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第01課

寂天菩薩  生西法師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菩薩行論》。宣講《入菩薩行論》是個非常殊勝的因緣。作為一個大乘的菩薩、大乘的佛子,必須要了知身為菩薩應做之事。做一個菩薩,不單是擁有一個菩薩的名銜。比如我們受了菩薩戒,拿到了菩薩戒的戒碟,就認為自己是菩薩了。實際上拿到菩薩名銜之後,如果對於菩薩應該對眾生盡什麼責任,菩薩本身應該如何修行一無所知,僅僅擁有一個虛名沒有什麼意義,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入菩薩行論》。

 

  《入菩薩行論》是趨入菩薩行為的修行方法。“入菩薩行”就是趨入菩薩的種種修行,趨入菩薩的種種行為。《入行論》裡面講了很多方法:怎麼做正確的取捨;內心如何作意;行為上如何度化眾生;世俗中如何修行;勝義中如何修行等等,這一系列的修法在《入行論》中講得非常清楚。我們必須要把這個問題認識清楚,然後認認真真學習。為了利益自他的緣故進行修持,這樣的發心、作意相當重要。

 

  佛經中講過“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身是特別難以獲得的,獲得人身之後,尤其困難的是值遇殊勝的佛法。只有以殊勝的人身作為基礎和所依,才能夠修持殊勝的法義。真正的法義,是能救度自己和所有的眾生的殊勝法要。我們只有經由殊勝的法義去實踐,才可以引導自他趣向於涅槃的彼岸,所以佛法特別難以聽聞。更難以值遇的是有殊勝的上師、善知識,通過正確的傳承,正確的傳講方式來讓我們理解佛法,這是更為稀有的。

 

  我們有時雖然值遇到了佛法——比如我們在寺廟中看到流通處有很多經典、論典,但是如果沒有殊勝上師來作解釋和傳授,通過我們的自力,實際上很難以真正了知裡面的殊勝含義,即便我們花很多時間都不一定能夠真正理解。有了殊勝的上師、善知識,通過正確的傳講方式和傳承給我們宣講,就相當於把最正確的理解方法直接交到我們手上,直接讓我們理解和進行修持。遇到殊勝的上師傳講《入行論》是非常稀有的,現在我們擁有了這個因緣,應該無比歡喜而精進。第一方面是獲得了人身應歡喜;第二個方面是值遇了佛法,也應歡喜;第三個方面是值遇到殊勝的上師。上師以這樣的善巧方便,讓我們通過光碟等方式學習殊勝的大乘法要,更應歡喜。

 

  聞法的因緣,絕對不是無因無緣來的。有時覺得好象是隨隨便便一個偶然的因緣,就獲得了聽聞正法的機會,所以我們對聞法的機會不一定感覺非常稀奇。但實際上從佛陀的教育中,從果和因之間的關係來分析,我們就知道:佛法這麼難聞,值遇善知識的講解就更加困難。果這麼困難,我們由果推因,就知道因一定非常難遇。現在我們能值遇這麼殊勝的聽法因緣,並不是因為運氣好,而一定是以前曾經種下過聞法的種子習氣,曾經接觸過殊勝佛法的緣故,現在才有了進一步對佛法深入理解的機會,才有了能夠真正趨入修行菩薩行的機會,這樣思維才會了知其殊勝之處。修行佛法是循序漸進的,最初我們可能只是和佛法結了一點緣,後來因緣的種子不斷發展變化,我們才有了依止上師、聽聞佛法的因緣,有了深入理解最殊勝法要——從世俗諦到勝義諦,逐漸接近實相的這些因緣,這個因緣在我們的相續中、人身中逐漸得以圓滿。我們有了這種機會之後,以此為基礎,可以進一步令心趨入正法、精進修行、證悟正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在值遇這個法要的時候應該歡喜。

 

  現在我們輔導《入行論》。上師在第一堂課和第二堂課當中沒有涉及到《入行論》的本頌和注釋,所以我們在這二堂課的輔導中,就把上師在法本光碟中講的,比較重要的意義作一個歸攝,知道哪些是需要強調的、哪些是比較重要的內容。第一堂課、第二堂課主要通過這個方式輔導。第三堂課以後,進入到了頌詞、注釋,我們就按照頌詞和注釋的意義進行輔導。第一、二堂課主要是歸攝一下上師在光碟、法本當中所講的一些重要意義,通過歸攝的方式進行輔導。

