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0 09:53:27

喇嘛網 日期:2010/01/20 12:06:24   編輯部 報導 

 
 

  皈依有兩種;因位皈依及果位皈依。一般皈依,包括皈依三寶及加行法的皈依,屬於因位皈依。皈依釋迦牟尼佛,表示認定他是至高的導師,並相信唯有他才能引導我們走完解脫道。由於皈依圓滿的導師,我們成為具格的學生;成為入門弟子之後,必須立志追隨上師及其法道,如此才能在修持道上漸進而行,最後達到修持的果——證悟成佛。


  《寶性論》以果位解釋皈依的意義。果位皈依指最後的結果——未來的證悟境界,修持者自輪回海解脫並達到圓滿的快樂與自在。現在,我們應該學習如何修持及達到果位皈依。
  通常我們說:我皈依佛。但是,這個佛和《寶性論》所敍述的佛稍有不同;或許應該說,《寶性論》所敍述的佛,實際上是成佛的狀態或境界。
  為什麼要努力成佛?證悟境界具有兩種特殊的利益;自身的圓滿利益(自利圓滿)及他人的圓滿利益(他利圓滿)。
  根據這個教本,佛的功德可細分為六種:
  ·非造作(無為)
  ·任運而顯(離作意)
  ·非依外因而悟(不依他覺)
  ·具大智慧
  ·具大慈悲
  ·具大能力(具力用)
  此六項功德中,前三項稱為三自利圓滿。
  非造作
  非造作或非整治而成的功德,表示佛的境界不是一種聚合物或製造、組合而成的狀態。聚合物或和合物通常是由不同的部分組合而成,如同飛機的構造,但不論這種物體顯得多麼堅固耐久,總有一天我們會說這架飛機已經不能飛了、或這架飛機墜毀了、或這架飛機報廢了。飛機是由機身、引擎、電路及其他機械組合而成的,它或許極具價值,但遲早都會分解。同樣的,不論其組合成分為何,一切聚合現象都是無常的;不論我們多麼努力地加以維護,它們都不可能永久存在。因此,非聚合、非造作而成的全然證悟,才是值得我們全力以赴的目標。
  佛的境界以三身表現:法身(梵文 dharmakaya)、報身(梵文sambhogakaya)及化身(梵文nirmanakaya)。為什麼佛的法身是非造作而成的、更不是一種產品?從某個角度來看,法身似乎是證悟之後才能得到的,仿佛我們現在不具有法身,因為我們現在尚未開悟;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法身指的是彰顯我們原本就具有的證悟本質——成佛的潛能。就此而言,佛的法身並不是造作出來的,佛的法身是本具的、非造作的;由於證悟本質是非造作的,故佛的境界亦是不變的、恒常的。
  任運而顯
  成佛的第二項功德是任運而顯。當我們聽說佛的境界是非造作的時候,可能會認為它不具任何功德特質。虛空的本質雖是全然空白、無聚合、不具任何善美的特質;但是,證悟卻賦有無量不須作意自然顯現的功德。


  非依外因而悟
  成佛的第三項功德是非依外因而悟。我們如何證知非造作且任運而顯的境界?這兩種功德並非透過外在因緣而被證知,否則,我們就必須依賴外在的因素才能開悟,唯有在他人或他物的成全之下才能成佛;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只須了知自身已經具有的本質——記憶體的證悟本質——就能成佛。因此,證悟不須依賴任何自身之外的因素。
  以上是三種圓滿的自利功德。然而,如果成佛只是為了利益自己,佛果就有失殊勝;佛果尚且具有由這三種自利功德所衍生的三種利他功德——此教本接著解釋這三種圓滿的利他功德
  具大智慧
  佛的慈悲伴隨著清晰了知眾生的需要及如何利益他們的智慧。例如,幾年前美國對越南非常友善,誠心想幫助當地人,他們以各種方式給與越南大量的援助,但是最後還是無法幫助越南,他們的援助甚至可說是有害的,這是因為他們的善心沒有圓滿的智慧作為基礎。我對冒犯在座的美國人表示歉意。(笑聲)
  圓滿的智慧確切如實地覺知眾生的苦,並知道如何真正解除他們的苦,或保護他們。這種圓滿的智慧是佛慈悲的基礎,而佛利益眾生的能力則來自於慈悲。


