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法看心物的交互作用

陳昌祈

東吳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研究物物交互作用的科學,雖然長於「用腦」的邏輯推理,

但也少不了「用心」的直覺。

心是盎然生機的泉源,學習「用心」更是實修佛法的要訣。

摘要:

我們試圖從佛法的觀點,藉交互作用的分類來探討宇宙萬象的種種,希望能有助於文化視野的厘清與未來方向的展望。文中我們將討論物物交互作用與心物交互作用的特色,及研究者心靈運作的異同。這裡我們嘗試提出「用腦」與「用心」的概念,來探討物物、心物交互作用的差別。

研究物物交互作用的科學,雖然長於用腦的邏輯推理,但也少不了用心的直覺,傑出物理學家費曼對直覺的重視就是實例。我們也發現只有掌握中醫心物交互作用的特色,才能看清楚中醫的實貌與特色。數千年前沒有現代物質科學的支援就能研探「經絡」,並用諸醫療,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近代學術受物物研究的主導,對於「重複性」與「累積性」特別重視,為世人帶來輝煌的科學文明,也帶我們進入一個知識爆炸、偏重用腦的時代。然而用心才是一切學術創造的源頭,用心涵養的缺乏與忽視將是當前學術的隱憂。

一、前言

大約二十多年前,還在讀大學時有位朋友問我說:「知識與智慧有什麼不同?」當時實在不知道怎麼回答,只是注意到竟然有這麼個問題存在。後來又注意到知識的「累積性」與「重複性」的問題,感覺西方科學在這方面較佔優勢,較能累積經驗、重複驗證,東方的學問在這方面似乎處於弱勢。以中醫為例,人們會問:到底中醫科不科學?中醫有沒有在累積成長?能不能重複驗證?由於這些困惑的醞釀,引發了我去反省、探究這個問題。現在我試圖從佛法的觀點,藉交互作用的分類來探討宇宙萬象的種種,希望能有助於文化視野的厘清與未來方向的展望!

二、佛法對心物的看法

從佛法的立場看世間,宇宙萬象不外「色」、「心」二法,所謂色法是指具有質礙性質的物質部分,心法則指空靈的精神部分。心法可以進一步區分為「心王」和「心所」。心王是心性,是心的本體;而心所則為心相,泛指一切心理現象。

如果用梁乃崇教授所首創的對宇宙萬象的分類術語「知覺者」與「被知的範疇」(注一)來分析,那麼心王就是知覺者,心所及色法都屬於被知的範疇。這也就是說被知的範疇包含偏共業的物質部分,同時也包含偏別業的心所部分。一般所談論的心,常常是指「被知範疇」的心所部分,而「知覺者」的心王部分則被忽略,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心王有種種稱呼,可以叫「知覺者」、「覺性」、「佛性」,乃至叫「本來面目」都可以,但都是指一切情識分別的根源。心王不能被覺知,一被覺知就淪為心所。偈曰:「狂心不歇,歇即菩提」、「生滅滅矣,寂滅現前」,心王只能經由「心所歇滅,心王現前」來體驗。心王的體驗甚深,是佛法的精要所在,有志深究心物根柢的人宜多留心!

三、物與物的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是科學家探討物質世界的基本概念,用來指陳物與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如果把它推廣到包含心靈的層次,顯然可以分成:「心與心」、「心與物」及「物與物」等三大類交互作用。物與物的交互作用,是指色法與色法間的相互影響;心與物的交互作用是指心法(心王、心所)與色法互相間的影響;心與心的交互作用則是指心法與心法間的相互影響。嚴格來說,「三界唯心」,色法也不離於心現,因而可以說所有的交互作用都包含在「心與心」的交互作用裡。

物與物交互作用探討的物件偏於共業,「共業」的意思即是大眾共有的業報,探討時會有眾人所見略同的特性。由於物質現象又頗具體,很容易被想像成獨立于心靈之外的客觀存在。「古典物理」時代的科學家曾認為,物理學所探討的是獨立於觀察之外的客觀存在。然而這在「量子物理」裡就做了重大的修正──「獨立於觀察的客觀存在是一種想像,任何觀察必然干擾被觀察者。」比如說我們用X光來觀察電子、原子時,電子、原子就被X光所干擾,已不再是原來還沒有觀察時的狀態。任何觀察必然影響被觀察者,獨立於觀察之外的客觀存在只是一種想像!

