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阿彌陀佛”名號

  顧玨

  摘要淨土宗是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亦稱“蓮宗”。它方便易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真是“是男是女總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法門。淨土宗用念佛名作為宗教修行的主要方法。但是如果認為淨土宗沒有任何哲理,那麼這便是不瞭解淨土宗了。為什麼單單靠念“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這個名號就具有不簡單的哲學理論。本文將對“阿彌陀佛”名號的含義、來源以及所蘊涵的思想做一淺顯的討論。

  關鍵字阿彌陀佛名號 淨土宗

  中圖分類號:B94文獻標識碼:A

  淨土宗是中國佛教宗派之一。淨土法門,是佛教最容易使人接受和信仰的一個宗派。它方便易行,所以導致人們歡喜修學、信受奉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真是“是男是女總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法門。佛教認為依靠個人的力量企圖解脫現實世界的苦難是不可能的,必須依靠佛力的接引、援救,才能離開現實的污穢的世界,往生西方淨土。淨土宗用念佛名作為宗教修行的主要方法。每天念佛萬聲以至十萬聲,長期養成習慣,死後即可得到佛的接引,送往西方安樂淨土。由於修行簡易,不要理論,甚至不必識字,只要會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可得到解脫,故在社會上容易流行。為什麼單單靠念“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這個名號就具有不簡單的哲學理論。

  1 阿彌陀佛名號分析

  “阿彌陀佛”是梵文“Amita-buddha”的音譯,略稱為彌陀。“阿”意譯為“無”,“彌陀”意譯為“量”,“阿彌陀”合在一起可以翻譯為“無量”。所以“阿彌陀佛”應該可以意譯為“無量佛”,同時“阿彌陀佛”又被稱為“無量壽佛”和“無量光佛”,《阿彌陀經》中載:“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故名阿彌陀。”由此可以知道,“阿彌陀佛”之所以被稱為“無量壽佛”和“無量光佛”,是因為其壽命無量,佛光遍照無窮的緣故。據梵本所載,阿彌陀佛的梵文有兩種。其一,阿彌陀婆(Amita^bha),譯為無量光。Amita^bha系由形容詞的amita(無量的)與女性名詞a^bha^(光)結合而成。此中,amita的mi,語根為ma,意為“量”;在mi之後加上接尾語ta,則成為形容詞,意為“有限量的”;又在mita之前,加上有“無”或“不”語意的接頭語a,而成amita(無量)一詞。又‘a^bha^’是在bha^(光耀)的語根上,加上有‘近’的意思的接頭語a^,其詞性屬女性名詞。但此處不是指無量的光明,而是當作有無量光明佛的名號,因此,將語根的母音的語尾a^縮成短音,而成男性名詞。其二,阿彌陀庾斯(Ami-ta^yus),譯為無量壽。Amita^yus系由形容詞amita與中性名詞a^yus(壽命)合成。據說a^yus的語根是具有呼吸之義的‘an’,然而有人認為a^y的語根是ay(行),其後加上接尾語us,而成有‘壽命’之義的中性名詞。羅什在譯《阿彌陀經》時,對此二者並不加以區別,都稱之為阿彌陀。①

  同時需要說明的是,在早期的佛教典籍中,比如《般舟三昧經》、《大阿彌陀經》、《維摩詰經》等經典中只有“Amita-buddha”即“阿彌陀佛”的名號,而沒有“Amita-yus”(無量壽佛)和 “Amita-bha”(無量光佛)之稱,由此可以推斷,“無量壽”和“無量光”是隨著後世淨土思想的發展而附加給“阿彌陀佛”(無量佛)的兩種屬性。

  為什麼簡單的“阿彌陀佛”會出現這麼多不同的翻譯呢?因為隨著淨土思想的發展,人們對於“Amita-buddha”開始出現了不同的理解,同時隨著各種不同思想的影響,“Amita-buddha”就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名號。但是,無論是將“Amita-buddha”譯為“無量壽佛”或者“無量光佛”,抑或是其他名號,任何譯名都不能準確表達出“Amita-buddha”的豐富內涵。因此,為了保證這個詞的全部含義,我們一般直接採用“Amita-buddha”的音譯,稱其為“阿彌陀佛”,這也是符合我國佛教經典翻譯的“五不翻”原則。

  2 阿彌陀佛名號的來源

  上文說到,“Amita-buddha”隨著淨土思想的發展以及其他各種宗教思想的影響而出現了不同的含義,那麼“Amita-buddha”的來源在哪呢?

