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前行菩提心的修法

慧燈之光之二:慈誠羅珠堪布開示錄之二   慈誠羅珠堪布

第二、發菩提心

  今天我們講的是: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前行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是大乘一切法的基礎,無論修大乘的顯宗,還是大乘的密宗,都必須要修菩提心。阿底峽尊者曾說:“佛教與外道的區別,在於是否皈依三寶;而發菩提心與否,則是大乘和小乘的主要差別”。

  大乘和小乘,在見解、行為、修法和果位上面,當然都有很多不同,不過,最重要的差別在於是否有菩提心。願度一切眾生的學道者,都是大乘菩薩;沒有發願度眾生,只是希求自己一個人從輪回裏解脫,這是小乘的修行者。菩提心是判別大乘法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菩提心,即使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或是其他法要,一概不能成為大乘法;唯有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再修氣脈明點及其他圓滿次第修法,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大乘修持。無論任何法,只要缺少菩提心這個條件,全都不能成為大乘法。所以,菩提心是大乘法的先決條件,非常重要。

  不過,在修菩提心之前,我們要先修好四無量心,因為如果沒有四無量心的話,真正的菩提心絕對無法修成。四無量心包括: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和舍無量心。慈無量心是:願天下一切眾生能夠得到安樂;悲無量心是:願天下一切眾生離開痛苦;喜無量心是:願一切眾生不離安樂;而願一切眾生的心身不生起貪心、嗔心,願一切眾生的心相續生起平等心,這叫做舍無量心。

  修習四無量心,我們要依靠歷代祖師的竅訣,那麼這些歷代高僧大德所傳授的竅訣、要領是些什麼呢?首先,在次第方面,最先要修舍無量心,然後才修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和喜無量心,這是因為舍無量心如果不先修好的話,縱使能生起慈心和悲心,也全都只是片面的,不能成為無量的慈心和悲心,也就不能算是四無量心中的慈心和悲心。其次,在修法方面,修四無量心時,分別都有觀想和觀察思維兩個層次。

  首先講的是舍無量心的修法。舍無量心的“舍”字,含義是捨棄,是針對兩方面來說的:對親屬舍去貪心,對冤仇舍去嗔心。修法時,首先作觀想,在自己左邊觀想以現世父親和母親為首的親屬,右邊是觀想現世對自己修行作障礙的魔障,以及隱害自己的仇人,只要這樣觀想就可以,很簡單的。然後就分別從過去、未來與現世三世來進行觀察、思惟。

  先由過去開始對仇人加以觀察,思維現世雖然他們是仇人,曾經害過自己,但是,從無始以來在流轉輪回的過程當中,他們都曾經做過自己的父母,而且是無數次,不止一次,在那些時候,他們對自己都曾經有很大的恩德;再觀察左邊的父母和親人,思維雖然現世他們對自己恩德深厚,不過同樣的,從無始以來,在流轉輪回的過程當中,他們也做過自己成千上萬次的仇人,那些時候也曾經害過自己。對過去世,就這樣作觀察。

  之後,再觀察現世和來世,也同樣包含親怨兩方面。現在是先視察親屬,思維他們在現世固然是親屬,對自己有很大恩德,不過,他們不會永遠是自己的親屬,就算以現世來說,可能有一天也會變成仇人,那時候就會害自己;而且,當我們再經流轉輪回到了未來世,這些親屬一定會成為仇人,那時候當然會害自己,所以,親屬固然在現世對自己有恩德,但是將來也一定會害自己,因而是功德和過失兼而有之。

  其次再觀察仇人,思維現世雖然他們是仇人,害過自己,不過他並不一定永遠都會害自己,其實就在現世,可能有一天他們也會對自己有恩德;再說從未來世觀察,如果我們不修行,得不到解脫的話,將來還要在輪回中流轉很長的時間,而在這過程中,現世的這些仇人,一定會成為自己的父母親屬,那時候一定會對自己有慈心和悲心,有很大恩德。所以從仇人方面來說,同樣也是既有過失亦具有功德。

