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7/15 20:12:02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  感受的眾多路徑

斯里蘭卡佩瑞迪尼亞大學

巴厘文暨佛學研究學系

維坦納持著

我是這樣聽說的(如是我聞)

  屹立在生死輪回廣場通道旁,像個哨兵似的就是高聳的感受之樹。由於它生長在道路右側,遮蓋極大面積,所有旅人必須在大樹的茂盛枝葉下走過,並因此受到大樹的影響。然而當感受之樹的風貌隨季節轉變,它對旅人或樹下休憩的人產生的影響,也會每季不同。

  夏季時,疲憊旅人光看見大樹深綠茂盛的枝葉,以及身體觸及樹蔭之時,便喜出望外。清風吹拂樹葉沙沙作響,和在葉間棲息的鳥兒鳴聲,聽在耳裡都是音樂。成熟甘美果實的香氣與美味,滿足旅人的嗅覺與味覺。這些清爽宜人的身心感受,重燃旅人尋找更大享樂勝地的欲望。而且,這些愉悅感受沒入旅人心底,在內心深處形成對感官享受的執著。

  隨著時光荏苒,夏季漸褪至秋季,最終到了冬天,感受之樹的風貌亦隨之轉變。嚴寒氣候使來到該處的旅人精疲力盡,樹枝下卻找不到舒適的棲身之所。大大小小的枝丫如今樹葉落盡,被霜雪染成灰白,望之令人卻步。刺骨寒風在禿枝間呼號,大樹無法提供溫暖庇護。沒有了花朵芳香。甘美果實全不見蹤影。疲憊旅人如今只嗅到身上冬衣的難聞氣味,而乾裂的嘴唇只剩鼻子下沾著數滴露水滋潤的味道。受種種痛苦感受影響的旅人,心裡充滿反感。他開始憎恨感受之樹並想逃離,心裡渴求失去的愉悅感受。

  然而,冬裝有如夏裳都非永恆。它也逐漸改變,而感受之樹現已換上春天的裝束。穿著淺綠衣袍,處處綻放花蕾,感受之樹在靜謐的環境中幾乎佇立不動。整個氛圍既寧靜又安逸,使人的身心陷入慵懶得意之中。氣候溫和,旅人趕路不感疲憊,途經感受之樹卻對它的斑駁綠蔭全不在意。旅人沒注意感受之樹,因此也不大能欣賞它的平靜效應。由此產生的無知深深沒入旅人的心,留下無明的取向。旅人用同樣的心態面對三個季節裡的感受之樹;不管這棵樹吸引他們、令他們反感或受他們忽視,旅人均無法在每一季節客觀地估量感受之樹在本質上的變化。

  感受之樹左方延伸出許許多多的路徑。好些聰明的旅人不時向同道指出,某些路徑乃逃離廣場通道的康莊大道,以及通向永恆寂靜的途徑。這些人要不天性好奇,因而想要找出在通道行走的目的,又或旅途勞頓想要歇息,再不然就是受到對其他疲憊旅人的同情心驅使。但不幸地,他們發現的路徑沒有一條能引領任何人出離生死輪回廣場。這些路徑幾乎都與通道「平行」,還是會將走過的人們引回廣場通道。所有這些從左方延伸的路徑,通通都在生死輪回廣場內蜿蜒,並通向與通道交匯之處,而從來沒有人能從此走出生死輪回廣場。

  然而有一回,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基於上述三種原因,將他所有的精力用於發現出離廣場的道路。他從經驗中發現,所有由別人指出的路徑,那些奇怪地從感受之樹左邊延伸出去的小路,均不能引領他出離生死輪回廣場。他無法看見樹的右方是否有任何路徑,因為右邊完全被樹遮蔽。因此,他決定繞過感受之樹,而非沿樹下通過。他必須清出一條路徑繞樹而行以抵達另一邊,而他在繞行途中,更對感受之樹的所有面向進行研究。他的研究既科學又客觀。如此夏季的愉悅感受與冬天的艱苦感受都難以擊倒他。當他遇上春天氣候,便已對感受之樹的短暫本質有深刻瞭解。如此他便能抵禦春天裡曾征服旅人們的慵懶自得。他對春季的平靜效應保持清醒,並瞭解它的本質。現在他明瞭感受之樹,而令他高興的是一直在找尋的道路竟在面前敞開。那是唯一的道路,平直而清晰,引領他出離生死輪回廣場,到達解脫山頭陽光普照之顛。他轉身一窺生死輪回廣場的全貌,以及在廣場上走動的眾生,和蜿蜒於廣場中的眾多錯誤路徑。出於對那些無知、旅途困頓眾生的悲憫,他於是宣說─

  為他們開啟的正是涅槃之門

  讓那些有耳(聽聞)的人們放棄他們的(盲目)信仰!

