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之技能

2013/03/11本網報導:
人氣:2,612

阿姜李尊者:修心之技能

修心之技能

 

  [英譯]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The Craft of the Heart ——Teachings of Ajaan Lee Dhammadharo

 

  Translated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目錄

 

  §序 Forword

 

  §引言 Introduction

 

  §第一部分: 成就戒德 Mastering Virtue

 

  ○居士戒 Precepts for Laypeople

 

  ○布薩日 The Service for the Lunar Sabbath

 

  ○持戒問答 Virtue: Questions & Answers

 

  ○修定問答 Concentration: Questions & Answers

 

  §第二部分: 修心之技能 The Craft of the Heart

 

  §詞彙表 Glossary

 

  序

 

  本書作為阿姜李的第一部著述,如同一本編目: 在其中,他就佛教修行之技能——從持五戒,一直到徹底解脫——給出了全面的教導。因此,不同的部分是為處於不同修行階段的不同的人而寫,建議讀者不帶偏見,賢明閱讀——吸取凡對自己修行有用的部分,把其餘部分留給別人。

 

  本書的兩個組成部分交叉重迭,原因在於它們早先是獨立撰寫刊印的兩個冊子。第二部分原名《心的修練》,刊印於1936年; 第一部分原名《居士戒律》,刊印於一年後。1939年阿姜李對兩者作了修訂與擴展,把這兩個既自足又互補的部分合併為現今的單行本形式。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他再次修訂,本書便按照這個最後版本翻譯。

 

  儘管阿姜李的教導在此後的年月裡繼續發展,基本要點不變。後期教導大多只是對本書諸主題的推演。不過這些後期發展當中,有一項值得特別提及: 有關初學者應如何開始修習禪定。對這個問題,阿姜李最後在他的《念住呼吸》一書方法二中給出了解決方案[1],要點如下: 先培育禪那因素[禪支],方法是(1)清楚覺知每一次呼吸; (2)評估與調節呼吸,使它盡可能舒適、滿足; (3)讓此舒適覺受,帶著對當下的覺知,傳遍全身。假若個別禪修者有困難堅持第(1)步,阿姜李也許會建議本書中給出的一些方法——隨著呼吸重複“佛陀”、觀想色身的基本元素等等——但這些方法被當作念住呼吸主修法的輔助。

 

  然阿姜李的後期教導對本書一些個別主題發展出新的視點,他的後期寫作無一具備本書的廣度與完整度。因此,這是迄今流傳最廣並最受尊崇的阿姜李著作之一。

 

  不過,雖然涉及面如此之廣,它只是一部預覽——地圖或者說窺鏡——因為真正的修心技能不在書裡,而在讀者內心。

 

  引用一段阿姜李後來的開示:“明辨從哪裡來? 我們不妨拿陶工、裁縫、編工的學藝過程作個比較。一開始,師傅教你怎樣制陶、縫褲、編籃。不過你做的產品是否勻稱美觀,有賴於你自己的觀察力。假定你編了一個籃子,接下來要仔細看它的比例,是太矮還是太高。太矮,就再編一個高一點的,接著再仔細看還有哪裡需要改進,是太瘦還是太肥。接著再編一個,比先前那個更美觀。這樣繼續編下去,直到你編出一個盡可能美觀勻稱、挑不出毛病的產品。最後這個籃子就可以作為標準,你現在可以自己開業了。你所做的,是從自己的行動[業]中學習。過去的努力,不需要再理會了,把它們扔出去。這是一種自發升起的明辨,一類創新與判斷的能力,它不來自老師所教,而來自獨立地觀察與評估你自己做成的產品。”

 

  希望本書增益所有欲把握修心技能者。

 

  坦尼沙羅比丘(傑佛瑞-德格拉夫)

 

  Tha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美國加州慈林寺

 

  Metta Forest Monastery

 

  PO Box 1409

 

  Valley Center,CA 92082 USA

 

  [中譯注1]: 指阿姜李在後來對初學禪定者傳了一套呼吸禪定的修法,它就是收錄在《念住呼吸》一書中的方法二。本書所教的初階修定法,以後被阿姜李作為輔助修法。

 

  引言

 

  本書的第一部分我將討論戒德,接下來在第二部分討論禪定。編寫這第一部分,是為了補救我自己的遺憾。我曾經讓佛教居家弟子們告訴我,五戒、八戒與十業道[kammapatha]究竟戒什麼,回答正誤參雜。問他們受戒多久,有的說從不曾受戒,有的說“兩年”、“五年”等等。從未受戒者,其無知可諒; 受了戒的,又各有各樣: 有受戒三年者,戒學知識多於受戒五年者。有受殺生戒多次者,至今三年,未知戒之本意,依舊殺生。當然,比上述人等更有學識者不少,我仍不免遺憾,因為他們的作為實在與其學識不匹。此說非是批評,僅為實述。我因此纂寫本書,以彌補遺憾。我已安排將它刊印成冊,散發給實修的佛教徒作為指南,助他們以實踐世尊教導的方式,禮敬世尊,使他的教言盛傳、久傳。

 

  總之,我請讀者邊讀邊思考。此中內容有的你也許喜歡,有的不喜歡。不管怎樣,我相信,你若按照書中敘述的種種教導實修,會發現它值得你付出的閱讀時間。

 

  本書有任何不如法處,請讀者原諒。

 

  我把纂寫本書用去的體力與心力,回向給發心提供財力印刷本書的人們。其中凡有未滅盡諸苦者,願他們無論重生何界,對一切關乎其真正福利之事,擁有領悟與明辨。

 

  阿姜李-達摩達羅

 

  於尖竹汶府 蝦河森林寺

 

  第一部分: 成就戒德

 

  居士戒

 

  居士戒有三類: 五戒、八戒、十業道。我們在此先說五戒與八戒,之後討論十業道。

 