  經過以上仔細觀察,深深思維以後,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無論親怨全都無常,親屬不一定永遠是親屬,仇人也不一定永遠是仇人。這時,舍心,也就是平等心,就可以生起來了。舍心修成以後,會是什麼狀態呢?那時候,對親屬不會有特別的貪心,對仇人也不會生起特別的嗔心。換句話說,既舍去對親屬的貪心,更舍去對仇人的嗔心,兩方面都能斷除、能捨棄,這時候的心就叫平等心或舍心。

  不過,這樣修起的舍心,只是普通的平等心,還不屬於四無量心中的舍心。那麼,舍無量心還需要具足什麼條件呢?舍無量心不但是平等心而且還必須更深一層,要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同樣慈心、同樣悲心,能平等地慈悲一切眾生,這樣的舍心,才真正是四無量心中的舍無量心。

  真正的舍無量心修成之後,第二步是修慈無量心,也是分觀察和觀想兩個層次。首先談觀察思惟的方法。此分三種修法:一是知母,二是念恩,三是報恩。其中念恩又可分為四種或五種,總共包括了七種或八種修法。這些修法如果全都修好的時候,自己的心相續必定能生起前所未有的慈心和悲心。

  首先修知母,所謂知母是指知道遍天下所有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這樣的修法有什麼依據呢?有兩種:一是教證,一是理證。

  我們先談教證,教證就是以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為證明。在經典中,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從無始以來,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我們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曾經生過成千上萬次,也死過成千上萬次;從無始以來,我們在流轉輪回時,所捨棄過的肉體,包括我們所做過小如螞蟻之類小動物的肉體,如果可以堆起來測量的話,會高廣如須彌山;從無始以來流轉輪回當中,我們遇到痛苦時所流下的眼淚,如果集中起來,會比印度恒河等四大江河的河水還要多、還要深;我們從無始以來流轉輪回中,曾經墮在地獄和餓鬼道,那些時候所喝過的濃血和銅汁,如果能收集起來,會比四方的海洋還要深、還要廣。

  釋迦牟尼佛以上的教導,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知道:輪回是無始無終的。既然輪回無始無終,當然生死也是無始、無數,而只要有生就大多數必定要依靠母親,所以在這無始無終、冗長繁複的過程中,每一個眾生都必定曾經做過母親,而且,每一個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這也是毫無疑問的。這便是知母在教證上的依據。

  第二個依據是理證。釋迦牟尼佛有位大弟子叫嘎德雅納,是小乘的大成就者,有關他的傳記記載於釋迦牟尼佛的律藏中。嘎德雅納常常以神通、神變到地獄和餓鬼道,也經常朝山拜佛,在人間到處走動。有一次,他見到一位婦女,手裏抱著個孩子,正在吃魚,有一隻狗在她面前,她一邊吃魚肉,一邊把魚骨頭往狗身上扔,那只狗就吃著她甩下來的魚骨頭。於是,嘎德雅納運用神通,觀察他們之前的因緣,原來這位婦女手中的孩子,是前世殺她的仇人,所吃的魚前世是她的父親,那只狗是她前世的母親。依據嘎德雅納的觀察,親怨無常確實是輪回的現象;而在無始無終的輪回流轉過程裏,一切眾生都做過我們的母親,也是無庸置疑的。只不過我們沒有嘎德雅納這樣的神通,又不能回憶前世,所以無法直接知道輪回真相罷了。

  不止是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人能知往世,就是現在也有這樣的人。譬如:在印度新德里有一位小女孩叫項諦·德碧,自從會說話,便常常講她的前世在姆特拉的生活過程。有一天來了一位客人,她很親熱地說,這是我前世丈夫的堂兄,也住在姆特拉。這位客人確實是從姆特拉來的,她所說的丈夫還在,因此客人很奇怪,然後小女孩的父親和客人商量後,決定安排小女孩和前世的丈夫及三個孩子作一次會面。這件事根本沒有讓小女孩知曉。不久,丈夫及三個孩子來到少女的家,小項諦一見到他們非常高興地叫道:“我以前的丈夫來了。”不顧一切地投入那位先生的懷裏,哭了起來。項諦又跑到三個孩子跟前,流著眼淚說:“毗哈裏長得多大呀。”這件事立即在新德里傳開。科學家們組成了特別的調查委員會,把項諦帶到姆特拉實地調查,她說出的一切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除輪回轉世外,科學家們根本不能找出什麼其他的原因。後來項諦畢業于印度旁遮普大學,曾任德里女子文理學院哲學講師,當她三十多歲時,還能回憶前世的情形。不僅僅有人轉於人,而且包括人轉於傍生,傍生轉於人的事例在世界各地也屢見不鮮。曾經有一人死後轉於豬,它的前左足尚為人手之形,這一奇聞曾轟動上海,其照片現在還有。現在,輪回問題引起了國外科學家的普遍興趣,很多人參與了這方面的研究,最終的研究結果都無法否定佛教的六道輪回學說。