感受的重要性

  上述這則短篇寓言故事,是對受(vedana)即「感受」或「感覺」的重要現象某些運作層面的譬喻,在博大精深的佛法義理中,受是一關鍵字。這個詞屢屢出現于對正法的著名闡述,由此可見它在佛法的重要性。在蜜丸經(Madhupindika Sutta)(注一)裡,馬哈咖吒亞那阿羅漢(大迦旃延尊者, Arahant Mahakaccayana)將感受放在感官知覺過程中極重要的位置。我們知道受是五蘊(pancakkhandha)中的第二蘊,組成人的身、心本性。受同時是十二緣起(十二因緣)因果鏈的第六環(支),十二緣起可資解釋生死流轉的過程。有些開示亦指出,倘若對三種基本感受缺乏適當瞭解,會令沈睡於內心深處的煩惱(anusaya)加深,這些煩惱是產生業力導致再生(輪回)的重要因素。我們正是透過體驗到的感受,接受業力對自身的報應。(注二)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受(受念住)乃四念住禪修的第二個要領,受念住(觀察感受)稱為眾生淨化的獨特途徑。(注三)更有甚者,我們也注意到一項較少人知的說法「一切心理狀態以受為交匯處。」(注四)

  在佛經裡,感受有好幾種分類方法,數目由二到一百零八種之多。(注五)而其中最常被討論的分類為將感受分成樂(sukha)、苦(dukkha)與中性(不苦不樂)(adukkhamasukha)三種,可稱之為感受現象最基本的顯現方法。如此,我們將於以下討論中,只使用這種分類方法。在大方廣經(Mahavedalla Sutta)(注六)裡,舍利弗阿羅漢(Arahant Sariputta)回答馬哈果提答阿羅漢(大拘絺羅尊者, Arahant Mahakotthita)的提問時,以動詞語法「他感覺到」(vedeti)來解釋感受這個詞。「他感覺到的感受,同修,因此,它才叫做感受」(vedeti vedeti kho avuso, tasma vedanati vuccati)。而他有些甚麼感受,「他感覺到快樂,他感覺到痛苦,他感覺到不快樂也不痛苦」(sukhampi vedeti, dukkhampi vedeti adukkhamasukhampi vedeti)。

感受起作用

  仔細審視感受在人類生活所起的作用,就能明瞭佛教重視感受的原因。當一個神志清醒的人透過五種感官與外在世界的物質、聲音、味道等接觸時,而心與精神元素如記憶接觸時,身體或心自然生起的反應會透過感受(vedana)展現。透過這些感受,人會將相關的感官物件視作好或壞、愉悅或不愉悅、喜愛或不喜愛、吸引或反感、美或醜,諸如此類。假使感官接觸沒有產生任何感受,人對所有感官物件的看法很可能千篇一律。感受在我們的知覺領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佛陀曾說即使是「我是」的意義(我見)(aham asmi)亦由感受而來。因此,他說在完全缺乏感受的情況下,人無法說「我是」。(注七)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感受這種現象的運作為每個人創造了各自喜歡及不喜歡、愉悅及痛苦的大千世界。我們的知覺(看法)自然要視感覺而定。(注八)如果人由觀看視覺物件而來的感受是愉悅的,在知覺上那個物件會被辨認為可取(想要)的。與此相反,由聲音而來的痛苦感覺,便會被辨認為不可取(不想要)的。對感知物件的一切思考推理(yam sanjanati tam vitakketi)和以感知物件為核心所形成的思想概念(yam vitakketi tam papanceti)也將因此受到與感官物件接觸時體驗的感受影響。按照以上引自大因緣經(Mahanidana Sutta)(注九)有關「我」的概念,這些觀念自然會對人的思想、言語及行為產生深遠影響。由此,人的今生以及來生的生命主要受其影響。