 

  我們作為佛弟子,有一種責任,就如前面所講,既然我們擁有菩薩的名稱,就應該努力和這個名稱相應,完全符合這個名稱的含義。作為佛弟子也一樣:既然我們說自己是皈依了佛,皈依了三寶的佛弟子,作為一個佛弟子,瞭解佛的教義到底是如何宣講的,講了什麼教義,這是一個佛弟子的責任和義務。如果不了知佛到底講了什麼,佛教的教義在哪方面進行了闡釋,說自己是佛弟子就徒有虛名。

 

  殊勝的上師善知識對我們的恩德非常大,告訴我們怎麼樣趨入佛法,把佛教的教義原原本本告訴我們,讓我們成為名實相符的佛弟子,對我們的恩德非常大。我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當中,能夠逐漸了知佛法中取捨的意義,逐漸了知諸法的實相,看清萬法的究竟真相,都是來自殊勝善知識的恩德,我們必須要知道這一點。

 

  這次我們有機會在光碟面前聽聞上師講解的《入行論》,一方面因緣很殊勝,一方面我們也應該對殊勝的上師懷有感恩之心。上師能夠賜予我們殊勝的法要,相當於賜給我們法身慧命,讓我們的法身得以延續和現前,實際上在所有的獲得當中,這是最殊勝、最稀有的獲得,遠遠超過我們在世間當中獲得一些錢財、獲得名聲、獲得世間八法的欲妙快樂,遠遠比這些的意義要大得多。即使我們在輪回中無數次擁有過這些名聲、快樂,但是實際上全都不可靠,一一都拋棄了,現在我們努力追求的東西,也是同樣的命運。法義是開啟我們內心真如實相的一種殊勝方便,如果能夠值遇、了知這樣一種殊勝法義,就是打開了我們殊勝的佛性之門,逐漸讓我們內心中永無變化的殊勝佛性部分現前,乃至於圓滿現前,這一切都來自殊勝上師的恩德。

 

  由於前世的因緣,我們今生有了依止上師學習佛法的機會,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書》當中講過,今生能夠值遇大恩上師,是無始以來的一個重大轉折。以前我們全都是以不間斷的、不由自主的方式漂流在輪回中,做輪回的事情,自從遇到殊勝大恩上師之後,我們的命運從此改變了。因為上師告訴我們出離輪回的方法,告訴我們修菩薩道的方法,對我們的恩德是非常大的。

 

  平時我們在依止上師的過程當中,也有很深的感觸。上師給我們講解《入菩薩行論》,實際上《入行論》所講的利他心、利他的行為等等,這些大乘菩薩所需要具足的智慧、大悲心等功德,在上師的身上完全能夠體現。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上師就是活生生的菩薩,完全能夠實踐菩薩行,而且把實踐菩薩行的體驗、法要竅訣,通過傳講的方式傳遞給我們,讓我們接過菩薩行的接力棒,繼續開始實踐菩薩行,這對我們非常重要。

 

  學習《入行論》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通過《入行論》詞句意義的加持,我們的心會發生轉變,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會發生轉變,我們對待一切眾生的方式會發生轉變,這是非常殊勝、非常有必要的一種大轉變,這完全是來自學習《入行論》的利益。我們慢慢學習就會知道:《入行論》在調伏我們的煩惱,引導我們的心趨於殊勝的實相方面,的確是無與倫比的殊勝教言。我們慢慢就可以體會到。

 

  上師講課的時候,強調了聞思和修行不能脫離。佛陀的經典是相當殊勝的,講到了一切萬法的實相,我們要聞思這些殊勝的經論。因為佛陀的經典密意很深,以一般人的智慧,很難直接領會佛經的所詮義。後來大菩薩們紛紛出世解釋佛經,闡釋佛陀的究竟意趣:佛陀經典中的這些經義應該從哪方面來解釋?應該如何來解釋?應該以什麼樣的次第來解釋?出現了很多論著。

 

