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許玉君】
2011年3月11日,芮氏規模高達9.0的超級地震襲擊日本東北三縣,隨即引發高度達10公尺的海嘯,造成數以萬計的日本民眾死傷、失蹤。
有形資產如房屋、車輛都可重建,但無價資產如人命卻一去難返。因此,若稱「311」為日本國殤日,其實並不為過。
天災會過去,傷痛會沉澱。但因自然災害所引發的文明災變,像是近來每日一變的日本福島核子事故,卻有如魑魅魍魎一般如影隨形,令人揮之不去、膽戰心驚。
核電發展不論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個高度政治且難解的議題。
擁核者認為核能發電既乾淨又節能,雖然核電廠所費不貲,但只要興建完成、加入商轉行列,就能確保3、40年以上的供電無虞。
世界各國多將其列為基載發電,用以平衡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的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生質能源等。
反核者則是由生命無價的角度出發,由過去前蘇聯車諾比、美國三哩島的歷史經驗,核能發電一旦出了差錯,代價是無以計數的人命安全,健康恐懼會終生糾纏這些受輻射汙染者,至死方休。
雙方各有信仰、立場各異,也從不妥協。這其中的價值判斷無涉對錯、也無關是非。但彼此都應該更進一步思索,其態度背後隱藏的經濟意涵。
對擁核者來說,在享受物廉價美電力的同時,更應該妥善規劃風險控管。雖然核子事故發生的機率不高,不過,一旦發生,就是無邊浩劫的開端,就連日本這種行事縝密冠於全球的國家也無法倖免。
另一方面,對反核者而言,想要擁抱不具致命威脅的再生能源,就必須忍受電價呈倍數成長的結果。因為,一個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肯定得花費大筆金錢堆砌。
經濟學告訴我們,凡事都有一個「機會成本」,意指為了這件事所放棄的代價。當你放棄的代價大於你努力的結果時,一個理性人類通常會選擇放棄,因為人有追求利益極大的天性。
除非你不理性,或你有更高的理想或信仰需要追尋。但這些例外自然不在經濟學討論的範疇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