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供」在藏文稱為「搓」,意為「資糧」,修持薈供即是在累積資糧。沒有足夠的資糧就不具備福德,任何我們所求之事難以順利成辦。「累積資糧」對象為諸佛菩薩、上師、本尊、護法等,供養之供品將獲得其身口意的加持,在藏傳佛教中,各教派皆有屬於自已的傳承上師的薈供。
以威德竹巴噶舉康巴噶寺的傳規而言,每月初十為修習《甚深三寶總攝羯摩》儀軌,內含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此為巖取大師 持明甲寸寧波之伏藏法門,由第三世多康巴 那旺貢噶丹增 加以彙編而開始沿用至今。本月佛學會「初十薈供日」特別敦請大瑜伽士 阿曲長老主法;康巴噶寺以終身閉關的十三名瑜伽士而著稱於世,且每位皆顯現非凡極大成就,而阿曲長老則是文革前一輩耆宿中,目前碩果僅存的最後一位瑜伽士。
古時在印度只有富人才有能力做得起這種法會,需一千「kasha pani」印度錢才能舉辦一次。但密續教授從印度傳入西藏,由蓮華生大士、赤松德增國王,和靜命大師建立的藏密,才改變了此一傳統。因薈供是有力善巧的方便法,能迅速積聚福慧二資糧,如只有富人才能做則不公平。窮人因過去世未佈施修福,今生才感得貧窮果報。這種修法對窮人來說,更為重要。
薈供開始是讓弟子攜帶供品前來,以誠敬喜捨之心之供養諸佛菩薩,並觀想自身與上師本尊合一、無二無別,此法尤其針對破戒犯戒者消業之助益極大,無論出家在家者,已受過比丘戒、金剛戒、菩薩戒、居士五戒等等,諸持戒未淨曾有所違犯敗壞者,可經由上師身口意三方面的加持,得以消除業力,破戒者得以補闕戒律,增長自身福德受用。 而某些薈供所用供物有增長智慧,召攝成就的作用。行者做薈供時應生淨見,勝解物質供品即是五佛與五佛母的本質,心離取捨,住平等一味的覺悟中受用供品。
因蓮師曾應允弟子於每月藏曆初十,將馭騁日光返回南瞻部洲探視弟子,故本吉祥日進行薈供修法,能得大加持相應、息災消業除障、增長福慧吉祥。
各法友所帶來的供品,在藉由法會修持,供養諸佛菩薩上師圓滿後,供品即已得到加持,我們應將薈供品先行食用,即可得其加持之力;於法會圓滿後,將供品帶回分給眾人食用結緣,可令自他壽命增長,障礙消除。
【時間】104.1.29(四)下午2點~6點半
【地點】台灣尊勝法林佛學會(台北市士林區前港街26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