  五戒可分兩類: 一類與身業有關,一類與語業有關。正持身業,表現為三戒: 戒奪取生命; 戒偷盜; 戒不當性事。正持語業,表現為戒妄語,不僅指謊言,也指離間饞言、粗口謾駡、拉雜閒談。至於戒醉品,它與第三戒——戒不當性事——同歸一路,因其關乎不同形式的沈醉。

 

  八戒自五戒派生——同樣分兩類。其中有七戒關乎身業: 戒奪取生命; 戒偷盜; 戒任何一切性事; 戒午後至天明進食; 戒觀聽歌舞、器樂等演藝; 戒以花環、香料、化妝品、珠寶為飾; 戒高而奢侈的床與座。

 

  無論五戒、八戒,終其究竟,實為兩條: 身業正常,語業正常。巴厘文戒德一詞 sila,字面之意為正常[normalcy,正態]——該素質可分五種或八種戒德成分。布薩八戒所斷棄的身業雜染多於五戒或十業道。持八戒者身業輕,類似出家。(說到出家,至少對女眾而言,持八戒者斷棄身業方面的貪、嗔、癡似多於過去的學法女[sikkhamanas,式叉摩那]。學法女作為沙彌女雖授十戒,她們在剃度前僅被要求嚴格持守前六戒[2]。) 因此凡持八戒者,可說是以一種純淨的方式活命——或者說是短期梵行[kala-brahmacariya]——唯不必變換衣著。

 

  世間男女欲行此道者殊罕。行持者堪稱有德之輩,明智、貴重之器,當可容置奢摩他。

 

  十業道不同於五戒、八戒,不必起誓。一經瞭解,只管持守。共分三類: 身業道三項、語業道四項、意業道三項。身業道為: 離奪取生命; 離偷盜; 離不當性事與離醉品(後兩離算作一項)。語業道源自妄語戒: 離謊言; 離離間饞言; 離粗言謾駡; 離拉雜閒談。

 

  三意業道為: 離覬覦[anabhijjha]: 無覬望他人所有之心; 離惡意[abyapada]: 無願他人受苦之心; 持正見 [samma-ditthi]: 堅信我們經歷的苦樂來自個人的善惡之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如此共有十業道,又稱善業道[kusala kammapatha]——明智之道、淨 行。此十業道當遵守、奉行——越持恒越好。貪之雜染將給滅除; 嗔與癡之雜染將無緣升起。貪來自覬覦之念——即欲望之聚焦——隨後在意、語、行之中表現為貪。心意因此而不安、躁動; 言語、行為也變得不智、染垢。至於嗔怒,它源自惡意,隨後升至敵意,最後成為憤怒、狂怒、兇暴,意、語、行由此變得不智、染垢。癡迷來自妄見,來自對對錯、善惡的無明,致使意、語、行不智、染垢。

 

  故此,你應當從根本上滅除它們。為著滅除覬覦而與他人——兒女、兄弟姐妹、親屬友人、僧尼隱者——分享所有,究竟將有益於你自己的福利: 這稱為佈施[dana]。為著滅除惡意而培育慈、悲、喜、舍之心; 為著離惡業而持戒[sila]。為著滅除妄見而親近求學于多聞智者,藉此發展自己的內覺與明辨: 這稱為修心[bhavana]。

 

  這便是貪、嗔、癡的對治法門。覬覦、惡意、妄見,乃是雜染的主根; 貪、嗔、癡為其頂冠; 表達這些惡法的意、語、行構成了樹幹與枝叉; 結生之果即是苦: 生、老、病、死之苦,憂、哀、痛、悲、慘之苦。我們平常食果肉後,若不破壞種子,它將有機會發芽,形成另一株樹。雜染亦如此: 我們若不摧毀那粒種子,它將結生更多的果。攀附與執取之心: 這就是種子。未了悟者,以為其果美味可口,不願棄絕、摧毀覬覦、惡意與妄見。果報是,他們在這三類雜染的影響之下,以種種形式輪回。當這些雜染十足升起時,無論何等地位皆被摧毀,無論何等財富盡數散失。讚譽變成譭謗,喜樂轉為悲苦。友朋四避,家室離散——未離散者,心亦多有愁苦,如受煎熬。

 

  [中譯注2]學法女受十戒兩年後剃度,嚴守前六戒意謂: 期間若破其中之一,則兩年時間必須重新開始算。其它四戒則無此規定。

 

  * * *

 

  問: 五戒、八戒、十業道應何時持守?

 

  答: 五戒與十業道,應一貫持守——無分早晚、日夜——因其為常戒[nicca-sila]、無時相戒[akalika-sila]。布薩八戒,則依居士各自的所能與機緣,有既定規範; 每隔七八日,于陰曆的新月、滿月、上下弦的第八日,集體持守,每月共四次。該模式適合於時間或機緣不多者。不過,你若時間與機緣充足,則要讓信念作為你的引導。要專注其善益,而不是曆書,只管自守八戒,無分日期、季節,無論哪天持守,就把那天作為你個人的布薩日。

 

  對此有人也許持異見:“若非布薩日,便不算持布薩戒。”

 

  “不是布薩戒,是什麼?”

 

  “僅是一般的八戒。”

 

  “持八戒是好事壞事?”