  按照傳統,印度、西藏在講解佛經的時候,有五部大論[1]的傳講方法。“戒律”比較隨順於小乘,主要講解小乘的戒律,當然不是全部講解小乘的,也講菩薩戒、密乘戒等等。在五大論中,“戒律”主要是讓我們了知:作為一個修行人,出離心應該怎麼樣生起,行為怎麼樣符合修行的標準;必須受戒,按照戒律的指引來進行修行,告訴我們所取所舍之處。接下來是“俱舍論”,它宣講了有情世間、器世間很多法義,五蘊的分類、作用、法相等等,也講了種種心法、心所法,一切蘊的本性,器世界、有情世界的很多分類。主要以四諦法門、小乘的教義為基礎來進行宣講和闡釋。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學習“因明”。因明主要分析諸根和諸境,根是什麼本體,境是什麼本體,如何通過正確的方式了知根和境的關係。因明把世俗法分成起作用和不能起作用兩類,然後對能夠起作用的法做分析觀察,讓我們在認知萬法的時候,有一個很準確的認知。如果能夠把這些法認清楚,學因明最後會落到唯識上,知道一切都是心識安立的。如果不是心識去安立,一切萬法的自性都沒有辦法真實確立,最後歸攝到萬法唯識。學因明讓我們的思想更加有邏輯性,能夠比較客觀公正的觀察萬法的體性。在大乘空性方面,有“中觀”的體系和“般若”的體系。中觀的體系,比如《中論》、《四百論》、《入中論》等等,還有《入菩薩行論》第九品智慧品,都屬於大乘中觀。般若實際上是怎麼樣現前殊勝空性的修行方法,主要代表是《現觀莊嚴論》。中觀和《現觀莊嚴論》實際上是佛陀二轉*輪中兩個不同的側面,一個側面講到了空性,一個側面講到了現證。五部大論能夠盡可能的打開我們的思路,深入到很甚深的智慧中。對於有情世間、器世間,對於現象和實相,暫時和究竟等等,各個層面的各個法,做最深入的認知,有了最深入的認知之後,就逐漸讓我們的思想靠近實相。如何增加自己對實相的認知、正見,或者修行的方式,在五部大論中講得非常細緻。這是聞思方面。

 

  還有就是上師在光碟當中提到的修心法要。修心法要實際上和修行佛法的體系沒有分開,它的側重點是如何調伏自己的心,所以稱之為修心法要。《入菩薩行論》就是這個體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論著。《入行論》告訴我們怎麼樣調伏心,怎麼樣調伏六根,怎麼樣趨入於殊勝的菩薩行。通過有次第、有體系的方式,逐漸對我們的心做引導。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也是先認知,再串習。

 

  我們一方面要對深廣的論典進行聞思,一方面要對於殊勝的修心法要產生高度的興趣。如果只是修行,沒有正見基礎,修行比較容易進入盲修瞎練的歧途;如果只是聞思,沒有修行,那麼我們聞思的結果又有什麼可靠性和必要性?實際上,我們聞思就是為了修行,修行以聞思作為前行基礎,有了聞思得到的定解,緣這個定解再再串習,這個才叫修。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上師一再強調了聞思和修行不能脫離。在家修行者和出家的修行人,在時間、精力等方面有所不同,側重點也不一樣。作為出家人,可以有很多的時間深入聞思五部大論,對於深廣理論可以很深的攝入。作為在家人,不一定有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聽聞、思考、討論、辯論等等,不一定有這種機會。但是根據自己的情況,儘量做一些理論上的探討,再抽時間實踐菩薩行,這是很有必要的。《入菩薩行論》就是屬於這種修心的法要。

 

   我們這次學習《入菩薩行論》的一個注釋《善說海》。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就知道上師在講《善說海》的時候,在第一本書、第二本書的一部分是首先講頌詞,然後再講解的《善說海》注釋。後面就只講解《入行論》的頌詞,《善說海》的注釋就沒有再講,但仍然使用《善說海》的科判。

 

