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何醒邦、鄭朝陽/台北報導】
花博「新生三館」設計建築師張清華昨天重申,花博不是花市,在強大的工期壓力下,承包廠商須承擔不小的風險,「新生三館設計單價很合理,不能和買花、買菜相比」。她預言,照批評者的「查價」邏輯,二○一二年的設計博覽會可能辦不下去了。
張清華表示,新生三館造價被嫌貴,這是不清楚工程發包制度所致。她說,從零八年九月開始規畫設計,到今年五月三館完工,實際工程執行只有一年,「面對高度壓迫的工期,第一次招標來兩家(廠商),第二次只剩一家,差點開天窗」,調高單價是為了順利決標,避免工期延宕。此外,承包商要做的不是平時熟悉的鋼筋混凝土「硬工程」,而是竹編、綠牆、紙座椅等「軟工程」,要在短期內找到對的材料、專業施做者都有難度,「單價貴一點很合理」。
她舉例,以民族綠牆的九層塔等植栽為例,有缺損就要補足,廠商在決標的總價內,必須負責花博六個月期間植栽完好如初的景觀品質,「這是廠商要扛的風險,跟在菜市場買菜一樣嗎?」
張清華說,她看到的公務員在長官一聲令下,為了辦好花博的榮譽感不眠不休趕工,廠商也不嫌麻煩,讓竹編老師傅帶領學生、民眾參與花博工程,應該獲得全體市民掌聲,「沒想到被批成一群貪官汙吏結合奸商建築師、營造廠,合演一起工程大弊案!」
她昨天到內政部營建署演講時,已有公務員說:「以後開會盡量不要講話,章能少蓋就少蓋。」顯見公務員寒蟬效應已逐漸發酵,勇於任事的擔當也逐漸瓦解,「現在亂打花博的人以後若執政,如何帶領這群公務員?」
張清華也抱怨台北市政府,應在第一時間就站出來講清楚工期壓迫導致工程單價提高,「現在被罵成這樣,市民的誤解恐難澄清」。
張清華說,她不管藍綠選舉,只問專業,但「政治人物見樹不見林」她呼籲政治人物要有政治道德,別讓政治傷害專業。
【2010/09/1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