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婆塞五戒便學錄

       雲南雞足山  釋聖聞彙編

      
      
釋題
      
優婆塞——譯為近事男,或清信士。
      
南山《行事鈔》引《雜含經》雲:何名優婆塞?在家清白,修習淨往,男相成就,口說三皈是也。
      
五戒——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飲酒戒。
      
二埋律師《在家律學》:提到戒,就有四位分別: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戒法:佛陀制定的教法。
      
戒體:依佛制定的教法,虔誠的受授,而成一種業用。
      
戒行:依體起護的身口意三業,就是秉戒的思想、言語、行動。
      
戒相:有兩種意義:一、以法為相——開、遮、持、犯。二、約行明相:持戒的儀錶使人敬仰。又戒體、戒行、戒相都可以用戒法來貫穿:戒法之體、戒法之行、戒法之相。
      
南山《行事鈔》問:戒與律儀,行相差別如何?答:通衍無涯是律儀也,對境禁約是戒儀也。如優婆塞具緣受(戒)已,見生不殺,望此一境,名持殺戒;望餘四生,名持律儀;若殺此生,名犯殺戒,餘生不殺,不犯律儀。
      
便學錄——便於學習,所作摘錄。

      
擬題因緣有三:一、就五戒來說,自已尚未學完,更沒學通,二、無學戒的師承,三、不能力行,所以不堪講解五戒,但摘錄文句,以便學習。
      
受持五戒的功用及果報:《優婆塞戒經》雲:是優婆塞戒,多有無量功德果報,能壞無量弊惡之法。
      
蕅益大師《在家律學要廣集》雲:但三皈定生人道,一分戒定生四王天,二分戒定生忉利天,三分戒定生夜摩天,四分戒定生兜率天,滿分戒定生化樂、他化等天,若以此但三皈及一分戒等回向淨土,定生極樂世界,隨功力之淺深分蓮花之九品。約因辯果分毫不濫,不啻如鏡寫形也。願受持者圖此實益,勿掛虛名。又說:五種淨戒似粗實細,似易實難,故教令諦審思維,寧可少受多持,不可多受少持,持則必當充類至義之盡,極其精細,方得名為一分優婆塞乃至滿分優婆塞。
     
《佐轉》:人棄常,則妖興。
      
主要依據及傍引為什麼要交代出處?宣公律祖雲:末代凡小,有所立言,須得本據,如《多論》雲:若信虛想,立教判文,即無依承,斧自其口’”。《薩婆多論》雲:若說法論義,一切莫自稱為是,常令推寄有本,則無過也,不爾,斧在口中。
      
      
學習五戒的依據有二:

      
所依法:
      
主要依據:《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是蕅益大師給《五戒相經》作的注解,弘一大師作了校對補釋。
      
旁引:《大方等大集經》,蕅益大師《梵網經合注》、《楞嚴經文句》、《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南山《行事鈔》靈芝《資持記》,南山《戒本疏》靈芝《行宗記》,弘一大師《律學講錄三十三種合訂本》,弘贊律師《戒律全書》,《濟濤律師遺集》,果清律師《比丘戒補充講表》,李圓淨居士《梵網經菩薩戒匯解》,《佛光大辭典》等。
      
所依人:
      
南山律祖  諱道宣,吏部尚書之子。吏部是隋唐至明清時期,中央行政機構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官吏的考核、任免、升降、調動等事,尚書是吏部的最高首領。宣祖降生之緣:母夢月輪貫懷而孕,生於隋朝,圓寂於唐朝,住世七十二載。學業——依戒和尚智首律師,學律藏二十一遍。教下——精通天臺。行門——一生常行般舟三昧,每九十天為一會,不坐不臥,一心念佛,共二十一會。解門——靈芝律師說:是以(道宣)祖師深取大乘圓實了義。宣祖常感天童為之給侍。著述頗多,其中律學巨著——南山《三大部》,是隋唐以來,在《四分律》的傳乘中,僧尼必學。宣公為四分律宗第九祖,南山律宗初祖。
      
靈芝律師  諱元照,宋朝人,二八歲時通誦《法華經》。對《四分律》、《南山律》貢獻稀有,注釋《南山三大部》成《靈芝三大記》。後人對《南山三大部》的注解,竟有五十多種本子,但以靈芝律師的《三大記》最為殊勝。靈芝律師為南山律宗二祖。
      
蕅益大師  明朝人,在蕅祖年譜中,有二十五歲時,性相二宗,一齊透澈之文。印光大師讚歎蕅祖的《彌陀要解》:縱是古佛再來,注解《阿彌陀經》,亦不能超過其上。蕅益大師一生弘宗演教,扶持戒律,世稱持律第一,為淨土宗第九代祖師。宣導:持戒念佛,上品上生。
       
弘一大師  一八八零年生人,一九四二年,六十三歲時,是大師住世的最後一年。這年,郭沫若弛書來請求書法,弘公為寫:
      
我心似明月     碧潭澄皎潔     天物堪比倫     教我如何說
      
落款為:沫若居士澄覽。郭氏複書致謝,稱之為澄覽大師。世稱弘一大師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的祖師。
      
介紹祖師,目的在於對僧寶生起信心。從古至今,也有少數的禪師或法師,呵佛罵祖,或是度生不得不用的權謀,不可輕易學說,恐招謗僧之業。

       戒是佛法的綱維
      
佛陀住世,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今天,學習戒法,即同認識老師——釋迦如來,親聆慈訓。《四教儀集注》雲:起教之次,阿含為先;修行之初,木叉為首。修佛行,就是用佛的教導作為標準,依照這個標準,來淨化我們的心,修正我們的身業和口業。在《靈峰宗論》裏,蕅益大師說:戒是佛身,律是佛行,教是佛語,禪是佛心。這是佛的淨業。
       
諸佛律教,論其超勝,才受佛戒,即入佛位;極其指歸,唯佛一人,方滿淨戒。佛陀依清淨法身,流現出制、化二教,由制、化二教,導引眾生,遵佛語、修佛行、悟佛心、證佛的法身。制、化二教,就是制教和化教,靈芝律師說: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開顯化導,令識邪正、因果、業性、界系諸法,言無所壅,義通道俗,意在靜倒、離著為先,教本化人,令開慧解,本非對過,而立斯教。言制教者,起必因過,隨過制約,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所設教,非為靜倒,但隨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在《戒本疏行宗記》序文中,靈芝律師說:言萬行等者,謂此戒文,通收善惡事法,對惡事惡法,以明止行;對善事善法,而成作行,止行斷惡,作行修善,行雖多途,無出斯二------若非此戒,行檀不淨,進忍徒苦,禪智不生。萬行不出六度,六度必戒為本。
      
南山《行事鈔》雲:發趣萬行,戒為宗主。但是有的人會想:專修淨土的人,如果學戒是不是夾雜?淨土宗第九代祖師—— 蕅益大師說:持戒念佛,現在則紹隆佛種,臨終則上品上生,法門之妙,孰過於此?又說:不敬戒律,遠離正法。”“正法壞滅,全由律學不明。”“三藏十二部,惟以戒經為佛法綱維。若不堅持禁戒,縱有禪定多智現前,皆成魔業。

      
在《首楞嚴經》中,佛講了四種清淨明誨,簡錄如下:

        “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蕅:《楞嚴經文句》此言不但執身不淫,須是心不淫也。縱有多智禪定尚為魔侶,況無定慧直墮何疑?魔侶為善知識,亦複現慈悲相,而不斷淫心則墮愛坑。妄謂淫不障道,則墮見坑。既墮深坑,永背覺路矣。夫淫心為生死根本,決不與佛果相應-------身斷者,木叉戒也;心斷者,禪戒也;斷性亦無者,無漏戒也,此人入空理也。身斷者,律儀及定共也;心斷者,道共也;斷性亦無者,涉境而不染也,此出假意也。身斷者,證無漏也;心斷者,涉境而不染也;斷性亦無者,斷不斷俱寂滅也,此中道意也。

        “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心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刹。
      
蕅:此言不但執身不殺,須是心不殺也。

        “
阿難,又複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心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又說:雲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惡業,皆言佛法應而。欲非毀出傢俱戒比丘,以為是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蕅:此言非但執身不盜,須是心亦不偷也。邪道者,奸欺之類。精靈者,盜日月之精氣而為神靈。妖魅者,盜人精氣為妖魅鬼。

       “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是一顛迦,消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彼等諸魔、鬼神、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得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鬼神、妖邪熾盛世間。
      
蕅:愛見魔者,稍有所得,起增上慢,則是愛魔。執此是實,餘皆虛妄,則是見魔。又借此貪求供養,則是愛魔。執性廢修,妄謂已實,齊於諸聖,則是見魔也。一起顛迦,即是一闡提。

      
案:作為居士,如不戒掉殺、盜、邪淫、妄語,又沒有禪定多智現前,尚不成魔,焉能成佛,尚失人身,豈能往生?現在雖然是末法時期,如果嚴謹戒行,廣集淨土三資糧,深求出要,可使世間正法減少衰。

       緣起(一)最初之緣
      
《靈峰集要》:尊者舍利弗,於閒靜處作是念: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不久住?往問世尊,佛言:隨葉佛,拘那含佛,不為諸弟子廣說十二部經,不結戒、不說戒。爾時彼佛及諸聲聞在世,佛法廣流布。佛及聲聞滅後,世間種種名、種種姓、種種家出家,以是故,疾滅沸法,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經法攝故。如種種花,散置案上,風吹則散。毗婆屍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為諸弟子廣說經法,亦結戒、亦說戒,彼諸佛及聲聞眾在世,佛法流布,佛及聲聞滅後,諸世間人,種種名、種種姓、種種家出家,不令佛法疾滅,何以故?以經法善攝故。如以線貫種種花置案上,雖為風吹而不分散。爾時舍利弗即請世尊結戒說戒。這是佛陀制戒的最初的緣起。

       緣起(二)五戒的啟請
      
在《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中,佛的父親——淨飯王,頂禮佛足,恭敬啟請說:世尊已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制戒輕重。唯願如來,亦為我等優婆塞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識戒相,使無疑惑。世尊應父王啟請,廣宣五戒法相。蕅祖解釋說:正表五戒法乃是三世諸佛之父,依于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詎可忽哉?
      
故知五戒是七眾共法,五乘行人必須遵修守。

      
靈芝《行宗記》說:其有卒世不聞(戒法),無非重障,其或始終無缺,須慶宿因,宜自深思,更增勇勵。
      
佛言:善哉,善哉,喬曇,我本心念,久欲與優婆塞分別五戒,若有善男子受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若有犯而不悔,常在三途故。

      
蕅祖自設問辯——問:受持不犯當成佛道,受而犯者,亦當成佛否?犯而不悔,常在三途,犯而悔者,亦墮三途否?答:受而犯者,亦當成佛,惟不受戒,則永無成佛因緣。犯而悔者,不墮三途。但犯分上中下三種差別,悔亦有作法、取相、無生三種不同。


       
五戒正文:
       
    殺戒第一 
       
制意經雲:眾生至愛者生命,諸佛至愛者眾生,若令眾生歡喜,則使如來歡喜。

       
疏引《涅槃經》雲:若壞五陰,名曰殺生。若有殺生,即墮惡道。色有三種:過去、現在,則不可殺,遮於未來,故名為殺。夫眾生者,名出入息,斷出入息,故名為殺。靈芝釋為:望壞五陰,而得名殺。過、現不可殺者,過去已往,現色遷滅,念念不停,未滅則是未來,已滅還成過去,現色不立,故不可殺。遮未來者,斷相續故。然識依息,隨息斷續以分存亡,故名眾生為出入息。第一義中,實無眾生,逐陰求之,尚無生相,何況有殺,但隨世諦,為說業道。又釋:今以刀輪,壞彼色生,無色生者,相與俱壞,使前不感後,後不赴前,斷報相續,名之為殺;戒者能治之行,能所通舉,故曰殺戒。
      
案:佛是能制,戒是能行。治往昔業,防未來非,為何中不提現在?因為才失正念,就已經過去了。

      
蕅:殺戒以五緣成不可悔:一、是人,謂所殺者(是)人,非畜生等。二、人想,謂意在殺人。三、殺心,四、興方便,五、前人命斷。
      
弘公:諸戒結罪,皆須具足支緣,方成犯事,若盡具者,即成上品不可悔(唯指前四重戒。)。若缺一、二者,是中、下品可悔罪。
      
案:興方便”——靈峰釋為:方便殺者,即殺前方便。就是從殺心決定之後,直到前人被殺命斷之前,種種助殺的運作。
      
蕅:今之自作、教人、遣使、皆是以殺心而行方便,故奪彼命時,犯不可悔罪也。不可悔者,初受優婆塞戒時,說三皈竟,即得無作戒體。今犯殺人之罪,則失無作戒體,不復成優婆塞,故不可作法懺悔也,既不可悔,則永棄佛海邊外,名為邊罪。不可更受五戒,亦不得受一日一夜八關齋戒,亦不得受沙彌戒及比丘戒,亦不得受菩薩大戒。惟得依大乘法修取相懺,見好相已,方許受菩薩戒,亦許受具足戒、十戒、八戒及五戒等。爾時破戒之罪,雖由取相懺滅,不墮三途,然其世間性罪仍在,故至因緣會遇之時,仍須酬償夙債,除入涅槃或生西方,乃能脫之不受報耳,可不戒乎?
      