 

  “……是好事。”

 

  “我們為善德而持八戒,不是麼? 若是做對了善事,哪天做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此當翻譯“布薩”一詞。字面上它的意思是,“接近休止”[approaching respite]一切腐敗與不智。因此從定義上講,你的行動[業]若不休止腐敗,那一日便非是布薩日。你無從保證這日那日是布薩日還是什麼日。雖如此,按陰曆定制持八戒對機緣不多者不失為有益模式。不過你若有機會,不應自限於那幾日,因為戒德在本質上與日期無特別關係。

 

  因此,我們應當安排次第,使有志于修持者擇其所能。

 

  1. 第一組於雨季每個陰曆布薩日持守八戒: 三個月,每月四日,共十二日。這稱為初階[mudu]。

 

  2. 中階布薩[majjhima uposatha]——每個陰曆布薩日持守八戒,終年不輟: 十二個月,每月四日,一年共四十八日。

 

  3. 高階布薩[ukkattha uposatha]——每個陰曆布薩日及布薩日的前後日持守八戒,不論月份、季節: 十二個月,每月十二日,因此一年共144日。信念堅定者可持此戒。或者,你若願意,可以瞄準更高的目標,在任何時間、任何季節持守八戒,專注於戒德本身的品質,不管世間的常規條例——正如當今的佛教尼眾,所守持的便是這同樣的八條戒律。

 

  * * *

 

  因此,為了滅除這些雜染,我們應當佈施財物,持守五戒、八戒、十業道,禪定修心,令心堅固、不動、寂止。這些雜染一旦滅絕,即使你從未富有,也將富有起來; 即使你從未達到過天界,也將常住,正如佛陀宣說五戒果報之偈:

 

  silena sugatim yanti

 

  silena bhoga-sampada

 

  silena nibbutim yanti

 

  tasma silam visodhaye

 

  憑戒德重生天界,

 

  憑戒德獲得財富,

 

  憑戒德證得涅槃——安穩幸福,離一切苦,

 

  故我們都應淨化戒德。

 

  * * *

 

  戒可以兩種方式確立。(1)持戒離[samadana-virati],即發誓受戒,如我們隨比丘或沙彌重複戒律(此處還必須瞭解五戒或八戒所戒之不良惡行究竟為何); 或者(2)自然離[sampatta-virati],即自行決定戒某項不良惡行。換言之,你若想淨化品格,可自行決定戒除惡習。一旦立戒,你要以良知細心守護,不使鬆弛,這稱為正斷離[samuccheda-virati]: 絕對斷離,完全脫離造惡的傾向。

 

  維持戒德的清淨,有賴於兩類因素: 毅力與四梵住(慈、悲、喜、舍)。舉一個憑毅力持戒的例子: 假定你習慣於宰殺動物。你決定持戒,於是停殺一兩日,但因毅力不強,一過自限時日,又重返舊習。這種憑毅力持戒的方式,意味著行使自製,不犯過去慣犯的惡習。

 

  問: 如此持戒有價值麼?

 

  答: 就那一天而言是有價值的。偶爾見到光明,強過從來不見。

 

  不過,藉四梵住持戒,意味著內心願眾生幸福,同情眾生皆不欲受苦、願得安寧、不受傷害。一旦意識到這一點,即升起悲湣,不敢破戒。以慈悲心持戒,有大果報。

 

  戒行圓滿者,凡有所求皆得成就: 重生人界、重生天界、涅槃。這樣的人可以求得美貌妙聲、芳香美味、精緻感覺、喜樂情緒。有戒德即是有財富: 五戒好比五十金錠,八戒好比八十金錠,十業道好比一百金錠。實際上,戒德的價值不可計量。戒德與佈施,兩者共同構成了重生人界、天界的必要因素。佈施、持戒、禪定修心又是涅槃的必要因素。因此,我們都應當找時間努力造那些引導我們趨向真正福利之業。

 

  --------------------------------------------------------------------------------

 

  布薩日

 

  受戒前,首先禮敬三寶——佛、法(他所傳授的真理)、僧(已證道之弟子):

 

  Araham samma-sambuddho bhagava

 

  Buddham bhagavantam abhivademi

 

  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Dhammam namassami

 

  Su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ngho

 

  Sangham namami

 

  薄伽梵是阿羅漢、正自覺者:

 

  我頂禮世尊、覺悟者。(一拜)

 

  法由薄伽梵善說:

 

  我崇敬法。(一拜)

 

  薄伽梵的弟子行道正善:

 

  我禮敬僧伽。(一拜)

 

  現在全體持誦常規早課。你若不會,則保持安靜。全體誦完後,將一齊念請求授戒文。同樣,你若不會,也保持安靜。五戒求授方式如下: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pa?ca silani yacama

 

  尊者,我們請求歸依三寶並授五戒。

 

  Du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pa?ca silani yacama

 

  第二次,我們請求歸依三寶並授五戒。

 

  Ta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pa?ca silani yacama

 

  第三次,我們請求歸依三寶並授五戒。

 

  布薩八戒的求授方式如下: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atthanga-samannagatam uposatham yacama

 

  尊者,我們請求歸依三寶並授布薩八戒。

 

  Du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atthanga-samannagatam uposatham yacama

 

  第二次 ,我們請求歸依三寶並授布薩八戒。

 

  Ta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atthanga-samannagatam uposatham yacama

 

  第三次,我們請求歸依三寶並授布薩八戒。

 

  接下來,重複禮敬佛陀的句子: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薄伽梵、阿羅漢、正自覺者。(三遍)

 

  接下來,持誦三寶歸依文: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我歸依佛。

 

  我歸依法。

 

  我歸依僧。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我歸依佛。

 

  第二遍,我歸依法。

 

  第二遍,我歸依僧。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我歸依佛。

 

  第三遍,我歸依法。

 

  第三遍,我歸依僧。

 

  完畢後,主持儀式的比丘說: Ti-sarana-gamanam nitthitam. 三歸依儀式完畢。

 

  你答: Ama bhante. 是,尊者。

 

  現在,跟著他重複五戒:

 

  1. Panatipat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破壞生命。

 

  2. Adinn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偷盜。

 

  3.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不當性事。

 

  (如果你受持八戒,則以此句代之: Abrahma-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一切性事。)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妄語。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醉品。

 

  (如果你受持五戒,則在此停下。如果受持八戒,則繼續)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午後至清晨之間進食。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觀聽歌舞、器樂等演藝,戒以花環、香料、化裝品、珠寶裝飾身體。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高而奢侈的床與座。

 

  你若持布薩戒,比丘將宣說布薩期的長短。跟著他重複:

 

  Imam atthanga-samannagatam.

 

  Buddha-pa??attam uposatham.

 

  Ima?ca rattim ima?ca divasam.