  具大慈悲 
  佛利益眾生的能力是從哪里來的?佛利益眾生的能力起源於佛對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自然的藥方,恰如其反面的嗔恨心則是自然的毒藥。例如,假使某個人很容易動怒、或心懷恨意、或居心不良,其他人將會躲避他,心想:我最好離那個人遠一點。相反的,如果某個人心地善良,其他人會想:他是我的朋友,我喜歡他,相幫助他。和前者接觸的一百個人將成為他的一百個敵人,和後者接觸的人則將成為一百位朋友。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對這個世界有這麼大的影響,因為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希望幫助及保護遍滿宇宙的一切眾生。由於這種無間的大願心,利生能力於是生起;同理,深廣不可測的佛行事業,終將開展。


  此種遍在的大慈悲心是從哪里來的?它起于圓滿的智慧。愛有不同的類別,某些愛事實上只是執著與貪戀,某些愛則是錯誤的愛。例如,基於溺愛而贈送武器給小孩或不負責任的人,雖然他們想得到這樣的東西,但這種行為卻只會傷害他們及他人。
  具大能力
  根本教本提到佛果具智慧、慈悲及能力——慈悲基於智慧,能力則基於慈悲。如果佛的境界不賦有圓滿的能力——幫助眾生的無限能力,利他功德如何能真正彰顯?例如,如果一位母親沒有手臂,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的孩子被河水沖走,雖然她很愛她的孩子,但卻缺乏挽救他、使他不溺斃的能力。同樣的,如果缺乏幫助他人的非凡能力,佛如何能利益無數眾生?
  圓滿證悟者的利生能力是持久不斷、涵蓋一切、極為強勁有效的。雖然釋迦牟尼佛大約於兩千五百年前住世於地球,但現今仍有無數眾生在修持他的法教並達到證悟,這證明佛的利生能力持久不斷;由於佛陀的利生能力遍涵一切,故佛法數千年來一直興盛不衰,且傳播至世界各地。從個人經驗來看,佛法已傳遍人道,實際上,佛法的傳播範圍超越了我們有限的知覺。由此看來,證悟的能力確實是遠弗屆的。


  佛陀的法教不須借重物質力量而遍傳於世,這說明了佛利生能力的強大、深遠。以帝國主義為例,其散播涉及大量的財力、人力及軍備。雖然武力可強迫他人接受某種觀點,然而佛陀只攜帶一隻化緣乞食的僧缽,除了僧缽之外,兩手皆空;他並未使用軍隊或核子武器,但仍對世界有極大的影響,這便是由於佛的利生能力極其強大、深遠的緣故。


  《寶性論》總共敍述八項成佛時所顯現的功德,但可歸納為兩種。當我們瞭解成佛的這兩種功德——三項自利的功德及三項利他的功德——是多麼殊勝時,我們將會覺得自己必須努力實修、盡速達到全然的證悟。


  問答
  學員:仁波切說,三轉法輪指出空性並非只是一種空無的狀態。這是否表示修持二轉法輪的法教只能達到空無的狀態,或這只是初學者的誤解?
  仁波切:修持二轉法輪的法教並不會讓我們陷入空無或無心的愚昧狀態;相反的,藉由空性禪修,明性將會自然地增長。但是,三轉法輪從一開始就強調的層面,因此被認為是比較迅速的法門。舉個例子來說,學習ABC或認字並不能讓我們立刻得到博士學位;但是,我們仍然必須由ABC開始學起。


  學員:您提到彌勒尊者是十地菩薩,為什麼不是十三呢?
  仁波切:總共有兩個系統;經典及密續。雖然這兩者之間沒有很大的差別,但在術語方面仍然有些不同。根據經典系統,菩薩的境地(梵文bhumi)可分為十個層次,即菩薩地共有十地;第十一地是完全證悟的境地。密續系統則將之分為十三地;第十一地稱為遍在明光,第十二地是甦省蓮華,第十三地則是全然證悟圓滿證悟這個層次又稱為金剛持者。我們也可以說彌勒尊者已達到十三地,這完全一樣;但因為這個法教屬於大乘,所以採用的是十菩薩地系統。


