也。通稱使者,謂八識心王之所差使也。若論豎出三界,必須二惑斷盡。若論淨土橫超法門,只須信願行切,即可帶業往生也。倘能在娑婆穢土,懇切虔誠,老實念佛,伏見思惑,即得生極樂同居土之三輩九品。三輩即上中下三輩。各三品,共九品也。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淨土。

 

事一心不亂者,行住坐臥,皆不離一句洪名。於順逆境不起憎愛,不被見思所亂,乃得我空。正念佛時,雖有人讚歎,亦不生喜。雖有人惱亂,亦不生嗔,則我人眾生俱空,見思任運先落。而行人意在念佛,不論斷惑與否。而見思粗惑先落,無明細故後斷也。如打鐵者,意在成刀。粗垢雖落,不以為喜。念佛者,意在生西。粗惑雖落,不以為意。如是見思粗惑斷,得事一心。于臨終時,則由娑婆穢土橫超極樂方便有餘淨土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理一心不亂者,從事一心不亂,不落二邊,見中道理,破無明惑,不為二邊之所亂也。無明者,無所明瞭也。凡夫眾生,不了真諦,所以執有。二乘眾生,不了俗諦,所以沉空。菩薩眾生,不了圓中,執著二邊,內修空觀湛寂,而外有眾生可度,俱在無明之中。唯佛四十二品無明斷盡,究竟登於涅槃山頂。所謂無明大夢已得明,即為常寂光之究竟佛也。若破一品無明,則入初發心住。若破至四十一品,則入等覺位。則生實報莊嚴淨土者,謂從此同居穢土,橫超極樂實報淨土。斯土刹塵,依正互融,莊嚴異常。約所證論。即常寂光土,如馬鳴、龍樹、智者、永明等,即生斯土也。

 

《解》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前來伏見思,則生同居土。斷見思,則生方便土。斷無明,則生實報土。若無明斷盡,則是實報土之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登妙覺位。究竟三德秘藏也。前三土皆言往生,此則言是者。前是因位,無明未盡。乃至等覺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故皆有可生。所以文殊、普賢善財等,皆發願求生。今是果位,永斷無明,故曰則是。所謂盡大地無非常寂光,故無往生之可言也。

 

(二)不退四義

 

《解》不退有四義,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

 

念不退者,破無明惑,顯三身,念念不退轉也。破無明顯佛性者,謂以中觀智,破本無明,顯三種佛性。法身顯,乃正因佛性。般若證,乃了因佛性。解脫得,乃緣因佛性。亦名三心圓發三德圓證。開佛知見,故能徑生實報,分證寂光也。

 

《解》二行不退。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

 

行不退者,中道行不退也。念至理一心不亂,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實報,行行不退,度諸眾生。良以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二乘聖人,見眾生之根機,如塵若沙。因此沉空滯寂,不肯化度眾生。須待假觀成塵沙破。方能從空出假,化度眾生。又塵沙,亦雲無知。不知眾生病,不識法門藥。故雲無知也。

 

《解》三位不退。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托質,永離退緣。

 

若持名念佛者,雖業債未除,亦可帶業往生。喻如娑婆,是此岸。極樂為彼岸,中間為煩惱河。如人以石投水,雖小石大石,皆必沉底。若以船度之,大小石,均可到於彼岸。吾人若仗自力出三界須將煩惱斷盡,業債還清方可。稍有絲毫之業,亦必沉入生死苦海。若仗彌陀願船,即可橫超極樂彼岸也。西方極樂淨土,乃蓮華化生。今此土眾生念佛,而彼方蓮華已生。念佛者,勇猛精進,則彼土之蓮華,日漸茂盛。念佛者日漸懈退,則蓮華即枯萎矣。故須精進念佛,以資蓮華之榮茂,將來即可由斯華中化生矣。永離退緣者,謂常見佛,永離念退緣。常聞法,永離行退緣。常念僧,與諸上善人俱,永離位退緣。若論此土,必須見思惑空,證二乘果,不退凡夫名位不退。今念佛法門,從此同居穢土,即可橫超極樂同居淨土。而即可圓生上三土,圓證三不退也。

 

《解》四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至心者,即定心也。或解不解者,解謂瞭解。瞭解真空妙有不二之淨土妙理。經、謂曆也。若聞六方佛名,及此經名。一曆耳根,永成道種。假使經歷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得度。如佛世一老人,于無量劫前,一稱佛名之種子。至此次世尊應跡,即能得證聖果。故名因斯度脫。塗鼓,乃古時戰利品之一。為波斯匿王所有,用以出征。鼓上塗毒,陣上鳴之。自軍有解毒法,彼軍則無,聞聲皆喪。如今之毒煙彈然。喻如一句彌陀之實相毒,眾生聞之,則無量煩惱,無始生死,因茲而喪。眾生由煩惱用事,生死生,法身死。煩惱生,菩提死。彌陀能活我之真常法身,死我之虛妄生死。能活我之菩提慧命,死我之虛妄煩惱。故喻塗毒鼓也。金剛者,金中之剛也。有堅利二義。利故能壞一切物,堅故不為一切物所壞。故若食少金剛,決定不消,穿腸而出。若持名念佛,將來決定往生也。

 

(三)較判力用分三(初)指出力用

 

《解》複次、只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

 

只要帶業往生,生同居淨土,證位不退。即可與補處同居,皆能一生必補佛位,其圓頓為何如。良以極樂壽長。故能一生即補佛位。娑婆壽短,今世修道,來世又迷。羅漢有入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聖人尚爾,況凡夫乎。若生淨土一生即補佛位。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帶業往生,即有如斯力用。其斷惑往生者,更不可思議矣。

 

(二)正判力用

 

《解》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諸上善聚會,乃橫生四土之義。一生補佛,乃圓證三不退義。既能圓生上三土,圓證三不退。亦能圓轉五濁,圓斷五住,圓修萬行,圓建立眾生,圓自在莊嚴。一切圓義,自在其中。帶業往生者尚然,況生上三土。此非但往生者如是,即行人正念佛時,念念成就,如斯功德也。

 

(三)較量力用

 

《解》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千經萬論,五時括之無遺。五時中,唯有華嚴法華,明一身成佛。華嚴雖談蓮華藏海,成佛只善財一人。至其究竟,仍由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一生成佛,則龍女一人。淨土則生極樂者,皆一生成佛。其數無量無邊,非算數所能知之。故雲,所未曾有也。此即與教中較量也。較彼頓悟正因等文,乃與宗門較量。溈山文雲,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若能生生不退,佛階決定可期。禪宗之大徹大悟,即教中所謂大開圓解。頓悟僅為成佛之初步。頓悟之後,必須漸次修行。所謂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理雖頓悟,事必漸具。故必須生生不退,方可期於佛階。若一生退墮,則生死又不能退矣。蓋羅漢有入胎之迷,菩薩有隔陰之昏。一入輪回,又迷昧不休。頓悟者尚然,況漸悟、未悟者乎。唯有持名念佛,即可帶業往生。生同居圓證三不退,一生必補佛位。若宗若教,豈可與之同日而語哉。

 

 





主持人
寶靜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