 

  Sammadeva abhirakkhitum samadiyami.

 

  我今日今夜圓滿、清淨地持守佛陀制定的布薩八戒。

 

  比丘將提醒人們審慎持戒,並宣說持戒的果報:

 

  Imani attha sikkhapadani accekam rattin-divam uposathasila-vasena sadhukam rakkhitabbani.

 

  此八戒當在布薩期間日夜善持。

 

  你說: Ama bhante. 是,尊者。

 

  比丘接著說:

 

  Silena sugatim yanti silena bhoga-sampada silena nibbutim yanti tasma silam visodhaye.

 

  憑戒德重生天界,憑戒德獲得財富,憑戒德證得涅槃,因此我們都應淨化戒德。

 

  授戒儀式至此完畢。

 

  * * *

 

  戒律譯文如下:

 

  1. 我接受訓誡,戒破壞生命。

 

  2. 戒偷盜。

 

  3. 戒不當性事(此為受五戒者持守。Abrahma-cariya...... 為受八戒者持守: 指戒一切性事。)

 

  4. 戒妄語。

 

  5. 戒醉品。

 

  6. 戒午後至清晨之間進食。

 

  7. 戒觀聽演藝(如歌舞、器樂等),戒以花環、香料、化妝品、珠寶裝飾身體。

 

  8. 戒高而奢侈的床與座。(奢侈意為有厚墊 、床墊。高床意為高於十寸。不過扶手椅與扶手沙發,即便高於十寸,亦不受本戒約束。)

 

  * * *

 

  不論五戒、八戒,都有兩個[構成]基礎。換言之,破戒須得有(1)身與心共同違越; 或者(2)語與心共同違越。假若某個無意的身體行為違反了戒律,則戒德依舊完整。舉例說,你砍樹或採花供於佛台,恰巧有生活於樹枝或花莖上的昆蟲因此死亡。你事先不知它們在那裡。此種情形下,你的戒德依然完整,因為你內心無意願它們死亡。至於語行,假若你說話匆忙,出於疏漏或無心,辭不達意。例如你本想講兩字,實際講了四字; 本欲講真話,但說錯了。既然它僅是語言動作,內心無意誤導,因此你的戒德依然完整。

 

  破壞十業道,可隨著三因素之一而生效: 身與心共同違越; 語與心共同違越; 或者僅以心違越。換言之,意 、語、行中任一的違越,須得有動機,才算是破壞了戒德,因為動機——即戒離的意志[cetana-virati,戒離心]——構成了戒德的精髓。可查看任何一條戒律,其中必包含此要素。動機為戒德的精髓; 動機以外,戒德的其它側面,只是它的表達與應用。

 

  堪稱戒德之動機者,乃是遵守五戒或八戒的戒離意志。至於諸戒行,它們是該動機的表達,而詳述諸戒所禁行為的細則,則是該動機的應用範圍。戒德為正常態。言語與行動的正常態與正平衡,表達為五戒與布薩八戒。意、語、行的正常態與正平衡,則表達為十業道。

 

  動機為戒德之根本,可引經文中佛陀之語為證:

 

  cetanaham bhikkhave kammam vadami

 

  比丘們,我說,動機即為業。

 

  * * *

 

  佛教徒一般所修的戒德,總結起來歸為三類: 小戒[hina-sila]; 牧守戒[gocara-sila]; 非牧守戒[anagocara-sila]。

 

  1. 小戒,指只服從戒律。譬如,第一戒要你戒殺,你求福德,因此看護其它有情的生命,不使它們死亡。第二戒要你不偷盜,你因此照料別人的財產,不使它們失蹤,希望藉此得些福德。第三戒不許行不當性事,因此你四處看護他人的配偶與兒女。第四戒不許妄語,於是你四處照顧他人的耳聞,不在其中灌輸謊言。第五戒不許飲酒,因此你為他人的酒瓶著想,不把他們的酒喝光。對其它戒律也同樣如此。這樣地修戒德,等於為他人的貨物充當看守。你把自己置於奴僕或雇傭牛倌的層次。無論是守五戒、甚至八戒,這都屬於層次最低的戒德,或者說戒禁取[silabbatupadana],執取於外在的善德形式。

 

  2. 牧守戒,指確保心只住於良善的動機,譬如思考如何行動才是明智、有福德。無論你的思想涉及過去還是未來,色、聲、香、味、觸、法,你小心保持動機明智,不讓它們墮落於腐敗或不智。

 

  3. 非牧守戒,指使心住於當下,不讓它漫遊於雜念之間。你有念住與警覺,連續守護心,使它完全安住當下。這才是戒德——達到正常狀態時的戒德——這種戒德有天界與涅槃的價值。

 

  小心謹慎不破條文的戒德,能夠對治粗相的貪。來自牧守心的思路,不讓它進入不良動機領域的戒德,能夠滅除嗔怒與厭惡。進入當下的戒德——即正態之中的戒德——能夠滅除癡迷。因此我們可以說,戒德能夠滅除粗相的雜染,即某些層次的貪、嗔、癡。

 

  * * *

 

  繼續說布薩日: 你現在有機會聽一段說法。請求說法的方式如下:

 

  Brahma ca lokadhipati sahampati

 

  kata?jali andhivaram ayacatha

 

  santidha sattapparajakkha-jatika

 

  desetu dhammam anukampimam pajam

 

  世界之主、梵天沙巷婆提,

 

  合掌於心前,(走近世尊)請求祝福:

 

  “有眾生眼裡僅存些許塵垢,

 

  請佛慈悲,為他們傳法。”

 

  現在,整肅你的思想,住於吸收法的滋養。說法完畢,你可以如下方式宣告自己成為佛陀的居家弟子:

 

  Aham buddha?ca dhamma?ca sangha?ca saranam gato

 

  我已歸依佛、法、僧,

 

  Upasakattam desesim bhikkhu-sanghassa samukkha

 

  #25105;已在比丘僧伽面前宣告我的歸依。

 