名義解釋——作戒    無作戒     戒體
    
《涅槃經》雲:戒有二種:一者作戒,二者無作戒。
       
南山《行事鈔》雲:所言者,如陶家輪(作坯器的車輪。)動轉之時(比喻正在受戒時。)名之為作。言無作者,一發續現,始(上句才發戒之時)末(若命終,若舍戒,失戒等,方失掉無作戒體。)恒有,四心通舉四陰:受想行識。三性若人在四心三性中,亦名持戒。不籍緣辦(不需再借助外緣,即能維持)。故《雜心論》雲:身動滅已,與餘時俱(三皈結束的第一刹那,作戒與無作戒同時圓滿具足,第二念中,作戒謝,無作生成,並持繼)是法隨生,故名無作。《成論》無作品雲:因心生罪福,睡眠悶等,是時常生,故名無作。雲何名戒?戒禁惡法。故《涅槃經》雲:戒者,直是遮制一切惡法,若不作惡,是名持戒。’”
     
《羯磨疏》雲:諸有為法,總為三聚---一、色聚, 二、心聚, 三、非色心聚。作戒與無作戒,並是有為,非三無為,由假緣構造,四相所為故。

      
戒體     據《行事鈔》:

      
一、作戒體:《論》雲:用身(走到大殿,頂禮、長跪是身作。)口業(乞求受戒,口說三皈是口作。)思(心中立志守戒,出離生死等,是心思造作)為體
      
案:所謂,如受三皈五戒,從開始求受,到口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完畢後,第一刹那以前,三業所作,是作戒維持的期限。故知作戒,僅指受戒時,色心的造作,在這個時間之外,沒有長期性,所以須無作戒體,來維持戒體的繼續存在。
      
二、無作戒體:《行事鈔》雲:言無作戒者,以非色非心為體。非色者,非塵大所成,以五義來證明:1、色有形、段、方所。2、色有十四、二十種別,靈芝釋雲:二十者,顯色十二:青黃赤白,光影明暗,煙雲塵霧,此局無記。形色有八,長短高下、方圓邪正,此通三性”3、色可惱壞,(有情可惱可壞,無情唯可壞。)4、色是質礙,(有形質,而互為障礙。)5、色是五識所得。無作俱無此義,故知非色。言非心者,體非緣慮,故名非心,亦有五證:(1)、心是慮知,(2)、心是明暗,(3)、心通三性,(善、惡無記。)(4)、心有廣略,若約心法,一心分四蘊,六入、六識等。(5)、心是報法,(眾生感報,心生善、惡、無記等差別,所以感報、酬因。)無作亦不具此。《成論》四聚:一、色,二、心,三、非色心,亦號不相應聚。四、無為,三無為: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無作當第三聚中,第十七法。
      
弘公:戒體:納法成業。(領納在心)

      
案:下面一段,是依律節事而明理,不是原文:
      
若優婆塞作種種方便,欲殺彼人,彼人因此而死,優婆塞犯不可悔,失戒。若當時沒殺死,事後因此而死,死時優婆犯不可悔。若不因此而死,犯中罪可悔。
      
其中殺生的方式:若自作、若教人殺。殺法:若安殺具、作無煙火坑殺、咒術殺、墮胎殺等。
      
律:無煙火坑殺者:若優婆塞知是人從此道來,於道中先作無煙火坑,以沙土覆上,若口說:以是人從此道來故,我作此坑。若是人因是死者,是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因是死,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不因死,是中罪可悔。
為人作無煙火坑,人死者,不可悔;非人死者,是中罪可悔從人邊得方便罪,不從非人邊得殺罪也,以於非人邊無殺故;畜生死者,下罪可悔。下字恐誤,准一切律部,亦是中罪。亦從人邊得方便罪,不從畜生邊得殺罪也,以於畜生邊無殺心故。為非人作坑,非人死者,是中罪可悔;謂天龍修羅鬼神,載道義弱,故殺之者,戒體未失,猶可悔除也。人死是下罪可悔;畜生死者,犯下可悔。皆從非人邊得方便罪,不從人及畜生邊得殺罪,以於人及畜生本無殺心故。若為畜生作坑,畜生死者,是下罪可悔;畜生較神諸天龍鬼神更劣,故殺之者罪又稍輕。若人墮死;若非人墮死,皆犯下罪可悔。亦從畜生邊得方便罪也。若優婆塞不定為一事作坑,諸有來者,皆令墮死。人死者,犯不可悔;非人死者,中罪可悔;畜生死者,下罪可悔;都無死者,犯三方便可悔罪。是名無煙火坑殺也。咒術殺人者,若心念口說:為某甲讀是咒。人死者,犯不可悔罪。若前人入諸三昧、諸天神護、若咒師所救解,不成死者,是中罪可悔。
      
案:若用咒符等法,驅殺鬼神,正屬此(咒殺)類。
      
墮胎殺等:以墮(殺)人胎之心,若給有胎女人墮胎藥、若針穴脈、教作重體力勞動、上陡峭處、險橋等處,彼胎因此墮死,優婆塞犯不可悔。若當時不死,後來因此而死,犯重戒。若後來不因此死,犯中罪可悔。
      
名義解釋——根本   從生   方便   等流  ------- 摘自《靈峰集要》。
       ‘
所受之戒條,各就本條結罪,名根本罪。犯罪而不髮露懺悔,則覆藏之罪,日日倍增,名從生罪。將犯罪而其事未成,名方便罪。犯罪已,而輕于根本,名等流罪。
      
蕅:問:一切有命,不得故殺,殺者非佛弟子。何故今殺天龍鬼神,僅結中罪,殺畜生,僅結下罪,猶不失戒,不至墮落耶?答:凡論失戒,須破根本四重:所謂殺人、盜五錢、邪淫、大妄語,此四種中,隨犯一種,決非作法之所能懺。至如殺非人、畜生等,性罪雖重,而於違無作猶為稍輕。今雲:中罪可悔,下罪可悔,乃是悔除違無作罪,免墮三途,非謂並除性罪也。殺一命者,必償一命,故殺者,固當故償,誤殺者,亦須誤償,縱令不受戒者,亦必有罪。故《大佛頂經》經雲: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佛制殺戒,良由於此受持不犯,便可永斷輪回。  (殺心不除,塵不可出)設複偶犯,至心懺悔,永不復造,亦可免墮三途,故名中可悔、下可悔耳。設不念佛求生淨土,何由永脫酬償之苦哉?
      
律:遣令道中死者:知是道中有惡獸饑餓,遣令往至惡道中,作是念:令彼惡道中死。死者犯不可悔,餘者亦犯,如同上說,是名惡道中殺。

      
律:讚歎殺有三種:一者,惡戒人。二者,善戒人。三者,老病人。
      
案:
惡戒人,指屠夫、捕魚、打獵、盜賊、飼養之類。若優婆塞對他們說:長期造惡,不如早死。若前人因此死了,居士犯殺戒不可悔。如果不因此死,是中罪可悔。
      
善戒人,指如來四眾弟子。若對善人說:你是持戒有福之人,早死早生天,受天福。前人因此而死,居士犯戒不可悔。若不因此死,犯中罪可悔。
      
老人、病人,常受苦惱,若居士勸他說:你太遭罪了!不如歸天,一了百了!若前人因此而死,居士犯殺戒不可悔。若不因此死去,犯中罪可悔。
      
若以上三種讚歎殺,出言之後,心生悔過,又去作種種安慰,如果前人不因此死,居士仍然犯中罪可悔。
      
案:結罪輕重,境想(六句)分別:
      
蕅:人,人想——不可悔。人,人疑——亦不可悔。人,非人想——中罪可悔。非人,人想——中罪可悔。非人,非人疑——中罪可悔。非人,非人想——亦中罪可悔。
      
律:又一人被截手足,置著城塹中,又有眾女人來入城中,聞是啼哭聲,便往就觀,共相謂言:若有能與是人,藥漿飲,使得時死,則不久受苦。中有愚直女人,便與藥漿,即死。諸女言:汝犯戒不可悔。即白佛,佛言:汝與藥漿時死者,犯戒不可悔。
      
蕅:此結集家引事明判罪法,而文太略,准餘律部,若作此議論時,便犯小可悔罪,若同心令彼覓藥者,同犯不可悔罪,若知而不遮者,亦犯中可悔罪。

      
律:若居士作方便欲殺母,而殺非母,是中罪可悔。
      
蕅:仍於母邊得方便罪,不於非母邊得罪,以是誤殺,本無殺心故也。
      
案:非母,應是庶母、繼母、養母等。不於非母邊得罪,是不結犯戒罪,但有命債。
      
律:若居士欲殺非母而自殺母,是犯中罪可悔,非逆。
      
蕅:亦於非母得方便罪,不於母邊得罪也。
      
案:不於母邊得罪,指不結違戒罪,但深負養育恩德,必償命債。故應知學戒中提到犯,是指犯戒罪,不指業道果報的酬償,債還足了,果報才息。在因果規律面前,聖凡平等。
      
律:若居士方便欲殺人,而殺非人,是中罪可悔。
      
蕅:但於人邊得方便。
      
律:若居士方便欲殺非人,而殺人者,犯小可悔罪。
      
蕅:但於非人得方便罪。
      
律:若人懷畜生胎,墮此胎者,犯小可悔罪。若畜生懷人胎者,墮此胎死者,犯不可悔。若居士作殺人方便,居士先死,後若有死者,是罪犯可悔。
      
蕅:當未死前,僅結方便,當其死時,戒體隨盡,故後有死者,彼則不犯破戒重罪也。
      
律:若居士欲殺父母,心生疑:是父母非耶?若定知是父母,殺者,是逆罪不可悔。
      
蕅:此亦須六句分別:父母,父母想。父母,父母疑。二句是逆。父母、非父母想。及非父母三句——皆犯不可悔,非逆。
      
案:非父母三句,指:非父母,父母想。非父母,非父母疑。非父母,非父母想而殺”——皆犯不可悔,非逆。
      
律:若居士生疑:是人?非人?若心定知是人,殺者犯不可悔。
      
蕅:亦應六句分別:二不可悔,四可悔,如前所明。
      
案:人,人想。人,人疑。這二句不可悔。人,非人想。非人,人想。非人,非人疑。非人,非人想。這四句皆犯中罪可悔。

       律:若捉人賊,欲將殺,賊得走去,若以官力,若聚落力,追逐是賊,若居士逆道來,追者問居士言:汝見賊不?是居士先于賊有噁心嗔恨,語言:我見,在是處。以是因緣,令賊失命者,犯不可悔。若人將眾多賊欲殺,是賊得走去,若以官力,若聚落力追逐,是居士逆道來,追者問居士言:汝見賊不?是賊中,或有一人是居士所嗔者,言:我見,在是處。若殺非所嗔者,是罪可悔。仍於所嗔者,得方便罪。餘如上說。若殺所嗔者是罪不可悔也。若戲笑打他,若死者,是罪可悔。     
      
蕅:本無殺心故也,但犯戲笑打他之罪。
     
      
律:若優婆塞用有蟲水,及草木中殺蟲,皆犯罪。若有蟲,無蟲想,用亦犯。若無蟲,有蟲想,用者亦犯。
     
      
蕅:此亦應六句分別:一,有蟲,有蟲想。二,有蟲,有蟲疑。(此)二句結根本小可悔罪。三,無蟲,有蟲想。四,無蟲,無蟲疑。二句結方便小可悔罪。五,有蟲,無蟲想。六,無蟲,無蟲想。二句無犯。今律言有蟲、無蟲想亦犯者,欲人諦審觀察,不可輒爾輕用水及草木故也。
      
      
案:佛世時,二比尼相約見佛,路途渴極,遇飲有蟲水事。
      
      
律:有居士起新舍,在屋上住,大律:在屋上作。手中失梁墮木師頭上,即死。居士生疑:是罪為可悔不?問佛,佛言:無罪。本無殺心故。
屋上樑,人力少不禁故,梁墮木師頭上,殺木師。居士即生疑,佛言:無罪,從今日作,好用心,勿令殺人。又一居士屋上作,見泥中有蠍,怖畏跳下,墮木師上,即死。居士生疑,佛言:無罪,從今日,好用心作,勿令殺人。又一居士日暮入險道,值賊,賊欲取之,舍賊而走,墮岸下織衣人上,織師即死。居士生疑,佛言:無罪。又一居士山上推石,石下殺人,生疑,佛言:無罪,若欲推石時,當先唱石下,令人知。又一人病,癰瘡未熟,居士為破而死。即生疑,佛言:癰瘡未熟,若破者,人死,是中罪可悔。雖無殺心,而有致死之理,故犯罪也。若破熟癰瘡,死者,無罪。癰瘡既熟,理應破故。又一小兒喜笑,居士捉,擊擵令大笑故,便死。居士生疑,佛言:戲笑故,不犯殺罪。從今不應複擊擵人令笑。不應,便是,小可悔罪。又一人坐,以衣自覆,居士喚言:起!是人言:勿喚我,起便死。複喚言:起!起便死。居士生疑,佛言:犯中罪可悔。初喚無罪,第二喚犯中罪也。若狂,不自憶念,殺者無罪。見糞而捉,如旃檀無異;見火而捉,如金無異,乃名為狂,更有心亂、痛惱所纏,二病亦爾。      
      
名義解釋  :據《十誦律》:癡狂  心亂  痛惱所纏
      
      
有五相名狂人:(即癡狂也。)
         
      
一,親裏死盡故。二,財物失盡故。三,田業人民失盡故。四,或四大錯亂故。五,或先世業報故。(狂。雖有如是狂病,又知犯而犯,成犯。若狂不自知,不犯。
      
      
有五因緣令心散亂:       一、為非人所打故。二,或非人令。三,或非人食心精氣故。四,或四大錯亂故。五,或先世業報故。(心散亂。雖有如病,又知犯而犯,成犯。若心亂不自知,不犯。)
      
      
有五種病壞心:       一、或風發故。二,熱發故。三,冷發故。四,或三種俱發故。五,或時節發故。(病壞心,即痛惱所纏。雖有如是病,又知犯而犯,成犯。若病不自知,不犯。)
      
      
弘公補釋——見他人殺而歡喜者,亦犯下品可悔罪。若見他殺,有力應救,設力不能救者,應起慈悲心,念佛持咒,令解冤釋結,永斷惡緣。
      
      
五戒之中,小乘與大乘異者,惟是殺戒頗多差別。大乘殺畜生者,天臺《義疏》結雖有二途,而《靈峰毗尼事儀集要》唯用其一:謂大士殺傍生,亦犯重罪。因受菩薩戒者,必已發菩提心,應了知眾生同有佛性,慈悲愛憫如子如身,豈可輕視傍生,橫加殺害,故單用結重一途也。今人唯受五戒,雖不結重,應生慈心,善行救護。
     
     
《梵網經合注》:(食肉戒中)或鹿角、虎骨等,制入藥中,此應非犯。若為藥故傷生命,同得殺罪。
      
      
弘公戒相表——殺戒
      
      
犯相
     
       1
,殺人命斷。——上品不可悔根本罪,若殺生身父、母、阿羅漢、聖人,即犯逆罪。            2,殺人不死。——中品可悔近方便罪,若後因是死者,仍犯不可悔罪。
      