  我們一般眾生,並沒有回憶前世的能力,因而無法回想起以往流轉輪回的經歷;同時更沒有神通,除了眼前那麼一點點事以外,對其他一切世間、出世間的事,都毫無所知,不必說到前世、後世那麼久遠,就是明後天自己的前途,也不一定知道得清楚。那麼,前世、來世誰是自己的母親,當然是絕不可能知道的。不過,依據這些特殊人士記憶猶新的親身經歷,我們可以確信:輪回確確實實是無始無終的;從無始以來,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母親。

  以前有些人說,沒有前世、後世這回事。他們的說法是:心只不過是隨著人的肉體而存在的附屬品,若肉體不存在,則大腦不存在,因此就不會有心識,也不會有靈魂;又說,思惟是大腦所產生的作用,而人去世的時候,大腦是帶不走的,既然沒有大腦,思惟就無從產生,所以不會有靈魂,不會有心。然而,最近世界各地陸陸續續發現了十多個沒有大腦的人,他們的思惟能力卻比一般人來得更強,當然前面這種說法,也就不攻自破,所以是屬於不究竟的學說。又有學說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流入大海,海水的保護作用使它們免遭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破壞;有機物逐漸增加,不久形成核酸和蛋白質,並最終形成生命;海洋生物向陸地遷移,先是低等的羊齒類植物登上陸地,進而像蜘蛛那樣的動物也登上陸地;魚逐漸進化為肺魚,進而演化為兩栖類,以後又分化為各種生物;最終人類出現了。這種學說也很難成立,假如能成立的話,那充其量也只是說明了人在肉體方面的演化過程罷了,至於心的產生和存在現象,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現在海內外有許多再生人的存在,便是最好的事實證明。輪回是這些再生人的親身經歷和體驗,絕非胡思亂想的虛構故事,更不是無憑無據的談玄說怪。他們的肉體產生在現世,並不是前世帶來,但是他們的心識都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是再生人。所以,心和物質軀體兩者的領域各有範疇,不相混淆。縱使進化論所說屬實,也只限於在人的物質軀體範圍內而講,至於心的領域,則完全未曾涉及,所以自然也是不究竟的。

  此外,目前有些高層次的知識份子,雖然不信宗教,不信輪回,不過他們明白,人的中陰這些靈魂的確存在,並且還立了一個科學名詞,稱之為“生物場”。最初他們發現這些現象時,感到非常驚訝,在報告書中說:“見到這種稀奇現象,晚間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也難怪他們會睡不著,以前他們一直執著人沒有前世,沒有後世,現在卻知道了所謂“生物場”,也就是人中陰魂的存在,不覺得稀奇才怪,睡不著那是理所當然的啦!

  這一點在我們佛教徒來說,不過是最基本的佛學知識而已,只要學過顯宗或學過密宗,連八歲小孩都會知道。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顯宗和密宗的教導中,對輪回的解說,比現在再生人所說出來的過程,還更詳細、更深廣。所以,再生人的出現、生物場的存在,在我們來說,並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事。

  無論是再生人的親身經歷,或是科學生物場的發現,這些都足以證明輪回是推翻不了的事實。所以,在無始以來流轉輪回的過程中,眾生的確都做過彼此的父母子女,因此,如大乘裏所說:天下所有眾生都做過自己的母親,就不僅僅是宗教上的說法而已,而的確是一個可靠的事實。以上屬於知母的理證。

  於是,依據上述釋迦牟尼佛的教證,以及現世知識的理證,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抉擇:天下所有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