  Etam me saranam khemam

 

  Etam saranam-uttamam

 

  這是我的安穩歸依,

 

  這是我的至上歸依。

 

  Etam saranam-agamma

 

  Sabba-dukkha pamuccaye

 

  這是能從一切苦痛中解脫的歸依。

 

  Yatha-balam careyyaham

 

  Samma-sambuddha-sasanam

 

  我將盡善遵從正自覺者的教導,

 

  Dukkha-nissaranasseva

 

  Bhagi assam anagate

 

  將來得以從憂苦中解脫。

 

  (女眾應以 gata 替代 gato,以 upasikattam 替代 upasakattam,以 bhaginissam 替代 bhagi assam。)

 

  巴厘文的居士一詞 upasaka [優婆塞/近事男,女居士upasika,優婆夷/近事女],字面意義為: 靠近者。居士有十種素質: 五種當止持[禁止],五種當作持[具備]。五種止持為:

 

  (1)販售武器

 

  (2)販售人口

 

  (3)販售動物給予宰殺,販售自己所殺動物之肉

 

  (4)販售醉品

 

  (5)販售毒藥

 

  五種作持素養為:

 

  (1)具信

 

  (2)持戒

 

  (3)堅信業力原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4)不欲在佛陀教導之外尋求福德

 

  (5)唯以佛陀教導的方式行福德

 

  擁有了這些資格,依照定義,他就是一位以佈施、持戒與禪定為修持目標的居家弟子。

 

  * * *

 

  布薩儀式完畢後,你應當利用這個機會,培育心的平靜與安止。不要把一天浪費掉。把“佛陀”作為你的禪修練習。專心默念“佛陀”是一種修定方式。明辨之意是,對一切造作緣起之事有徹底的領悟。明辨的價值在於棄絕一切形式的雜染。戒德、定力、明辨: 這些素質構成了佛陀教導的核心,我們都應當盡己所能長養它們。

 

  現在,我們對戒德、定力提出若干問題,藉此進一步解釋這些主題。

 

  --------------------------------------------------------------------------------

 

  戒德問答

 

  1.什麼是持戒的利益? 什麼是不持戒的過患?

 

  2.什麼是戒德?

 

  3.戒有多少種?

 

  4.什麼是戒德的精髓?

 

  5.維持戒德需要什麼?

 

  1.答第一問: 持戒者此生可識得的利益如下: 他們不受世人猜疑、鄙視; 他們進入聖人與常人的集會時有自信。他們死後,至少可得人界的重生。因此,有德者不願自己的戒德受玷污。

 

  另一解答是: 持戒者在全世界受人愛戴。何以如此? 因為世上無人願受欺壓,哪怕一丁點也不願。不必說善士,即便盜賊也責怪無原則者,比如他們團夥搶劫: 盜團成員們必然因行事之苦而相互找錯。但出於無明、愚蠢、缺判斷力,他們還去做。

 

  另一解答是: 持戒者 所行之事有益於這個世界與下個世界。多數人忽視了戒德的這個側面。我們視錯誤為正常,以為持戒妨礙進步,持戒者老套、落後時代,或者認為持戒不可能謀生。這一切觀點並無實際根據。戒律究竟如何妨礙進步? 仔細考慮這一點: 世界的本質是,無一人願意受苦; 即便畜生也不欲見痛。因此戒德之本意,非是破壞世界,而是保護它、助它進步。佛陀制定戒律,非僅僅依照自己的見解,而是順應了全世界人的方式與見解。何以知此? 我們無須問佛陀本人,可以自己考慮:

 

  例(1): 舉一簡單例子,殺生。漁人以殺生謀生,有的因此賺了大錢。他們仍抱怨自己工作之辛苦,甚至有時落海溺死。既然抱怨自己的工作,就表明他們不好此業。至於那些魚,它們也不喜歡[被捕]。甚至小蚊小蟲也不願被虐待[作餌]。我們為什麼虐待它們? 因為我們未曾親近智者。我們眼見傷害與苦痛,但出於自己的暗昧、愚癡,仍然去做。此例說明,佛陀確立戒律乃是順應了世界共見。

 

  例(2): 偷盜,世上有人喜好此事麼? 假若世界喜好偷盜,也許就不會有禁止——哪個人類社會沒有這些法規? 既有這些法規,就說明我們並不喜好偷盜。即便被盜的物事也不願被人竊走。譬如動物,被盜賊迫之一隅時,會試圖逃避。小偷與強盜們常怨生計辛苦——老得遮掩躲藏、少食少眠。抱怨則說明不好此業。為什麼還要做? 因為他們未曾親近智者。出於自己的暗昧、愚癡,視錯誤為正確。

 

  例(3): 通姦,世上誰喜好? 問做此事者,他們抱怨自己為之痛苦。問受害者,他們也抱怨因之痛苦,不歡迎此事,有時甚至以自殺結局。這表明世界並不喜好此事。人們為什麼做? 因為他們未曾親近智者。視錯誤為正確,因此帶來世界的毀滅。他們被罰款、收監,家庭關係破壞,相互擊頭,原只為取樂。如此做錯事,將使父母哭泣、使官府煩惱。這些事給世界帶來毀滅。

 

  例(4): 說謊,世上可有任何人喜好此事? 一個人正在說謊時,必然苦於怕被人識破。將要說謊時,他苦於盤算如何開脫。一旦說了謊,又苦於怕無人相信。被騙者怕所聞非實,得質問、對證。即便兒童也不欲受騙。譬如小孩子啼哭要娘,父親騙他說:“乖——你娘來了。”當他不見母親來時,就會大哭不止。為什麼? 因他不能信任他的父親。不必說人,連動物也不願受騙。譬如我們拿米飯引誘一隻狗。它看見米飯,以為要給它吃,就舉臀搖尾地跳過來,我們不給它,反拿著米飯跑掉。如此三四次之後,它很可能不再走近前來,因為它知道我們在騙它。這說明眾生不喜好謊言。那麼為什麼人們說謊? 因為他們未曾親近智者。視錯誤為正確,導致世界衰敗。