  蜜丸經(Madhupindika Sutta)述說感受在人類心靈產生觀念糾結盤繞的重要性。按照馬哈咖吒亞那阿羅漢(大迦旃延尊者)在經裡的解釋,感官知覺過程可分成三部分。在第一部份,一種客觀論調顯示,從感官與物件接觸生起感受的知覺過程,是自然而自發的(例如:緣觸,所以受生,phassa-paccaya vedana)。從此,在第二部份,我們看到人積極和蓄意參與覺知過程。因此,解說方法以主動語態表達:「感覺到的,加以認知;認知到的,加以思考;思考到的,不斷加以概念化」(yam vedeti tam sanjanati, yam sanjanati tam vitakketi yam vitakketi tam papanceti)。從此,在第三部份,我們看到不斷積極思考形成概念的人被概念的洪流淹沒。他被自己造作的觀念糾結盤繞。清晰可見的是,在這個最終造成觀念糾結盤繞的感官知覺過程裡,感受的地位舉足輕重。如果有人能了知感受的真面目,而不讓知覺受其擺佈,那麼此人或許能控制自己的思考過程,並拯救自己不致墜入觀念的羅網中。

  大象跡喻經(Mahahatthipadopama Sutta)(注十)述說感官知覺如何導致五蘊執取聚集(五取蘊)(panca upadanakkhandha),其中包括感受(受蘊),從而形成我們的本性。該部經典對視覺的開示為,「然而,同修,當眼睛的內在(眼根)是健全的,而外界形體出現在眼睛的視線範圍內,就會產生相應作用,此時與之相應部份的識(眼識)就會生起。由此而來的任何形象(色),屬於色蘊執取聚集(色取蘊)(rupupadanakkhandhe)。由此而來的任何感受,屬於受蘊執取聚集(受取蘊)(vedanupadanakkhande)。他明瞭 ─「如此就是,如是說,五類執取的範疇(sangaho)、聚合(sannipato)、混然和合為一群(samavayo)。」大象跡喻經亦對其他感官的五蘊聚合,重複同樣的描述。

  緣起說好比感官知覺過程往來世的延伸。按注釋者所述,十二緣起(因果鏈)說涵蓋三世,即過去生、今生與來生。此說的要旨在於輪回與苦果的累積,而不在於感官知覺本身。如此,緣起說不討論想(sanna),而直接談論由感官接觸而來的感受(vedana)所起的貪愛(tanha)。按順序,貪愛招致取(upadana)、有(bhava)以及生(jati)。

  佛陀被問及有(bhave)的意義時,解釋說假使形成(有, bhava)三界的業果無一成熟,三界便不能存在。佛陀繼續說,業(kamma)是識(vinnana)的種子以貪愛為滋養所生長的田地,使得再有招致再生(punabbhavabhinibbatti)。有就是業,因此與感受有重大關聯。我們將於稍後看到更深入的證據。

感受與沈睡於內心深處的不凈染汙(隨眠煩惱)

  在許多開示當中(注十一),佛陀解釋對三種基本感受缺乏瞭解如何導致沈睡於內心深處的不凈染汙(anusaya),即貪欲(raga)、嗔恚(patigha)及無明(愚癡)(avijja)煩惱的增強。本論文開端的寓言故事,就是針對感受此種面向所作的描述。如此,當沒有受過正法訓練的一般人受到肉體痛苦經驗折磨時,他的心同時受到折磨。由於他對這種經驗缺乏瞭解,因此而來的嗔恚煩惱便沈睡於內心深處。由於他看不見出離痛苦的方法,只好藉由感官享受來逃避痛苦,貪欲煩惱因此亦沈睡於他的內心。他對體驗到的感受並不瞭解,造成中性感受的無明煩惱沈睡在他的內心。(注十二)有另一種說法直接指出,對中性感受的真實本質缺乏瞭解,造成無明煩惱沈睡在人的內心深處。(注十三)蜜丸經(Madhupindika Sutta)也明確地說,人對於心中排山倒海的概念思考洪流的根源,只要不相應、不欣然接受,也不沈湎其中,便能使所有沈睡於內心深處的不凈染汙(隨眠煩惱)終結。

  沈睡於內心深處的不凈染汙也是再生的重要成因。「人所決意的、所計畫的、所造成沈睡於內心深處的不凈染汙,就是建立意識所需的物件。只要有物件,意識就會被建立。此意識一旦增長,就會透過再有招致再生。」(注十五)開示繼續說明,即使缺乏決意(cetana)與計畫(pakappana),僅僅是沈睡在內心深處的不凈染汙(anusaya)便足以使意識建立。因此,人便能明瞭對感受的不正確了知如何造成再生。

