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索達吉堪布

 學習外道觀點對於學習佛教的意義

索達吉堪布

【中觀莊嚴論釋·第六十六課】

 

  現在外面有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宗教,比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等等,但真正以智慧觀察時,不要說圓滿正等覺如來的果位,就連小乘斷除人我的果位都不具足。當然,表面上他們也會行持十善、承認解脫等,但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在學習的時候,如果沒有精通其中的要點,可能有些人認為道教、基督教所宣講的教義也非常不錯,他們也會守持戒律,甚至六波羅蜜多全部具足,但是佛教所講的三輪體空的佈施、持戒、安忍……這些一一觀察的話,大多數外道都是依靠世間的道來修持。這一點,佛陀早就已經告訴我們:依靠世間道只能暫時壓制煩惱,所獲得的也僅僅是有漏的神通、神變等。

 

  現在很多人認為:隨學哪一個宗教都無所謂,反正都是做好人好事。從世俗的某種概念來講,這種情況的確存在,但真正去分析的話,裡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別。這一點,具有智慧的人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不會盲目地跟從;沒有智慧的人可能覺得沒有什麼差別,然後也會欣然隨學這些宗派。信仰這樣的宗教,與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相比較,當然有信仰要好一些,但從最究竟解脫的角度而言,真的是非常可惜。

 

  我們在這裡並不是排斥哪一個宗教,也不是譭謗哪一個宗教,但從古至今,能夠以事勢理、法爾理等四種理真實成立的,唯一就是佛教。所以,沒有學習因明、中觀、《俱舍論》的話,很多人可能會像世間人一樣,只是行持表面的一些善法,以這種行為捨棄自己的見修行果,這是相當可惜的。

 

  有些人也許會想:我們整天學習外道有什麼用啊?我們也不是外道……。實際上,學習外道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習外道的觀點以後,真正具有智慧的人就會詳細辨別佛教與外道的不同,也就不會捨棄自己純正的觀點和行為。

 

 

 

【第九十七課】

 

  對於佛陀宣講的真理,自古以來,任何一個邪門外道都無可反駁。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在佛陀出世之後的兩千五百多年當中,世間上也出現了眾多的文學巨匠和研究世間真理的人,卻根本無法遮破釋迦牟尼佛的勝義理和世俗理。

 

 

 

 

【第九十九課】

 

  我經常這樣想:佛教與任何世間人、外道都不能同流合污,一定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見解。當然,在語言和行為上偶爾隨順他人是可以的,但在見解上一定要有一種確定性,切切不可隨波逐流。

 

 

【第一百零六課】

   麥彭仁波切在《中觀莊嚴論釋》的後面說過,我們雖然不是外道,也不會去學習外道,但是外道的這些分別邪見,還是在我們相續中以明顯或隱藏的方式存在著,所以,學習這些觀點非常有必要。

 

 

【第一百一十二課】

 

 

  一般來說,遮破外道等觀點的目的,也並非僅僅是目光朝外的爭辯,而是要認識到:我們自身也存在與外道主張相似的顛倒惡念。

 

  《中觀莊嚴論釋》以及《如意寶藏論》、《勝乘寶藏論》、《宗派寶藏論》等,都著重宣說了外道的各種觀點,尤其《勝乘寶藏論》講外道的觀點相當多。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外道的觀點呢?實際上,並不是為了與外道辯論才學習他們的觀點,而是要明白:依靠其他惡知識或者惡劣的環境,外道的很多邪知邪見在我們相續中也是存在的。

 

  比如前面講到,有些人認為佛陀不是遍知,有些人認為即使已斷煩惱也會再次恢復。在座的人裡面可能會存在相似的觀點,即使現在沒有這種想法,但在相續中很可能會留存以前做外道時的習氣和種子,而且,每個凡夫人,從無始以來在輪回中對任何法都有一種實有的執著。因此,必須通過因明斷除名言中各種邪知邪見的種子與習氣,通過空性法門斷除對勝義實有的執著。

 

 

  所以,依靠現在所學習的這些論典,直接或間接可以損害我們相續中很多外道的種子。現在如果沒有損害這些種子,以後遇到外道的本師或唯物主義者,依靠他們的影響,我們也許會將因果全部否認,然後秉持他們的觀點。有些人也許即生不一定遇到這樣的因緣,但來世也會如此。

 

  因而現在遇到空性法門的時候,一定要將自相續中的現行部分和種子部分全部燒毀。大家應該這樣發願,這種發願的力量很強大。人生如是的短暫,即生已經遇到如此殊勝的空性法門,一定要精進修持,並且發願生生世世不離開空性智慧法門、生生世世不再生起各種不符合實際道理的惡念,時時刻刻都發這樣的誓願非常重要。

