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劉芳妙 】
鑽石的光芒,需要長時間耐力的磨練,才能造就出折射光華,林耀英專注、執著、講求績效的個性,正是淬煉大立光成為光學界最耀眼鑽石的第一工匠。
47歲才創業,儘管已經年過七旬,林耀英對於工作所投注的熱情以及戰鬥力,尤甚於年輕人,在同業及市場眼中,這個低調又高齡的董事長,有著最旺盛的企圖心,一如大立光在全球高階手機相機鏡頭的領先地位,令人望其項背。
光學產業曾經是台股的明星,眾多的「光」字輩公司享有過高股價,如今卻只有大立光仍然是屹立不搖,無論是獲利率和市占率,都遠遠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能創下這樣的佳績,林耀英自然有著許多的優點,但市場法人對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誠信和謙遜,只說自己做得到的事,而且,做的總比說的,多更多。
即使品質、技術都出色,也默默布局眾多未來性的產品,但林耀英從不「造神」,不會主動談論接到多少客戶,營收好或不好都坦白說,對於市場資訊,報喜也報憂。
若不幸遇到製程瓶頸,影響預估的進度,也會誠實說明。在法人眼中,林耀英將心力投注在產品技術提升,真正為股東創造最佳報酬。
但是對林耀英而言,他最引以為傲的,其實是大立光不斷精進的研發技術能力。他說,競爭者愈來愈多,技術會不斷追上來,所以,只有不斷的往前跑。
「我們不只是靠鏡頭,才能拿到這麼多訂單,靠的是技術,生意的方法總是有限,喝酒、攀關係、和客戶打交道也能搶到訂單,但自我技術開發,才是可長可久之道。」林耀英說。
在外界的眼光中,大家看到大立光的價值,在於無人能敵,傲人的高EPS、高毛利率及高股價,不過,在林耀英眼中,大立光真正的「光芒」,在於其內部技術的Know-how,這是外人無從評價起大立光價值的含「金」量所在。
大立光之所以可以稱霸光學界,憑藉的就是自己一步一腳印打下的真本事。一般企業喜歡高薪挖角,省下大筆訓練費用,但對林耀英來說,他堅持員工不挖角,人才由公司一手培養而來。
他認為,員工挖角的背後,牽涉到經營理念與企業文化的差異問題,今天人才被高薪挖角,不保證那天也會因為高薪誘惑而跳槽,不如自己培訓員工來得紮實,否則到處挖角人才,最後恐怕面臨人才兩頭空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