感受與業報的體驗

  

  人透過感受體驗業報在狗行者經(Kukkuravatika Sutta)(注十六)裡有清楚述說。根據所述,人造作了身、語及意方面的惡行(sabbabajjham),因而再生於惡世並受有害的感官作用蹂躪。受到這些蹂躪,人體驗到有害的、必定痛苦的感受(sabbavajjham vedananam vedeti ekantadukkham)。「如此」,佛陀說,「眾生是所造諸業的繼承者。」然而,佛陀明確拒絕當時一些宗教如耆那教的觀點,認為所有感受皆是過往業的果。(注十七)業只是感受生起的眾多原因之一。(注十八)

  我們亦知道行為的結果決定于伴隨行為的意志(動機, cetana)而不僅僅是行為本身(cetana aham bhikkhave kammam vadami意志即是業)。有許多因素可制約意志。(注十九)。然而很難將感受與意志分開看待。我們已從蜜丸經看到感受如何導致觀念的形成。不難瞭解的是觀念的形成、意志(cetana)與計畫(pakappana),和沈睡於內心深處的不凈染汙(anusaya)之間有所關聯。

  經典本身並不直接將感受與造作業行連接在一起。但至少有一部經典仿佛在提出此一連接。根據這篇開示所述,(注二十)一個內在煩惱與痛苦均已止息、已證得涅槃的人(paccattam parinibbayati),體驗感受卻不捲入其中。「體驗感受隨身體終結,禪修者如此了知;體驗感受隨生命終結,禪修者如是了知。當肉身解體時、生命終結時,所有不曾相應的感受(anabhinanditani)將自動平息。他了知剩餘的只有遺體。」這顯示阿羅漢體驗的感受不會被帶往新的一生。它們隨身體與生命而終。儘管如此,一般人的感受卻會被帶往新的一生。

  有一種說法很明顯優先於此,對已體證涅槃者的感受的闡述,那就是造作善行、不善行或不動行(anenjabhisankhara)的人,其意識與行為結合(punnupago hoti vinnanam),因此導致再生。然而,當無明去除而智慧生起,就不再有任何行。「不造作,不決意,禪修者不執著世間一切;不執著就不會焦慮不安;不焦慮不安,(內在)煩惱與痛苦就會止息。」這樣煩惱與痛苦止息的人被認為不會與體驗到的任何感受相應。由此可推測此人亦曾因無明造作業行,並於當時與那些感受相應。如此,在造作業行時體驗的感受,可導致業力跨越死亡的鴻溝,在新的一生受報。也許正因如此,開示中強調不相應的感受會止息。它們會失去製造任何受報的生命力。如此,可見感受在體驗業力果報與造作強大業行皆發揮重大作用。

感受的路徑

  以上討論的多半是與生死輪回主通道有關,此處最迫人的力量就是感受之樹。正如我們之前看到的,所有由感受之樹往外延伸的路徑,除了僅有的一條外,其餘幾乎都與主通道平行,最終繞回生死輪回廣場。

  當中最廣為旅人熟知的路徑,就是佛陀在大因緣經(Mahanidana Sutta)中記述的物質追求路徑。「如是,阿難,」佛陀說:「因感受(vedana)而有貪愛,因貪愛(tanha)而有追求(pariyesana),因追求而有所獲(名聞利養)(labha)...」依序流轉如下:分別(vinicchaya)、欲望(chandaraga)、執著(ajjhosana)、佔有(pariggaha)、慳貪(macchariya)、守護(arakkha),並因此造作許多不善業(akusala dhamma),如械鬥(dandadana, satthadana)、衝突(kalaha)、對立(viggaha)、爭辯(vivada)、口角(tuvantuva)、離間(pesunna)與撒謊(musavada)。佛陀說這兩條貪愛的路徑交匯於感受。「如此,阿難,此(貪愛的)雙重面向透過(制約它們的)感受合而為一。」(注二十一)注釋者將這兩個面向(dve dhamma二法)解釋為「造成生死流轉的基本貪愛(vattamulabhuta-purima-tanha)和顯現于世俗行為的貪愛。」(注二十二)在此物質追求的路徑裡,我們看到最常提倡此路徑的是物質主義者,他們認為人生根本沒有精神價值可言。然而,佛陀稱之為「不崇高的追求」(anariya-pariyesana),最終招致生、衰(老)、病、死、痛苦及染汙不凈。(注二十三)由追求非物質所造成的不圓滿(不善)境況,將招致同樣結果:就是返回生死輪回廣場。

