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乘林佛學會燃燈節上師薈供 臺灣格魯總會2024燃燈節暨上師薈供 普巴金剛迴遮貝諾法王慶生長壽佛除障大法會
 
 
 
 
 
 
 
弘揚佛法 行銷規劃 公益VIP申請
 利美園地
心靈.心理.管理搜尋
地區:
分類
精選顯密資訊
  PLIBC
雪謙寺 
SMTB
寧瑪巴噶陀大圓滿虹光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台灣蒙藏文化中心
喇嘛網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佛法與心理治療之間-出家僧侶與助人現象   
轉寄 列印 迴響 閱讀尺
加入會員
更新日期:2009/12/14 01:02:0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14 00:51:15   編輯部 報導

出家僧侶與助人現象-佛法與心理治療之間~研究生:黃亮韶 .指導教授:陳秀蓉

 自佛洛伊德以來,許多專家與學者不斷的致力於提昇心理治療對人們的服務,並嘗試透過各項的療效評估、新的技術之發展、跨領域的合作不斷的努力。其中在多元文化與本土化的發展趨勢下,諮商與心理治療這門助人的專業,應在社會對心理健康需求的日增下,從更貼近當地文化與思想傳統的脈絡中,找尋更豐富與適用之協助方式。
  

本研究即以文化性思維出發,以出家僧侶的助人經驗為主要的現象,邀請法鼓山之自願參與者,敘說出家法師協助他人與面對自己困擾的事件,試圖了解參與者背後的佛法傳統在助人過程中的觀念、想法與進行方式。此一傳統,源起於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傳至中國迄今大約已有二千年,隨明宋鄭成功來台,至今在台灣約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傳統協助人們處理心理的困擾上有相當的地位,也具有文化性與本土化的豐富意含。為了盡可能的保有現象本身的完整性,研究者在研究進行前,先對佛法相關活動進行參與體驗,進而透過研究典範的省思,選擇建構主義中之紮根理論為研究進行的方法與理論依據。在邀請參與者後收集四位法師的訪談資料,再對現象資料展開分析與統整,以發現參與者在協助過程中,所呈現之概念與義意。


  透過紮根研究法之程序,了解參與者在協助求助者的過程中,主要是透過佛法中的觀念及方法,讓自己的心達到一種趨向統整、放鬆、穩定、清楚與滿意的狀態,在此種安定的狀態下能呈現對內外較高的敏感與覺察力,亦提供這樣的觀念與方法,引導當事人自己的心進一步的安定。從「心的安定」之概念,來進行協助的過程,為本研究從現象中的典範所發掘之重要觀點。就某種層次上,它不同於一般心理治療治療師以「協助他人」的立場出發,法師助人時主要是體驗「協助自己」的過程,進而讓當事人的心求得安定的過程。其次在佛法中提供了許多引導與訓練心的方式,可提供心理治療專業工作者之養成過程加入本土性與文化性的思考方向。


  研究中另一個發現是目前現有的研究典範與方法,在理解佛法之相關現象時出現相當大之限制,包含難以透過二分法的方式,與參與者在現象的共通性中取得共識,因那原本即非佛法中看待事件的方式。對佛法本身典範的了解,如佛法中的世界觀、對人性觀與對現象存有的意義,包含有關佛法中的認識論、本體論與方法論之概念的了解,將為心理學對佛法之進一步對話的重要基礎,亦為日後突破上述限制可以努力的方向。

第一章 緒論......................................5
 第一節 研究緣起................................5
 第二節 心理治療的文化性........................6
一、 心理治療的定義.....................7
二、 療效相關研究.......................8
三、 本土化與心理治療..................14
 第三節 佛法的價值與心理治療...................18
一、 佛法之傳統........................18
二、 佛法與心理治療....................22
第二章 研究佛法助人現象的方法...................27
 第一節 主題與立場.............................27
一、 佛法的背景脈絡....................27
二、 助人現象..........................29
三、 研究的立場........................31
 第二節 方法與理論.............................32
一、 前期經驗..........................32
二、 方法的選擇........................34
三、 理論基礎..........................39
 第三節 研究程序...............................43
一、 資料蒐集..........................44
二、 進行程序..........................46
第三章 文本資料分析.............................48
 第一節 文本的分析.............................48
一、 類別的形成........................48
二、 事件的比較........................74
三、 類別的發展........................87
 第二節 概念的整合.............................94
一、 現象中的典範......................94
二、 核心概念..........................9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102
 第一節 現象中的故事線........................102
一、 佛法 .............................102
二、 佛法與助人現象...................103
 第二節 佛法與心理治療........................105
一、 心理治療的共通原則...............105
二、 治療學派之比較...................108
三、 佛法中的助人特色.................111
 第三節 研究的檢驗............................113
一、 方法上的檢驗.....................113
二、 本土性的檢驗.....................116
三、 研究的目的性檢驗.................119
 第四節 論文的限制............................120
一、 資料的限制.......................120
二、 典範的限制.......................121
三、 進一步的研究方向.................124
參考書目.......................................125
 中文部分.....................................125
 英文部份.....................................128
附錄...........................................131
 附錄一【訪談結構】...........................131
 附錄二【研究參與之邀請與同意書】.............132
 附錄三【研究謄稿參與同意書】.................133
 附錄四【參與者K出家前後事件比較表】..........134
 附錄五【參與者S,G,C助人/個人經驗表】.........135
 附錄六【參與者間助人/個人經驗比較表】........138
 附錄七【類別/屬性與面向】...................139