當然儀器之後的觀察者其實是人類的心靈,只是目前科學家還無法具體地考慮心靈對被觀察事件的影響。很明顯的,目前科學界公認的公式裡還沒有引進心靈這一變項。以靜電公式 F=kqQ/r2為例,式中並沒有心靈變因這一項。沒有心靈變項的公式似乎比較明確客觀,明確客觀這不正是我們對知識的一貫期盼嗎?

那物質科學真的沒有心靈影響的蹤跡嗎?物與物的交互作用畢竟還是要經由人類的心靈來覺知、來研究的,此時心靈無可避免地一定要參與其間。因此,即使現象本身與心靈無關,也不能保證覺知、研究所得的結論與研究者的心靈無關。而有關光的雙重性實驗──光同時具有「波動」及「粒子」兩種性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近代的科學研究發現,當我們採用波動的觀點來安排實驗時,發現光具有波動性;但採用粒子的觀點來安排實驗時,卻又發現光具有粒子性。光所展現的波動或粒子性質,取決於觀察者安排實驗時的心靈觀點,這不正是心靈對觀察的影響嗎?

四、科學家的心靈運作

由於色法較具體,有眾人所見略同的特性,人們在從事物物交互作用研究時,養成了追求客觀明確的習慣。我們希望不同的人,對相同的現象有相同的描述與理解,因此科學家對於研究時的心靈運作,就有若干的限制與取捨。

從事研究的心靈運作可分成兩個層次來探討,一是對研究物件的覺知,一是對覺知所得到的「心相」的心靈運作。我們就想像一下現在正在研究眼前的一朵花、一個單擺吧!當我們去觀察時,心裡是不是覺察到這朵花、這個單擺的種種形象、種種動態──這是第一個層次的心靈運作。接著我們會在心裡分析這種種形象、種種動態,分析這朵花和那朵花的種種異同、分析單擺擺動到底等不等時距、擺動的快慢和擺長有沒有關係?這些屬於第二個層次,是對覺知所得心相的心靈運作。

科學家第一層次的心靈運作,是以眾人共有的覺知能力為基礎,儘量排除「主觀」的影響,避免因人而異的結果。也就是說,你在覺知一朵花時,不可以用天眼或其它不是眾人共有的能力來看花,否則就不會有共同的答案。佛經上說「天眼」看杯水中有八萬四千個生命,這種覺知能力在這裡是不作數的。不過大眾共有的覺知能力在深度、廣度上實在很有限,因此科學家就設計了種種儀器來延伸人們的覺知能力。顯微鏡、望遠鏡、X光、溫度計……等各式各樣的偵測設備與方法都被提出,儀器設備既方便效能又高,在日漸依賴的情形下,人們自己的感覺能力也逐漸退化,一切以儀器的資料為准,甚至連添加衣服也要靠溫度計來判斷。

第二層次的心靈運作,科學家對覺知所得的心相,是(1)經分析歸納,然後以「直覺」提出假設,(2)接著用邏輯思辨來開展。不少科學基本觀念的提出就是直覺能力的展現,而直覺能力無跡可尋,關乎個人的才氣,是先知型科學家所專長;而邏輯思辨有脈絡可依循,較無關乎才氣,這是經常性的科學工作。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Feynman)先生在評論另一位得主狄拉克的演講時曾提出:「我們在數學架構上需要有『直覺』的突破,就像當初狄拉克的電子理論一樣,我們需要天才式的神來之筆。」(注二)這是科學界期盼直覺來開拓新境界的的實例。