 

  例(5): 飲酒。是有一種人喜好飲酒。釀酒者訴苦: 陪錢、怕被員警發現、被酒客欺騙。酒徒們抱怨,酒令他們頭暈、蝕盡薪水、潦倒貧窮。我未聞世人盛讚飲酒為趨向健康、財富、幸福之道者。酒徒若真以為善,也許不會回來照舊飲水吃飯。一旦喝醉了,鬧事出醜之態,不為世人讚賞,連遭家人厭惡。自己又訴說欠債、缺錢,表明他們也不愛好、欣賞此項癮習。

 

  在某些地區,政府出於對民生福利的關心,立法阻止飲酒之害。(我個人一直想知道,官家酒稅所得是否足以覆蓋酒徒造成的損失。我對此存疑,不過這只是我的觀點。你可以自己考慮。常見例子是,人們聚眾飲酒時——不論是合法還是偷稅的燒酒——便開口說話: 一瓶燒酒之後,當中一人也許就給殺死了。這種情形下,官府從一瓶酒中所得的丁點稅收,可能遠抵不上追捕兇手的費用。)

 

  因此佛陀看見了這類行為之中的邪惡: 它敗壞世界,妨害民生。譬如,醉漢難以保持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只會自誇。我非是批評,這是我時常所見。例如,農夫請鄰人幫忙收割稻穀時,眾人[醉酒]大聲喧嘩,不過去看他們的工作,卻發現稻穀撒得遍地都是。

 

  有一次我見到一口井,井道驚人地傾斜,往下看,水倒是新鮮乾淨。於是我問井主:“這水是不錯。何故井道掘工不佳? 是遇上巨石還是樹根? 什麼時候掘的? 是誰掘的? 你自己還是雇人?”

 

  於是井主答:“這井是我請了朋友幫忙挖的。”

 

  “怎麼讓他們掘這麼深? 花了不少錢吧。”

 

  “我請他們喝燒酒,直到大醉,接著下去挖井,這就是井道如此歪斜的由來。”

 

  這說明酒精何等壞事。

 

  我在此所舉的一切例子——雖然短小,足以引發思考——說明世界並不喜好這些事,說明它們造成傷害、損失,浪費金錢、勞力、人生。這就說明,佛陀禁止這些行為,是合乎世界共見的。沒有哪條戒律與那些觀點背道而行。既如此,有哪條戒律妨礙進步?

 

  那麼,人們何以不識此理? 因為他們未曾親近智者,視錯誤為正確。他們與世界作對,因此受苦。佛陀隨順世人的願望,為了人民與國家的發達而傳法。假若人們真正遵守戒律,在地球上的生活在可見的當下即有幸福。

 

  第一問——守戒的利益與不守戒的過患——到此討論完畢。

 

  2. 第二問“什麼是戒德?”可回答如下: 戒德的巴厘語——sila——意為正常。所謂“正常”,是指意、語、行無偏,而“無偏”是指不以行動造惡、不以口舌言惡、不以心思惡: 換言之,戒離三類有害的身業、四類有害的語業、三類有害的意業。當離的三身業是: 殺生、偷盜、醉酒與不當行事。避免這些行為,不讓身體朝那裡偏,即是讓身體住于正常狀態。當離的四語業是: 謊言、離間饞言、粗口謾駡、拉雜閒談。保持言語不朝那裡偏,即是使言語住于正常狀態。而使心住于正常狀態,意味著

 

  (1)不覬望他人所有。

 

  (2)對行為不愉悅的人或有情無惡意。

 

  (3)持正見: 懂得一切有情依自己的業而活——動機好的,有好報,動機惡的,有惡報——無一希望受苦。一旦你能夠如此看待事物,要維持該視角。不要讓它偏離到錯誤道上。

 

  如此維持意、語、行于正常、平衡狀態,即為戒德。不過“平衡”在此,非是排除一切行動[業]; 它只排除導致言行朝錯誤方向偏走的行動。除了此等偏離之外,凡有精力者,無論以何謀生,儘管做,因為佛陀的戒律並非是懶惰的戒律、膽小的戒律、貧窮或呆滯的戒律——即不許你做任何事的戒律。那非是佛陀的教導。至於言語,凡無害之言,儘管講。佛陀的戒律並非是啞口禁聲的戒律; 而是讓你講適宜言語的戒律。至於心意,凡有利於謀生知識或發明的想法,儘管想。佛陀並未禁止此類思考。他只禁止有害的思考,因為戒德之要旨乃是戒離意、語、行當中的邪惡不正,培育意、語、行的正直誠實。這表明,佛陀教導我們戒當戒之事,行當行之事。此說可以八聖道的正志與正命為證。不過我們多數人相信,持戒等於把自己圈在寺院,妨礙謀生,甚至動一動指頭都不行。這種信念是錯誤的: 它違反了佛陀的教導,有害世界的進步。

 

  持戒——有戒德——意味著使言與行住于正常狀態。具戒德者,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清淨的。作為果報,他們得到的財富殷實、長久。具戒德者,無論說什麼——無論說多少——不會令聽者有刺耳感。它可以帶來善運,使聽者感覺順耳。有戒德者無論思考什麼,假若本來是件難事,將會轉為易事; 假若是造什麼物件,會做得美觀,這都是那戒德的緣故。不過我們多數人,傾向於太輕視戒德,不在工作與活動中行持,因此沉重不堪,跟不上世界的進步。

 

  意、語、行不受戒律統轄者,好比蓋滿細菌、煙灰: 有所觸處,盡受污染,難以實現目標。即便成功,也不長久。言語也一樣: 言語不能長久維持戒德者,常被聽者懷疑、鄙視。他若想找人要錢[商業集資等],會有困難; 一但得到錢,也不能久存。心意也一樣: 人若無戒德掌管心,他的思考是暗昧的。無論想什麼計畫,會有困難,即便成功,也不善不久。