  學員:但是您說第十三地是完全證悟。
  仁波切:根據金剛乘,這是金剛總持或金剛持(Vajradhara)的境界,是完全開悟的狀態。
  學員:如果第十三地是全然證悟,那麼,為什麼稱為聽起來好像仍然是法道上的一個階段。
  仁波切:的藏文是sa),意思是層次、土地、地基或基礎。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發生在土地之上,土地是一切狀況發生的基礎;十地就如同菩薩功德升起的基礎。西方人通常認為十三是不吉祥的數字(笑聲)所以,以十地為討論基礎可能比較好。
  學員:您能不能說明證悟本質了什麼?
  仁波切:當我們談到時,通常指的是沒有任何具體的實質。當我用手敲張桌子時,會有聲音產生,這表示桌子具有某種具體的物;但是,證悟本質不具任何具體的實質,它是空性的。


  在實修時,我們應該觀照自心,思惟心到底是什麼?它像什麼?我們的心造作了無數繁多的念頭和煩惱,我們所看見的周遭一切大都是心的造作;然而,當我們坐下來r探索心,問自己我的心在哪里時,卻在任何地方找不到心,什麼東西都找不到——這就是為什麼說心的本質或本性是空性的。


  但是,它僅僅是空的嗎?不!不是。心的本性是光明的,心是清明及覺醒的(明覺),因為它能理解、覺知及思考。在開悟的最後階段,不可思議的功德及智慧會彰顯出來。


  學員:所以,當Gmb讓炯多傑(Rangjung Dorje)說心是空性的時,他是否在強調:即使是佛性的功德——例如恒常、清淨……也只是我們對佛性的標籤及概念,而在究竟上,佛性超越了任何我們可能引用的言語?這是讓炯多傑這句話的的意義所在嗎?
  仁波切:實際上,空性、明覺和所具的功德是完全相關的、是密不可分的。佛性具有清淨、恒常、妙樂、無上智慧等功德,這正是因為它的本性是空性,而空性是清淨的、恒常的、妙樂的、無上明智的……等。因此,當我們說佛性是空性的時,意思並不是它不具有任何特質。


  學員:在回答前一個問題時,仁波切說,我們所看見的一切大都是心的造作。這是指我們看到的,或這是我們看得到的
  仁波切:這個問題可以不同的方式來討論。例如,唯心論的觀點是一切事物都是心所造作的,其支持者認為一切經驗或覺受都是心所造作的。以外面的佛塔為例,它最初的出現是因為某人具有我應該建造一座佛塔的主意,這是一個好的例子;不好的例子是,有人想到我應該製造一顆核子彈。所以,這樣看來,幾乎一切都是心造作出來的。(笑聲)但是,想到我應該創造一個世界的人並不多。


  學員:但是,此時此刻,仁波切這個主體和佛塔這個客體或物件的關係是什麼?佛塔是仁波切的心所創造的物體,亦或是佛塔自己的顯現?
  仁波切:心的經驗或覺受和心的造作物有所不同。我們現在談論的是造作物,而不是覺受。
  學員: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對空性的體認不僅是知識性的瞭解?
  仁波切:首先,尚未達到初地菩薩次第的平凡眾生,無法真正覺知空性,我們現在具有的,是經由推論、辯識等理性方式而達到的概念性瞭解。我們對空性有某種概念,例如,看著一隻手時,凡夫立即生起的概念是這是一隻手,他們不會立即覺知到空性。如果他們利用推論或辯識的方式時,他們能了解手只是被稱,事實上,它是由手指、皮膚、肌肉、骨骼、血液……等諸多不同的東西組合而成的,是我們附加在這個聚合體的標籤。藉由這種分析方式,我們能得到手是空性的的結論;可是在目前,這仍然只是一種概念。然而,如果我們繼續不斷地修持下去,會愈來愈接近實際覺知空性的境地。


