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上周五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最新統計,第6度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3.03%,上半年成長率預測值僅0.58%,是金融海嘯後首度逼近零成長,儘管主計總處預測第3、4季成長率將回升至4.0%及6.65%,但衡酌近來經濟情勢變化,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保3」的困難度愈來愈高,苦日子似日益逼近。
有「日圓先生」之稱的前日本大藏省財務官榊原英資日前在台北演講時即指出,今、明年大概是二次大戰結束以來全球經濟最差的兩年,預估到2014年全球經濟才可能出現轉機。國內企業界亦普遍對經濟前景感到憂心,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更以第一線親身體驗,直斷歐洲、美國及大陸經濟皆不容樂觀。
台灣以貿易立國,經濟發展不可能獨善其身,從近來國際經濟情勢變化研判,苦日子降臨的機率確實正在不斷升高。首先,主要國家總體經濟表現日益疲弱。美國經濟雖尚稱平穩,但近期多項經濟指標顯示經濟復甦步調已明顯趨緩;歐洲經濟則更趨悲觀,衰退情勢正持續惡化;大陸經濟也面臨近年來最嚴重的下行風險,今年經濟成長率「保8」並不樂觀。三大經濟體成長疲弱亦已蔓延到各地,泰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成長皆同步放緩。
更大的經濟風險是歐元區正醞釀爆發的新一波金融危機。希臘政局最新發展正逐步逼使希臘走向退出歐元區的不歸路;果真希臘重新使用德拉克馬,或許是一種解脫,也是經濟重生的機會,但關鍵問題在後續的連鎖效應。如果波及其他高負債國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等,引發債息飆升及銀行擠兌,以目前歐盟設置的金融防火牆規模將遠不足因應新一波危機,若不能果斷應變,勢必導致災難性的後果。無論歐元區重整或解體,均可能帶給全球金融市場長期混亂及經濟衝擊。
面對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及歐元區金融危機再起的雙重夾擊,未來世界經濟將益趨混沌不明,最好的情況是,主要國家透過共同努力重建金融及經濟秩序,引導全球化解危機、走出陰霾。若能出現這樣的正向發展,苦日子可能只是1至2年的短暫時間。不過,鑑於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重整導致各國利益衝突,貨幣與貿易戰爭方興未艾,因而不能排除全球經濟陷入長期失落的可能性。若不幸如此,苦日子就有得熬了!
在危機四伏的全球新局勢下,國家掌舵者須有鎮定、沉穩、積極果斷的「淡定」作為,才能帶領台灣經濟化危機為轉機。政府必須帶頭,和人民、企業團結起來,順應民意,抓住人心,並以同理心看待人民和企業的訴求,才能博得社會信賴。為政者更須不時激勵民心士氣,提振經濟信心,並及時提出應對之策,穩定大局,讓人民感覺政府可以依靠。
其次,要優先推動可以為民興利的改革。全球經濟正進行劇烈調整,過去台灣經濟發展模式已不能再適用未來,因此,台灣要在亂局中奮起,就必須求新求變,脫胎換骨。政府積極和貿易對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及加速和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有助拓展新的市場,但自由化往往是雙面刃,如何加強各項配套,引導國內產業加速轉型升級,以因應市場開放的衝擊,是政府更重要的工作。
企業和人民面對苦日子的日益逼近,亦須「淡定」以對。企業要永續經營,就要有改變的決心與魄力,在變局中力爭上游。個人也要有不畏困難、自我提升的堅定意志,只要時時做好準備,苦日子就是未來翻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