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怎麼可能這些食品都沒有反式脂肪呢?」台南市營養師公會理事長張麗娟每次逛賣場時,都會注意食品的營養標示,像餅乾、洋芋片及奶精、乳瑪琳等食品,反式脂肪含量相當高,包裝上卻標示為零。

 

 

她懷疑廠商標示不實,很多可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的食品標示為零,讓消費者放心買回家,事實上已把反式脂肪吃下肚。

本報記者向食品業者查證,業者不願證實,只低調表示「如果標示有反式脂肪,你是消費者你會買嗎?」還有業者稱「大家都沒有標示出來,如果你乖乖標出來反而很傻」。

長期食用反式脂肪有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衛生署規定包裝食品自九十七年起都應標示反式脂肪含量。張麗娟說,依衛生署「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每一百公克或一百毫升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在零點三公克以下,可以標示為零,以上一定要標。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連我是營養師都搞不清楚為什麼會是零?」她拿起賣場上兩罐乳瑪琳,其中一罐標示每一百公克含有零點五公克反式脂肪,另一罐卻是零;而兩包肉燥一包標示每百公克反式脂肪零點六公克,另一包也是零,「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餅乾的情況最嚴重,多數反式脂肪都標示為零,只有少數有標出,「明明成分差不多,為何標示卻有差?」張麗娟認為,衛生署允許零點三公克以下可以標示為零,反成為業者規避標示的藉口。

台南市衛生局坦承因為食品標示無法目測判別,必須採樣送驗,自九十七年公布修正的食品標示以來,衛生局從未採樣送檢,也從未因反式脂肪的標示不實而處罰過業者,也沒聽說過其他縣市有處罰過。

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業者標示不實,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回收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賣,違反者可處三到十五萬元罰款;一年內再次違反,並得廢止營業或工廠登記執照。

【2010/09/1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