       3
,發心欲殺人而未殺。——下品可悔遠方便罪。
      
       4
,殺天龍鬼神。——中品可悔等流罪。殺不死,下品可悔方便罪。
      
       5
,殺畜生。殺蠅、蟻、蚊、蟲等,及有用蟲水者,亦爾。——下品可悔等流罪。
    
     
境想
      
     
殺人——人想。人疑。非人想。(前兩種為上品不可悔。後一種為中品可悔。)
      
     
殺非人——人想。非人疑。非人想。(中品可悔。非人者,天龍鬼神。若畜生屬下品可悔。)
      
      
開緣
      
      
無殺心而誤致死(如經中廣說)。
      
      
狂、亂、壞心(見糞而捉,如旃檀無異;見火而捉,如金無異,乃名為狂。)
      
      
此兩種則為無犯。
     
     
《梵網經合注》雲:修證者,別圓觀行位人,善伏煩惱,能防故殺。又說,與藏通初果齊,得道共力,能斷故、誤二殺。
      
      
果報:
     
    
《華嚴經》二地品雲: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蕅祖解曰:三途是正報,人中是餘報也。上殺墮地獄,中殺墮畜生,下殺墮餓鬼。或約前文三品,眾生分上中下;或約殺心猛弱分上中下;或雖造上罪,殷勤悔過,轉成中下;雖造下罪,護過飾非,不知慚愧,轉成中上。三義互成,事非一致。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淨戒品雲:此十善業,一一皆感四種果報:一,現在安樂。二,煩惱怨賊勢力羸弱。三,於當來世,常得尊貴,無所乏少。四,精進修習,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十善業道經》雲: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煩惱法: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嗔恚習。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楞伽經》偈雲:為利殺眾生  以財網諸肉  二俱是惡業  死墮叫呼獄
      
      
案:持戒不殺戒,免逢刀兵劫。
      
      
靈芝《行宗記》雲:刀兵劫者,准《俱舍論》:人年十歲時,人長尺五,短者一尺,有刀兵災起,七日七夜。地多荊棘,皆如鋒刃,手執草木,悉成劍戟,但欲相殺,若人曾持不殺戒,免逢此劫。《長阿含》雲:斯由其人常懷嗔忿,害心相向,無慈心故,是為刀兵劫。’”        《靈峰宗論》:一切靈蠢,無始以前,恒與我作父母、妻子、親緣眷屬,隨業改形,所以不識,若殺害之,是殺我過去六親也。安得不種種方便而救護之……本覺平等,終無有二:豬牙中現化佛;蛤蜊中現大士;毒蛇聞偈而轉身證果;鸚鵡念佛而焚得舍利,當知蜎飛蠕動,鱗甲羽毛,或是過去諸佛;或現在如來;或未來世尊,哪有可殺之理?
     
      
案:持殺戒的提示:米、面中蟲,可放入裝有少許米麵的瓶中,(若瓶口較小,蟲會悶死)屏處安置。蔬菜中蟲,與一小片菜葉同放塑膠袋中,敞口掛在不妨礙處,蟲死方棄。點長明油燈,傷蟲蛾身命,可用鐵網為罩。在昆蟲活躍的季節,高速行車多傷蟲命,應考慮減少用車次數。三伏天熱,水缸常淘,以免生蟲。廚房熱水用後,不應直潑地面及下水道,恐傷蟲命。房舍、農作物、花草打預防藥。吃肉是間接參與殺生,為吃者而殺,促使屠夫繼續屠宰,所以印光大師說:吃肉亦犯殺戒。《楞嚴經》雲:食肉之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刹。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梵網經》雲: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食肉得無量罪。在《楞嚴經文句》裏蕅益大師說:服有二種:一者衣服。二者服食。絲綿絹帛,靴履裘毳,衣之服也;乳酪醍醐,服食之服也。然此中雖一概遮止,而准諸經律,不無分別,若絲綿絹帛,大小二乘並皆嚴禁,以其此害多命故。若靴履裘毳,小乘一向聽許,大乘亦不全遮,以其非專為此而害命故。若乳酷醍醐,大小並許,乃至大涅槃經,仍複開聽。又說:服彼眾生身分,不能永離眾生之種類也。身者,血肉之類;身分者,皮毛等動物。身既不服其身分,不食其血肉,心又永無貪求服食之想,豈非真解脫者。雞蛋之類,若是種蛋,破卵即是殺生;若非種蛋,屬眾生身分,或者說是眾生身,雞蛋在常人的觀念之中,不經過交配,就不能卵化出雞。然而此說並不精准,《善見律》雲:譬如白鷺鳥,悉是雌雄,到春時,陽氣始佈雷鳴,雌但一心聞聲,便懷胎。雞亦有時如此,但聞雄聲亦懷胎。可知:雖然只飼養母雞,如果鄰舍有公雞,高聲鳴叫,母雞聞聲,而生欲想,即成胚胎。破此卵時,便是殺生。雞蛋於母雞的生殖器官中形成,全是血液和腥臭之物變化出來的,哪里談得潔淨?怎麼能稱為素食?
     
     
《冥報記》雲:周武帝好吃卵,死入地獄,為獄卒用鐵梁押帝兩肋,使盡出雞子之苦報。        印光大師說:蛋不可食。邪見人雲:無雄之蛋可食此切勿聽信。”       如來的無上智慧曲盡人情,開許在寒雪國,可用皮毛防寒(但絕非轉為毛皮殺生)然而若有其他衣物可代替,我們最好不用。蠶絲製品與羊毛不同,因為殺羊不為毛,抽絲必害命。人與畜生形體雖然不同,死苦一樣。看它覓食貪生之狀,與人何別?人知道愛護子女,畜生也有父母妻兒,它就該死該殺?它愛護子女的作法,有時遠遠超過人類,如炸活魚,魚為護腹中子,仰面將頭尾伸入滾滾熱油,肚子挺在上面,人能做到嗎?
      
      
另:懺可悔之罪,在飲酒戒中伸明。                                     


      
  :盜戒第二     
      
案:前面斷命殺生,令其痛苦至極,現在盜損他人維持生命的資財,令人煩惱不輕。不知將來受多苦楚,償還足夠,果報才停止,又能是輪回正因,故應急斷。
      
      
蕅:盜戒以六緣成不可悔:一,他物。二,他物想。三,有盜心。四,興方便取。五,值五錢(西域一大錢,值此方十六小錢,五錢則是八十小錢。《律攝》雲:五磨灑每一磨灑,八十貝齒,則是四百貝齒,滇南用貝齒五個,准銀一厘,亦是八分銀子耳。)六,離本處。
      
      
案:南山《戒本疏》:如《多論》問:盜何等錢,而成重罪?解有三種:初雲,本依王舍國法,隨彼用何等錢,准彼為限。二雲:隨國所用,有佛法處,即以為限。後雲:佛依王法,盜五得死,依而結戒。今隨有佛法處,依國斷盜幾物應死,即以為限。如上三釋,論師以後義為正。然五錢義,互釋不同,《多論》:初釋本錢何由得曉?後解——隨國現斷入死,言亦氾濫,難可依承。如此唐律:強盜滿尺,則是極刑;竊盜五十匹,罪至役流,縱多盜者,不加至死,論師令准此,則無死名。佛子多竊,少有強者。縱有強奪,計尺死刑,盜五十匹,又非死例。准俗制盜,盜相叵測。如《僧祗》雲:王無定法,斷盜不定。若依《四分》,但雲五錢,錢則八種,並同一制。可如《多論》中間一解:隨國用錢,准五為限。則爭論自息也。”       依《戒本疏》的記載:《多論》所言:佛依王法,盜五錢得死罪。其中立法的由來——捉、縛、驅、殺。
      
      
疏:所言捉者,《僧祗律》雲:瓶沙王遠祖治賊,但令旃陀羅拍頭捉手,便自愧恥,永不行偷盜。所言縛者:世濁情澆,雖捉猶作,乃於多人之處,祖王使人以灰圍之。及至父時,止故灰圍,行驅出法。至瓶沙王登位,七返驅出,還入為盜,乃截一指,悉愁悔無極。        七反者,彼雲:時有一賊,七反驅出,還來劫殺村城。爾時有人,捉縛與王,乞令苦治,王令將截去小指,王尋生悔念言:夫為王者,受念民物,何有人王,傷截人指?即往問佛。       疏:佛為王說過去養千愚事。
      
      
記:佛言: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國名迦屍,王號:名稱。國民皆工巧伎,以自生活,若無伎術,及作賊者,皆付名愚癡。時有作賊被抓,送至王所,王言:始有一愚,若滿千數,用作大會,方苦治之。敕付大臣令著無憂國,與五欲樂。後愚聞王賜樂,不久滿千。臣即白王,王乃與食施寶,敕愚人言:汝等還家,供養父母,勤修家業,勿複作賊。爾時愚人,聞敕奉行。王即以位授太子,入山學仙人法,而說偈言:
                        
                        
本求千愚人    作會謂難得    如何未幾時    千數忽已滿
                        
                        
惡法日夜增    大會於是止    欲離世惡人    宜時當出家
      
      
佛言:諸比丘,爾時國王,即瓶沙王是。先世已來,常畏罪報,今即為王,續亦畏罪,故生疑問佛也。
”     
      
案:到了阿闍世王執政時,才對盜五錢的罪人,執行殺戮的治罰。
      
      
蕅:今雲:取他重物,即是他物、他物想、值五錢之三緣。用心即是盜心,用身即是興方便取離本處即第六緣,六緣具足,失無作戒體也。
      
      
律:複有三種取人重物,犯不可悔:一者自取,二者教他取,三者遣使取。
自取者,自手舉離本處。教他取者,若優婆塞教人言:盜他物,是人隨(教者)意取,離本處時。遣使者,語使人言:汝知彼重物處不?答言:知處。遣(言:)往盜取。是人隨語,取離本處時。      
      
蕅:此三種取,皆辨所興方便不同,同以六緣成重也。
      
      
律:複有五種取他重物,犯不可悔:
      
      
一者苦切取(《十誦律》釋雲:謂敦逼前人義同《四分律》之恐怯心:或以迫喝;或說法怖取;自懷疑怖而取財。)
      
      
二者輕慢取(《十誦律》釋雲:謂現相陵物義同《四分律》之恐怯取:謂示身口相,令生怖畏,故與物也。)
      
      
三者詐稱他名字取(同《四分律》倚托取:或倚名聞威德;或以名字方便;或倚親友強力者,謂假他威勢取也。)
      
      
四者強奪取(同《四分律》常有盜他物心。即:恒懷規奪,得物乃休。)
      
      
五者受寄取(同《四分律》寄物取即:或全抵突;或以少還他。)例如:從前居士曾受人寄存物品,後來物主向居士領取,居士說:我沒有受你寄存。”——下品罪。物主疑惑:可能不想還了。”——中品罪。物主說:物品失去了”——重罪。(且指重物)
      
      
蕅:此五種取,亦是方便不同,同以六緣成重也。
      
      
律:重物者,若五錢,若值五錢,犯不可悔。
      
      
蕅:此正釋五錢以上,皆名為重物也。不論何物,但使本處價值八分銀子,取離處時,即犯不可悔罪。
      
      
律:若居士知他有五寶,若似五寶,以偷心選擇,而未離處,犯可悔罪。(未具六緣,得方便罪)。若選擇已,取離本處,值五錢者,犯不可悔。(已具六緣,便失戒體。不論受用與不受用。)
      
      
蕅:五寶即五金,所謂金銀銅鐵錫也。似者,像也。以金銀等作諸器具,名為似寶。若未成器,諸金銀等,名為生寶,故雲生像金銀寶物。謂:一者生金銀寶物。二者像金銀寶物也。或雲七寶准例可知。
      
      
律:居士為他擔物,以盜心移左肩著右肩,移右手著左手,如是身分,名為異處。            蕅:左肩為右肩等,例皆如是,若無盜心,則雖左右數移,豈有罪哉?
      
      
律:盜水中物者,人筏材木,隨水流下,居士以盜心取者,犯不可悔。若以盜心捉木令住,後流至前際,即名離處。及以盜心沈著水底;亦名離處。若舉離水時,亦名離處。皆犯不可悔。
複次有主池中養鳥,居士以盜心按著池水中有,犯可悔罪;離彼處故。若舉離池水,犯不可悔;離彼處故。若人家養鳥飛入野池,以盜心舉離水;是為離處。及沈著水底亦名離處。皆犯不可悔。又有居士,內外莊嚴之具,在樓觀上,諸有主鳥銜此物去,以盜心奪此鳥者,犯不可悔(具六緣故)。若見鳥銜寶而飛,以盜心遙待時,犯中可悔(方便罪也)。若以咒力,令鳥隨意所至處,犯不可悔(具六緣故)。若至餘處,犯中可悔(亦方便罪)。若有野鳥銜寶而去,居士以盜心奪野鳥取,犯中可悔;(雖非有主物,以盜心結罪)。待野鳥時,犯小可悔。又諸野鳥銜寶而去,諸有主鳥奪野鳥之取,居士以盜心奪有主鳥取,犯不可悔(具六緣故,從鳥主邊得罪。)若待鳥時,犯中可悔(是方便罪)。餘如上說。又諸有主鳥銜寶物去,為野鳥所奪(是無主也)居士以盜心奪取野鳥取,犯中可悔(亦從盜心結罪);若待鳥時,亦犯中可悔。(准上應小可悔,中字恐誤,則上亦應雲中可悔也)。若居士蒲博,以盜心轉齒勝他,得五錢者,犯不可悔。      
      
蕅:轉齒者,偷棋換著,乃至用藥骰子等也(賭博時,作不軌手段,以期獲勝。)准《優婆塞戒經》及《梵網經》,則蒲博等事亦犯輕垢。今但受五戒者,容不可犯,而轉齒勝他,全是盜心,故犯重也。
      
      
律:若有居士以盜心偷舍利,犯中可悔;(不可計價值故)。若以恭敬心而作是念,佛亦我師,清淨心取著,無犯。
若居士以盜心取經卷,犯不可悔,計值輕重。(盜經卷若值五錢以上,則不可悔。若減五錢,中可悔也。)      
      
夫盜田者,有二因緣,奪他田地:一者相言(即告狀訟於官府也)。二者作相(即立標,示界限相也。)若居士為地故,言:他得勝。若作異相過分得地,值五錢者,犯不可悔。            案:《善見律》:若偷他田地,乃至一發大、作決定盜心,得重罪失戒。何以故?地深無價故。
       