  為什麼要宣講《善說海》呢?上師在傳講本論的時候,說得很清楚:一方面是為了圓滿法王如意寶的心願;還有就是《善說海》在修心的法要上、在《入菩薩行論》的注釋中,具有很特殊的地位,具有甚深的加持。《善說海》的作者——無著菩薩,就是一位修菩薩行非常成功的例子,在他的傳記中可以看到:因為他的菩提心、善心非常圓滿的緣故,在他修行的地方,動物全都受到他的菩提心、大悲心的感染,互為天敵的動物都可以在一起生活、打鬧,沒有絲毫的噁心,豺狼和兔子都可以很和諧地相處。這完全是因為他的菩提心、利他心非常圓滿,不但自己內心充滿了菩提心、善心,而且這種善心的力量已經往外散發,影響到了其他眾生的相續,讓它們的內心也感受到了菩提心的力量,把它們相續中的野性、殘忍已經全都遮止,令它們也能夠產生善心。我們就知道他的菩提心如是圓滿,他的善心如是殊勝,以此所造的《入行論》的注釋就是《善說海》。

 

  有這樣一種說法,法王如意寶以前也講過,上師也提到過:如果能夠學習《善說海》,自己的內心絕對會自然而然產生殊勝的菩提心。當然利根者或者福報比較深厚的人,生起菩提心的時間短一點、速度快一點;如果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人,通過接觸《善說海》的注釋,不管是接觸幾句話,乃至於幾個頌詞,或者只是接觸科判,實際上都是和《善說海》有緣的緣故,自然而然在內心當中,會產生殊勝的、不造作的菩提心。作為一個大乘行者來講,這是一種殊勝的外在助緣。如果有了內在想要學習、生起菩提心的意樂,再加上外在這個助緣,我們的內心就完全可以產生菩提心。這就是為什麼傳講《善說海》的原因所在。

 

  《入菩薩行論》的注釋有很多,《善說海》只是其中一部,其他的注釋、科判也是非常殊勝的。但是在傳統中《善說海》有這種殊勝的說法,所以我們學習無著菩薩的《善說海》很有必要。除了《善說海》之外,還有一些影響力比較大的短小論著和修行精華,如我們曾經接觸的、流傳比較廣的《佛子行三十七頌》,這部論典對於修行也非常殊勝,也是學習之後能夠改變我們相續的殊勝法要。它對於修心、修行方面,是以一種竅訣性的方式來進行闡釋的。

 

  在無著菩薩造《善說海》之前,曾經有一位大德請問另外一位修行非常圓滿的大德,他說在如今的藏地,誰對《入行論》最為通達呢?這個上師就提到了兩位大德,其中一位就是無著菩薩。無著菩薩對《入菩薩行論》不管是詞句的意義、隱藏的意義,還是通過修行來圓滿它的所詮義,都是公認的權威,所以他造的《善說海》這部論典,我們現在能夠學習,的確是非常殊勝。可謂好上加好,殊勝上加殊勝,這是極其殊勝的因緣,我們值遇之後應該以歡喜心來學習。

 

  因為學習這個論典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我們在最初的時候應該發起一個堅固的心,最好不要中途而廢。如果有什麼特殊因緣,中間不得已中斷一堂課的話,後面也必須通過聽光碟的方式重新補上,最好不要斷傳承。這個法對我們的利益是非常大的,不單是這個傳承對我們的加持很大,通過學習論典的詞句、意義,我們在聽聞、學習之後,就可以對我們的相續直接做改變。學習《入行論》的時間越長,對我們內心的震動也就越大。因為它是與世間人自私自利的作意、自私自利的心完全背道而馳的,能幫助我們徹底打破內心的我愛執,它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要。

 

  學習本論的時間的確可能會比較長。上師講了200多堂課,如果一個星期講兩堂,也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夠學完。時間看起來是比較長,但是如果我們每個星期都能夠堅持聽,總有一天會圓滿。而且圓滿之後,我們會發現把時間花在學習《入行論》上面,的的確確物有所值。尤其是我們無始以來,都沒有在學習佛法上真正下過真實的工夫,所以導致我們在身語意的善法方面、修證方面都還非常差勁。現在有了這個機緣,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就應該抓住它。如果你不重視學法的機緣,它很有可能從身邊溜走,之後不一定馬上能重新聚集,現在既然遇到了,這個因緣很殊勝,就不要讓它從我們身邊溜走,應該認認真真地對待這個問題。

 