康乃爾大學的凱克讚美費曼說:「天才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天才,一種是神奇的天才。只要你我再聰明幾倍的話,就可以比得上普通的天才,他們的腦袋是怎麼樣運作的,在我們看來沒什麼神秘之處。只要我們瞭解到他們是怎麼做的,就能確定自己也可以做出來。而如魔術師般的神奇天才就不一樣了,就像數學上的直交量互相之間沒有交集般,他們的心智與我們的心智沒有交集。他們的心思到底如何運作,我們無法瞭解。即使瞭解他們做出來的結果,然而當初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我們還是無法瞭解……(注二)

神奇天才擅長的是無跡可尋的直覺能力,直覺非關邏輯,屬於「用心」的心靈運作。直覺能力的養成多半取決於個人才氣,不是一般的科學訓練所能造就的。一般的科學工作者還是以嚴謹的邏輯推理為專長,這些條理景然有跡可循的心靈運作屬於「用腦」,這也是普通天才所擅長的(用腦與用心的進一步討論將於下文進行)。條理井然,脈絡清楚的思辨是可以經由嚴格的科學訓練所養成的,這樣的清晰思考常常可照破一些迷糊含混的想像,這也是近代科學在人類思維訓練上的重要貢獻之一哩!

五、心與物的交互作用

現在來看心物的問題,心物交互作用的研究物件有兩類,一類是以別人的心物交互作用為研究物件,另一類則是研究自己心物的交互作用。研究別人的心物交互作用時,為了追求所謂的客觀與重複性,就像研究物物的交互作用一樣,把研究的物件看做獨立於觀察者之外的客觀存在。其研究題材及研究者的心靈運作,還是設定在眾人共有的層次上來討論。當然,近一、二十年來,人們對氣功及人體特異功能的重視,算是一種反省與修正!

在研究別人的心物交互作用時,第一層次的心靈運作還是以眾人共有的覺知能力為基礎,儘量排除主觀的影響,利用種種儀器來增強及擴大覺知的範圍,即使在氣功或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也不例外。至於第二層次的心靈運作,對覺知所得的心相,也是偏向於用腦的邏輯推理與分析。

而研究自己的心物交互作用時,研探的題材就不再可能是獨立的客體了!此時研究的心靈運作不再狹限於大眾共有的層次,人們致力於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探索在較深的心靈狀態下所覺察、所展現的真實。因而在較深禪定境界下,對身心氣脈的體察是被認同的。所謂「客觀」的含意就是「如實」,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做假設,也不加想像,而不是降低心靈層次刻板地謀求與大家所見相同。「重複性」的真義則是指如果你的心靈提升到相同的狀態,就會有相同的體會,不同的心靈狀態當然不能強求重複彼此的經驗啊!

六、「用腦」與「用心」

前面提到清晰明確的邏輯推理,屬於「用腦」;而非關邏輯的直覺,則屬「用心」。用腦是有所依循的,此即「有住生心」;而用心、用直覺的最高境界就是「無住生心」。有住所生的心,必然受到「所住的心」的限制。所住的心是什麼?就佛法而言,根本的住心是住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者相上;而對科學家來說則是住在一些假設上,譬如:「歐氏幾何」的平行線公設;「狹義相對論」光速是速度的極限的假設;至於芸芸眾生每個人心中的種種自覺或不自覺的執見,也都是種種的住心。

用腦的邏輯推理,雖然是有所依循、有所住而生其心,但住得清清楚楚,如「狹義相對論」、「歐氏幾何」都曾很明確地指出自己所根據的假設是什麼。能清楚覺察自己的住心、自己所住的假設,實在是科學的重大成就,也是科學重大突破之所在。科學上的重大發展往往是一些天才型的學者對某一住心做深入反省獲致的,這也是某種程度的「無住生心」──擺脫了原有的假設而生其心。例如愛因斯坦擺脫了「時空互相獨立」的拘限,而提出「狹義相對論」;波動物理也跳出了「波與粒子界線截然分明」的想法,開闢了一大片新天地。無住之後所生的心,常常是海闊天空、生機無限!有住生心是科學的常態工作,而無住生心則是科學生命力的泉源。