      
律:有諸居士,應輸估稅而不輸,至五錢者,犯不可悔。
複有居士至關稅處,語諸居士:汝為我過此物,與汝半稅。為持過者,違稅五錢,犯不可悔。居士若示人異道,使令失稅,物值五錢,犯中可悔;(利不入已故,若分,計值結罪)。若稅處有賊及惡獸,或饑餓,故示異道,令免斯害,不犯。又有居士與賊共謀:破諸村落,得物共分。值五錢者,犯不可悔。      
      
盜無足眾生者,蛭蟲(音質,水蟲也)於投羅蟲等(未見翻譯)人取,舉著器中,居士從器中取者,犯不可悔。選擇如上。(值五錢,中品可悔,近方便罪。減五錢,下品可悔,近方便罪)。
盜二足、三足眾生者,人及鵝、雁、鸚鵡、鳥等,是諸鳥在籠樊中,若盜心取者,犯不可悔。餘如上說。(眾生值五錢,取而未離處,中品可悔,近方便罪。盜眾生值減五錢,中品可悔等流罪。)盜人有二種:一者,擔去。二者,共期。若居士以盜心擔人著肩上,人兩足離地,犯不可悔。若共期行過二雙步,犯不可悔。餘皆如上說。盜四足者,象馬牛羊也。人以繩系著一處,以盜心牽將過四雙步,犯不可悔。若在一處臥,以盜心驅起,過四雙步,犯不可悔。多足亦同。若在牆壁籬障內,以盜心驅出,過群四雙步者,犯不可悔。餘如上說。若在外放之,居士以盜心念:若放牧人入林去時,我當盜取。發念之機,犯中可悔。若殺者,自同殺罪,殺已取五錢肉,犯不可悔。      
      
複有七種:一,非已想。二,不同意。三,不暫用。四,知有主。五,不狂。六,不心亂。七,不病壞心。此七者取重物,犯不可悔。取輕物(四錢以下)犯中可悔。
      
      
有一居士種植蘿蔔,又有一人來至園所,語居士言:與我蘿蔔。居士問言:汝有價耶?為當直索?答言:我無價也。居士曰:若蘿蔔,當持價來,我若但與汝者,何以供朝夕之膳耶?客言:汝定不當與我耶?主曰:吾豈得與汝?客便以咒術,令菜乾枯,回自生疑:將犯不可悔耶?往決如來,佛言:計值所犯可悔不可悔,莖、葉、花、實,皆與根同。
”      
      
有一人在祗洹間耕墾,脫衣著田一面,時有居士四望無人,便持衣去。時耕者遙見,語居士言:勿取我衣。居士不聞,猶謂無主,故持衣去,耕人即隨後捉之,語居士言:汝法不應取耶?居士答言:我謂無主,故取之耳!豈法宜然。耕人言:此是我衣!居士言曰:是汝衣者,便可持去。居士生疑:我將犯不可悔耶?即往佛所,咨質此事,佛知故問:汝以何心取之?居士白言:謂言無主。佛言:無犯,自今而後,取物者善加籌量,或自有物,雖無人守,實有主者也。

       若發心欲偷未取者,犯下可悔。取而不滿五錢者,犯中可悔。取而滿五錢,犯不可悔。
      
蕅:欲偷未取,下品可悔,遠方便也。取而未離處,中可悔,近方便也。文缺略:(取)不滿五錢,中可悔,未失戒也。(取)滿五錢,不可悔,已失戒也。失戒取相懺,例如殺戒中說。所有世間性罪,償足自停,較殺業稍輕耳。
      
律:有七種:一者,已想,(謂是已物)。二者,同意(素相親厚,聞我用時,其歡喜)。三者,暫用(不久即還本主。)四者,謂無主(不知此物有人攝屬)。五,狂。六,心亂。七,病壞心。此七種取者,取物無犯。
      
案:名義解釋——  親厚意    律中
      
親厚意有七種:一,難作能作。二,難與能與。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貧賤不輕。靈芝律師釋雲:一,難作能作:竭力代勞,為之不厭。二,難與能與:已所重物,與之不吝。三,難忍能忍:極相違惱,了無所恨。四,密事相告:吐露私心,而無所隱。五,互相覆藏:掩惡揚善,恐傷外望。六,遭苦不舍:囚系患難,多方拯濟。七,貧賤不輕:貴賤貧富,始終如一。
       
講表人物盜境極廣,戒疏舉六根,六界括之:
      
六根
     
1)眼——如諸仙人,是胸行師,有人蛇螫,作仙人書,見者皆愈,然須價值,(居士)被害,偷看,計值犯重。(偷盜與佈施相對,以慈眼看父母師長等,當來得天眼。和顏悅色,當來得端成身,成佛金色身。)
     
2)耳——如誦咒治病,欲學須值,(居士)密聽,計值犯重。
     
3)鼻、舌、身——嗅、嘗、觸亦如是(善軟語言,當來得言詞辯才。起身迎接禮拜等,當來得堂堂相貌。喜歡把自己的床坐給別人用,當來用七寶床。自己的房子留他暫時住宿,當來得自然宮殿。)
     
4)意——若要方術,病緣即差,得值方與,得值聽寫。(居士)受學,心緣得差,不與價值,犯重。
      
六界
     
1)地、水、火——此三易知。《僧祗律》若以筒器孔中飲,滿者重。若稍飲數止,咽咽中罪。若器無塞,拔塞時,下罪。注入器中,中罪。注滿者重。若未注滿,即畏重,以倒本器中,中罪。
     
2)風——有咒扇藥塗,(居士)偷搖不與價值,犯重。
     
3)空——若起閣,臨空界,妨他起造,即名盜空。
     
4)識——智者識界,人有伎倆,不空度他,得值方與。居士方便就他學得,不與價值,即盜識。識不可盜,以無形故,但可從緣,盜其智用耳。靈芝釋雲:識不可盜者,謂不可盜法,但其機巧,為人所學,故去盜耳。

盜戒釋相概略問答


       
緒言
       
問:以何因故,編輯是卷耶?答:昔嘗發願,編輯《南山律在家備覽》,以卷帙(冊)繁重,未可急就,故先擷取盜戒戒相少分,輯為問答一卷,別以流通。
      
問:何故先輯此盜戒耶?答:道俗諸戒中,以盜戒戒相最為繁密:《僧祗律》釋盜戒文有五卷;《十誦律》——四卷;《善見律》——三卷;南山、靈芝諸撰述中,述盜戒者,亦有三卷。盜戒戒相,既如是繁密,若欲護持,大非易事。南山律中,頗多警告之文,今略引之:《行事鈔》雲:性重之中,盜是難護,故諸部明述,餘戒約略總述而已,及論此戒,各並三卷、五卷述之,必善加披括,方能免患。又雲:盜戒相隱,極難分了,有心懷道,細讀附事,深思乃知。《戒本疏》雲:此戒多人潛犯,不謂重罪,但是粗心。故《善見》(律名)雲:此第二戒事,相難解,不得不細碎解釋,其義理分別,汝當善思。論文如此,臨事可不勉耶?聖教明文,諄切若是,故先輯此戒相,亟為流通。俾未受者,應知慎重,必面預習通利,乃可受持。(受戒後,一刹頃,若犯者,即結重罪,不以其未學習,而加曲諒,故須預學也。)已受戒者,急宜細讀深思,勉力護持,未可潛犯。

      
問:古德亦有專輯盜戒,別以流通耶?答:有之,南山雲:有人別標此盜,用入私鈔,抑亦勸誡之意。惜此私鈔,久已佚失不傳耳。

      
問:今輯是卷,依何典籍為宗耶?答:專宗南山《行事鈔》及靈芝《資持記》,並參用南山《戒本疏》及靈芝《行宗記》,南山《鈔》與《疏》有互異者,今且專據《鈔》文。

       
問:今輯是卷,何以僅及概略,未能詳盡耶?答:今為初機,且舉少分,粗示其概,以為著手研習之初階,若詳明戒相,廣引文證,紙數當十餘倍此。將來別輯《南山律在家備覽》,廣明其義,學者幸進而披尋焉。

      
問:下文所雲:掌理三寶物等,應唯屬於道眾,今輯是卷,既專被在家,雲何複列是等諸緣耶?答:近今在家居士,亦有暫管、護寺院者,又有任寺中會計庶務諸職者,故應列入,以資參考。

      
問:南山律義,雖分通大乘,然教限正屬小乘,若依小乘,受五戒八戒者,故應奉此行持。若別受菩薩戒者,或可不拘是限耶?答:唐賢首《梵網戒疏》,釋初篇盜戒,第六種類輕重門中,廣陳犯相,與南山《行事鈔》文大同,彼疏自設問答雲:問:凡此所引,多是小乘,雲何得通菩薩性戒用?答:菩薩性戒共學,《攝論》明文,故得用也。准是而言,若受菩薩戒中盜戒者,亦應奉此行持也。

       釋相
      
問:何謂盜戒耶?答:盜戒本有數名:或名曰劫,強力直奪故;或名曰偷竊,畏主覺知故;或名曰不與取,謂主不舍故;今名曰盜,非理侵損於人故。前之二名,名則公私不同,義則兩不相攝。若不與取,雖是名通,然於義中,有非盜之濫,(已物想,無主想。)故廢前三名,唯標曰盜,既能概括劫與偷竊,複無非盜之濫也。盜是所觀之境,戒者能治之行,能所通舉,故曰盜戒。
      
問:今釋盜戒戒相,如何分門耶?答:南山《行事鈔》分三大科:一,所犯境。二,成犯相。三,開犯。今依此科,分三門如下:

      
第一門所犯境

      
問:何謂所犯境耶?答:凡六根、六大,有主之物,他所吝護者,皆謂之犯境。《戒本疏》中,隨文別釋,至為繁廣,今不詳舉也。
      
第二門成犯相

      
問:成犯相中,依何而釋相耶?答:南山《行事鈔》先總列六緣,後隨釋五種——先總列六緣者:一,有主物。二,有主想。三,有盜心。四,是重物。五,興方便。六舉離處。後隨釋五種者,依前犯緣,次第解釋,唯不釋第五興方便,故僅有五種也。今依此科,分為五章如下。
     
                                                               
                                                                  
第一章有主物

      
問:有主物中,如何分判耶?答:南山《行事鈔》分類三科:一,三寶物。二,人物。三,非人及畜生物。今依此科,分為三節如下:
      
      
第一節三寶物
      
問:掌理三寶物,應須如何人耶?答:南山《行事鈔》引《寶梁》、《大集》等經雲:僧物難掌,佛法無主,我聽二種人,掌三寶物:一,阿羅漢。二,須陀洹。所以爾者,諸餘比丘戒不具足,心不平等,不令是人為知事也。更複二種:一,能淨持戒,識知業報。二,畏後世罪,有諸慚愧及以悔心。如是二人自無瘡疣,護他人意,此事甚難。等。《鈔》又雲:若不精識律藏,善通用與者,並師心處分,多成盜損。
      
問:盜佛物者,依何結罪耶?答:望守護主邊結罪,無守護主者,望斷施主福邊,結重罪。

      
問:盜法物者,依何結罪耶?答:與盜佛物同,望守護主邊,或望斷施主福邊,結重罪也。

      
問:舊經殘破,應焚化耶?答:若焚化者,得重罪,如燒父母,不知有罪者,犯輕。南山《戒本疏》雲:有人無識,燒毀破經,我今火淨,謂言得福。’——此妄思度,半偈捨身,著在明典;兩字除惑,亦列正經,何得焚除?失事在福也。’”  案半偈捨身兩字除惑——《戒本疏行宗記》雲:二緣並出《涅槃經》,彼雲:佛告迦葉菩薩言:過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爾時,住於雪山,唯食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禪,經無數歲,不聞如來大乘經名,修是苦行。時釋提桓因,自變其身,作羅刹像,下至雪山,宣過去佛所說半偈雲: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乃至聞此半偈,心生驚疑:汝今幸可說竟此偈。羅刹答言:今我實為饑苦所逼,實不能說。我即向言:汝食何物?羅刹言:惟人暖肉,其所飲者,唯人熱血。我複語言:且說半偈,我聞偈已,當以此身,奉施供養。羅刹即說半偈雲: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菩薩遍于石、壁、樹、道,書寫此偈已,即上高樹,投身樹上,身未至地,虛空之中,出種種聲,乃以阿迦尼吒。爾時羅刹還複帝釋形,即於空中,接取菩薩,安置平地。又經雲:善男子,若複有人,不知如來甚深境界,乃至輪轉生死,增長諸結,多受苦惱。若有能知如來常住,無有變異,或聞常住二字,若一經耳,即生天上,後解脫時,乃能證知如來常性,無變易等。靈芝釋雲:失事在福者,如施主作橋、井等事,隨在福生,緣壞則失,名事在無作。今燒故經,其事亦爾。

      
靈芝《資持記》:“‘古雲,如燒故經,安於淨處,先說是法因緣生偈已,焚之。’——此乃傳謬,知出何文?引誤後生,陷於重逆,必有損相蠹經,淨處藏之可矣。

      
案:此偈有四首:其一出自《浴像功德經》,其二出自《五分律》,餘二出《智論》馬勝所說:

      
諸法因緣生  亦從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案:《比丘尼戒相表記》:損壞、燒、則逆(罪)。壞則隨損犯。
      
問:借他人經而不還者,應犯何罪耶?答:若因未還,令主生疑者,中罪。若心決絕不還者,重罪。

      
問:盜僧物者,依何結罪耶?答:若有守護主,餘人盜者,望守護主邊結重;若主掌之人自盜者,亦犯重;若無護主,餘人盜僧物者,亦犯重。

      
問:盜僧物者,與盜佛物、法物同結重罪,然亦有所異耶?答:南山《行事鈔》雲:盜通三寶,僧物最重,隨損一毫,則望十方凡聖一一結罪。又《方等經》雲: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靈芝釋雲:我不救者,以佛威神不可加故,非捨棄也。
’”
      
問:於三寶物,若互用者,應有罪耶?答:律中互用有種種,結罪亦有輕重,今略舉一二:如寺主互用三寶物,彼以好心,非入已故,謂言不犯,但依律應結重罪。若當分互用者,如:本造釋迦改作彌陀;本作《般若》改作《涅槃》;本作僧房改充車乘,應結小罪。

       
問:白衣入寺,應與食耶?答:若悠悠俗人,見僧過者,應與食物。若在家二眾及識達俗士,有入寺者,須說福食難消,非為慳吝。

      
案:《濟濤律師遺集》:俗人莫用僧食,白衣不守非時食,非福田,而受用僧食,令白衣獲罪……”

       第二節  人物
      
問:盜別人物中,如何分判耶?答:南山《行事鈔》中,約二主分為七種,文義甚繁,今不具舉。
      
問:有主財物,令他人守護,為作護主,若此財物,被賊所竊,應令護主為償還耶?答:若護主謹慎不懈,賊來私竊或強迫取,非是護主能禁之限者,物主不應令護主償還,若強征者,物主犯重。倘護主懈慢,為賊竊者,護主必須償之,若不償者,護主犯重。

      
問:手執他人之物,不慎而誤破者,應令其償還耶?答:不應令其償還,若強征者犯重。

      
案:《比丘尼鈔》:借他物,不問好心,若破,一切需償。

      
問:賊取財物者,物主應可奪還耶?答:此事大須審慎,若盜者已作決定得物想,無論物主于已物作棄舍心,或未作棄舍心,皆不可奪,奪者犯重,因此物已屬賊故。若物主于物,已作棄舍心,無論盜者已作決定得物想,或未作決定得物想,皆不可奪,奪者犯重,因先已舍,即非已物故。必須物主于已物未作棄舍心,盜者未作決定得物想,乃可奪還也。

       第三節   非人及畜生物
      
問:盜非人物者,應犯何罪耶?
      