  不僅世俗物質的追求是由感受激起。即使宗教及哲學思維與實踐似乎也有相同起源。我們可以理解,一個因很多社會問題而厭倦世俗生活的人,會渴求出離痛苦生活的方法。無法在此世享受感官快樂及舒適生活的人,期望在天堂重生,以享受今生欠缺的快樂。許多宗教藉由向信徒昭示,此生作惡使得來生承受苦果,或此生遵守道德規範使得來生享福,企圖將紀律融入個人及社會生活。只有體驗過痛苦與快樂的人,才能形成這些觀點或願意遵守這些信條。如此,我們順理成章作出結論:感受在這一切信條裡起著重要作用。

  透過禪修對較深層意識的體驗,以及偶爾由深度禪修練習引發的超感官(神通)(abhinna)經驗,可形成多種哲學及宗教推論的基礎。大業分別經(Mahakammavibhanga Sutta)述說一些隱士與婆羅門基於對過去生的局限回憶而對業的法則作出錯誤結論。(注二十四)梵網經(Brahmajala Sutta)列舉並討論六十二種有關此世界及其眾生的外道(非究竟解脫)見解,多半基於此類禪修體驗,但當中有幾種純屬邏輯論證。

  西元前六世紀的印度,每一種非究竟解脫見解,都成了某個宗派的教旨基礎,以作為人們從世俗生活困難解脫的道路,或對世俗生活的詮釋。就這每一種見解,佛陀說,「那也是基於感官接觸。」(注二十五)然而,這句話的重點在於感官接觸生起感受這個事實。相應部經典(Samyutta Nikaya)(注二十六)述說三種感受均由接觸(phassa)產生,以接觸為基礎、起源,同時取決於接觸。經典著重陳述感受對形成各類非究竟解脫見解所起的關鍵作用,以下是針對恒常主張的陳述。「同修,那些持恒常見解的隱士與婆羅門,以四種方法堅稱靈魂與世界是永恆的,他們的見解僅基於個人感受(vedayitam)以及由此而來的憂慮及翻騰。那些受敬重的隱士與婆羅門,由於缺乏覺知與了悟,成了各種各樣貪愛的俘虜。」(注二十七)這種見解在大因緣經(Mahanidana Sutta)(注二十八)有關人看待自我的態度的述說,獲得進一步鞏固。根據經典所述,一個人對「感受」的用詞僅為「我覺得」或與之相反的「我不覺得,那是感知不到的」,要不就是「我有感覺,那有感知的特質」。藉由不認同此三種見解,因而不執著於世間一切,人不會顫抖。不顫抖,煩惱與痛苦就止息(paccattanneva parinibbayati自證涅槃)。由此可見對自我的推論如何以感受為根據,以及怎樣避免這些推論才能走向解脫。

  在梵網經裡,佛陀教導從各個面向理解非究竟解脫見解,以及完整了知感受對體證涅槃極為重要。「此等主張,同修們,覺悟的人了知,此等非究竟解脫見解的來龍去脈,若對之堅持,將產生此種結果,以及對信仰者的未來處境產生如此影響。覺悟的人如是了知,甚至了知更深更遠的事物,而有了此種了知,覺悟的人不會自以為是,而因此不受染汙,在他心裡已證悟出離此等邪見之道,並已如實瞭解它們,生起又滅去的感受,它們的甘美況味、險境,並由此出離,而不執著於一切,覺悟的人徹底自在。」(注二十九)

出離生死輪回廣場的路徑

  根據前文所述,佛陀了知依非究竟解脫見解修行的結果,以及此種見解對執持者未來處境的影響(evam gatika bhavissanti evam abhisamparayanti)。如此令人信服地證明,所有路徑終究將旅人牽引回生死輪回廣場。當中只有一條路徑能出離生死輪回廣場,正如我們在寓言所見,人必須繞著感受之樹才能找到出路。