  從宗教史學的角度來看,“Amita-buddha”的出現可能與太陽的崇拜有關。印順法師說:“仔細研究起來,阿彌陀佛與太陽是有關係的。”②印度的婆羅門教,有以太陽為崇拜物件的。古代印度婆羅門教崇拜太陽,稱太陽神為彌陀羅。佛法雖本無此說,然在大乘普應眾機的過程中,太陽崇拜的思想,也就方便的含攝到阿彌陀中。這是從哪里知道的呢?《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是“落日觀”,經中記載:“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瞭。是為日想,名曰初觀。”再從此逐次觀水、觀地、觀園林、房屋,觀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這即是以落日為根本曼荼羅;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即依太陽而生起顯現。“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是中國人的看法。在印度,落日作為光明的歸宿、依處看。太陽落山,不是沒有了,而是一切的光明歸藏於此。明天的太陽東升,即是依此為本而顯現的。佛法說涅槃為空寂、為寂滅、為本不生;於空寂、寂靜、無生中,起無邊化用。佛法是以寂滅為本性的;落日也是這樣,是光明藏,是一切光明的究極所依。

  同時“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光”,便是太陽(下轉第59頁)(上接第57頁)光的擴大和引申。佛教吸收了古印度崇拜太陽神的思想,同時又受到來自希臘、波斯等地宗教他力救濟的祈禱崇拜影響,逐漸創造出了“阿彌陀佛”。

  同時在《大乘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訓示阿難禮拜阿彌陀佛,應當“向落日處”。落日是一切光明藏的究竟所依處,淨土宗對落日的重視,亦融會著印度與波斯崇拜太陽神的象徵意義。 另外,密教稱阿彌陀佛為“甘露王”,稱阿彌陀佛化身說法的時候,瀉甘露之雨,《胎藏曼荼羅大鈔》中記載:“服甘露不老不死,故名無量壽矣。”為什麼在這裏“阿彌陀佛”又有了“甘露”的意思了呢?從詞源上來看,梵文“Amita”的原義即有“甘露”和“不死”的含義。就“甘露”、“不死”的詞原來看,巴厘語的“Amatam(甘露)“Amadam(不死)”梵語應該為“Amrita”,清除“Amrita”的動詞“r”,剩下動詞“i”便成了另外的“Amita”一詞,這是一個俗語的語句,這樣的轉訛在語言文字的發展過程中應該是合理的變化。且“Amita”一詞,在古奧義書上就有記載,是“到達彼岸後的境界”的意思。實際上“Amita(甘露)”這一詞最早出現是在《犁俱吠陀》的祈禱句中,如《犁俱吠陀》卷九中記載:“於彼處所,我獲不死(Amita)。”這裏的“不死”在吠陀時代,就是他們所追求的天界永恆存在的理想。這一理想在後來佛教創立的時候,被吸收作為一個終極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涅槃”,這在南傳巴厘經典Abhidhanappadipik裏以及漢譯《四諦論》中解釋“涅槃”的同義詞時,都記載有“甘露”和“不死”的意思。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可以從詞原上來推測,阿彌陀佛的信仰不僅含有太陽神的崇拜在內,同時也統攝了當時印度人的彼岸信仰在內,也就是進一步以大乘思想攝取奧義書的彼岸境界(即甘露所在)來安立一個淨化的佛國世界。

  從上面的的內容我們可以推測出,阿彌陀佛的來源可能是古代婆羅門對於太陽神的崇拜,同時也攝取了自吠陀以來各派宗教共同追求的彼岸思想並將其淨化與昇華。

  注釋

  ①佛教大辭典.

  ②印順.妙雲集下篇之四 淨土與禪.臺北正聞出版社:22.

  出自: 《科教導刊 》 2010年11期

 

相關文章:
淺析“綠度母”名稱及其涵義 盛麗 緣氣:(8749)

上一篇( 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回目錄 下一篇(西方極樂淨土導師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