  經過了清楚地抉擇,我們就可以開始修法,先修過皈依、發心之後,在靜處坐下來,閉上眼睛,一個一個深深思惟,是不是這些眾生的確都做過自己的母親?這樣經過深深思惟而修起來之後,就會對“一切眾生都曾做過自己母親”這個觀點,生起特別的信念。這樣的修法就稱為知母。

  第二個修法是念恩,念恩就是回憶、想念、追念母親的恩德,追念母親不可思議、難以計量的恩情和功德。這些恩德又可歸納為四種或五種,在一般人而言,有賜給軀體、賜給壽命、賜給財物與教世間法等四種,而對有機緣修出世間法的人來說,再加上賜給人身而得以自在修出世間法,即成五種。

  一、賜給軀體的恩德:我們知道人前世的肉體,是無法帶到後世,必須捨棄的,舍去之後便到了中陰,在中陰的時候,並沒有可依靠的軀體,只有一個心造的意體,也可以說是意身,那是猶如夢中一樣的身體。這個意身,在中陰當中毫無目的、無依無靠地流轉,直到有了母親,才再度獲得一個肉體,如果沒有母親的話,要得到這個人身是絕無可能的。所以,賜給軀體是母親對我們第一大恩德。

  二、賜給壽命的恩德:人剛生下來的時候,是沒有能力靠自己活下去的,如果母親不養育我們,生下來之後第二刹那,立刻就會去世,哪里能活到今天呢?所以,我們的壽命可以說就是母親賜給的。

  三、賜給財物的恩德:呱呱墮地的那一刻,我們身上連一件衣服都沒有,更不用說財物了。母親耗費了她所有的財物,來撫養我們成長。

  特別是在有些偏僻的山區、農區或者牧區,做母親的要養育一個子女,實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她們每天勞累身體,受了很多痛苦,造了很多業障,然後才能得到一點點的財物,還捨不得自己吃,捨不得自己穿;捨不得供養,捨不得佈施,全都拿來養育自己的子女。而更窮苦的那些乞丐,每日三餐全無著落,身為母親的,在天天辛辛苦苦討到一點點的飯裏,如果有一點好吃的,自己也捨不得吃,都留給自己的子女;如果找到一件衣服、一塊布,比較好的部分,都用來做衣服給子女。這些貧窮的母親,吃了很多苦,造了不少業,才能獲得那麼一點點的財物,也全都用來養育自己的子女。

  不但人類的母親如此,就算是一般被我們認為比較沒有慈心、沒有悲心的動物,如:毒蛇、老虎、豺狼等等,他們對自己的子女,也同樣有不可思議的慈心和悲心。它們殺死成千上萬的眾生,造了不少的罪業,為的就是養育自己的子女。這些我們一向認為沒有慈心和悲心的動物,對自己的子女都尚且有如此不可思議恩德,更何況其他動物呢?又何況是人呢?其實普天之下所有母親,同樣都是將自己辛苦所得,賜給子女,使他們得以成長,對子女都有不可思議的恩德。

  賜給財物的恩德。我們這樣講只能算是很淺近的,每個人最好能就自己的經驗上,去觀察體會,從小到大,母親怎樣養育、照顧、教導與疼愛我們,每項恩德,都慢慢回憶、一一追念,這是賜給財物恩德最好的修法。

  四、教世間法的恩德:人剛生下來的時候什麼也不會,連穿衣和走路都不會,母親教我們怎麼走路,怎麼說話,怎麼吃飯等等。因此母親也就是咱們來到人間後的第一位老師。

  五、賜給人身,使我們可以自在修出世間法的恩德:由於得到母親賜給的人身,只要我們願意得到解脫,經過修行,即身就能成就,最遲下輩子也會成就。而且,無論聲聞、緣覺、菩薩道或密乘道,想修什麼法都自由自在;而如果母親沒有賜給我們這個人身,就聽不到法,見不到佛和菩薩,聞思修更談不上了。所以,我們能修出世法,完全是靠得到人身,而這個人身正是母親賜給我們的恩德。