答:有守護者,望守護主邊,結重罪。若無守護者,望非人邊,結中罪。

      
案:《十誦律》:盜天神像、衣及花鬘等,得中罪。

      
問:盜畜生物者,應犯何罪耶?答:輕罪。

      
案:《薩婆多論》:一切鳥獸殘食,取者,下品罪。

                                                                      第二章有主想
      
問:若欲詳釋此章,應依何顯示耶?答:應依境想,缺緣等,具如南山《鈔》、《疏》中,諸文廣明,文繁義密,初機難解,今且從略,將來別輯《南山律在家備覽》,當於此義詳述也。

                                                                      第三章有盜心
      
問:前雲寺主以好心互用三寶物,而結重罪,豈是有盜心耶?答:律列十種賊心:一曰黑暗心,愚教互用,正屬此類。靈芝《資持記》雲:望為三寶,故言好心。若論愚教,還是賊心。’”

                                                     第四章是重物

       問:何謂重物耶?答:依律,盜五錢,或值五錢物,結重罪,是為結重分限。
      
問:何謂五錢耶?答:諸釋不同,南山律謂(宣公律祖釋雲:)攝護應急,即以隨國通用之五錢為准。此土今時,應以五銅圓為准也。


                                                      
第五章舉離處

       問:何謂舉離處耶?答:欲盜物時,若所盜之物,未離本處,屬已不顯,故須於離處時,結其正罪也。
      
問:亦有物未離處,即結犯耶?答:盜戒成犯,雖約離處,然其離相,不必物離。故律中,明離處義,以十門括示差別,今且略舉:

      
文書成,明離處——約作字判斷即犯。
      
言教主,明離處——約口斷即犯,以言辭狂惑取者是。
      
移標,明離處——即今丈尺度量之物。
      
墮籌,明離處——若計數籌,若分物籌是。
      
異色,明離處——若破、若燒、若理、若壞色皆屬此類。
      
轉齒,明離處——以盜心移轉賭具,如是等,皆統名曰離處也。
      
      
第三門開不犯

      
問:何謂不犯耶?答:律有五種,皆謂無盜心也:一者,與想,意謂他與也。二,已有想,謂非他物也。三,糞掃想,謂無主也。四,暫取想,即持還也。五,親厚意,無彼此也。
      
問:何謂親厚耶?答:律有七法:一,難作能作。二,難與能與。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貧賤不輕。能行是七法者,是親善友也。


                                                             
盜戒釋相概略問答竟 
                                         ------
摘自弘一大師的《律學講錄三十三種合訂本》

   
      
弘公戒相表——盜戒
      
犯相
      
取他物,值五錢——上品不可悔根本罪。
      
取(他重物)而未離處——中品可悔近方便罪。
      
發心欲盜而未取——下品可悔遠方便罪。
      
取他物,值不滿五錢——中品可悔等流罪。
      
取他物,值三錢以下——下品可悔等流罪。
      
      
境想
      
他物
      
他物想——上品不可悔(且約值五錢以上物。)
      
他物疑——上品不可悔(且約值五錢以上物。)
      
非他物想——中品可悔。
      
非他物
     
他物想——中品可悔。
     
非他物疑——中品可悔。
     
非他物想——無犯。

       開緣
      
與想(謂彼已與已。)
      
已想(謂是已物。)
      
同意(亦雲親厚想、素親厚聞我用時,其心歡喜。)
      
暫用(不久即還本主。)
      
謂無主(亦雲糞掃想,不知此物有人攝屬。)
      
狂亂壞心。
      
以上六種情況屬無犯。
     
《梵網經合注》雲:修證者,別圓觀行位人,能防故盜。相似初心,位齊初果,永斷故盜。
      
      
果報:
     
《三昧經》雲:盜僧鬘物者,過殺八萬四千父母等罪。
     
《戒本疏》釋雲:鬘物,此梵本音,據唐言之,對面物也,即是現前對面之施耳。
     
《五十誦》雲:若足蹈師影,獲罪如破塔。昔有二果,以仗觸塔,頓失二果。
     
《華嚴經》二地品雲: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
       ‘
解曰共財者,世間財物,五家所共,謂王、賊、水、火、不肖子孫。惟功德法財,乃不共他有也。
     
《十善業道經》雲: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若能回向菩提,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案:提示:偷漏稅收,經商妄語,隨諸妄語,多賺之錢,計值結罪。乘坐車船,帶物超重;若帶孩童,應買票者,而不買票;寄信夾錢;寄印刷品,夾帶信件;偽造票證,非法得利;借人證件,辦諸事項,違紀得財;種種收據,非理報銷;單位或寺辦公用品,紙、墨、信封、別針、電話、籍公濟私,依律結罪;若盜心相續,則次次累計,滿五結重。
      
對治《楞嚴經文句》佛言: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熱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以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
      
靈峰釋雲:身燃一燈者,依於身見而起偷心,故以捨身微因,對治盜業。溫陵雲:一切難舍無如已身,難舍能舍,則自餘貪愛,決能棄舍,故曰是人於法,已決定心也。苟但捨身而心不決舍,則無盜於道,故下文雲,必身心二俱捐舍。
’”
      
例舉《戒本疏行宗記》梵雲喬梵波提,此雲牛呞,(音詩,爾雅注雲:食之已久,複出嚼之。亦雲牛跡。《智論》雲:昔作比丘,摘他一穗穀,觀其生熟,五百生作牛償力。今遇佛出家得道,口有牛呞,足有牛蹄之相。

     
《四分比丘戒如釋》:(概說)母盜子米與女,墮豬還債。

     
《大方等大集經》:……時彼眾中,複有一龍,種種臭惡,一切諸蟲,滿其口中,及咽喉內,膿血流出,有見聞者,皆悉舍去。時佛見已,即便問言:善男子,汝於過去作何惡業,受如是報?彼龍張口,於其口內出種種蟲,膿血流溢,猶如熱火,雖複張口,竟不能言,即還閉口。爾時世尊即為彼龍,而說偈言:
      
汝以過去盜因緣  輕戲聖人受是報  至誠聽我此實言  即得清涼滅諸苦
      
爾時世尊,說實語已,即以少水瀉龍口中,火及蟲膿,悉皆滅盡,龍口清涼,作如是言:大聖如來,我憶過去迦葉佛時,曾作俗人,在田犁地,有一比丘,來從我乞,求五十錢。我時報言:聽待穀熟,當與汝食。比丘複言:若當五十,不可得者,願乞十文。我於爾時,嗔彼比丘,而語之言:乃至十錢,亦不相與。時彼比丘,心生懊惱。又于餘時,往寺舍中,入樹林下,輒便盜取現在僧物——十庵羅果,而私食之。彼業因緣,地獄受苦,惡業未盡,生野澤中,作惡龍身,常為種種諸蟲食啖,膿血流溢,饑渴苦惱。又彼比丘以嗔忿心,惡業緣故,死便即作小毒龍身,生我腋下,吮於我血,熱氣纏身,不可堪忍,是故我身,熱濃血滿。龍白佛言:大悲世尊,唯願慈哀,救濟於我,令我脫彼怨家毒龍。爾時世尊以手抄水,發誠實語,作如是言:我曾往昔於饑饉世,爾時願作大身眾生,廣長無量,以神通力,於虛空中,唱如是言:彼野澤中,有大身蟲,名曰不嗔,汝等可往,取其身肉,以為飲食,可得不饑。時彼世中,人非人等,聞此聲已,一切悉往,競取食之。說是真實語時,彼龍腋下,小龍即出,時此二龍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久近,離此龍身,解脫殃罪?佛告龍言:此業大重,次五無間,何以故?若有四方常住僧物,或現前僧物,篤信檀越,重心施物,或花、或果、或樹、或園、飲食資生、床褥敷具、疾病湯藥,一切所須,私自費用,或持出外,乞與知識、親裏、白衣,此罪重于阿鼻地獄所受果報。是故汝等,可受三皈,皈三寶已,乃可得住於冷水中。如是三稱三受,身即安穩得入水中。爾時世尊,即為諸龍,而說偈言:
             
寧以利刀割自身  支節身分肌膚肉  所有信心舍施物  俗人食者實為難
             
寧吞大赤熱鐵丸  而使口中光焰出  所有眾僧飲食具  不應於外私自用
             
寧以大火若須彌  以手捉持而自食  其有在家諸俗人  不應輒食施僧食
             
甯以利刀自屠膾  身體皮膜而自噉  其有在家諸俗人  不應受取僧雜食
             
甯以自身投於彼  滿室大火猛焰中  其有在家俗人輩  不應坐臥僧床席
             
寧以火熱焰鐵錐  拳手握持更焦爛  其有在家俗人等  不應私用於僧物
             
甯以勝利好刀枯  而自臠切其身肉  勿於出家清淨人  發起一念嗔恚心
             
寧以自手挑兩眼  捐棄投之擲於地  其有修行善法者  不應懷忿嗔心視
             
寧以熱鐵喋其身  東西起動行坐臥  不應嗔忿心嫉妒  而著眾僧淨施衣
             
寧飲灰汁鹹鹵水  熱沸爍口猶如火  不應懷貪毒噁心  服食眾僧淨施藥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一萬四千諸龍眾等,悉受三皈,所有過去現在業報,諸苦惱中,而得解脫,深信三寶,信心不退。

         淫戒第三
      
弘公補釋:律論(考《靈峰集要》,是指《善見律》等。)雲:若長老聞此不淨行,慎勿驚怪,何以故?如來憐憫我輩,為結戒故,說此惡言,若不說者,雲何得知罪之重輕?若法師為人講,聽者慎勿露齒笑,若有笑者,驅出,何以故?佛憐憫眾生,金口所說,汝等應生慚愧心而聽,何以笑。
      
蕅:淫戒以三緣成不可悔:一,淫心,謂如饑得食,如渴得飲,不同熱鐵入身,臭屍系項等。二,是道,謂下文所明三處。三,事遂,謂入如胡麻許,即失戒也。

      
律:三處者:口處、大便、小便處。除是三處,餘處行欲皆可悔。
      
律:佛告諸比丘、優婆塞:不應生欲想、欲覺,尚不應生心,況起欲恚癡?結縛根本,不淨惡業。
      
蕅:于欲境界安立名言,名為欲想。於欲境界忽起尋求,名為欲覺。由於不逐,而起於恚,欲之與恚同依於癡,三毒即具,則為一切結縛根本,違清淨行,能招此世他世苦報,故名不淨惡業也。
      
律:是中犯邪淫有四處:男、女、黃門、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黃門、二根,亦同於上類。
      
佛光黃門:梵語音譯半擇迦,意譯為閹人,不男。指男根損壞之人。《四分律》稱五種黃門,五即種不能男。
      
案:所言畜生女、畜生男。律雲:牛、馬、豬、狗、雁、雞之屬,莫問心懷想疑,但是正道皆重。
     
《四分律》犯竟,謂:人、非人(天子鬼神等。)、畜生三趣。據報則男、女、二形;據處則女人三道,謂大、小、便道及口、男子二道。此等淫處,若覺,睡眠,若死,未壞,少壞,行邪淫但使入淫處,如毛頭許,皆犯重戒。                   ---------------摘自南《行事鈔》卷十七隨戒釋相篇。
      
律:若優婆塞與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處行淫,犯不可悔。
若與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黃門、二根、二處行淫,犯不可悔。若發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下可悔(遠方便也。)若二身和合,止而不淫,犯中可悔(近方便也)。
      
律:若優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處,犯不可悔罪。餘輕犯罪,同上說。若優婆塞,自受八支(謂一日一夜八關齋戒。)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無複邪正,一切皆犯。
       
若優婆塞,雖都不受戒,犯佛弟子淨戒人者,雖無犯戒之罪,然後,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蕅:佛弟子淨戒人,謂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也。乃至己妻受八支戒日,亦不得犯,犯者,同名破他梵行。
      
問:犯他淨行,固名重難,設有反被受戒人所誘者,是遮難否?或不知誤犯,後乃悔恨,誠發髮露,許受五戒及出家不?答:若知彼已受戒,便不應妄從其誘,罪必稍減,不知誤犯,理亦應然。但懺之方,決非輕易,應須請問威德重望,深明律學者,乃能滅此罪耳。
       
律佛告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為吾生身起七寶塔,至於梵天,若人虧之,其罪尚有可悔;虧吾戒身,其罪無量,受罪如伊羅龍王。

      
蕅:伊羅龍王,具雲伊羅跋羅。伊羅——樹名,此雲臭氣;跋羅,此雲極。謂此龍王昔為迦葉佛時比丘,不過以嗔恚心,故犯折草木戒,不知懺悔,逐致頭上生此臭樹,苦毒無量,況殺盜淫妄根本重戒,而可犯乎?然殺盜二戒,稍有慈心廢退者,猶未肯犯,獨此淫戒,人最易犯,故偏重於此而結示也。然犯戒之罪,既有重於壞塔。則持戒之福不尤重於起塔耶?幸佛弟子思之。
      