  學員:在我們的討論中,空性的特質是不可分離的——空性和妙樂、空性和慈悲、空性和明性,都是融合為一的。雖然這些特質全都具在,但我們是逐一證知每一種特質的嗎?我們可能依據個人的特殊業障,在完全證知慈悲層面之前,先證知空性與明性無二嗎?
  仁波切:空性的特質通常指智慧、慈悲及能力,它們是同時顯現的。而這些特質的彰顯程度,則視業障的淨除程度而定;當業障的淨除程度愈來愈高時,證悟功德或特質的彰顯程度也會隨著提升。證知空性時,非概念性的慈悲(無緣慈悲)將同時生起,對於尚未瞭解空性的眾生,我們會悲湣他們的迷惑及無明。


  學員:我以為三轉法輪的法教是金剛乘。
  仁波切:三轉法輪的法教和金剛乘有極其密切的關聯,因為最後這系列的法教強調智慧或明性層面。在金剛乘的各種修持,例如生起及圓滿次第的修持,主要的重點就是智慧或明性禪修,因此,它們是相關聯的。三轉法輪的法教是經典與密續的共同基礎。經典法教比較重視智慧或般若(梵文prajna),修持者藉由審察及分析的方式而決定事物的真實狀態或真相。但是,金剛乘或密續法教強調善巧方便的法門或烏帕雅(梵文upaya),修持者被直接引見真相,然後安住于禪修。


  經典法教比較外向,往外觀察、審視及辯識事物;密續法教則比較內向,直接引見空性本質及明性,然後安住在於其中。方法至為重要,因此,金剛乘非常有利及迅速。經典和密續的關聯在於知見。


  學員:在金剛乘,我們被直接引見真相——空性及明性。但是,昨天仁波切說,在達到初地菩薩之前,我們無法體驗空性。我覺得這似乎是一種矛盾。


  仁波切:這兩者並不矛盾,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經典將法道分為五個階段,即所謂的五道。第一道是次糧道,行者藉由聞(學習)、思(思惟)、修(禪修)而建立對真相的瞭解;接著,在加行道上,行者致力於分析式禪修;然後,行者達到相當於初地菩薩的見道,此時,行者直接且全然地覺知法性。


  金剛乘之道則稍有不同,行者在一開始就被直接引見並認知法性,但是,這種認知並不穩定、持久,行者尚未習于法性;然而,如果在被引見金剛乘知見之後精進不懈地修持,他很快就能達到初地菩薩的成就。於刹那間認知法性、或初次瞥見自心本性,和達到初地菩薩尚有極大的差別,因為這種還不是很清晰、也不穩定——行者尚未習于法性。
  譯者:佛果並非藉由外因而悟是什麼意思?
  仁波切:這有兩種不同的角度:第一種角度是凡夫的修持道,第二種則是佛果本身。前者指的是行於法道的平凡眾生,他們必需有上師的支持;後者指的是佛果本身不受外在因素的影響。佛果是眾生本具特質的彰顯,如果證悟佛果取決於其他事物,佛果就不可能是圓滿的。佛果不是上師授與我們的,我們因為受教於一位具格上師的善緣而展現自己原有的證悟本質,但是,上師本身並不是達到或沒有達到佛果的原因。
  這個教本是由佛果的角度做解釋。簡而言之,目前我們必須依靠上師;但是,達到初地菩薩之後就不需如此,我們可以依靠自己而證得佛果。
  學員:如果愛展現了,智慧是否也一定會展現?
  仁波切:愛有很多種,有母親對孩子的愛,有親屬之間的愛,也有圓滿證悟者————對一切有情眾生的愛……。它們都是,但是不一定同時具有圓滿的智慧。
  學員:阿羅漢是否具有圓滿的智慧?
  仁波切:小乘聖者所具有的智慧不同于完全開悟之佛的智慧,唯有完全開悟的佛具有圓滿的智慧。因此,阿羅漢(梵文arhat)或一般眾生所表現的愛或慈心,無法和由圓滿智慧生起的慈心與悲心相比擬。