  大因緣經(Mahanidana Sutta)與梵網經(Brahmajala Sutta)如前所述已清晰指出,根據佛陀教導,了知感受對體證解脫起首要作用。「一旦了知三種感受(tisu vedanasu parinnatesu),崇高的真理修學者不用再下更深的功夫。」(注三十)如此了知感受,以及根除因相應而導致潛藏於內心深處的染汙不凈,是證悟自由的關鍵。「同修,禪修者不根除對愉悅感受的貪愛取向,不去除對痛苦感受的嗔恨取向,不拔除對不痛苦不愉悅感受的愚癡取向,不令正知生起,而要在此時此地成為苦的終結者,簡直緣木求魚。」(注三十一)如此,了知三種感受的至關重要性得以確立。

  有甚麼方法與甚麼樣的行為舉止能達到對三種感受的完全了知?我們已瞭解對所有感受的生起與滅去進行觀察,是如何被用作加速對感受的了知,以及感受對心強大影響的了知。在念住經(Satipatthana Sutta)(注三十二)裡,觀察感受是正念的四個要領之一。在此,禪修者被教導對本身(自我)的感受及其細微變化進行客觀觀察,個人則不介入其中。

  對於那些想在今生體證涅槃的人,佛陀勸勉的行為模式為,於所有活動保持正念與正知(sampajanna時時徹知無常)。佛陀在某次開示時說:「同修,比丘應以正念與正知(sampajanna)度過時光(字面意義:等待時光)。這是我對你們的告誡。」在此保持正念是指練習四念住,(相應部經典譯文此處僅指身念住)(注三十三)在此方面,保持正知是指於一切活動時時徹知無常。

  當一個人以此態度過活而愉悅感覺生起時,他或她了知,這是受無常的身體所制約。受制約的愉悅感覺因此也應是無常。因此以正念觀照身體及感受的無常,它們的減弱、脫離、止息以及將它們放下,他摒除對身體及愉悅感受貪愛的煩惱。(注三十四)依此,他觀察痛苦及中性感受的真實本質,並因此摒除由之而來的嗔恨與無明煩惱。

  練習正知與正念的整個用意在於防止三種感受;即使是最微細(panita)、寂靜(santa)及中性感受,免於逃離禪修者的了知範疇。這仿佛是事物的自然規律;我們會被體驗到的感受,尤其是愉悅與痛苦感受,給分散注意力卻毫無覺知。大自然很可能「設計了」這項機制,總是要把我們困在生死輪回廣場。佛陀因此說(注三十五)

  瞥見美好形體讓清晰思維迷惑

  一旦留神於美好可戀的形象

  感受便在心中激起並占滿心頭,

  牢牢緊抓不放;

  由視覺產生的種種情感,

  貪愛與嗔恨,

  如此在心中滋長

  使他內心痛苦萬分。

  痛苦如是堆積窩藏。

  若說此人處境:「離涅槃遠矣」。

  因此,人必須時刻保持覺知,毫不疏忽任何感受。如是說(注三十六)

  當比丘勤奮地用功,能時時徹知無常,

  智者由此了知一切感受。

  成果為,僅此一生便從一切煩惱染汙(asava漏)中解脫,而此生所有業報亦隨之終結。

  當他了知一切感受之後,

  便能於此時此地從煩惱染汙中解脫,

  智者安住于正法

  他的一切業報隨肉身死亡而告終。(注三十七)

  由此清晰可見,了知三種感受對解脫生死輪回的束縛至關重要。所幸的是,從蜜丸經(Madhupindika Sutta)的開示看到,在感官知覺過程裡,只有在感受生起的一刻,人方才主觀介入它的運作。假使感官知覺過程完全是自動與客觀的,那麼根本無法對其終極結果進行控制。但由於自動化過程以感受為終點,有智慧的人精勤、勤奮地用功,透過完全覺知並時時徹知無常,便能對心加以控制並由此控制自己的命運。(注三十八)禪修者要透過正念與正知(sato ca sampajano)的修習,訓練自己達成此目標,藉由對感受的客觀探討,卻不讓它們影響知覺,最終便能面對體驗感受的挑戰。一旦禪修者能對此掌握,他在生活中便能不介入(visannutto)愉悅、痛苦或中性感受。換言之,如佛陀對瑪倫嘉普塔(Malunkyaputta)(注三十九)與巴希亞(Bahiya)(注四十)的告誡,禪修者在生活中如實地看(ditthamattam),如實地聽(sutamattam),如實地感覺(mutamattam),並如實地認知。此時,禪修者能看到毫無掩飾的世間實相,並從生死輪回的束縛中解脫。