中文部分
王米渠 主編(民74)中醫心理學。天津:新華書店。
王明雯(民84)一個佛教居士助人服務歷程之觀察報告。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論文。
王敏順(民84)紮根理論研究法之評述.規劃學報。22。27-44。
王順民(民84)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頁315-342。
文榮光(民92)本土心理治療理論基礎:民俗角度。第一屆「臺灣本土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
文榮光、黃莉、楊明仁與李昱(民90)重鬱症之藥物合併短期動力心理治療---療效與核心衝突關係主題研究。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醫學中心精神科。
易之新譯(民89)。心理治療入門。原著:巴史克。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8)。
靳文穎譯(民84年)心智科學。台北市:眾生文化出版。
印順導師(民89a)佛法概論。第一章 第二節 佛法的創覺者。妙雲集中編之一。新竹市:正聞出版社。頁9。
印順導師(民89b)佛教史地考論 一、中國佛教史略之二佛教之輸入中國。妙雲集下編之九。新竹市:正聞出版社。頁3。
印順導師(民89c)佛法是救世之光。妙雲集下編之十一。新竹市:正聞出版社。
印順導師(民89d)以佛法研究佛法。妙雲集下編之三。新竹市:正聞出版社。
江振亨、林瑞欽(民89)認知行為團體療法對濫用藥物者輔導成效之研究。犯罪學期刊,第5期,277-310頁。
休斯頓.史密士(民86)人的宗教(劉安雲 譯)。台北市:立緒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1)
余安邦(民92)宗教療愈與行動倫理:以北縣慈惠堂的靈媒系統為例。第一屆「臺灣本土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
余德慧(民84)語言與受苦經驗。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論文。頁7。
余德慧(民92)華人心性與倫理的複合式療法--華人文化心理治療的探原運動。第一屆「臺灣本土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
李安德(民89)超個人心理學與宗教的關係。『宗教現象之心理學研究-應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宗教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
李茂興譯(民84)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修定版)。原著:Gerald Corey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1)
李懷敏(民84)無序中有序:混沌理論給心理學帶來的啟示及其應用。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論文。頁2-3。
呂懿婷(民90)從BBS站廣告版閱聽人的質性分析來看對廣告效果研究的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何慧芬(民90)。禪坐經驗,空性領悟與心理療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廖梅花譯(民90)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年)
林瑞欽(民69)諮商倫理探討,輔導月刊,第16卷,第7、8期合刊。
周培萱(民90)台北未婚媽媽之家青少女決定生育的經驗歷程。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勵志、楊雅明(民81)精神科門診個案之短期個別心理治療。中華精神醫學。6:4。頁262-276。
岳曉東(民84)啟發式心理輔導──一個本土化的心理輔導模式的構想。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論文。
洪清香(民67)諮商員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輔導月刊。第16卷。第7、8期合刊。
洪堯群(民89)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南懷瑾(民49)楞嚴大義今釋。台北:老古文化。
高宣揚(民83)實用主義與語用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夏允中(民87)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簡介。應用論理研究通訊。第7期。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徐漢昌(民90)榮格心理學與佛教相應觀念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華珊嘉(民80)。禪與西方精神治療---涅槃超脫與生死固執。中華佛學學報。卷期: 4。頁451-495。
陳永慶(民90)。國內心理治療諮商輔導效果的整合分析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
陳兵(民91)。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
陳金燕等譯(民89)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文化觀點。台北市:五南。
陳珠璋(民81)。台灣精神醫學界的社會 心理治療 之回顧及展望。中華精神醫學,6:1,頁31-46。
陳滿卿(民90)「狂病及其對治」初探──以北傳漢譯佛典為範圍。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世寬、歐吉桐、張麗卿、李玠芬與詹慧雯(民80)門診精神病患團體心理治療效果及治療因素之探討。台灣省立草屯療養院。
張宏俊、黃梅羹與陳珠璋(民88)精神科急性住院病患團體心理治療的療效因素。台灣精神醫學。13:3。頁191-200。
黃文三(民90)。宗教心理學的意涵及其功能之研究。取自:http://www.jnk.org.tw/w06-06-01.htm
黃光國(民84)心理學本土化運動中的世界觀:論「以牛刀切頭髮」,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論文。頁19。
黃光國(民90)禪坐與氣功:宗教經驗的科學基礎。『宗教現象之心理學研究-應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宗教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頁A-9。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與林兆衛譯(民91)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市::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9)
游乾桂(民87)用佛療心。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葉啓政(民89)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台北:東大圖書。
蔡榮裕(民92)「本土心理治療的發展」的心理想像─兼論佛洛伊德的「少女朵拉」、「精神分析運動史」、與「自傳研究」。第一屆「臺灣本土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
楊儒賓譯(民83)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第一版)。原著:榮格。台北市:商鼎文化。作品集-評論。(原著出版年1935-1965)
楊國樞、文崇一(民71)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層次與方向。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楊國樞(民82)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期。頁6-88。
楊鑫煇(民84)中國傳統心理治療探討。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論文。
廖淑珍(民91)當代臺灣佛教的佛陀觀及其宗教實踐。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梅花(民88)以質的研究法詮釋目前台灣助人專業的價值取向。跨世紀輔導與諮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81-98。
劉秋固(民87)。超個人心理學與宗教心理學對靈性問題之研究。宗教哲學,第四卷,第三期,頁173-188。
潘英海、陳永芳(民82)五行與中國人的心理療法:以萬國道德會的性理療法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期,頁36-92。