  就如上師所講,應該把學習佛法、學習《入行論》作為我們整個生活學習中最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的家人、對其他人,都是有直接或者間接利益的。這個殊勝的法要,能夠轉變我們根深蒂固的我執、或者輪回的根本,作用非常大,加持力非常強。所以學習《入行論》,一方面看起來是時間很長,一方面它的加持力也非常大。我們應該認認真真發一個堅固心,不管怎麼樣,就是不能夠中途而退,堅持下去最後肯定會聽聞圓滿,聽聞圓滿內心當中肯定得到殊勝的利益。通過《入行論》的加持,我們一定可以得到這種殊勝的利益。

 

  相信隨著學習本論的深入,我們會越來越發現,《入行論》就是個寶庫,深入寶庫我們會獲得各式各樣的珍寶。我們會發現,開始系統學習一部非常殊勝的論典,是何等的快樂。這種對身心的改變,令我們的內心充滿了法喜。所以,一方面時間長,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堅定的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學習圓滿;另一方面在此過程中,仔細體會法義,力爭對學習本論產生非常強大的歡喜心。我們做任何事情,如果有了歡喜心,就不會覺得時間長。如果對一個事情沒有興趣,我們就會覺得時間非常漫長,沒興趣要長時間堅持,可能會有點困難。上師也說學習本論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所以我們要堅持下去,好好學習《入行論》的殊勝法義。

 

   自從寂天菩薩在印度那爛陀寺的僧眾誦經大會上,把《入菩薩行論》誦出來之後,這部論典就一直流傳世間非常之廣。寂天菩薩有七大稀有傳奇,上師在講解《入行論》的過程中,都逐漸做了闡釋。宣講《入行論》的大概情況是:當時寂天菩薩在那爛陀寺秘密修行,表面上和一般的僧人一樣,也是出家的一個比丘僧。那爛陀寺其他的僧人都非常精進,要不就是聽聞背誦,要不就是修行。但是寂天菩薩的行為在顯現上就有點格格不入,為什麼呢?因為他除了吃飯、睡覺、大小便之外,好像對學習沒有任何的興趣,所以大家叫他“三想者”。有人看不慣,認為這樣的人混在道場中,是給佛教抹黑,想把他驅逐出去,不讓他呆在僧團中混飯吃,但是他也沒有犯什麼大錯,不好直接開除,他們就想出一個辦法:知道寂天菩薩沒有學習,肯定不能背誦,如果辦一次誦經大會,讓所有的僧眾一個個上臺把自己所學的經論背出來,背不出來就開除,一定可以趕走他。他們制定出這個計畫,就給寂天菩薩講了,說我們有這樣一個安排,寂天菩薩說:我不行啊,我沒學過怎麼能背誦呢?其他人不同意並告訴他的師父,師父知道後也要他背,他沒辦法最後只有答應了。

 

  我們知道,寂天菩薩雖然表面上沒有做什麼修行,但是因為和文殊菩薩因緣很深,秘密中經常在文殊菩薩面前親自聽法,內心記持了很多殊勝的法要,禪定的功夫、證悟都非常深,只不過在外表上沒有顯現出來,表面上是很平庸的一個修行者而已。到了該他背書那天,有人給他搭了個很高的檯子,也沒有樓梯,想讓他出醜,但是沒想到寂天菩薩走到台邊,好像很隨意的樣子,直接就上臺了。這個時候有些人就有點懷疑自己:他是不是一個隱藏的大德?因為菩薩上臺的樣子非常瀟灑,就猜測他是個隱藏的大德。

 

   那時寂天菩薩坐在高高的法座上,問下面的僧眾:你們是想要聽以前曾經流傳在世間的論典呢,還是要聽以前沒有在世間流傳的論典?下面的僧眾有兩種想法:一些人已經對他產生了信心,認為他可能是個大德,應該請他誦一部以前沒有的殊勝論典;第二種人的態度是為了看熱鬧,說既然這樣,就誦以前沒有的論典吧!所以大家一致同意請他誦以前沒有流傳過的論典。

 

  寂天菩薩寫過的論典一共有三部:《學集論》、《經集論》、《入行論》。他想《學集論》太廣了,要花很多時間,而且念出來之後對一般的修行人利益不大;《經集論》太略;《入菩薩行論》不多不少正合適。他就在法座上面,從論名開始誦起來,完全記住了《入行論》這部論典。他一直念,一直誦,背到智慧品第34頌[2]的時候,身體開始逐漸從法座上面升起,慢慢上升到虛空中,邊上升邊誦頌詞,後來逐漸隱入虛空不見了,但念誦的聲音還不斷傳下來,一直把論典傳圓滿為止。這就是《入菩薩行論》出世的非常稀有的傳奇傳記。