 

  我們平時也要求大家,在未得到一定境界之前,最好不要看外道以及一些亂七八糟的書。以前高僧大德們的教言也說:喜歡看貪欲方面的書,自相續的貪心自然而然會膨脹;喜歡看戰爭方面的書,相續中的嗔恨心也會不斷爆發;如果看愚癡方面的,比如上網,心相續很快就會被無明的烏雲覆蓋。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中也這樣講,在末法時代,貪嗔癡方面的外緣很難控制,但希望你們早日清醒,應該希求對自己和眾生具有意義的學問。一般無有任何意義的書籍,連世間稍有水準的人也從來不會感興趣。因為人生很短暫,幾十年一閃而過,在這短暫的時間當中,如果把精力全部用在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今後想要再次得到人身也是很困難的。大家在這方面應該要分析、觀察自己的相續。

 

  這裡說:具有智慧財寶的人可以看他宗的書籍。以前的高僧大德們也這樣要求後學者:相續中未得到非常穩固的境界之前,對外道或者世間的雜書一律不能看;達到一定境界之後,世間的任何學問都不會動搖你的見解,這時為了攝受世間人、排除邪魔外道的觀點,瞭解外道的觀點也是允許的。——第一百零七課

 

  在座的人,有些外道或者其他人與你辯論的時候,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對佛教真正的觀點說不出來,如果真正說得出來的話,佛法的真理不會敗倒在任何科學或者理論學家、文學家面前。世間的這種智慧,不要說大慈大悲的釋迦牟尼佛,就連小乘阿羅漢的境界都不具足,因為畢竟是凡夫人,只是在自己所研究的某個範圍或者領域有一點成就而已。

 

  所以,大家雖然不能對科學特別輕視,但也不要過分看重,因為佛教真的很了不起。但作為真正的佛教徒,關於前世今生、業因果等很多問題,別人給你提出來的時候,你會不會回答?如果回答不出來,也只能敗在他們面前。以前印度那爛陀寺等許多寺院,如果有外道來辯論,一些小班智達經常特別害怕,因為當時的外道辯論特別厲害,所以護門班智達都是由那若巴、帝洛巴這些大班智達來擔任的。

 

  我想,現在大多數世間人根本不學理論,每天只是想著錢財,可能基本上不會有這方面的疑問。萬一有的話,最好以佛教的觀點來回答,這個很重要。不然,真正有外道徒來辯論的時候,“啊,堪布,你幫我回答……”那時候不一定找得到……

  眾生的心以外不可能有其他法成為心的因。依靠這種理由,前面所說的眾生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所謂的心在名言中一直連續不斷,這個問題也很容易證實。

 

  依靠這部《中觀莊嚴論》,已經將所有外道承認的常見和斷見全部遠離了。為什麼呢?因為因滅盡以後果隨之產生,就像青稞的種子和青稞的苗芽一樣。

 

 

【第一百二十三課】

 

  《現觀莊嚴論》說:“大師于此說,一切相智道,非餘所能領。”意思是說,具足大慈大悲的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基智、道智、遍智以及四加行和法身這八種事,除佛陀以外,並不是其他聲聞緣覺和外道的境界。當然,菩薩對其中的部分道理已經通達,而大乘的凡夫修行人只是一種抉擇性的理解。

   所以說,此二理並不是他眾的共同行境,即使世間最聰明的、最有權威的眾生也未精通。比如智慧上非常了不起的愛因斯坦、牛頓等很多科學家和文學家,對於中觀唯識結合起來的現空雙運的意義,也從來沒有領受過。魯迅先生在晚年的時候,對佛教雖然稍微有所涉及,也只是慈悲人道主義、共創世界美好的未來等等,僅僅在理念上稍微有一點瞭解而已。哪怕世間上非常權威、非常了不起獲得諾貝爾獎的這些人,也根本沒有領悟到這一點,非常可惜!

 

  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勝乘寶藏論》當中,對外道觀點也講得特別廣。他們表面看來對空性似乎有所瞭解,世俗中也有慈善等行為,但是千萬不要以此原因加入外道。你學習中觀一段時間以後,認為:外道也有空性法門,他們的教法還是很殊勝的。然後說:“我現在已經是某某慈善機構的某某秘書長,你應該隨喜……。”如果這樣的話,真的感到非常可惜!