用心不是旁觀的想像思維,而是實際地參與、如實地感覺。這樣的直覺不需要假設,「知覺者」不自外於「被知者」,也不添加種種的假設。我們再以費曼為例,從他的傳記(注三、注四)我們可以看到他不泥于成見,誠心追尋「真實體驗」的態度。為了體驗幻覺,他甚至躺進「感官喪失實驗箱」──一個水溫接近體溫漆黑無聲的大浴缸,來體驗心靈離開肉體的「幻覺」,而不是僅止於想像推理而已。他小時候父親就教他:要將讀到的任何知識轉換為實際的體會,以瞭解它「真正」的含意。這正是一種訓練人用心、用直覺的教育方式。比如書上說暴龍高二十五英尺,頭寬六英尺,他父親會教他:「我們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說它若站在我們的前院裡,頭可以伸到我們的二樓窗戶。不過,它的頭可能太大,擠不進我們的視窗。」直接而具體地感受一隻暴龍的雄壯並不是邏輯思惟,但卻比邏輯思維更貼近於「真實」。

而佛法的修行更是注重實際的體證,空談別人的經驗是說食不飽的,一定要落實到自己的體驗才有意義。《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為什麼要用夢、幻、泡、影、露水和閃電來形容「有為法」呢?因為這些是我們經驗所及的事物,借著這些比喻比較容易引導我們對「有為法」的特質有實際的感受。持誦這段經文,如果只是背誦記憶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實際的感受,要能摒棄無始以來種種住心而如實地體驗經文。

總之,誦持佛經時,依識心分別揣度是「用腦」;屏息妄想以清淨心隨經文流轉,於不作意中湧現慧解是「用心」。而用腦與用心並沒有斷然清楚的界線,將隨著個人心靈的境界、修行的體驗而調整。

七、中醫

現在回過頭來看中醫的問題,中醫到底科不科學?到底有沒有累積成長呢?其實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們用什麼文化的準繩來衡量中醫。中醫是重視自己心身交互作用的學問,這從它對生病原因的探討可以見到端倪。中醫認為生病是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及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內因不調和所造成。試看這些內外因都是人對心、對物直覺地描述,這顯示中醫是著重用心的醫學。中醫的內容不少來自研究者對自己心身交互作用的體會,若硬生生用物物交互作用的準繩來衡量中醫,不但不公平,也看不清楚它的實相與貢獻。

所謂「科不科學」,從物物交互作用的角度來衡量,是看客不客觀、定義清不清楚、有沒有實驗支援、能不能重複驗證。前面討論過,在探研自己身心的交互作用時,「客觀」被「如實」所取代,重點在於是否有真實的體驗而不在人人所見相同。而定義清不清楚則牽涉到被定義物件的複雜度,如果被定義的物件和較深的心靈狀態有關,那當然不易說清楚。佛法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這更是無法定義的極致。

至於有沒有實驗支援、能不能重複驗證,這也牽涉到用什麼標準來判斷。中醫致力於提升自己的心靈狀態,來觀察心物的交互作用,優秀的中醫是用自己的身心來體驗,如神農嘗百草,當然這也是一種實驗,不見得一定要在試管裡、在培養皿中所做的驗證才算是實驗。幾千年來中醫在臨床上不斷地醫好各種病症,不就是一種重複驗證麼?