 

  《入菩薩行論》就是寂天菩薩以這種非凡的方式誦出來的,之後有很多具有不忘智的班智達把頌詞記錄下來,開始流傳於世間。《入行論》在印度問世之後馬上就引起震動,大家紛紛學習,紛紛造論典解釋,據說印度對《入行論》寫的注釋有108種,非常之多。

 

  《入行論》傳到藏地之後,各個教派的大德對《入行論》的修行方法也高度重視、非常歡喜,大批學者也對《入行論》的講解、注釋、傳承,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入行論》在西藏也是普遍受歡迎的一個論典。它在流傳過程當中,改變了無數人自私自利的心態,讓無數人真正趨入到殊勝的大乘道、殊勝的菩薩道中,真正獲得了殊勝的法益和證悟。

 

  雖然《入行論》早在宋朝時期在漢地就有翻譯,但是由於因緣不具、眾生福報沒有現前的緣故,過去一直沒有人重視這部論典,也沒有人傳講,所以《入行論》在漢地興盛的時間就稍晚一點。到了現代,有人把《入行論》的頌詞從藏語翻譯成漢語,然後有很多大德,尤其是大恩上師,開始廣弘《入行論》、廣傳《入行論》。通過這幾年的弘傳,漢地的很多出家人、在家人,有智慧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在深山修行的人、在都市裡面工作的人,他們在接觸到《入行論》、學習《入行論》之後,都非常喜歡《入行論》的法義。很多人背誦頌詞,很多人發願一輩子實修頌詞,學習《入行論》寫的心得也是鋪天蓋地非常多,這都是發自內心對《入行論》的一種讚歎。現在我們知道,這幾年《入行論》不僅在漢地弘揚,而且《入行論》也翻譯成了英語和其他語言在全世界廣弘,很多人都非常喜歡。

 

  如果有時間的話,大家要學習《入行論》整個十品的內容,如果沒有時間,也可以專門把裡面的幾品挑出來學。比如專門學安忍品,對治我們內心的嗔恨心;專門學智慧品,讓我們知道中觀應成派在抉擇萬法實相的時候是什麼方式;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再加上第十品,這叫入行論四品,也可以把這四品拿出來學習背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傳講方法、學習方法。

 

  有的大德如《大圓滿前行》的作者華智仁波切,也很注重《入行論》,對《入行論》非常通達,也造過《入行論》的科判《明鏡義》,現在我們還在用。他在藏地任何地方,不管是在家人當中、還是寺廟當中,都在傳講《入行論》。《入行論》的法本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身體,有時間就看、就學習。因為很多大德普遍重視這個傳承,讓很多人得到了利益。

 

  我們這次學習《入行論》,從造論方法、弘揚方法和學習者受益的情況來看,我們能遇到《入菩薩行論》,真是應該歡喜,要發一個堅固的願,一定要認真學習和實踐《入行論》所講的內容。

 

  現在學習的這些道友當中,有些以前可能學習過,但是聽過一次、兩次絕對不夠。因為《入行論》是講菩薩的行為、菩薩的修行方法,是超越我們一般人庸俗的自私自利心,超越我們的分別心的,裡面的甚深含義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學習,經過反復的學習,很甚深的意義才能逐漸浮現出來,這是針對已經學習過的人來講,不要以為已經聽過、學過就可以了。實際上《入行論》是講怎樣趨入菩薩行,義理很甚深,需要再次的、反復的觀察學習,我們在相續中才可能深刻的記持住它的詞句和意義。

 