 

  現在除佛教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宗教,他們表面上與佛教很相似,有些好像已經超勝了佛教。我以前在《旅途腳印》裡寫過有些修女的故事,她們已經將自己的所有事情放下,全身心投入到慈善行為當中,這種救世精神很值得隨喜。但不能因為這一點就加入他們的團體,不然真的是特別可惜!

 

  佛教當中的有些法師講到外道功德的時候,有一部分人批評他說:既然如此,你自己也可以進入外道裡面去……。所以,不能說他們與佛教一模一樣,但也不能排斥,這中間的分寸應該怎麼掌握呢?對這個問題以前就講過,在見解上千萬不能隨學他們的觀點,但在行為上可以跟他們學一學,這樣沒有什麼大的矛盾。

 

 

 

【第一百二十四課】

 

 

  以前上師如意寶在一個教言中說:自相續如果不具足定解、對遠離戲論未加辨別,從表面上很難區分外道和佛教的觀點。

 

  麥彭仁波切常說:一定要從教理上區分佛教與外道,單單以文字不能區分。

 

  有些人說:密宗有火供,婆羅門教也有火供。那密宗是不是婆羅門教分支演化出來的?我以前說過:佛教行持十善,外道也有行持十善,那漢傳佛教是不是也變成其他宗教了。不管勝義諦、世俗諦還是慈悲心等等,在文字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只有真正理解佛教所說的二諦以及慈悲心的真正含義,才知道佛教確實具有不共的特點。

 

  以前根登群佩大師在分析內外道的論文中也說:如今的外道主要宣說遍計常我,真正對俱生我進行判斷的幾乎沒有。大家必須清楚:所謂的外道各種各樣,每個教派裡面都有他們自己宗派創造的一種常有的我,也有神我、萬物創造者的上帝等很多不同說法,但對俱生我根本沒有抉擇到。這一點非常關鍵,表面上看他們也抉擇無我,但在抉擇無我的時候,就像《入中論》闡述對方觀點時所說的那樣,他們始終承認一個常有自在的我。

 

  我們也知道,現在世間上有很多很多宗教,有些根本不承認空性;有些承認空性,卻將它安立在一種單空的境界當中;有些承認所謂的我或者萬物創造者,對此也執著為一種常有之法。所以,真正內道和外道主要的差別,就是能否抉擇俱生無我,所謂的無我也非斷除一個邊。大家對這些問題應該清楚,如果沒有好好聞思,一些外道徒或其他宗教、非宗教的觀點,在你耳邊一提起來就很容易跟著他們跑,因為任何人在不具足很好的定解時,自己的見解都會隨著其他人的觀點轉,確實非常可惜!

 

  麥彭仁波切教誨我們:外道雖然經常說“如幻”、“如夢”、“如陽焰”、“如乾達婆城”,或者說“無分別”、“無戲論”、“無實質”等等,這些名詞對這些宗派來講的確不合理,因為他們心裡始終惦記一個實有的法存在,口頭上卻說萬法無自性、無分別,這樣根本不可能抉擇一切萬法的真相。但是,若將“無分別”、“離戲論”等運用遠離一切垢染佛陀的智慧來解釋,則是恰如其分、最好不過的。

 

  我們相續中一定要生起中觀的定解,對密宗最基本的理念應該通達。否則,不可思議的概念在外道典籍裡面也很多,像中觀、空性、離一切戲論、明心見性、一心不亂,以及至高無上、止觀等所有名詞,在外道等相似宗教裡面隨處可見,只是從名詞上根本不能辨別。

 

  以前釋迦牟尼佛接近涅槃時,阿難問佛陀:您涅槃以後,應該從哪一個角度區分佛教與外道之間的差別?佛陀說:世間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宗派,而佛教與外道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就是以四法印來區分。當然,所謂的萬法皆空、萬法無常、萬法無我等,外道裡面可能也有相同的名詞,但真正無常、無我以及有為法全部是痛苦有漏的本性等概念,應該說是沒有的。所以,有些論師對外道和內道之間主要以四法印來辨別,這種狀況也有。

 

  雖然我們口頭上講說如幻如夢、無實、離戲等許多名詞,但是,對任何外道所說相似空性均無法與如來正等覺宣講的無上甚深空性相比這一道理,沒有以《中觀根本慧論》等各種理證途徑生起真實正見,也就無有任何利益。

 