  以上五種恩德,一一思維,便是念恩的修法。念恩修好之後,就會對母親生起一份特別的慈心和悲心,每個人對自己的母親本來就充滿慈心和悲心,現在再依靠這些殊勝的竅訣、殊勝的要領來修,則對自己母親所生起的慈心和悲心,必定會更加廣大、更加深遠。

  念恩修好之後,接著修報恩。既然經過以上深深的思維,體會出母親對自己的恩德是如此深厚、如此不可思議,那麼,這些對我們有不可思議恩德的眾生,如今都在哪里呢?如果他們都已經得到解脫、已經成了佛,那就用不著我們再報恩,沒有必要了,但是我們敢保證,大部分曾經做過自己母親的平凡眾生,一定在惡趣裏面,可能是地獄,可能是餓鬼道,或者是傍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前世,為了得到財物來養育子女,大多數母親都造了不可思議的惡業,所以現在一定都墮在惡趣中,正受著果報。而且,由於前世因緣,他們特別會出現在我們經常見得到的眾生當中,尤其是現世殺生的人所殺到的那些傍生。例如,釣魚的人所釣到的魚,獵人所能打到的獵物等等,一定都是他們前世的母親,這些母親前世曾經對他們有過不可思議恩德。

  正是由於前世因緣,現世在我們身邊附近出現的眾生,一定是自己前世父母,而這些對我們有不可思議恩德的眾生,全是為養育我們造下了惡業,如今受報墮入傍生,正在我們眼前受苦。我們該怎樣救度他們才好呢?該怎麼報答他們對自己不可思議的恩德呢?佈施錢財當然可以報恩,不過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錢財佈施總有窮盡的一天,到那時候,他們還是會繼續受苦的;修法報恩才是最殊勝的方式。我們先修法,得到菩薩的果位、佛的果位,再來救度他們,那時候就非常方便了。證悟初地菩薩果位之後,一刹那就能度化一百個眾生,那麼一天之內,初地菩薩能度化的眾生有億萬之譜;進一步證得第二地菩薩果位時,一刹那可以度化一千個眾生,以此類推,菩薩果位元的層次愈高,度眾生的能力就愈強,當然證悟佛果時的殊勝,就更不可思議了。即使未證佛果,能證初地菩薩的話,救度眾生就已經非常方便了。

  因此,我們要報恩,首先要學佛,然後成佛;在沒成佛之前就將自己所造一切善根回向眾生。能以菩提心、大悲心回向眾生,不但是自己造善根,同時也一定能利益眾生,因為有大悲心的人回向,眾生必定能得到這個善根而離開痛苦。假使我們回向時,一點點悲心都沒有的話,眾生能不能得到利益就很難說了。慈悲心是度眾生的一個方便,同時也是清淨自己業障最殊勝的方法。只要有悲心,一定能度眾生。一切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慈悲心。由以上的思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報恩最殊勝的方法就是成佛。

  依靠這七種修法,一一觀察,修成以後,會得到什麼體會呢?會得到一個誠心誠意度眾生的心念。

  經過以上的觀察、思維,深深體會到母親的恩情之後,進一步就開始作觀想。首先,在自己的面前觀想現世母親,形相就是現世母親,不必像密宗其他修法那樣觀想本尊。觀想清楚之後,開始回想,現世母親對自己的恩德正如前面所觀察的那樣深厚。接著再想:從無始以來,她已經做過我無數次的母親,每一次賜給我的恩德,都是同樣地不可思議。這樣觀想之後,一股異乎尋常的慈悲心,自然會油然生起,本來每個人對自己母親就有很大的慈悲心,再經過這樣觀想以後,更容易對現世母親生起特殊的慈悲心。

  當特殊的慈悲心修起來的時候,就不用繼續觀想自己的現世母親,這時在自己的面前開始觀想一個普通人,既非親屬,亦非冤仇,而是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普通人,由於前面我們已經抉擇過:一切眾生都曾經不只一次做過自己的母親,所以面前這個普通人,當然也曾做過自己的母親,那時候他對自己的恩德,和現世母親是完全一模一樣的。這樣再三觀察,直到對這個普通人,也能生起極大的慈悲心為止。