  作者注:(翻譯巴厘文經文時,大多數沿用巴厘聖典學會的英譯本。但某些情況下,曾對部份巴厘文名詞的英譯作出更動,或自行翻譯相關段落。括弧中的參考資料則源自內觀研究所版本)

1. Majjhima Nikaya中部經典PTS巴厘聖典學會 1.108 [VRI 內觀研究所1.199]

2. Ibid. 同上PTS 1.389 [VRI 2.80-81]

3. Ekayano ayam, bhikkhave, maggo sattanam visuddhiya, 此路徑,諸比丘,為有情眾生之清淨道路Ibid.同上 p. 55f [VRI 1.106]

4. Vedanasamosarana sabbe dhamma, 當諸法在心中生起時,就有感受伴隨而生Anguttara Nikaya 增支部經典PTS 339 [VRI 3.8.83]

5. Majjhima Nikaya中部經典 PTS 1.397f [VRI 2.88]

6. Ibid. 同上292f [VRI 1.449]

7. Yattha panavuso sabbaso vedayitam natthi api nu kho, tattha Ayamahamasmi? No hetam Bhante. Digha Nikaya長部經典 PTS 2.67 [VRI 2.124]

8. Yam vedeti tam sanjanati, Majjhima Nikaya 中部經典PTS 111f [VRI 1.204]

9. Digha Nikaya長部經典 PTS 2 [VRI 2.95]

10. Majjhima Nikaya中部經典 PTS 184f [VRI 1.300]

11. Majjhima Nikaya 中部經典PTS 3.285; Samyutta Nikaya 相應部經典PTS 4.204 [VRI 2.4.249 Adayo]

12. Suttanipata經集 PTS 208f [VRI 1085 Adayo]

13. Majjhima Nikaya 中部經典PTS 3.285 [VRI 3.424-425]

14. Ibid. 同上PTS 1.109 [VRI 1.199]

15. Samyutta Nikaya相應部經典 PTS 2.65 [VRI 1.2.38]

16. Majjhima Nikaya中部經典 PTS 1.389f [VRI 2.78]

17. Ibid. 同上PTS 2. 214 [VRI 3.1 Adayo]

18. Samyutta Nikaya 相應部經典PTS 4.230 [VRI 2.4.270]

19. Anguttara Nikaya 增支部經典PTS 1.249 [VRI 1.3.101]

20. Samyutta Nikaya 相應部經典PTS 2.82f [VRI 1.2.51]

21.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佛陀對話錄PTS 2.58f

22. Samudacara-tanha, Digha Nikaya Atthakatha 長部經典注釋PTS 2.500 [VRI 2.112]

23. Majjhima Nikaya 中部經典PTS 1. 161f [VRI 1.274]

24. Majjhima Nikaya 中部經典PTS 3.210 [VRI 3.298]

25. Tadapi phassa-paccaya, Digha Nikaya 長部經典PTS 1.42 [VRI 1.118 Adayo]

26. Samyutta Nikaya 相應部經典PTS 4. 215 [VRI 2.4.258]

27.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佛陀對話錄PTS 1.52

28. Digha Nikaya 長部經典PTS 2.66 [VRI 2.95 Adayo]

29. Dialogues of the Buddha佛陀對話錄 PTS 1. 44

30. Samyutta Nikaya 相應部經典PTS 2.99 [VRI 1.2.63]

31. Middle Length Sayings 中部格言PTS 3.334

32. Majjhima Nikaya 中部經典PTS 1.59 f [VRI 1.113]; Digha Nikaya 長部經典PTS 2.290 f [VRI 2.373]

33. Kindred Sayings 親屬格言PTS 5.211

34. Samyutta Nikaya 相應部經典PTS 4.211f [VRI 2.4.255]

35. Kindred Sayings 親屬格言4.43

36. Samyutta Nikaya 相應部經典PTS 4.206 [VRI 2.4.252]

37. Ibid. 同上

38. Bhikkhu cittam vasam vatteti, no ca bhikkhu cittassa vasena vattati. Majjhima Nikaya 中部經典PTS 1. 214 [VRI 1. 338]

39. Samyutta Nikaya 相應部經典PTS 4. 73 [VRI 2. 4. 95]

40. Udana 自說經PTS 1. 10 [VRI 10]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