鄭石岩(民90)生命轉彎處--轉逆成順,化苦為樂。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鍾智龍(民92)宗教對憂鬱症患者影響之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羅正心(民82)算命與心理輔導。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期,頁316-337。
釋聖嚴(民54)正信的佛教。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五輯第二冊。臺北市:法鼓文化。
釋聖嚴(民57)佛教的科學觀點。原刊於佛教文化。第十一期。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五輯第二冊。臺北市:法鼓文化。
釋聖嚴(民57)比較宗教學。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一輯第四冊。臺北市:法鼓文化。
釋聖嚴(民68)佛學入門。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五輯第一冊。臺北市:法鼓文化。
釋聖嚴(民69)禪與禪宗。發表於《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三輯第一冊。學術論考。臺北市:法鼓文化。
釋聖嚴(民88)中國佛教史概說。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二輯第二冊。臺北市:法鼓文化。
CBETA電子佛典(民91)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CBETA 電子佛典2002(大正版)http://www.cbeta.org。
佛光大辭典(民89)光碟版-第二版。台北縣: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英文部份
Annells, M. (1996). Grounded theory method: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paradigm of inquiry, and postmodernism.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6(3), 379-393.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t. Sage Publications. Chinese Translation 2002 Taipei: Waterston Publisher.
Ashworth, P. D. (1997) The variet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art one: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 Nurse Education Today, 17, 219-224.
Bazier, D.(1997) Zen therapy: Transcending the sorrow of the human mind. Publisher: Wiley, John and Sons, Incorporated
Bellah, R., Madsen, R., Sullivan, W., Swidler, M.,& Tipton, S.(1985).Habits of the heart.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noliel, J. Q. (1996). Grounded theory and nursing knowledge.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6(3), 406-428.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Inc. pp. 1-21,61-77.
Chambless D. L.(1993) Task Force on promo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procedures. A Report Adopted by the Division 12 Board - October 1993, for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divisions/div12/est/chamble2.html.
Chambless D. L. & Ollendick T. H. (2001) Empirically suppor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controversies and evide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685-716.
Cheatham, H.& Stewart, J.(1990). Black families.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ress. p. 380 -381.
Corsini, R.J. & Wedding, D.(1995 ) Current Psychotherapies.5th edt. Illinois: F. E. Peacock Publishers. Ins.
Crabtree, B. J. & Miller, W. L.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t.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Cushman, P. (1990). Why the self is emp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599-611.
Daya, Roshni (2000) Buddhist psychology, a theory of change processes; Implication for counsel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dvancement of Counseling. Vol 22(4) Dec 2000,257-271.
Dey, I. (1993)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 Thousand Oaks, CA: Sage.
Eysenck, H. J. (1966). The effects of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llantine.
Fred M. Levin (2001) Psyche and Brain: The Biology of Talking Cures Madison, C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Fukuyama, M.(1990) Taking a universal approach to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30, p.6-17.
Ganntt, E. E (2000). Levinas, psychotherapy and the ethics of suffering. The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0(3),9-28.
Guba, E. G. (1990). The paradigm dialog. Newbury Park, CA: Sage.
Heelas, P. & Lock, A.(1981)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The anthropology of self.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Kazdin, A. E., & Bass, D. (1989). Power to detect differences between alternative treatments in comparative psychotherapy outcome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 138-147.
Keefe, F. J., Dunsmore, J., & Burnett, R. (1992).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approaches to chronic pain: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0, 528-536.
Korchin, S. J., & Sands, S. H. (1983). Princeples common to all psychotherapies. In C. E. Walker (Ed.) The handbook of clinical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Vol. 1)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Lazarus, A. (1981). The practice of multimod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 McGraw-Hill.