  如果是第一次學習,我們還要象前面一樣,認真對待這部殊勝論典,儘量抽時間串習《入行論》。這樣對自己、對家庭、對和自己交往的其他人,都能帶來殊勝利益。如果自己學習了《入行論》,內心調和了,行為改變了,也能夠影響到其他人,對自他都有利益,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利益。真正究竟的利益,是通過學習、修學《入行論》,生起菩提心成為菩薩,逐漸獲得菩薩的智慧、神通、方便等等,得到這些功德之後就可以直接利益眾生,這就是比較究竟的、圓滿的利益。不管怎麼樣,這些利益還是需要一點一點通過學習去獲得。我們不能這樣想:只要花一點時間,馬上就會得到效果,如果不得到效果,就說明法不好。我們要離開這種心態,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為什麼《入行論》這麼興盛呢?就因為《入行論》本身很殊勝。《入行論》分十品,第一品主要講到菩提心的利益。發菩提心有什麼功德?發菩提心有什麼利益?在這個方面很善巧,在我們發菩提心之前,首先講它的功德利益。就好像世間的商人在推銷產品之前,首先要介紹商品功能的殊勝性,讓大家動心後才願意買。所以第一品講菩提心的利益,我們學完之後就會想發菩提心,一定要發菩提心,因為它的功德這麼大、利益這麼大,一定要發。

 

  第二品主要講要發起菩提心就要遣除障礙,是懺悔品。第三品講受持菩提心。受持菩提心,就是怎樣通過儀軌受菩薩戒,第三品中有專門的儀軌讓我們受戒。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是講菩提心生起之後,怎樣讓它不退失,講到了不放逸品、正念品、安忍品。在修行過程當中不能放逸,要小心翼翼地修持,取捨因果,保持正念,經常觀察自己的三門。然後是不退失菩提心,退失的因緣是嗔恨心,所以第六品講到了安忍,讓我們修安忍,保持平和的心態。第七、第八、第九品是在不退的基礎上,怎樣讓菩提心再再增上。第七品精進,是把佛經中講精進的內容歸攝在一起。第八品靜慮,講自他平等、自他交換的修法。第九品智慧,講一切萬法的究竟實相。第十品回向,把學習的利益、功德,或者整個菩薩的修法,通過善巧的方式,回向給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利益。這就簡略地介紹了整個十品的大概內容。

 

  我們真正深入學習的時候,就會發現詞句非常巧妙,理論非常圓滿,能打動我們的心,讓我們放棄以前的偏執。學習了之後就知道,裡面的智慧非常尖銳,說服我們的理論非常圓滿。為了讓我們了知甚深內容,論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通過我們熟悉的事物來了知比較抽象或者比較難懂的道理。學習完之後,我們就知道的確《入行論》非常殊勝。我們值遇了《入菩薩行論》,改變我們一生的論典可能就是《入菩薩行論》,因為它非常系統、善巧地針對我們內心中輪回根本——我執、我愛執,闡述了怎樣下手改變它,把它改變成利他的狀態、慈悲心的狀態、殊勝菩提心的狀態,《入行論》專門宣講了這樣的道理。

 

   《入行論》從第一品到第十品的主線是什麼呢?《入行論》的主線是生起利他心。有了利他心,菩提心這種修心法要的殊勝意義才可以生起來。所以我們要改變自利心,生起利他心,通過行為去利益眾生、改變眾生。它主要是從打破自利、生起他利的心態和意義上讓我們去轉變、修學。在利他的過程中也貫穿了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和智慧。在這個主線中把六度的方法貫穿起來,如果認真學完之後,對六度和利他心有體會的話,一定會有一種內心轉變。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這都是很重要的問題,逐漸學習都能夠了知。

 

  上師講了一些傳記,在注釋中已經很清楚,我們就不再重複傳記內容。以上是第一堂課上師所講比較重要的內容,我們該發揮的時候稍微發揮一下,重點方面要強調的強調一下,實際上都沒有離開上師在課堂裡面所講的內容。

 

  [1] 五部大論:戒律、俱舍、因明、中觀、現觀莊嚴論

 

  [2] “若實無實法,悉不住心前,此時無餘相,無緣最寂滅”,意思是一切萬法本性都是完全離開一切戲論的,如果我們不執著就會趨入寂滅。

 

相關文章:
651~《入菩薩行論》- 正知品 羅卓丹傑堪布 緣氣:(8168)
《入菩薩行論》<靜慮品>土登卻札注疏譯注 黃奕彥 緣氣:(7854)

上一篇(粉碎你心中的恐懼) 回目錄 下一篇(入菩薩行講義 菩提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