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雜誌2010/10/08
教練教的是「釣魚的技術」,不是要解決問題,就像最好的醫生不是給藥方,而是讓病人知道如何照顧身體,以後不再生病。教練型經理人不僅是解決問題,更要提供部屬舞台,獨立思考、決策,打造比自己更優秀的團隊。
【口述/前英特爾台灣暨中國區總經理陳朝益;採訪整理/蔡士敏】
要是有一場網球比賽,裁判在開始時宣布:「這場比賽的比賽規則是贏得球賽的人出局,輸球的人晉級」,如果你是比賽球員,你會怎麼打這場球賽?
當遊戲規則變了,哪些是新的「致勝關鍵」?現在,我們面對的環境也一樣,很多過去的致勝關鍵可能不管用,但我們也說不準新球賽的遊戲規則,這就是我們未來要面對的新環境特質DDCU:多元性、多變性、複雜性及不確定性(Diversity,Dynamics,Complexity&Uncertainty),這不是暫時的變化,而將是未來經營的常態。
加上Y世代(或叫80後)人群在企業內的價值越來越重要,但他們的做事心態也和上一輩不同。企業內領導與管理模式的改變是必須和急迫的,如此才能完全發揮這群人的潛能與特色,成為企業的核心能量。
教練型領導力成顯學
當遊戲規則變了,經理人該如何應變?現在,正好是領導人提升成為優秀領導人的最佳時機,他必須面對這不確定的環境做轉型,從「教訓教導」轉變成「教練型」的領導人。不只是自己優秀,更要有一個比自己優秀的團隊,「教練型領導力」已成為現今優秀領導人必備的能力。
以往經理人往往被要求要能快速反應、快速決策,他們的領導方式及心態會偏重於教訓型,給指示或方針,較沒有耐心詢問員工的想法,這是父母對小孩的教訓型管理,這是目前的常態。而教練型經理人由父母對孩子的心態,改變成為成人對成人的討論,互相尊重,開放參與,給予選擇,給予激勵,建立容許失敗的新領導環境,讓員工有做主人的心態。
在所有行業皆為服務業的時代,企業要能成功,經理人或領導者要專注在兩大方面:
1.效率的提升:效率包含數量及品質,不只要追求成果,也要能確保品質,這是顧客滿意的基石。
2.活力的提升:這是新的挑戰。要能提供好的環境,讓員工能盡情發揮,釋放潛能,士氣高、凝聚力強,願意主動參與並承擔更多團隊的責任。
未來新的經理人,不只要能管理領導,也要能做他們的導師及教練。教練型主管會帶出員工的活力,和員工是平行關係,而不是上對下。我常開玩笑對一些企業主說,員工需要你「指點」,但不要你「指指點點」。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0年10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