  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一些學習禪宗的人每天參話頭、講禪語,念佛的人總是將比較好聽的幾個字掛在嘴邊上,學密宗的人也是隨便在《普作續》或《七寶藏》裡面背幾個頌詞,說“一切法都是光明大樂、赤裸裸”等等。這些人,實際在自相續中真正生起了多少定解?所以,最關鍵就是通過中觀以及善知識的竅訣,真正明白佛教所說的空性與外道的空性完全不同。這時,就像麥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裡所講的:對你所證悟的空性,既可以說離戲論,也可以說真實諦,或者是光明明點、如來藏……什麼名詞都可以用。如果未通達這一點,即使說大圓滿、大手印也毫無用處。

 

  真正通達這一點,就可以理解:佛陀所講緣起空性的甚深妙法等,遍入天、梵天甚至內道的聲聞緣覺等也未能領受,他們所說的唯識、中觀等詞語,只是徒有虛名,實際沒有任何價值。

 

  現在有些學術界的人經常看外道的書,包括個別學佛的道友或者大法師,也是一直看外道的書,經常說慈善、孝順父母等名詞,然後認為佛教與外道沒什麼差別,並且著力弘揚其他宗派,這種現象比較多。但真正來講,作為一個佛教徒,對於孔孟之道或者孝順父母等善舉,在適當的場合當中,有時候的確應該提倡,但如果把這些視為與佛教一致確實不合理。因為從觀察勝義和觀察名言方面,也即勝義和世俗這二理,在其他任何世間道和宗教當中有沒有?如果沒有,將這些全部混在一起說的話肯定不合理。

 

  有時候為了隨順眾生當然是可以的,文殊菩薩也是到外道裡面說釋迦牟尼佛的過失……如果通過你的慧眼觀察,發現真正具有度化眾生的必要的話,我們不會排斥。但一般來講,不管到什麼地方都宣揚“外道如何如何”,作為佛教徒尤其是出家法師的身份來講,恐怕不太合理。

 

  即使是印度東西方非常出名的阿底峽尊者也說:我如今來到了藏地,我的上師美德嘉那革德也已圓寂,此時雖有六大護門班智達等,但在印度能夠真正區分外道和內道的人已經很少。

 

  作為佛教徒,從見解上一定要分清楚,切忌將自己的見解與外道同流合污,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相續,這一點相當重要。

 

  現在無論藏地還是漢地,很多宗教借用佛教的名詞,如本來清淨、任運自成、三身五智等等,一些人不具足真正的定解,逐漸逐漸將其他亂七八糟各種各樣的宗派也是帶入到佛教團體當中,打著佛教的旗號弘揚他們自己分別念創造的一些宗義,這樣的確不太好!

 

  我們學習佛教以後,對佛教見修行果的名詞一定要清楚,但只是了知名詞並不足夠,因為在外道以及世間法當中也有慈悲心、愛心等相同的名詞,最關鍵的問題是,應該了知佛教所謂的慈悲是指什麼?外道所謂的慈悲是指什麼?佛教的咒語是怎樣的?外道的咒語是怎樣的?對每一個名詞最好作個比較,這樣就會真正清楚佛教不共的殊勝之處。 

【第一百二十六課】  

  除如來教以外,其他任何一種宗教都無法指示二諦雙運這一殊勝之道,而世間上許許多多耽執、貪戀自宗的外道相當多,比如古印度有成千上萬的外道,每個外道都自以為自己的宗派如何如何殊勝;現代的眾多宗教也是如此,甚至有些根本不成為宗教,卻把自己的教派吹捧得天花亂墜……

 

  其他各種宗派,如數論外道、勝論外道、順世外道等,對於這些觀點,只要通過觀察就可以了知,就如同強烈的陽光照射在雪片上立刻就會融化一樣,任何外道觀點在佛教面前根本無法立足。這一點,並非佛教徒自己讚歎自己,無論從歷史上還是修證或事勢理方面,都可以證明:任何外道根本無法駁斥佛教的道理。

 

  當然,在這個世間上,有些是迷信的宗教,有些則是為了誘惑眾生、欺騙眾生而創立的宗教,無論哪一種宗教,以佛法的智慧力來觀察,這些宗派根本不具足真實的理論依據,完全是以欺騙的手段來迷惑眾生。知道這些情況以後,作為修學大乘菩提者應該會更加生起信心,我們能夠在如此殊勝寂靜的地方修學佛法,的確特別榮幸!依靠這樣的善法,不僅自己的來世會獲得利益,而且依靠自己的發心力也會儘量度化眾生,內心的確非常歡喜!

 

相關文章:
攝類學(進階版)32-4-1 學習攝類學的目的 /如性法師 緣氣:(2989)

上一篇(“一門專修”“法門無量誓) 回目錄 下一篇(五方佛的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