  接著又將一個經常陷害自己的仇人,觀想在自己面前,然後觀察:現世他雖然是仇人,曾經害過我,但這是我自己的業障,一定是前世我害過他,否則,無因無緣這世他不會害我,任何現象都是有因有緣,沒有因緣就絕對不會發生,因此,這世他這樣害我,當然是我自己的業障;再說,從無始以來流轉輪回當中,這仇人也曾做過我的母親無數次,那些時候,他也像現世母親一樣,對我也有同樣深厚的恩德。就這樣觀察,最後對仇人一定也能生起很大的慈心和悲心。

  無論對自己母親、普通人或仇人,都能修起慈悲心之後,再將天下所有一切眾生都觀想在自己面前,也對他們修起同樣的慈悲心。一旦我們對天下所有眾生都能生起相同慈悲心,普天之下就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我所恨的了。最後,天下所有眾生,都像真正成為自己母親一樣,能這樣修起來之後,無論見到任何人,自己心裏都只有高興,不會起嗔心。一個人一旦能抵達這種境界時,無論他到什麼地方去,眾生都一定能受益,見到他的眾生、聽到他聲音的眾生以及與他結緣的眾生,都會蒙受利益,對他們都會成為有意義的事。於是,我們可以說,他就是菩薩了。

  如果我們沒有修起這份悲心,內心並沒有什麼感應、感受,只是到一位上師面前去受一個菩薩戒的儀軌,自己就以為得到了菩薩戒、具足菩提心,這根本是個妄想。只靠外表一個儀軌,怎麼可能真正生起菩提心呢?又怎能得到菩薩戒呢?我們必須依靠這七種修法,一一修習,直到內心修起了這份悲心,再到一位持戒清淨的上師面前,接受菩薩戒的儀軌,這樣,才能真正具足菩提心、得到菩薩戒。

  以上是慈無量心的修法。

  悲無量心之修法

  其修法也有觀想和思維二者:(1)於自己的前面觀想一個正在受非常難忍之痛苦的眾生,譬如:地獄裏的眾生、餓鬼道的眾生、人間屠宰場的眾生等等,再把這個眾生觀想為自己或自己的母親。(2)複次思維:我或我的母親毫無罪過,未犯過任何罪,但被別人抓到此處來,現在馬上就被殺死,在這一生的最後一刹那中將要受一生最大的痛苦,要捨棄生命和肉體,那麼,現在我應怎麼辦才好?要逃也逃不出去,要搏鬥沒有能力,要求救於人,又向誰求?誰願意救?……如現實生活中有人吃活猴的腦漿,把活生生猴子的腦漿一勺一勺地挖起來吃,又如把活生生的動物扔入沸騰的開水和油汁裏燙殺而食等等。如果這些眾生是我或我的母親的話怎麼樣?如是反復思維,此時會生起恐怖及大悲心。這時應思:我剛才雖然是觀想而已,但是實際上正在受這樣痛苦的眾生是無數的。那麼,這些眾生也就是自己前世的父母,前世和現世的父母對我有同樣的恩情,前世的父母為養育我造業,現在正感受著此業的苦果,如是思維會生起願這些眾生離開一切痛苦的念頭,這叫作悲心。此時見到眾生受苦時心裏很難忍,為其悲傷而流淚。如果為眾生能夠捨棄自己的一切,即使對自己的生命有利也決不害眾生,並且日夜都生起一切眾生離苦的心願,這就是真正的悲心。

  悲心即是正法的根本,大乘的基礎,證菩提的唯一之因。刹那的悲心也能夠清淨無數的罪過,是故非常重要。

  喜無量心之修法

  把自己的母親觀想于前面,母親的世間和出世間方面所有的圓滿處做為所緣境。譬如母親長壽、無病、發財、工作順利等世間圓滿,和具大智慧、大悲心及其他修道功德等出世圓滿之處。由此自己生起歡喜之心。然後再思維,祝願我母親恒時不離這些圓滿,祝願我母親還有更好更殊勝的圓滿,並且生生世世都不離其圓滿,這就是喜無量心。

