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慧法師

 2005年四祖寺第三屆禪七開示:靜中開示
  (2005年12月6日)
  各位大德: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二十一天的時間,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此次四祖寺的禪七雖然時間不是很長,總的來說收穫很大。參加的人,每一位都能以生死大事作為禪七中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每個人都能精進不懈地行香、坐香,聽招呼、守範圍。參加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每一位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人生經歷,但是在這二十一天當中,都能夠發揚正氣,一團和氣,生活在一起,修行在一起,這件事本身就不容易。
  在這期間,本人作為禪七的主持人,深感惶恐。因為寺院的種種事情,沒有每一支香與大眾一同起倒,缺了好幾支香。但是今年每一天都與大家分享學習佛法、修行佛法的體會,堅持二十一天都這樣做,我感到自己是盡了心。我相信各位也都能夠多少有一些感受和體會,對各位的用功多少會有一些幫助。
  今天就要解七了,雖然常住每天還會堅持坐長香,而外地來的居士因為各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家庭,還要回去照顧,還要為生活、為家計、為事業、為佛法、為修行去從事各種各樣的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大眾的工作。在禪七結束之際,在各位要回到塵勞中的這一刻,我想講幾句話,供大家在生活中作為參照。
  我們出家人修行,在家居士修行,都要有一個清晰的理念,才能少走彎路,比較順利地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能夠在生活中少病少惱、事業順利、道業順利。這幾年我講了許多話,在各種場合也提出了一些自認為可以作為修行初步指導的理念。比如說,我在1992年柏林禪寺第一次禪七結束的時候,提出了一個修行理念,也就是生活禪的四句口訣。即: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這句話,不但成為柏林禪寺全體大眾修生活禪的指導思想,也被佛教界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所接受。有一些社會人士,也認為這些理念是佛法在當今社會條件、文化背景下的新詮釋。
  今年已經是2005年,這一次的禪七即將結束,我也想送各位幾句話,作為我們共同勉勵的理念。前不久柏林禪寺舉行了“天下趙州禪茶文化交流大會”,在會上我有一篇講話,在趙州塔前我也吟誦了一首比較長的詩,講“禪茶一味”的理念是什麼。詩中有兩句話:“正清和雅氣,喜舍慈悲花。”本來我是想用“喜舍慈悲心”,為了押韻的方便,沒有辦法,只能用花字。因為那首詩主要是講趙州茶,在押韻的時候,避免不了“茶”字。所以就用“喜舍慈悲花”。花就是心,心就是花。禪宗就是用這一朵花來傳遞了佛陀正法眼藏的深奧道理,所以說“拈花微笑啟禪河”。現在我把這兩句話改過來,就成了:“正清和雅氣,喜舍慈悲心。”“正、清、和”這三個字是當代文學大家、文化名流文懷沙老先生提出來的。他說,儒、道、釋三家,儒家主正氣,道家主清氣,佛家主和氣。正、清、和三個字,就代表了儒、道、佛三家的核心思想。所謂核心思想,只是就其重點而言。從佛家來說,它的根本精神是般若智慧,是空。空就最後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和諧。內外和諧、自他和諧、心物和諧、世間與出世間和諧,還是一個和字。雖然說一法不立,一法不立的最後還是和諧的狀態、和平的狀態。所以僧伽又名和合眾,有六和。太虛大師說:和就是自由。見和同解就是學術自由;戒和同修就是信仰自由;利和同均就是經濟平等;身和同住就是居住自由;口言無爭就是言論自由;意和同悅就是思想自由。和的意思是什麼呢?所謂和者,和而不同。有不同的意思在一起,大家和合無爭,彼此包容,那就能和。彼此不能包容,那就和不了。所以文老把佛教精神拐彎抹角地說到“和”字上,也還是很得體。因為當時是要開禪茶大會,是要給“禪茶一味”下一個定義,提出一個理念,茶的精神是什麼?我想來想去,茶者、雅也。喝茶這件事,雖然是人生日用事,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大眾的生活,每天都離不開茶;但是,把茶提升到文化的品味,那就是文人雅士的事情。不管是解渴也好、品茶也好、談心也好,喝茶總是一件雅事。所以我就用一個“雅”字來概括茶的精神,概括茶文化的精神。那麼禪的精神是什麼呢?就是要把儒家的正氣、道家的清氣、佛家的和氣都概括在禪的精神之中,概括在禪的文化之中,這樣就形成一個禪茶文化的理念。正、清、和、雅之氣,就是禪茶文化的理念。雖然是講禪茶文化,在生活的其他領域,要不要有正氣呢?要;要不要有清氣呢?要;要不要有和氣呢?從當前的社會來說,更加需要要;要不要有一點雅氣呢?隨著社會生活水準的提高,隨著文化的發展,隨著多元文化理念的落實,人的生活不能只有俗氣,而更需要有雅氣。有雅氣才能和得了,有雅氣才能清得了,有雅氣才能正得了。反過來,能夠正、能夠清、能夠和,自然就雅了。
  接下來“喜舍慈悲心”,本來是“慈悲喜舍”,為了平仄的關係,所以倒過來。“慈悲喜舍”是菩薩的四大精神,是修禪的四種境界、四個次第,即所謂“四無量心”。無緣的慈心、同體的悲心、清淨的喜心、平等的舍心,這四點,不管是在我們的修行中,還是在待人接物中,都是非常必要的,非常重要的。這四點加在一起,就是菩薩的精神,就是菩薩待人接物的風度、作風與態度。
  把這兩句話加在一起,就是我們每個人時時刻刻,要有一腔正氣、一股清氣、一團和氣、一派雅氣;要有無緣的慈心、同體的悲心、清淨的喜心、平等的舍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修行的生活、待人接物的生活,時時刻刻保持這四種氣、培養這四種心,就是生活禪和禪生活,這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和待人接物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氣質和心態。
  在分別之際,沒有什麼好供養,首先是以我的心和大家的心進行了一次真正的接觸,那就是供養每人“一香板”;接下來,還是以我的心與大家進行溝通、進行交流,提出了保持四種氣、培養四種心的法供養。這就是這次禪七結束之時送給各位的臨別贈言。
  這裡的禪七結束了,本月8日我要去新加坡,10日在新加坡雙林寺主持一個禪七,到16日結束。回國以後,2006年1月1日在石家莊真際禪林主持一個禪七;1月10日在邢臺玉泉寺主持兩個禪七,希望各位有緣人再會。大家二十一天辛苦了,維那師早一點開靜解七。
  解七法語
  黃梅佛法祖師禪,般若靈光火裡蓮。
  四部眾前重拈出,百千三昧一時圓。
  黃梅四祖寺中興以來第三次結社參禪,與會者近200人次,意氣高昂,一鼓作氣,與四魔鏖戰三七二十一天,大長正氣,大揚清氣,大得和氣,充滿瑞氣。雖然如是,今日法社暫休,各赴前程,以四儀為道場,將三業作佛事,向千人萬人隊中行去一句且作麼生道呢?
  黃梅佛法無多子,把守心城作道場。
  人境分明奪不奪,當機立斷免商量!
  (手執竹篦雲:)解!

相關文章:
在靜中體驗禪 喔 緣氣:(3407)

上一篇(南傳的坐禪中心及其禪法 ) 回目錄 下一篇(什麼是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