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岡波巴大師
|
| | |
悟者的囈語
珍珠之鬘•岡波巴大師全集
智學法師
對於“我”來說,你無法用譬喻和言語來進行模擬和表達,你用任何的言議與詮釋也都說不到“我”的點子上面,基於這種緣故,因此,對“我”不要進行更動改變,而在其本元自處,安然地放下吧!
《功德薈萃》第十一則
敬禮大寶上師!
至尊大寶達波仁波切又曾這樣教誨說:
正等圓滿的大覺持金剛佛曾有偈云:
無能修者無所修
(在實相的境界裡,)
既沒有能修行的主體——人,
也沒有所修行的物件——法。
或雲:
所修毫許無
(在實相的境界裡,)
沒有絲毫所須“修”的東西。
基於這種緣故,因而,瑜伽士們說:
所謂的“大覺佛陀”並不真實,(要知道,)“說者是我法亦我,具諸自證聽者我”!
他們又說:
“明知”就是“我”本身。“我”的“明知”,光明而相續不斷,(因此,)在一切時候,都是“修”;“我”的這種“體性”,大覺佛陀也無法經歷得到;要知道,“能修”就是“我”自身,“所修”也有,“我”也有“一點”經驗體會。
(因而,或者也可以說,)大覺佛陀是真實的,“我”也是大覺佛陀的追隨者,但沒有“能修者”呀!
因為自己的“明知”是遠離所有(主觀)認定的,所以,他是無法用譬喻和言語來進行模擬和表達的啊!
就“明知”的形貌而言,三世諸佛也不會看得到;就“明知”的體性而言,並沒有一個所修行的對境,基於這種(獨特的)體驗,所以經中說“所修毫許無”呀!
另外,(“我”)也不承許“樂”、“明”、“無念”三種體驗:
1.“我”不承許為“樂”,若承許為“樂”,則是(有所主觀)認定了;
2.“我”不承許為“明”,若承許為“明”,則是(有所主觀)認定了;
3.“我”不承許為“無念”,若承許為“無念”,則是(有所主觀)認定了。
對於“我”來說,你無法用譬喻和言語來進行模擬和表達,你用任何的言議與詮釋也都說不到“我”的點子上面,基於這種緣故,因此,對“我”不要進行更動改變,而在其本元自處,安然地放下吧!
◎“悟者”的囈語1
岡波巴大師全集《珍珠之鬘第一輯·功德薈萃》第十一則竟
|
主持人 |
岡波巴大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