案:佛在世時,此龍變成轉輪聖王,拜見世尊,佛呵責說:愚癡人,你於過去迦葉佛時,受佛禁戒,不能護持,感招這樣下劣、長壽的龍身。今天為什麼生欺騙心,化作轉輪王身?你應該變回本形。龍說:世尊,我是龍身,有很多的怨家,假如我變回龍身,恐怕眾多的怨家,來損害我。佛敕金剛手菩薩守護他,於是他單獨到空曠的地方,變回本形,這龍身有七個頭,頭和尾相距有二百驛,古時,有三十裏為一驛之說,算下來,他的身長有五六千里,每個頭上長一極臭的伊羅大樹,被風吹動,膿血流出,沾到頭上、臉上及身上,臭穢可惡,蒼蠅、蛆蟲等遍佈龍身,吃龍血肉,發出沙沙的聲音,這時,龍王來到佛前,頂禮佛足,站在一邊,說:唯願世尊為我受記,能于何日,得免龍身苦報?佛告訴他:將來人的壽命八萬歲時,有佛出世,佛號:慈氏,將為你授記,能免遭苦難的龍身。龍王聽後,悲痛地大哭,從七個頭的眼睛中,一時流淚成十四條河,佛說:截止,不要損害國民。龍頂禮佛足,忽然不見。大眾問佛是何因緣?佛說:迦葉佛時,這條龍是個人,在佛法中,出家修行,善於學法,熟習三藏聖教,常修種種禪定。有一天,經行到伊羅樹下,來策勵自己,樹葉很大,落葉打到額頭,很疼,但馬上忍受下來,事後,坐禪入定,時久疲倦,從禪定出,策念經行。葉子又落頭上,倍加疼痛,生起嗔怒,就用雙手折斷樹葉一挫,說道:迦攝波佛!無情物上,有什麼過錯,而制戒條,使受這樣痛苦?由猛毒嗔心譭謗佛戒,命終墮落這樣的龍中。
       
蕅此結示淨戒不可虧犯也,戒身即法身,佛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法身故。以此戒法,師師相授,即是如來法身常住不滅,若或自破梵行,或破他梵行,則是破壞如來法身,故較破壞生身舍利塔罪,猶為重也。

      
講表宣祖研習《四分律》明四種三寶:
      
理體三寶:佛寶——五分法身。法寶——滅理無為。僧寶——聲聞學、無學功德。
      
化相三寶:佛寶——釋迦道王三千。法寶——演布諦。僧寶——拘鄰等五。
      
住持三寶:佛寶——形相塔廟。法寶——紙素所傳。僧寶——戒法儀相。
      
一體三寶:佛寶——始覺觀智。法寶——本覺理體。僧寶——始本不二。
      
弘公補釋  若已之妻妾有娠時,乳兒時,及非淫根處而交遘者,亦名報邪淫。如《智論》廣說(准義應是可悔罪)。
      
南山《行事鈔》問:此淫戒結犯通戲笑不?如以小兒根,內口中弄,故無淫心。答:淫心難識,准律雲:愛染汙心,是淫欲意,並犯重罪。《五分》:若刺者是戲(中罪),非戲者重。受刺者亦爾。《十誦》雲:口中要過齒成犯,餘二道無開。’”
                                                          ----------------
《行事鈔資持記》卷十七·十四篇第四頁。

    
《出家功德經》阿難問佛:若人毀破他人出家,受何罪報?佛告阿難:若人毀破出家因緣者,是人於三惡道,常受生盲,若為人時,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于百歲常問是義,我於百歲,以無盡智,說是罪報,亦不可盡。若為出家者,作留礙抑制,此人斷佛種,諸惡集身,猶如大海,現得癩病,死入黑暗地獄,無有出期。
      
案:登廁後,雖然洗手而不能洗淨,翻閱經卷,墮廁中蟲。洗手時,不用肥皂等。

     
《諸經要集》——《阿難請戒律論》雲:僧尼白衣等,因讀經律論,行語手執翻卷首,依忉利天歲數,犯重突吉羅,傍報兩億歲,墮麞鹿中,恒被折脊,苦痛難忍。無記戲言,捉經律論,亦招前報。或安經像房堂簷前者,依忉利天八百歲,犯重突吉羅,傍報二億歲,墮豬狗生。
     
防範心行。靈芝《資持記》雲:然心行微細,粗情不覺,縱知違戒,制禦猶難。豈況悠悠,終無清脫。請臨現境,自審狂心:或宛轉回頭;或殷勤舉眼;或聞聲對語;或吸氣緣根;雖未交身,已成穢業。大聖深制,信不徒然。諒是眾苦之源,障道之本。是以托腥臊而為體。全欲染以為心。漂流於生死海中,焉能知返?結於根塵網裏,實謂難逃。當自悲嗟。深須勉強:或觀身不淨,即是屎囊;或諦彼淫根,實唯便道;或緣聖像;或念佛名;或誦真經;或持神咒;或專憶受體;或攝念在心;或觀起滅無常;或知唯識所變,隨心所到,著力治之。任性隨流,難可救也。

      
講表觀身不淨,《智論》五種不淨:

      
種子不淨,偈曰:
      
身是種不淨  非餘妙寶物  不由白淨生  但從穢道出
      
住處不淨,偈曰:
      
是身為臭穢  不從花間生  亦不從薝葡  又不出寶山
      
當體不淨,偈曰:
                               
地水火風質  能變餘不淨  傾海洗此身  不能令香潔
      
當體不淨中,此身體由三十六種不淨物所成:
      
外相十二:謂發、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也。
      
身器十二:謂皮、膚、血、肉、筋、脈、骨、髓、眆、膏、腦、膜也。
      
內含十二:謂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
      
外相不淨,偈曰:
             &nb, sp;                  
種種不淨物  充滿於身中  常流溢不止  如漏囊盛物
      
究竟不淨,偈曰:
                                
審諦觀此身  終歸必死處  難禦無反復  背恩如小兒
      
蕅:《梵網經合注》:修證證者,初果永斷邪淫,三果永斷正淫。別教初住同初果,五住同三果;圓教初信同初果,五信同三果。

       弘公戒相表 — — 淫戒
      
犯相
      
入道(女有三處,男有二處。)——上品不可悔根本罪。
      
二身和合,止而不淫——中品可悔近方便罪。
      
發心欲淫而未淫——下品可悔遠方便罪。
      
入餘處(非道)——中品可悔等流罪。
      
境想
      
— —1,道想。2,道疑。3,非道想。此三者為上品不可悔。
      
非道— —1,道想。2,非道想。3,非道疑。此三者為中品可悔。
      
開緣
      
為怨家所執,如熱鐵入身,惟苦無樂。
      
熟睡不覺知。
      
狂亂壞心。
      
此三者則為無犯。
      
果報《華嚴經二地品》雲:邪淫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淨戒品》雲:離欲邪行,亦四種報:一者,於現生中,一切天人之所稱讚,亦無疑阻,人所敬重,遠離惡名。二者,六根調順,令染欲火,勢力微劣。三者,未來生處,父母、宗親、妻子眷屬,孝友貞順,純一無雜,離于女人所有過失,令諸眾生無複染愛。四者,為離邪淫而得馬王陰藏之相,乃至成就無上菩提。
      
戒淫文  — — — —選自蕅益大師《靈峰宗論》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人知殺生之報最酷,不知邪淫報尤酷也。蓋種種受生,肇端淫欲;種種造罪,托因有生。淫為生本,生為罪本,是故三途劇苦,人世餘殃。淫意才萌,一切俱起。淫習難斷,如火燎原。於極臭處,謬為香美;於極穢處,謬為潔淨,隨處苟合,何異畜生?非道染觸,過於雞犬。此在稍有良心者,便應痛絕。奈何聰明學識之士,甘此喪心恥耶?一念欲心,是鐵床銅柱因;一念愛心,是積寒堅冰因,況具行非法,滅理亂常,塵沙劫數,不盡其辜,千萬億言,不足數其惡。鬚髮大慚懼、大誓願:寧火炙刀剜,終不與一切男女欲心相觸;寧碎身粉骨,終不與一切男女汙穢交遘。設忘正念,便犯前非,必遭毒害橫災,生身陷入地獄,以茲猛決,善自要心,時時懺除往業,切切悔過自新,庶白法可修,而又勤觀經論格言,以策廢忘,精修對治觀行,以除毒本,不然,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必落魔道,永無出期,矧世智辯聰,會非大器,隨業直墮,百劫千生,受諸燒煮,尚不成魔,安能成佛?尚失人道,安能往生?請於靜時仔細思之,於對境努力防之,不然,諸佛無下手處,善友其奈爾何哉!

         :妄語戒第四
      
制意然則無漏聖道,非凡所證,由未得故,冒假虛談,自言已證,惑亂群心,欺負於世,希招名利,噎法罔時,過中之甚,故須極制。
      
蕅:《梵網經合注》:虛而不實,欺凡罔聖,回惑人心,名為妄語。
      
南山:《戒本疏》:體乘實錄,名之為妄;成業在口,名之為語;戒是能治之行,故曰:大妄語戒。
      
律:佛告諸比丘:吾以種種訶妄語,讚歎不妄語者,乃至戲笑,尚不應妄語,何況故妄語。
      
蕅:大妄語以五緣成不可悔:一,所向人。二,是人想。三,有欺誑心。四,說重具,即羅漢乃至羅刹來到我所等。五,前人領解。
      
若向聾人、癡人、不解語人說,及向非人畜生等說,並屬中可悔罪也。
      
律:是中犯者,若優婆塞不知、不見過人聖法,自言:我是羅漢(斷三界煩惱盡)、向羅漢者,(斷無色界思惑將盡)犯不可悔。若言:我是阿那含(斷欲界煩惱盡)、斯陀含(斷欲界六品惑)、若須陀洹(斷見惑盡)、乃至向須陀洹(世第一後心,具足八忍,智少一分。)
      
名義解釋 — — 世第一法   八忍   八智
      
案:世第一法:四加行位之第四,是有漏智慧之最極,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
    
《俱舍論》曰: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此最勝故,名為第一。八忍:於欲界與上二界四諦之理,忍可印證之智也。忍可印證欲界之四諦,謂之四法忍:即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忍可印證色界無色界之四諦,謂之四類忍,此八忍正斷三界之見惑也。既斷見惑已,而觀照明了,則為八智。
      
若得初禪(離生喜樂五支功德相應)。
      
案:初禪五支:覺,觀,喜,樂,一心。覺觀:《成實論》雲:散心數起,名覺;散心微弱,名觀。《涅槃經》雲:內有覺觀,外有火災。
      
第二禪(定生喜樂四支功德相應)。
      
案:二禪四支:喜,樂,內淨,一心。《涅槃經》雲:內有歡喜,外有水災。
      
第三禪(離喜妙樂五支功德相應)。
      
案:三禪五支:舍,念,慧,樂,一心。《涅槃經》雲:內有喘息,外有風災。
      
第四禪(舍念清淨四支功德相應)。
      
案:四禪四支:不苦不樂,舍,念,一心。《涅槃經》雲:四禪無過,諸災不及,謂外無三災,內無患故。
       ------------
靈芝《行宗記》
      
若得慈悲喜舍無量心
      
名義解釋 — — 四無量心
      
案:四無量心:一,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二,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四,舍無量心:如之三心,舍之而不存著也。又怨親平等,舍怨舍親也。此四心普緣法,一切眾生,引起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
      
若得四無色定,所謂虛空定、識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若得不淨觀、阿那般那念(此雲遣來遣去,即入息出息也。此二觀乃佛法二甘露門,但應修習,不應雲得。)諸天來到我所,諸龍、夜叉(捷疾鬼)、薜荔(亦雲閉麗多,此翻祖父鬼)、毗舍闍(噉精氣鬼)、鳩槃茶(甕形厭魅鬼)、羅刹(可畏鬼),來到我所,彼問我,我答彼;我問彼,彼答我,皆犯不可悔。若本欲言羅漢,誤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犯未本心遂故也。
      
若優婆塞,人問言:汝得道耶?若默然,若以相示者,皆犯中可悔(未了了故)。乃至言旋風土鬼來至我所者,犯中可悔。准《十誦律》未得外凡別總相念,妄言已得;戒未清淨,妄言持戒清淨;未曾讀經典,妄言讀誦等,並犯中品可悔罪。
      
名義解釋 — — 外凡   別相念   總相念
      
案:具舍宗,立七賢位,前三位為:
      
五停心位:《法華玄義》中說: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觀。觀能翻邪,定能治亂。靈芝《行宗記》:出世無漏聖道,入道之始,必由五停,不淨居首。故雲甘露初門。修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界分別觀(無我觀、或分析觀)、數息觀等五觀,順次對治貪、嗔、癡及著我、散亂等五障。
      
別相念住位:於身、受、心、法等四項所緣,觀其自性與共相,以治淨、樂、常、我四種顛倒。
      
佛光四顛倒:指四種顛倒妄見,略稱四倒,可分為二:一是有為之四顛倒:指凡夫對於生死有為法,所執之四種錯誤見解——常顛倒、樂顛倒、我顛倒、淨顛倒。即凡夫不知此,迷之真相,而於世間之無常— —執常;於諸苦— —執樂;於無我— —執我;於不淨— —執淨。(無為四倒,此且不論。)
      
四念處:1,身念處: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2,受念處:觀苦樂等感覺,悉皆是苦。3,心念處: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4,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
      
總相念住總觀身、受、心、法修非常、苦、空、非我之行相。前三位稱外凡,又稱三賢位,後四位為內凡,又稱四善根,即:(四)暖法位,(五)頂法位,(六)忍法位,(七)世第一法位。
      
案:暖法位:蕅祖雲:暖法者,內凡四根之初位。從四念處觀發得相似智慧,得善有漏五陰,伏見思惑。如鑽火,先覺暖相,故名暖位。依于淨戒而修念處,由四正勤修四如意足,方得暖法。
      
頂法位:准《俱舍論》:暖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名頂法。亦有上中下三品。
      
律:若優婆塞,實聞而言不聞,實見而言不見,疑有而言無,無而言有,如是等妄語,皆犯可悔。
      
弘公補釋:   經雲:實聞而言不聞等,應犯中品可悔。
又兩舌、惡口、綺語,亦並中品可悔罪。
     
《梵網經合注》:蕅祖釋雲:此妄語有四別:
      
妄言: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覺、知等亦爾,共稱八種妄語。眼根名見,耳根名聞,鼻、舌、身三,名覺,亦名為觸,鼻亦可名為聞,意根名知,又實有言無,實無言有,乃至法說非法,非法說法等,但令違心而語,皆名為妄言。
      