中醫雖然缺少定義明確、容易理解等類似物物交互作用的知識之優點,但卻也有它不可忽視的殊勝處。例如由於心靈境界的提升,中醫一千多年前就能覺知目前在解剖上還看不到蹤影的經絡、穴道的存在,瞭解它們的功能,並且在臨床上用來幫助無數病苦的人們得到健康與快樂。另外,物物交互作用由於心靈部分的刻意抽離,也有其先天限制。例如,有時候我們明明感覺不舒服,但用科學儀器檢查,卻顯示一切正常,真令人哭笑不得!做為心物研究的中醫,當然也會有物質上的基礎,所以現在就有人用電阻、電的偏極化、生命勢等觀點(注五、六)去理解經絡的存在,進而探索中醫氣脈流注學說的徵兆。但要請各位注意:古人在沒有現代科學知識與儀器的情況下就能提出經絡學說,它背後所蘊含的深意是什麼?

今後中醫想要發展,如果忽略了上述的深意、忽略它用心、用直覺的特色,那將有如失根的花木一樣是長不好的。現代科學知識有不少的長處值得借鏡,我們當然要應用現代的科學知識來幫助我們理解中醫,並溝通東西文化。然而要小心的是如果忽略了中醫的特色,不但無法瞭解中醫,更有附會、誤解的危險。試想,如果我們企圖完全依據不含心靈變項的科學知識,來詮釋著重心靈體驗的中醫,結果不是把中醫壓抑成「唯物的中醫」,就是誤解了科學知識的含義。因此如何把握中醫重視心靈,著重提升心靈境界的特色,並善用科學的知識與經驗而不被它唯物的觀點所狹限,將是中醫未來努力的方向!

八、對近代學術的反省

近代學術定義明確、注重量化與邏輯推演,具有明顯的重複性與累積性,正是物物交互作用研究的特色。近代的學術發展為人類帶來輝煌的科學文明,也帶我們進入一個知識爆炸、偏重邏輯推理的用腦時代。現代學術工作者努力的目標是「在知識的殿堂添上一磚一瓦」,以能參與知識殿堂的構建為至高榮耀。然而可惜的是,當前所建構的殿堂往往偏重於重複性、累積性較明顯的知識,那些重複性、累積性不明顯的成就似乎是砌不進知識殿堂的一角的。

而過於注重重複性與累積性,往往會狹限研究的領域與研究的方法,也容易忽略用心方面的涵養。近代學術由於以用腦取向為主導,對學術成就的衡量常常是偏重於旁觀分析的研究報告,而未能涵蓋心靈境界或直覺能力之提升。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心靈境界或養成重要技能的方法」的文章可以算是學術成就,而「實踐提升心靈境界或達成重要技能」的本身卻不算是學術成就。具體一點地說,實際達到很深的禪定境界、很高明的醫術或很好的作曲能力,不算是學術成就;而寫出達成這方面能力的研究報告才算是學術成就。如此一來,成就的範圍被狹窄化了,心靈境界提升的本身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殊不知它是一切學術創造的源頭。一切文化產生的根本!因此,偏於用腦、用邏輯,而忽視用心、用直覺,可能是現代學術的一大隱憂。

現代教育也有相同的問題,只一味注重知識的累積與灌輸,忽略了心靈智慧活水之啟發,背得再多,卻與實際生活和真實生命了不相關,且斫喪了學生研究與創發的能力。

九、結論

我們從佛法、從交互作用的觀點來看宇宙萬象,物物交互作用的研究為世界帶來了空前的繁榮,訓練出現代人長於邏輯的用腦思維,然而用心能力的培養卻相對地被忽略。殊不知,沒有心靈活水的滋潤,一切的生機將逐漸枯萎!「心」是盎然生機的泉源,學習用心是實修佛法之要訣。

偈曰:「少用腦,多用心!」望共勉旃!

參考資料:

一:《第一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無分別與對稱性〉 梁乃崇圓覺文教基會出版。

二:《裡查.費曼,天才的軌跡》黃小玲等譯 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三:《別鬧了,費曼先生》吳程遠譯 天下文化出版。
四:《你管別人怎麼想》尹萍等譯 天下文化出版。
五:《人體皮膚電阻的研究》陳國鎮等 國科會研究報告 79/7/31
六:《人體經絡電刺激的研究》陳國鎮等 國科會研究報告 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