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性空.光明自在【皈依發心文】【心】【緣】【遮止】【菩提心】【普賢行願品】【七支供養文】
達賴喇嘛藏語開示

首先,我要先行念誦「皈敬三寶文」。此文第一部份是對教主世尊的禮拜,接著述說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最後則是迴向。(達賴喇嘛此時並請觀眾以中文念誦「皈依發心文」: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之後,達賴喇嘛以藏語念誦《心經》咒語以及對《般若經》的讚頌文。)
佛法強調的是心法。那麼,何謂「心」呢?它並不是色法,沒有顏色形狀,是一種唯光明、能了知、能感受的本體,而且心識的種類甚多,譬如依著眼根而有眼識乃至依著各種根器而產生各種的識。再如因我們人身而有人的心識、依著畜牲根器而形成畜牲的心識……等。在「密續」裡,更是明顯區分了心識的粗細分,如醒時的心、睡夢的心、無夢而沈睡的心、昏厥時的心……等。由此可知,各種不同的心識中,依著「緣」的不同而有不同分別。所以,此一唯光明、能了知、能感受的心是一直持續著的。然而,這樣一個覺明的心的本體,它到底具不具有缺失呢?實則,此一唯了知、唯光明的心之本體是超越功德或過患的。
基於兩點:第一、心識的體性是光明清淨的;第二、心識上的垢染能夠經由對治予以淨除。因為這兩點理由,我們得以安立證悟解脫的可能性。而當「煩惱障」、「所知障」等粗細垢染徹底淨除之後,就是成就佛果了。
因此我們可以簡單地說,佛陀的教法就是為了對治、根除煩惱的。但由於不可能立即斷除,而必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先把由煩惱產生的身口意惡行加以遮止;第二階段,經由修持直接對治煩惱本身;第三階段,淨除煩惱所留下的餘習即「所知障」。三個階段正如《四百論》所說:「初斷不善業,中間斷我執,最後斷蘊執,而入解脫道。」


修持佛法的終極目標在於解脫。依照大乘教法,則是證得最勝解脫——成佛的果位。大乘論典中常以「世俗諦」、「勝義諦」二諦來解釋佛法,就如龍樹菩薩所說的,「諸佛說正法,正依於二諦;世間世俗諦,真實勝義諦。」從二諦去觀察日常生活,有時會發現,我們眼中所見與境上所顯不一定相符。換言之,很多情況是印象和諸法實相並不相符。所以我們必須觀察眼睛所見、耳朵所聽……等,是否就是境上所現?

  一般說來,面對萬象的現起,我們會這麼認為:這是這個、那個,或說這是有的、那是沒有的……等等。凡此種種,都是世間人們在事先所共許的,也就是一般情形下這些現象是存在的。然而當我們更深入地觀察,則會問到:這些所現起的現象到底是什麼?它的實相何在?真實義又是什麼?像這般觀察方式,即是一種較趨近於實相的心識。因此,所謂的二諦,簡單地說,凡是由概念……等「名言量」的心識所推尋到的法,就稱為世俗諦;凡是心識以趨近實相的觀察方式所發現的法,即稱勝義諦。以上,乃是中觀派關於二諦的安立方式。

  在生活裡,大多時候感官所現與境上所顯是互相符應的。而前述所提關於二諦安立的情形,就是為了幫助我們真正了解實相。在這方面,中觀宗的安立方式是最具足正理的。但這不是因為它是佛所說的,或說它是中觀宗,就認為它是最高、最究竟的——並不是這樣的。所以世尊說:「凡諸比丘與智者,當如燒鍛冶鍊金,於我教誡善觀者,非唯敬故而取信。」那麼,到底什麼是諸法的實相?《心經》說到:「照見五蘊皆空。」意思就是:觀照到五蘊的本體自性都是空的。再譬如說,《心經》提到,無聲、香、味、觸、法等等,就在表示這些內外諸法都是沒有本質、沒有自性的。

  眾多般若經典有廣、有略,最簡略的是《一字般若經》,這一個字就是「阿」,「阿」在梵文中是「遮止」的意思。遮止什麼呢?遮止我們所顯現的自性,因為諸法是沒有自性的。當現起諸法時,我們說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會覺得法本身、境本身有一個真實的實有。譬如說,我眼前這些花,如果它是實有的話,應該可以從花的顏色、形狀、枝幹……等方面找到花的真正存在才對。再譬如說「我」,乍看起來,會覺得在身心五蘊裡有個「我」,可是去觀察、尋找的時候,根本找不到「我」。

  總之,包括如上所說的,包括我們所皈依的佛,我們所生起大悲心的眾生,還有能夠對佛啟發信心,對眾生啟發大悲心的我,仔細去找的話,都是找不到的。如此,去尋找而找不著,那是不是說沒有呢?也不是沒有的,是有的。法的存有方式不是自有而有,不是自主而有,而是依他而有的。所以《中論》說:「因緣起故而是空。」萬事萬物不依緣而起就不可能有的。根本沒有那種同時是依緣而起又不依緣而起,也沒有一種是非依緣而起又非非依緣而起的。
現在我要傳授一個關於願心的儀軌文,以幫助我們生起具量的菩提心。在傳授儀軌文之前,為了能夠淨除罪障,聚集資糧,我們先誦持《普賢行願品》的〈七支供養文〉。在唱誦時,要觀想有諸佛菩薩在眼前,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我們平常信奉且最為信仰的對象。然後,我們周遭都是一切如母的有情眾生,觀想他們也一起來做。這時,自己發心要像所觀想的諸佛菩薩一般,以其所行菩薩道為榜樣,期望最終成就佛果。為了要受持願心儀軌文。我們先來唱誦「七支供養文」。

相關文章:
652~解脫莊嚴寶論~成佛之因如來藏 智慧金剛佛學中心 緣氣:(8601)
554~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 頂果欽哲法王 緣氣:(8054)
慈悲~成佛之道億遍觀音心咒大共修 小日常 緣氣:(3681)
510~成佛之道 康卓格西 緣氣:(9842)
成佛之道 殊勝證悟道前行法 尊貴頂果欽哲仁波切 緣氣:(7628)

上一篇(利美不分教派密續弟子發心) 回目錄 下一篇(510~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