  一般凡夫具有某種程度的智慧。我們具有研討及學習的能力,但缺少關愛所有眾生的無量慈心,及幫助一切有情的大力量。學習及知識的累積,甚至會讓我們產生驕慢、期瞞及敵視他人的惡習;不像佛的圓滿智慧,世俗的智慧並未使慈悲生起。在證悟的境界,一切皆被覺知且完全瞭解,尤其是他人的情況——他們的苦及苦因,及如何讓他們自痛苦中解脫。


  學員:這個教本說,我們的修持動機應該是為了利益其他眾生而得到證悟,必須由慈心——證悟之因——開始。但是,仁波切剛才主張證悟本身是慈心的因。仁波切能否澄清這一點?
  仁波切:在討論佛果的三種功德——智慧、慈悲及能力——時,此教本說,慈悲基於智慧——見到法性,能力則基於此智慧;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尚在修習的人而言,這種特殊的結構並不存在。有時候,我們在慈悲心及菩提心的基礎上展現內證的智慧;有時候,由於如實地瞭解事情,我們自然對他人產生關愛。這些特質不依照一定的次序顯現。
  學員:彌勒尊者將會獨立達到證悟嗎?


  仁波切:當彌勒尊者在未來達到全然證悟的境界時,不是因為他作了某種禪修,或得到某種法教,而是他將依靠自己的內在能力達到真正及全然的證悟——他的證悟並非取決於任何進一步的外在指導。這就是為什麼說佛果不依外因(外在因素)而悟的原因。
  學員:佛陀本身的情形呢?


  仁波切:在佛陀的一生當中,他表現得仿佛他從某些上師那兒得授指導,仿佛他在學習如何使心安住;但是,他絕對不須依賴這些上師而得到完全的證悟,這只是一種示現。根據大乘,佛陀所表現的這些行徑,例如,追隨兩位奢摩他(梵文shamatha)的上師、修苦行……等,都只是為了教化眾生的示現,是佛陀十二行誼(十二相成道)的一部分。


  學員:有些人會跑到我家告訴我說他們開悟了,或十六歲時就開悟了。(笑聲)老是有這種人跑來煩我,我該怎麼辦才能扼止這種現象?
  仁波切:試試用棍子打他們。先用棍子打他們,如果他們一點兒也不生氣,那麼,他們可能真的開悟了。(笑聲)
  學員:我聽說釋迦牟尼佛最初給予的佛性法教被認為過於深奧,因此被隱藏在非人的秘密傳承中;幾世紀之後,直到彌勒尊者將之傳給甦省時,才傳到人道。您認為我應該把這種說法當作是真實的,或者只是一種隱喻?


  仁波切:你可以把它當作是真實的,但是,不要以究竟的真實意義(了義)及隨順的方便意義(不了義、未了義)的角度去解釋它。實際上,你不必要以任何方式去解釋它。
  佛陀給予三系列的法教,即三轉法輪。為了順應不同聽法者的不同根器或能力,這些法教有些許的差異;此外,這些法教並未同時傳播,因為不同的見地及修持方法會造成眾生太大的迷惑。所以,由於佛行事業任運而顯,這些法教依自然進展程度被傳與及修持。


  首先,在一段特定的時期,一切教學及修持皆著重點小乘的觀點。之後,偉大的上師紛紛出現,例如,以闡釋空性為主的龍樹(Nagajuna),及揭顯佛性法教的甦省,這兩位聞名的上師在不同的時期先後出現。後來,金剛乘法教成為主要的教學重點。


  最適宜的教法是順應受學者的需要及根器而生起的教法,因此,佛法在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以適應不同的受學者,這完全都是佛行事業的展現。
  學員:以為皈依和以為皈依有何不同?