 

  欲使意、語、行維持正態,須有念住。換言之,一切行動之中,必須連續審視自己的業——坐、站、行、臥——才能知道自己不曾作惡。不能連續反觀自業者,好比不著衣服: 處處冒瀆他人。甚至有故事說,某男如此心不在焉,把妻子的上衣與下裙穿了出門,這說明不能反觀自業者,將會發生什麼。

 

  不檢點自己的言語者,好比無蓋的飯鍋。水煮開時溢出,會把火熄滅。人不能時常把握自己的思想——譬如那無休止地臆想賺錢致富以至與現實脫節者——必然給自己造成傷害。有些人想得過多,以至於吃不下、睡不著,神經受傷、心理失衡,皆因思考無根基、無自製之故。

 

  如此,缺念住者同時也正是那些不守戒者,他們會傷害自己。

 

  第二問討論完畢。

 

  3. 第三問“戒有多少種?”可回答如下: 專義上區分有五類,指五戒、八戒、十業道、十戒與227戒。廣義上區分有兩類: 一類是居士戒,另一類是比丘與沙彌戒。

 

  從另一個角度區分,有三類: 與身業有關的、與語業有關的、與意業有關的。

 

  再換個角度區分,有兩類: 基本戒[adi-brahma-cariya-sikkha,初梵行戒],即必須首先學習與遵守的五條基本戒律,如殺生戒; 一旦掌握之後,下一個層次是儀錶規範[abhisamacara],有關個人行止,如就餐等。

 

  再換一個角度,有兩類: 世俗[lokiya]與出世[lokuttara]。出世戒德,既可是居士戒、亦可是比丘戒。假若某人,不論僧俗,已證得心的真實正態,他的戒德便已出世。不過,尚未達到入流正態者的戒德——不論居士比丘、不論是否嚴格持戒——只是世間的。世間的戒德,本質上無常,時而清淨、時而不淨; 持這類戒者,有的生天界、有的下地獄。不過,出世戒德恒常、直趨涅槃。此類戒德排除了在四惡趣[apaya-bhumi]重生的可能。

 

  達到出世層次者所具有的戒德,乃是佛陀教導的真正戒德,比其它一切戒德更尊貴、更有價值。世俗戒德,即便是比丘的227戒,品質上亦不可與一位入流居士的五種戒德相比: 出世戒德貴為如此。為什麼入流者的戒德恒常,而凡夫的戒德非恒常? 因為入流者已經藉明辨之力,徹底擺脫了自我認同[sakkaya-ditthi,身見]。他們的明辨來自何處? 來自修定,使心堅實,從中升起明辨,永遠洗淨了自我認同。他們已經看見了對身與心持癡見的危害,意識到這些東西不是我。他們已觀照色身,直到看見,它只是四元素,來時未帶來,去時也不帶走。因此,他們能夠放開,不帶著執取或者錯誤的先見。

 

  (1)假若我們把身體視為屬我所有,就會對它持占有心,不願明智善用。我們卡在了身體喜樂的層次——是那種享樂抹殺我們的福德與福利。當色身痛受升起時,是那種痛抹殺我們當行的福德。這可算是一種形式的殺生[panatipata]: 用樂與痛,滅去眾生希求的福德。這是入流者已棄絕的自我認同之一。

 

  (2)不與而取[adinnadana]: 入流者不抓緊色身,以之屬我,因為他們已意識到,它只是四大之合成,這些元素是世間的一部分,不可能拿走[3]。結果,他們不會試圖欺詐世間,把世間元素指為屬我,如此他們棄絕了自我認同之另一側面。

 

  (3)不當性事[kamesu micchacara]: 入流者已看見來自感官攀緣——色、聲、香、味、觸、法——的危害。可以享受的,就享受; 不可耽於其中的,則不介入。這意味著他們對感官之樂,不會讓自己做錯事。如此他們棄絕了自我認同的另一側面。

 

  (4)妄語[musavada]: 入流者已親見絕對真相,就不會說謊了。換言之,他們已看見了四聖諦,如此棄絕了自我認同的另一側面。

 

  (5)醉品[surameraya]: 入流者不可能沈醉、失慎於色、聲、香、味、觸、法。如此他們棄絕了自我認同的另一個側面。

 

  [中譯3: 指入流者已放下色身,把執取色身作為一種形式的偷竊。他更不會對其它世間物質不與而取。]

 

  這就是明辨[慧]層次上的戒德。一旦達到這個層次,常規形式的戒德即轉為恒常、持久,因為自我認同已藉著明辨徹底擺脫。至於戒禁取[silabbata-paramasa,對戒條與修持的“摸取”],入流者不再“摸取”自己的行為,因為已確見其正確性。至於疑[vicikiccha],他們已棄絕一切對明辨價值、活命方式、修行道的存疑: 不再臆測是否正確。一旦能做到這一步,即與世俗戒德隔離。世俗戒德是無常的,因為它缺明辨。何以缺明辨? 因為我們不在內心修定,頑固地執取色身、攀附它、誤以為是我,以至於少許的蚊蠅騷擾、日曬雨淋,都會使我們的福德枯萎、死去。

 

  因此,出世戒德殊勝; 世俗戒德不持久。至於戒德是出世還是世俗,完全與心有關。

 

  愚鈍、少明辨之心,

 

  攀附色身,

 

  死時為骨所梗,不得吃肉、坐皮。[4]

 

  它未經修練,

 

  沈淪於苦。

 

  修成之心,升起明辨,

 

  死時放開色身,

 

  無憾脫褪。

 

  既見真相,

 

  此謂尊貴、無上。

 

  第三問討論完畢。

 

  [中譯4]此處意為,人身死後無用,不如已死動物的色身尚可利用。]

 

  4.回答第四問:“什麼是戒德的精髓?” 我們首先必須把戒德精髓即戒離的動機[cetana-virati,戒離心]與戒德的表達區別開來,戒德的表達有三類: 自然離、持戒離、正斷離。這三種稱為戒德的表達,因為它們隨戒德而來。