  無論是修悲心還是喜心,都要先從自己母親修起,依次對自己的其他親屬修,再對普通人,再對自己的仇人,再對一切眾生修習,悲無量心及喜無量心也同於慈無量心,依知母、念恩、報恩的次第來修。先對自己的母親最後對一切眾生,如是一步一步修出來的慈悲喜舍是很可靠的。否則,初期就對一切眾生修四無量心的話,表面上是象有慈悲心的樣子,但實際上沒有慈悲心。所以,慈悲的所緣境從一個到無數,從親到怨漸漸擴大,容易生起並堅固不退。

  複次修四無量心的禪定

  其修法是:當修習四無量心反復觀想思維,心裏感到勞累而不想修的時候,心專注於空性之中休息。開始起雜念的時候再重新修舍等無量心。修無量心的同時要知曉修行者自己、所修的無量心、修行的對方眾生等三輪乃如幻如夢無實有,否則,無量心成梵天之福,其亦輪回之因。

  無量心廣的要修舍慈悲喜四者,中等的要修慈、悲二者,略的僅僅修悲無量心,如是反復修行。

  真實菩提心之本體:最後能對無量的眾生生起猛厲的慈悲心,此時一心欲救度眾生。而度化眾生的殊勝方便就是成佛轉法輪。是故發誓成佛行佛道。這個“慈悲心”及“發誓”就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要具有兩個條件。一、對無邊眾生生起大悲心。二、為度一切眾生發誓成佛。其二思維稱為菩提心。《現證莊嚴論》雲:“發心為利他,欲得正菩提。”

  發菩提心頌詞念誦法:

  自己面前空中觀想福田與皈依境一樣,於座前發誓:“自從無始以來曾做過無數次自己父母的眾生,以各自的業力招感種種苦樂現象,顯而無實有猶如水中月影之紋,使其迷沒,而漂流在輪回相續的無依無怙的罪苦眾生,今我為了從輪回苦海中救度他們使其安寧休息于自智大光明的智慧中即獲得究竟解脫,故發誓以四無量心發菩提之心。”如是一心發誓願並誦發心偈:

  種種現象水月紋,漂流輪回相續眾,
  安于自智光明故,以四無量發菩提。

  此偈須誦十萬遍後,再誦一萬遍作為補充。

  起座時,再對福田發起信心,福田化光融入自身,因此其心相續的勝義菩提心轉生於自心中,並令心專注於空性之中。最後發誓願及回向善根。

  受菩薩戒之方式:

  自心相續中生起這樣的菩提心時,方可受戒。受戒之前學好菩薩戒的學處,看自己能受那一種戒,利根及中根鈍根者的學處是有難易的區別的。選擇好自己所受的戒律後,一般是於具有菩提心及其戒並會傳戒的大乘善知識座前受戒。利根者或沒有善知識者便可把佛菩薩觀想于面前空中,於其前受戒亦可。受戒時必須要具有菩提心,否則,僅僅誦傳戒儀軌是不可能得到菩薩戒的。

  另外,需每日早晨自受菩薩戒,觀想福田並於座前發誓:往昔佛陀怎樣發菩提心,我也如是發菩提心,往昔佛陀怎樣行菩薩之學處,我也如是行菩薩的學處,並誦受戒儀軌:“祈請安住十方諸佛出有壞……”等等。

  菩提心的學處分二

  一、願菩提心之學處,亦分三: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

  (1)自他平等:自己是欲受快樂,不願意受痛苦的,他人也如此。是故需做自他共同離苦得樂之事業。若生起貪自嗔他的邪想,要當下斷除,而視自他平等。

  (2)自他相換:親眼見到受苦的眾生時或自前觀想受苦眾生,呼出氣的時候自己的所有受用、善根等圓滿變為白色氣體融入其眾生之身,其眾生獲得無上安樂。吸氣時其眾生的一切病魔痛苦變為黑氣吸入自身,自己代受他的痛苦。由此眾生遠離一切痛苦,如是誠心修持,口亦誦:

  若樂施諸眾,願使樂滿天,

  若苦代諸苦,願幹痛苦海。

  自己遇到病痛等痛苦時,應思維:非常可憐,此世上有無數的眾生正在受如此或比此更苦的痛苦,願我能代受他們的一切痛苦,願他們離苦得樂。遇到快樂的時候,應思維:願以我此快樂能夠使無邊眾生幸福,能使無邊眾生離苦。自他相換乃入大乘者的究竟所修,此心若生一刹那也能清淨多劫之罪,能使圓滿廣大福慧資糧,能使惡趣邪道得解脫,是故非常重要。