  仁波切:以為皈依和以為皈依的差別是:開始行于法道時,我們以佛陀為典範、以佛法為道、以僧伽為伴,這是以為皈依或因位皈依的意義。果位皈依指的是我們自己達到證悟、自己于未來成佛——我們現在力求且終將達到的目標。
  學員:如果您視皈依為果,您可否以法道來解釋?
  譯者:那指的是你自己在將來達到證悟。
  學員:您把那當作道嗎?
  仁波切:因位皈依是大乘的觀點,但是,還有其他的觀點可供思考。當我們被引見自心本性並在禪坐中作此修持時,這在本質上和果本身完全一樣;當我們還在法道上時,這是果的影射。佛性《究竟一乘寶性論》十講•佛

 

七金剛論題 
 

  此教本的主體包括七金剛論題。金剛(梵文vajra)的意思是堅固及穩定,金剛杵能擊潰所有敵對者而不傷害持用者;換言之,當修持者證知這些法教時,一切無明及誤解都被摧毀無遺。
  

前三項金剛論題是三寶,指修持之果;
  ·
  ·
  ·
  後四項金剛論題又稱為四不可思議之金剛
  ·佛性
  ·證悟
  ·功德
  ·事業
  佛性(如來藏)是佛果的因,由於具有這個因或種子,我們才能達到第五金剛論題——證悟。達到證悟時,特定的功德特質會顯現出來;證悟的功德是第六項論題。具有這些證悟功德時,佛行事業自然會展開;證悟的事業是第七項論題。此七項金剛論題是此論注的主體。
  


  第一項金剛論題是。我們認定佛陀是導師,因為他具有兩種非常殊勝的功德。在梵文中,佛的意思是證悟、圓滿的智慧。在藏文中,佛是桑傑sanggyesang)的意思是已淨化、已淨除,表示所有瑕疵及過患——例如煩惱及業障——皆已完全被淨化及剷除;gye)的意思是揭顯、完全開展,表示證悟者已完全開展一切證悟的智慧及功德。
  


  第二項金剛論題是,梵文為達(爾)瑪dharma)或達摩,藏文為(確)(cho),具有多種不同的意義,但主要的意思是改變或矯正某種事物。
  須要加以矯正的是什麼?是我們自無始以來就養成的不良習氣及傾向。藉由佛法的修持,如此長久以來一直習以為常的不良習氣將轉變成正面、有益的行為。
  


  在翻譯為藏文時,第三項金剛論題僧伽sangha)變成戳(克)tsok)或給(恩)頓gendun),保持原來的團體聚集之眾的字義,但蘊涵著更深的意義。給(恩)頓的意思是美德的意欲為良善的目標而努力,但其實際意義比較接近潛能。我們具有達到證悟的潛能,若沒有這種潛能,解脫將是不可能的。例如,沙可能粹取出黃金嗎?不可能,因為沙缺乏黃金的潛能,但是,金礦粹取得出黃金,因為它具有黃金的潛能;同樣的,牛乳攪得出奶油,因為它具有此種潛能。以此類推,由於具有證悟的本質,有情眾生具有證悟的自然潛能,因此,我們不僅能達到證悟,而且必須這麼做。
  

佛性
  第四及第五項金剛論題——佛性及證悟——之間有直接的關聯。現在,我們證悟本質被煩惱的染汙所障蔽,但是,它們可被淨除;一旦這些染汙被淨除之後,我們自然就從輪回中解脫。
  

證悟
  梵文菩提bodhi)的意思是證悟,相對的,藏文是江秋(不)jang-chub),意義類似於,但稍有不同。的意思是已淨化,指一切煩惱及業障皆已淨化,一切必須斷除的皆已斷除;秋(不)的意思是已至圓滿已開展,指的是證悟的功德、智慧等。然而,證悟都是道的果。
  

功德
  第六項金剛論題敍述證悟的功德。在遵循修行道、斷除應斷除的、開展應開展的之後,我們達到的是什麼?——某些功德應該被彰顯。如果奶油沒有用途了,努力地攪動牛乳將是無意義的舉動。同樣的,如果我們歷經艱辛的學習及修持而達到證悟,所得到的果應該具有補償此番努力的價值。
  

佛行事業
  佛的功德會利益眾生嗎?僅僅為自己一人而達到證悟似乎有些不當。國王具有極大的權勢,但如果他不利益臣民,那麼,他的權勢並沒有什麼意義。同樣的,達到證悟之後,佛行事業將為了利益眾生而任運自然地開展。這是第七項金剛論題——佛行事業。
  研習前三項金剛論題時,我們將會發現三寶的美德;研習後四項金剛論題時,則會發現達到此等成就的法道。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