 

  自然離[sampatta-virati]: 指未曾作誓而自發約束自己的行為——譬如在野外或林間看見一頭動物,有機會殺死,但因畏懼罪惡,決定不殺; 或者看見他人的財物,本有機會拿走,但因畏懼惡業,決定不取。

 

  持戒離[samadana-virati]: 指發了持戒的誓言——或者對自己、或者隨他人重複——此後謹持不破。

 

  正斷離[samuccheda-virati]: 指維持戒德清淨無染,不論是否作誓。

 

  戒行的表達清淨與否,有賴於對意、語、行之操作中升起的若干次要因素、它們或者違反戒德的表達(因此使之玷污)、或者謹慎持守(因此保持清淨)。

 

  至於戒德的精髓——此處“精髓”指主要成分或決定因素——乃是戒離有傷害性的意、語、行的意志[戒離心],並且牢記使心保持正常狀態。這些有害的意、語、行可以是五種、八種、十種、或其它形式的傷害。因此,戒德分兩類: 一類是清淨的戒德,即,意、語、行之絕無污染; 另一類是染垢的戒德,即撕破,穿洞的戒德。例如守兩戒,但連破三戒,即是被撕破的戒德。非連續性的破戒,則稱染垢的戒德、穿洞的戒德。

 

  不良品性由此而來。品性不良者,有[生於人界的]戒德,但他們不守護它。他們持戒不力,於是讓邪惡透過言與行流進來。染垢的戒、撕破的戒、穿洞的戒: 即便它們算是惡,卻也強過無戒。戒德有破裂之處,強過無戒可破,好比穿破衣強過無衣可穿。人人生來俱有戒德,除非身死。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必須守戒? 守戒意味著我們把已有的戒德洗淨,而不是到比丘沙彌那裡收集他們培育的戒德。

 

  我們已瞭解,戒德指動機端正之心; 染垢的戒德,指動機不端之心。這足以說明人人都有戒德,因為有誰無心? 即便瘋人也有心,唯有死屍無心。任何有呼吸的人都有戒德,唯一不同是,該戒德清淨與否。正如佛陀對弟子說:

 

  cetanaham bhikkhave kammam vadami:

 

  比丘們,我說,動機即是業。

 

  邪惡動機玷污戒德。善巧動機維護戒德的清淨。第四問討論完畢。

 

  5. 第五問: 維持戒德需要什麼? 可作如下解答。此處戒德指的是戒德之清淨。為使此清淨穩固持久,有賴其因緣,好比初生兒有賴父母的護持方能活命成長。若得父母的充足哺育,則茁壯成長,無營養不良之虞; 餵養不足,則單薄虛弱。同樣地,戒德之維持,有賴於我們的念住、警覺: 此二法為清淨戒德之守護。同時,我們必須以資糧滋養戒德。若無資糧,戒德將枯萎、死去; 即便有正念與警覺的守護,也不能壯大,好比兒童有父母,無哺育,必然消瘦枯竭。戒德的壯大,須有資糧,戒德的資糧為:

 

  (1)慈[metta]—善意,自愛愛他,願一切眾生皆有幸福。

 

  (2)悲[karuna]—對己對人有同情心,願人人遠離苦痛。

 

  (3)喜[karuna]—隨喜,對一切眾生的善德由衷喜悅。

 

  (4)舍[upekkha]—舍離,在我們不再于事有益的情形下,住于平靜無偏之心,把事情放下,既不喜也不惱。例如,面對罪犯被判處殺頭刑罰之情形。

 

  此四梵住之心,乃是戒德的資糧。

 

  念住為父,

 

  警覺為母,

 

  無量梵住為資糧。

 

  如此行事者,戒德將壯大有力。換言之,當意、語、行中體現著慈悲喜舍之心時,戒德將堅定、持久、直趨涅槃。此謂壯大的戒德、豐盛的戒德、富足的戒德、喬達摩佛教導的戒德。不能成就這一步者,只能得到貧窮的戒德、染病的戒德、孤寡的戒德、枯萎退失的戒德。

 

  有戒德者有善德,

 

  有善德者有財富,

 

  有財富者有喜樂,

 

  戒德之樂為至上。

 

  戒德為人人可佩戴的美飾。不論老幼,以戒德裝點,皆有魅力,因為它不同於外在飾品,無論由誰佩戴,永無不協調或不適宜之感。外在飾品僅于適當場合美觀,戒德卻永久宜持。凡能維持戒德者,此生與來生將脫離危險與敵意。因此,有明辨者細心守護他們的戒德。無明辨者自尋鎖鏈,即: 束縛手腕、腳腕、脖項、耳垂的金鎖鏈。即便細心守護,仍不免受其傷害——比如盜賊搶奪金鏈時,會撕裂耳廓、擦破手足皮膚。可以藉此思考外在飾品究竟有多少善處。

 

  至於戒德,當它包圍著我們的心意、包圍著我們的言語、包圍著我們的行為時,誰能破壞它? 哪個賊能偷它? 什麼火能燒它? 經偈保證,我們死後,能去天界享受喜樂。

 

  silena sugatim yanti

 

  silena bhogasampada

 

  silena nibbutim yanti

 

  憑戒德重生天界,

 

  憑戒德獲得財富,

 

  憑戒德證得解脫。

 

  candanadinam gandhanam sila-gandho anuttaro

 

  一切如檀之芳香,戒德之芳香至上。

 

  silam loke anuttaram

 

  戒德在世間至上。

 

  silo rahado akuddamo

 

  戒德如清池。

 

  sukham yava jara silam

 

  戒德在終老時帶來安寧。

 

  silam yava jara sadhu

 

  戒德在終老時善哉。

 

  因此,一切有志于清澈、清淨之福德者,當以四梵住之心,勤修、完善其戒德。既掌握後,凡有志於聖道中段之修定者,將迅速得果報。

 

  第五問討論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