綺語:一切華靡浮辭,無義無利,及一切世間王論、賊論、飲食論等。
      
兩舌:向此說彼,向彼說此,互相離間,令成乖爭。
      
惡口:粗重罵詈,忿怒咒咀,令他不堪。
      
律:若發心欲妄語,未言者,犯下可悔(遠方便也);言而不盡意者,犯中可悔(或誤說、或說不了了,僅名近方便罪也);若向人自言得道者,便犯不可悔。
    
《梵網經全注》正語者,如實而語。正見者,為生死、為菩提、為眾生不為名利。
      
案:如配四弘誓願,則為眾生,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為生死,即煩惱無盡誓願斷。正語,學習無量法門,必以四重戒為根本。為菩提即佛道無上誓願成。
      
南山《戒本疏》戒相例舉:
      
疏:或言:我今日不入世定。前人言:昨日雲何?答言:亦爾不入(犯)中罪。皆謂言近聖相故也。
      
靈芝釋雲:色無色定,名為世定,不入犯者,以言今不入,則顯餘時入故。
      
疏:或雲:我是學。前人問雲:何名學?便言:我是多聞、利根、禪誦、慧解者(犯)中罪。若言:無漏學人者。(犯)重。

      
疏:或言:我是無學。乃至答言:懈怠不學。(犯)中罪。說聖無學者(犯)重。
      
疏:或言:我無所有,無不活畏,及大眾畏。乃至答言:我無衣缽,名無所有者。(犯)中罪。言無貪癡,斷五畏者(犯)重。

      名義解釋——五怖畏
      
佛光:五怖畏有二種,其中一種為:見道以前之人,所起之五種怖畏,又作五恐怖、五怖、五畏。即:
      
不活畏:謂初學者,雖行佈施,但因恐懼自己不能過活之故,常積聚資財,未能盡施所有。
      
惡名畏:謂初學者,為度化眾生,而同入酒肆等處,然未能安行自若,猶恐他人之譏謗。
      
死畏:謂雖起廣大之心,而施與財物等,但仍怖死,故未能捨身。
      
惡道畏:謂恐懼造作不善業,而墮於惡道,故恒處於怖畏中。
      
大眾威德畏:謂于王廷執理之處,或善解法義之威德大眾前,恐懼自己言行有失,而不能於其前為獅子吼。
      
疏:或言:我是盡結使人,我今是佛。乃至答言:過去無故,所以結盡;覺一切不善法,名為佛者。中罪。言:斷結使,說名佛者(犯)重。
    
《僧祗律》雲:若言:某處皆非凡夫者下品罪。我亦在中者,中罪。以非定指故。若言:我亦得此法者,犯重。
      
疏:明聖法起妄,必以心境俱差。凡法明妄,但以心虛,不問境之虛者?(答)凡論妄語,四句分之:初,心境俱虛。二,心境俱實。三,心虛境實。四,境虛心實。
      
案:考《戒本疏》及《行宗記》,將上四句,分別如下:
      
初,心境俱虛:心虛,指心存欺騙;境虛,指妄語之境。如虛說證得四雙八輩,或言四禪、四空定,不淨觀,乃至羅刹來到我所,互相問答,則犯重失戒。
      
,心境俱實:以如心而說,即實證實說,本無妄言,但因佛制:雖然實證,亦不得向人陳說,除臨涅槃時可說,故違佛制,得中品罪。
      
,心虛境實:《戒本疏》:如後小妄,違想而說。
      
,境虛心實:是增上慢。

      
蕅:問:增上慢人,未得言得,未證言證,如第四禪無聞比丘,罪亦重矣,雲何不結罪耶?答:除增上慢者,謂其不達法相,錯認消息,得小輕安,自謂究竟,乃是如心而語,故不結妄語罪耳。是以覺悟之後,悔過精修,尚堪入道。若使硬作主宰,不復虛心,乃有無聞之禍。非如大妄語人,當下失戒,決定沉淪也。
      
律:若狂、若心亂,不覺語者,無犯。

      
弘公補釋:唐(朝)南山律師雲:戲笑說等,雖不犯重,而犯輕罪,以非言說儀軌故也。
     
《菩薩戒本》雲: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難、劓鼻、(耳+刂)耳、剜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而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語。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惟為饒益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說異說,說是語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小乘律中,雖無此文,若為解脫命難等,亦宜准是開聽。

      
蕅:《毗尼後集問辯》就開聽中,不揀凡聖,但令果出悲心,願代他苦,深生慚愧,不以為功,則戒身無恙;倘假言籍口,率意任情,止成自欺,必虧戒體,莫貪大士之虛名,而招長夜之苦報也。
     
《靈峰宗論》:利關不破,得失驚之;名關不破,毀譽動之。既為得失、毀譽所轉,猶以禪道佛法?嗚呼!不見已短,愚也;見而護,愚之愚也。不見人長,惡也;見而掩,惡之惡也。
  
      
弘公戒相表 — — 妄語戒
      
犯相
      
向人說證果乃至羅刹來到我所等,彼領解   ---------上品不可悔根本罪。
      
誤說而未遂本心   ---------中品可悔近方便罪。
      
說不了了,前人未瞭解   ---------中品可悔近方便罪。
      
向聾癡不解語者   ---------中品可悔近方便罪。
      
發心欲妄語而未言  ---------下品可悔遠方便罪。
      
向天龍鬼神說,或向解語畜生說證果等,彼領解   ---------中品可悔等流罪。
      
向人說旋風土鬼來至我所(旋風土鬼次於羅刹等,故為等流)   ---------中品可悔等流罪。
      
向不解語畜生說證果等   ---------下品可悔等流罪。
      
小妄語,又兩舌、惡口、綺語等,(若)言了了   ---------中品可悔等流罪。(若)不了了   ---------下品可悔方便罪。
      
境想
      
向人 — —1,人想。2,人疑。3,非人想。---------此三者為上品不可悔(但指大妄語)
      
向非人— —1,人想。2,非人疑。3,非人想。---------此三者為中品可悔
      
開緣
      
向人說證果等法,不言自證。
      
誤說(欲說他事。而誤說證果等)。
      
戲笑說等。
      
狂亂壞心。
      
以上開緣四種,無犯。
     
《梵網經合注》雲:修證者,藏通初果,別住圓信,永斷事妄。
      
果報《華嚴經二地品》雲: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
     
《十善業道經》雲: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贊法:一,口常清淨優缽羅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誠證,人天敬重。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五分律》雲:僧中妄語,重於百羅漢前是也。
      
弘公補釋    :口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梵網經》及《優婆塞戒經》悉結重罪,不論說者實不,並犯。今五戒中,雖不結重,彌須慎護,心生大懼。若為利養故,種種讚歎他戒、定、慧、解脫、解脫之見成就,而密以自美;若為利養故,坐起行立,言語安詳,以此現得道相,欲令人知,悉犯中品可悔方便罪。
      
在菩薩戒注解中,蕅益大師說:口宣人過,如吐蛆蟲,已是惡口,兩舌之業,況宣如來四眾弟子過,豈非惡口之最重者?不論實與不實,但令陷設治罰心說,必皆失戒。若獎勸心及僧差說過,並名非犯。
     
《薩婆多論》:多我慢,當生下趣,乃至雞、豬、地獄中。

     
《四分律》:互相罵詈,互求長短,疾滅正法。
      
南山:《行事鈔》:內法與外法為因緣:如惡口故,地生荊棘;諂曲心故,地則高下不平;慳貪多故,水旱不調,地生沙礫。不做上惡者,地則平正,如彌勒佛時,人行十善,地多珍寶。
    
《大集經》卷第四十一:------時戒依止大魔軍主,眷屬圍繞前至佛所,對如來立,而說偈言:
      
未曾度脫於自身  生死海中得出離  何以誑他眾生類  雲我安汝置涅槃爾是時如來,答戒依止大魔軍主,而說偈言:
      
我久超度流轉海    更不生於諸有中    慈悲憫念諸群生    是故說於出要道
      
汝於往昔無數劫    已發最勝菩提心    值遇燃燈佛世尊    修行佈施及持戒
      
如是過去千億佛,悉已恭敬曾供養。當得於此清淨乘,我今決定授汝記
      
未來成佛還如我  雲何乃說誑眾生  我今施汝智慧眼  可念前生行本末
      
時戒依止魔軍主  即得宿命識生身  頭陀苦節習於禪  業果福德皆明瞭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聞此偈已,念彼過去福德因緣,對於如來無體布地,眼中淚出,長跪合掌作如是言:如來世尊!我大懊悔、我大慚愧、如大癡人、如迷如醉、如著鬼癲,我念過去,經一阿僧祗劫,大精進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羅蜜,修習聖道,作諸福德,值佛現在,種種供養,聽受妙法,發弘誓願,乃至迦葉如來法中,有一比丘,說聲聞法;有大乘人,說菩薩法,我於爾時,心錯口惡,謗此說人,言是魔語,或魔眷屬。大乘人邊,說小乘過,如是惡口說因緣故,我於彼中,迦葉如來不授我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彼惡口罪業因緣,我於彼死,魔界中生,受是身來,已經五十七億千歲。世尊,我寧更曆六百千年,受地獄苦,終不一念,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況退於四梵行念。第一、第二如是懺悔,乃至第三亦如是懺悔,並於眷屬亦複如是。又過去世流轉際中,如是當來,於生死海及在地獄,終不暫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言:軍主,善哉善哉!善男子,若複有人,燃於大燈,如須彌山,並七寶物,於無量世,供養諸佛,是福德聚,不如有人至心慈悲,發菩提心,何以故?發是心者,乃是供養十方諸佛,彼過去福,此最為勝。汝善男子,今盡此罪,更莫餘念,生死五陰,一切有中,得導師身。爾時戒依止菩薩摩訶薩,即於坐處,得法順忍。從座而起,頭面作禮,繞佛三匝,即脫身上無價寶衣,真珠瓔珞,供養如來,脫佈施已,說偈問言:
      
菩薩雲何修諸法    達了一切悉皆空    觀察世間如水泡    能盡諸有無明縛
      
一切惡見性非實    得勝無生順忍心    常於菩提道中行    能令眾生得解脫
      
爾時世尊,答戒依止,而說偈言:
      
不動如山四種心    智慧之人乃能有    無量億劫受諸苦    為憫一切諸眾生
      
佛說禁戒堅固持    乃至不破如一點    一切三世佛正法    具足圓滿悉能行
      
爾時八萬四千魔軍及戒依止菩薩眷屬,聞戒依止得受記已,心大歡喜,即於佛前至心悔過,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宗喀巴大師說:於菩薩前,若起嗔恚,隨一一刹那,須經一一劫數無間獄。
    
《海龍王經》:(大意)龍王向佛說:我在劫初,住在大海,妻子兒子都很少,到了現在,我的眷屬非常的繁多。佛告龍王:這些眷屬,多是過去生於佛法中,修福毀犯戒律者所生,其中,拘留孫佛法運中,有九十八萬億人違棄禁戒,生於龍中;拘那含牟尼佛法運中,有八十億人毀戒,墮於龍中;迦葉佛時,有六十四億人破戒,墮在龍中;於我法中,有九百九十億居家之人,相互鬥爭,誹謗經戒,墮在龍中。

      
受報淺深並由意業為本(如下分別
)
      
制輕業重(以重心,破輕戒,得罪重。)

      
無慚心。
      
邪見心。
      
不信心(不信聖教,不信因果)。
      
疑惑心(疑聖教,疑果報)。
      
制重業輕(以輕心,破重戒,得罪輕。)- - - - - -反上四種心可解。

         飲酒戒第五
      
制戒緣起:律文大意:
      
佛在支提國的時候,有一條惡龍,兇暴惡毒,沒有人敢去它的住處,象馬牛羊駱駝等動物,都遠遠地躲開,乃至鳥類,也不敢飛過其上,秋穀熟時,破滅諸穀。長老莎伽陀(或雲槃陀。此翻小路邊生,又翻繼道。在昔慳法,又喜飲酒,今生愚鈍,一百日中不誦一偈,佛令調息,證阿羅漢。)游化支提國,漸漸來到龍的住處,入村乞食時,聽說有惡龍,長老莎伽陀就在泉邊樹下,敷坐具大坐。龍聞衣氣,即發嗔恚,從身出煙,長老莎伽陀,即入三昧,以神通力,身也出煙;龍倍嗔恚,身上出火,莎伽陀又入火光三昧,身也出火;龍又下冰雹,莎伽陀同樣下雹;龍就大放霹靂,飛出弓箭、刀、矛,莎伽陀即變作青色蓮花、黃色、紅色的蓮花;龍又變毒蛇、蜈蚣等等,莎伽即變作青蓮花纓珞、黃花纓珞種種;龍用盡所有威力,仍然不能取勝,即失去威神光明,長老知道龍的勢力已盡,不再能動,即變作細身,從龍兩耳入,從兩眼出,然後從鼻入,從口出,在龍頭上,往來經行,不傷龍身……龍大為驚訝,嚇得毛髮直豎,合掌向長老莎伽陀說:我皈依您。莎伽陀回答:不要皈依我,應當皈依我師——皈依佛。龍就鄭重地說:我從今天起,皈依三寶,終身作佛的優婆塞。三番自皈,作佛弟子以後,再不作惡。於是長老的名聲流布各國。一些善良的人,懷著感恩的心,作飲食供養他,其中有一貧窮的女人,很尊敬長老莎伽陀,做名酥乳麋來供養他,用齋之後,女人又供養似水色酒,師父不看而飲,為齋主說法而去,在走近寺院的時候,酒勢發作,醉倒在地,袈裟、漉水囊、缽、仗等物各在一處,醉倒在地,一無所知。這時佛與尊者阿難(此雲歡喜,佛之堂弟。佛成道時生,為佛侍者,又翻慶喜,又翻無染)路過這裏,佛看見之後,告訴比丘僧:弟子們,有一條毒龍危害一方,善男子莎伽陀已經折伏它,如今,人們及鳥獸得到安樂,大家知道嗎?眾中有人回答:見到了,世尊!聽到了,世尊。佛說:你們的想法又怎樣?善男子莎伽陀,現在能折伏青蛙嗎?答言:不能,世尊。佛說:聖人飲酒,尚且如此,何況凡夫,像這樣過失,乃至更重的罪過,都會由飲酒造成。從今天起,凡自稱是佛弟子的,不得飲酒,乃至小草頭一滴,也不得飲。
      