Lewinsohn, P. M., Hoberman, H. M., & Clarke, G. N. (1989). The Coping With Depression Course: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21, 470-493.
Liberman, R. P. (1972). Behavioral modification of schizophrenia: A review. Schizophrenia Bulletin, 1(6), 37-48.
Lipsey, M. W. & Wilson, D. B.(1993).The efficacy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treatment: Confirmation form meta-analysis. American psychologist,48,1181-1209.
Locke, D. (1990) A not so provincial view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30,18-25.
Luborsky, L. (1992, August). Can psychotherapy make you healthi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Marks, I., & O''Sullivan, G. (1988). Drugs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agoraphobia/panic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A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3, 650-658.
Marlatt, G. A. (2002)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the treatment of addictive behavior. Cognitive & Behavioral Practice. Vol 9(1) Win 2002,44-49.
Michalon L.(2001) “Selflessness” in the service of the ego: contributions, limitations and dangers of Buddhist psychology for western psycho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55(2):202-18.
Murase, T., & Reynolds, D.(1972) Naikan therap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Division monograph. Ichikawa City, Japen.
Paul, G. (1967). Strategy of outcome research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5, 156-161.
Piper, W. E., Azim, H. F., McCallum, M., & Joyce, A. S. (1990). Patient suitability and outcome in short-term individual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8, 475-481.
Rorty (1979).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ybakowski J (2002). Neurobiological aspects of psycho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 Psychiatria Polska. 36(1):5-15,
Sanderson, W. C. & Woody, S. (1995) Manuals for empirically validated treatment. A Project of the Task Force 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 June 1995, for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divisions/div12/est.html.
Sharf, Richard S.(1996) Theories of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 Concepts and Cases. Florence Florence: Brooks Cole.
Smith, M. L., Glass, G. V., & Miller, T. I. (1980). The benefits of psychotherap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piegel, D., Bloom, J.R., Kraemer, H.C., & Hottheil, E. (1989). Effect of psychosocial treatment on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sis breast cancer. The Lancet, Oct. 14, 888-891.
Spodek, B. (1993). Promoting prosocial behavior. In M. Kostelnik, et al (Eds.). Guiding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pp. 407-429). New York: Delmar Publishers.
Strauss, A. (1987).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U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Strauss , A. &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 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Thompson, L. W., Gallagher, D., & Breckenridge, J. S. (1987).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ies for depressed elder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5, 385-390.
Vonress, C.(1986) Soci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In M. Lewis, R. Hayes, & J.Lewis (Eds.),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unseling profession. Itasca, IL: Peacock.
Walsh, R.(1988). Two Asian Psycholog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Western Psychotherapis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Vol XLII, No 4, Oct.: 543-560..
Wolberg, Lewis R. (1988).The Technique of Psychotherapy 4th Ed. Philadelphia, PA: Grune & Stratton, Inc.
Woody, S. & Sanderson, W. C. (1998) Manuals for 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s: 1998 update - March 1998, for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divisions/div12/est.html.

出家僧侶與助人現象-佛法與心理治療之間-輔仁大學/心理學系/91/碩士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上一篇(換個「健康」的好工作) 回目錄 下一篇(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

全球慈智部落格
蓮師心咒一億遍〈尊貴貝諾法王〉
摧破金剛
聖妙吉祥真實名經
中時部落格|靈性智商:發現生命價值的智力
不斷煩惱起於解脫- Yahoo!奇摩部落格

贊助網站
台北縣藏密薩迦喜金剛協會-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台北縣藏密薩迦喜金剛協會-
美國菩提學會
佛教藝術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