制意:南山《戒本疏》:凡酒為毒水,飲則成患,令人志性倡狂,廣起諸過,妨廢正修,招致譏過,生患之本,甯容不禁。

      
靈芝釋雲:初、二句示酒體,以能害人,故雲毒水,出《八師經》。即過患:一,志性倡狂,謂不能自守,有所妄為也。二,廣起諸患:菩薩戒雲:酒生過失無量,《智論》列三十五失。三,妨廢正修,心神昏倒故。四,招致譏過,非佛子所宜故。
      
律:佛告諸比丘優婆塞:不得飲酒,有二種:穀酒、木酒。谷酒可知。木酒者,或用植物根莖葉花果,用種種子,諸藥草雜作酒,有酒色、酒香、酒味,飲能醉人,是名為酒。若優婆塞嘗咽者,亦名為飲犯罪。若飲穀酒,咽咽犯罪。若飲酢酒,隨咽咽犯。若飲甜酒,隨咽咽犯。若噉曲能醉者,隨咽咽犯。若噉滴糟,隨咽咽犯。若飲酒澱,隨咽咽犯。若飲似酒酒色、酒香、酒味能令人醉者,隨咽咽犯。
      
弘公補釋:    “似酒酒色,《麗藏》本下無字,大律亦爾。
      
律:若但作酒色,無酒香、無酒味、不能醉人及餘飲皆不犯。
      
蕅:酢謂味酸也。但是飲之能醉,不論味酸味甜,皆悉犯罪。麴者,作酒之藥。滴糟者,即今燒酒。酒澱者,澱(音殿)酒之滓(音子)垽(音印)。似酒者,果漿等,變熟之後,亦能醉人。此酒戒但是遮罪,為防過故,與前四根本戒同制。
      
三緣成犯:一,是酒,謂飲之醉人。二,酒想,知是酒或酒和合。三,入口咽咽,結可悔罪也。
      
若食中不知有酒,或酒煮湯,已失酒性,不能醉人者,並皆不犯。
      
弘公補釋  :宋(朝)靈芝律師雲:餘藥不治,酒不藥者,非謂有病即得飲也。須遍以餘藥治之不瘥,方始服之。(又雲)此方多有糟藏之物,氣味全在,猶能醉人,世多貪噉,最難節約,想西竺本無,故教所不制,准前糟麴,足為明例,有道高士,幸宜從急。
      
弘公:若教他人飲酒者,咽咽二俱結罪。咽咽結罪者,隨一咽,結一罪,多咽結多罪。

       
若已受五戒而毀犯者,皆突吉羅罪(新譯作突色訖裏多)。分其輕重,為上中下三品。突吉羅,此雲惡作。《佛說犯戒罪輕重經》雲:若輕慢佛語,犯是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萬歲。《涅槃經》雲:若言:如來說突吉羅,如上歲數入地獄者,並是如來方便怖人。如是說者,當知決定是魔經律,非佛所說。《梵網經合注》雲:修證者,初果永斷事酤,未免自飲。四果永不復飲。又雲:得自在人,飲無迷亂。

弘公戒相表 — — 酒戒
      
犯相
      
凡作酒色、酒香、酒味,(或缺一、缺二)飲之能醉人   ------中品可悔根本罪。
      
欲飲而未咽   ------下品可悔方便罪。
      
凡作酒色、酒香、酒味,飲之不能醉人者。(但體是酒)   ------下品可悔等流罪。
      
境想
      
——1,酒想。2酒疑(此二種為中品可悔。)3,非酒想(此為下品可悔。)
      
非酒——1,酒想(下品可悔。)2,非酒疑(無犯)。3,非酒想(無犯)。
      
開緣
      
食中不知有酒而誤飲。
      
或酒煮物,已失酒性,不能醉人。
      
病時餘藥治不瘥,以酒為藥。
      
以酒塗瘡。
      
狂亂壞心。
      
以上五種無犯。
      
果報《梵網經合注》:飲酒之罪,有五(個)五百果(報):第一(個)五百世,在鹹糟地獄。(第)二(個)五百世,在沸尿。(第)三(個)五百世,在曲蛆蟲。(第)四(個)五百世,在蠅蚋。(第)五(個)五百世,在癡熱無知蟲。(經)文雲:五百世無手或但舉最後五百世也。又雲:此是遮業,以王法所不禁故,然是惡律儀所攝,雖不受戒作此業者,易招苦報。
     
《梵網經略疏》引《鬼問目連經》雲:一鬼問言我一生來頑癡無知,何罪所致?目連答言:汝為人時,以酒施人,複強勸飲,令其顛倒,今受花報,果在地獄。
      
問:既生過失無量,雲何《義疏》言:不為過患悉許?’”答:既雲生過無量,而能免斯過者,故許也。如波斯匿王夫人末利,從佛受戒已,遇王欲殺廚官,夫人以酒宴王,共相歡勸,王喜夫人飲酒,樂已忘殺,其刑遂寢。夫人詣佛懺悔,佛言:如是飲者,獲大善利,不犯戒也。倘才聞此語,而無末利權行善用,妄效其跡,則果報誠難逃也。又如,齊僧曇顯,醉中與黃冠角法,能使無量道歸降,佛法由此大興。飲酖毒而遺尿,石盡碎裂;飽酒肉而諷華嚴,一夜已終六帙。若能如此,則不生過失,苟無斯能為害非小。

     
《輪轉五道經》雲:為人喜飲酒醉,死入沸屎泥犁中,後墮猩猩獸中,後生為人愚癡,故無所知。

      
靈芝《行宗記》中提到,菩薩戒雲:酒生過失無量。且據《智論》,具列三十五失:一,現財物虛竭。二,眾病之門。三,鬥爭之本。四,裸形無恥。五,醜名惡聲。六,覆沒智慧。七,所應得物不得,已得即失。八,伏匿之事,盡向人說。九,廢業不成。十,醉為愁本。十一,身力轉少。十二,身色壞。十三至二十,不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尊長、佛、法、僧。二十一,朋黨惡人。二十二,疏遠賢善。二十三,作破戒人。二十四,無慚無愧。二十五,不守六情。二十六,縱色放逸。二十七,人所憎惡。二十八,親眷擯棄。二十九,行不善法。三十,棄舍善法。三十一,人不信用。三十二,遠離涅槃。三十三,種癡狂業。三十四,命終墮地獄。三十五,當來狂(馬+矣)。

      
      
案:  懺悔法
      
懺是古印度語音懺摩的略稱,翻譯為悔過;悔是此土之言。所以懺悔一詞是華梵相合。《止觀》雲: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心地觀經》雲:若覆罪者,罪即增長,髮露懺悔,罪即消除。若對比丘、比丘尼懺悔,應長跪合掌,稱:大德。若對男(女)居士懺悔,稱:鄔波索(斯)迦。
      
以犯酒為例,懺悔五戒中,所犯中品罪、下品罪格式:
     
《濟濤律師遺集》:
      
大德存念,我優婆塞某甲,有故飲酒,犯中下品可悔惡作罪若干次、或不憶數及方便覆藏惡作罪(若干日、或不憶數)此所犯罪,我今於大德前,從清淨來,並皆髮露,不作覆藏,由髮露已,便得安樂。(如是三說)。所對者問言:汝見罪否?答言:我見。又問:將來諸戒能善護否?答言:能護。所對者言:好。答言:善。(受懺悔的人,必是沒犯過前四根本重戒的,並不與前來懺悔的人同犯一戒,方可接受別人懺悔,方能懺除他人之可悔罪。)

       案:五戒與種子(考《梵網經》及永明延壽祖師開示。)
      
食肉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何況殺生。偷盜斷福德種子。邪淫斷清淨種子。飲酒亂智慧種子。(妄語壞信用種子。)— —翻上五種可知。

      
                                            
經論及祖語
     
      
《華嚴經》:戒是無上菩提本  應當具足持淨戒  或能堅持於淨戒  則是如來所讚歎。
      
《涅槃經》: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若持是經而毀淨戒,是魔眷屬,非我弟子。我亦不聽受持是經。
      
《月燈三昧經》:雖有色族及多聞,若無戒智猶禽獸。雖處卑下少聞見,能持淨戒名勝士。
      
《靈峰宗論》:卷一之四人知宗者佛心,教者佛語,不知戒者佛身也。盧舍那佛以戒為本(盧舍那此翻淨滿。)惡無不止,故淨;善無不行,故滿。倘身既不存,心將安寄?語將安宣?縱透千七百公案,通十二部了義,止成依草附木,無主孤魂而已。
      
《大般若經》:若不持戒,尚不能得野幹之身,況複佛身。
      
《持地經》: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賤人身,況複大人相報。
      
《長爪梵志所問經》:問:如何獲得金剛不壞之身?答:由前生遠離殺害有情。問:如何獲得手指纖長,網縵為相?答:由前生遠離偷盜他人財物。問:如何獲得具足色力諸根圓滿?答:由前生遠離女人欲染之事。問:如何獲得出廣長舌自覆其面?答:由前生遠離妄語詭誑於人。問:如何獲得威儀庠序如師子行?答:由前生遠離諸酒放逸之處。問:如何獲得微妙相好莊嚴其身?答:由前生遠離歌舞娼豔之事。問:如何獲得上妙香氣氛馥其身?答:由前生遠離香花瓔珞裝飾。問:如何獲得金剛勝妙之座?答:由前生遠離高床大床嬌恣之物。問:如何獲得四十牙齒鮮白齊平?答:由前生遠離非時飲噉諸食。問:如何獲得頂上圓髻圓滿相好?答:由前生於一切應恭敬處,五輪著地,以無慢心,虔誠致禮。
     
《大智度論》:若求大利,當堅持戒,一切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以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又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渡,是不可得,若無戒者,欲得好果,亦不可得。若棄此戒,雖居山苦行,飲水服氣、著草衣、披袈裟等,受諸苦行,空無所得。人雖貧賤而能持戒,香聞十方,名聲遠布,天人敬愛,所願皆得。持戒之人,壽終之時,風刀解身,筋脈斷絕,心不怖畏。

     
《南海寄歸內法傳》:豈有欲受戒時,非常勞倦,亦即得已,戒不關懷,不誦戒經,不披律典,虛沾法伍,自損損他,若此之流,成滅法者。------------唐義淨三藏撰
       
虛雲禪師說:要知今日之人未能進步者,病在說食數寶,廢棄因果、律儀,此同弊也。
     
《善見律》:毗尼藏者,是佛法壽。毗尼藏在,佛法亦住。
     
《善見論》:佛語阿難:我滅度後,有五種法,令法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師。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世。三,若有中國十人,邊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師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蕅益大師法語——八則
      
正法壞滅,全由律學不明   -------------《靈峰集要》8507頁。
      
若不持戒,縱能習講坐禪,興諸福業,皆為魔業,必入魔黨。故好心出家者,決須從持戒開始,自利利他,法皆成就,舍此通途,便無捷徑。------------《靈峰集要》7681頁。
      
《靈峰宗論》卷二之一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一,嗔恚——橫於自他,而生惱害。二,我慢——於諸僧寶,而生輕忽。三,懈怠——於諸妙法,不肯學習。三法有一,牽如惡道,忘失信心。
      
問:念佛一門,廣大簡易,信應奉行,但能一心念佛,自然止惡防非,何須(石+乞)(石+乞)窮年學此律法?名相浩繁,已非簡易,恐不若專家宏淨土法門之妙也?答:持戒念佛,本是一門,原非異輒,淨戒為因,淨土為果。若以持名為徑,學律為紆,既違顧命誠言,甯成念佛三昧?夫海無涯,如寶無厭,豈不廣大?作犯止持,保任解脫,豈不簡易?故一心念佛者,雖能止惡防非,專精律學者,尤為守佛明誨,現在則紹隆佛種,臨終上品上生,法門之妙,孰過於此?”---------------《靈峰集要》7668頁。
      
《靈峰宗論》:若初心便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皆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
      
問:時丁未運,外緣不豐,內因微薄,必欲纖毫無犯,而演弘宗,則佛法不能廣布,完小節而失大益,豈菩薩本心?答:正由人情懈怠,不肯輕重等護,致成末運。今欲宏宗演教,必以持戒為本。戒律精嚴,則內因淳厚,外緣自豐,白毫相中一分光明,決非誑語。若以戒為小節,便成謗法,談宗說教,皆是儱侗瞞盰,設獲外緣,總名魔業,有何益于正法哉?------------------《靈峰集要》7670頁。
      
案:《佛藏經》雲:如來滅後,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舍利及弟子,設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于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
      
韋馱菩薩說:只要你有三分修行,我就有七分感應。

      
憶予初出家時,自恃根本清淨,深畏瑣屑行持,尚不肯受沙彌十戒,況複具圓,只因叢林隨眾,強受十戒,既而披覽戒本,乃至備閱律藏,方信欲得自在無畏,必須精熟毗尼未學,觸途成滯。--------------------《靈峰集要》7683頁。
      
問:具諸戒行,固是上品上生章中,三種眾生之一。然持戒如地,萬善由之生成,定共道共,皆悉具攝,何必更須念佛?又念佛橫出三界,捷徑法門,臨終十念即得往生,何必煩瑣戒相?既二俱捷徑,隨行一途即得,何故腳踏兩邊,方名全遵佛語?答:定共道共固,能堅出生死,苟無淨願,止生方便穢土。若持戒兼念佛,設能斷通別惑,任運能生方便、實報、寂光等三淨土,縱未斷惑,亦可生同居淨土。又念佛以淨其心,正無上妙戒。不遵念佛得度之訓,亦是虧違如來教敕,律制所訶。至若恃十念往生之捷徑,而輕戒相為煩瑣,便非真念佛人,臨終十念,敢保決難成就,故必淨戒為因,淨為果,方成出要,是為一道清淨,豈曰腳踏兩邊?”--------------------《靈峰集要》7693頁。

       這份關於在家五戒的資料,為了方便有緣的同修學習,由覺慧法師宣導,才整理出來,因為自己初學五戒,無力完滿地編輯,只供參考
                                                                                                             
彙編者釋聖聞
                                                                                                    
佛曆二五四年臘月初九日
                                                                                                     
OO一年一月三日修改


                                                                    ------
全文完------

相關文章: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緣氣:(4188)
優婆塞戒經·八齋戒品第二十一 緣氣:(10607)

上一篇(皈依三寶的介說 ) 回目錄 下一篇(五戒相經箋要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