  (3)自輕他重:應思維:如果眾生能得解脫的話,寧可我一人代一切眾生受苦並常流轉於輪回之中。如是一心發願後專注於無緣之中,應知曉自他皆如夢如幻般地顯而無實有。

  二、行菩提心的學處:

  即行六度。佈施度:佈施財、法、無畏,使眾生滿願。持戒度:持別解脫戒、菩薩戒以及密乘戒,不害眾生而廣利眾生。忍辱度:①忍受他人的傷害;②為法苦行;③不怕妙法之深義。精進度:①誓精進,即如同所見聞的往昔大德精進苦行一樣,發誓自己也如是精進修行;②行精進,即發誓後當下行善斷除懶惰;③不知足的精進,即自己造成少許善業時,不宜以為足夠,因乃至證菩提之間有所得所斷而需繼續精進。禪定度:①異生所行定,即貪於禪定的樂、明、無緣覺受,為此而修禪定;②義分別定,即雖離貪覺受之執著,然對空性有貪著的禪定;③如來所喜之定,即貪著空性而安住於無緣的禪定。智度:①聞智;②思智;③修智;以聞思之智抉擇諸法本性,以修智顯現諸法本性繼而達至彼岸。總而言之,常修空悲雙運,由空發悲心,悲而證空性,不離為雙運。

  菩提心的利益:

  何人有其心,從此稱菩薩,人天應供處,進入大乘資糧道,菩提之道中踏上了第一步,清淨了無限罪業,一切善業皆成菩提之因。若無其心,修何法亦不成大乘法,不成成佛因,修生圓次第與外道相似,毫無功德。若見本尊及護法神後增長對三寶的信心及菩提心,便可認定為真本尊護法,若見其後退失信心及菩提心,則一定是魔障之變化,絕對不是本尊護法。必須要把使人退失悲心及菩提心的善知識及表面的行善者皆當下捨棄,要把使自心生起悲心及菩提心的善知識及道友當作真佛。修行之人應當始終強調皈依及菩提心,千萬不可輕視。常常發願:祝願我世世代代雖遇命難亦不害眾生的一根毫毛;願我生生世世中的身體、受用、知識等一切能成為利益眾生之事業。

  每日受菩薩戒之儀軌

  祈請安住十方諸佛出有壞、安住十地之菩薩、大菩薩及上師金剛持垂念我:(誦一遍)

  (皈 依)
  乃至菩提果,皈依諸如來,
  正法菩薩眾,如是亦皈依。(誦三遍)

  (正式發心)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複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
  複于諸學處,次第勤修學。(誦三遍)

  (自隨喜)
  今生吾獲福,善得此人身,
  複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
  爾後我當為,宜乎家族業,
  慎莫染汙此,無垢尊貴種。
  猶如目盲人,垃圾中獲寶,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使他隨喜)
  今於一切怙主前,懇請眾生為貴賓,
  宴饗成佛及余樂,願天非天皆歡喜!

  (發 願) 
  勝寶菩提心,未生者願生,
  已生願不退,日日其增上;
  願不舍覺心,委身菩提行;
  諸佛恒提攜,斷盡諸魔業;
  願菩薩如願,成辦眾生利;
  願有情悉得,怙主慈護念;
  願眾生得樂,諸惡趣永盡;
  願登地菩薩,彼願皆成就。(誦一遍)

  “祈請安住”等一句乃垂念佛菩薩作發心之證人,複次“乃至菩提”等四句是皈依詞,複次“如昔”等八句為正式發菩提心之詞。次“今生”等十二句是自己隨喜生菩提心,“今於”等四句是使他隨喜發菩提心,“勝寶菩提心”等十六句是發願詞。

 

相關文章:
1062~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前行菩提心的修法 慈誠羅珠堪布 緣氣:(8308)
835~菩提心修持八法 菩提心修持八法 緣氣:(6358)
733~甚深金剛乘之道&菩提心之殊勝 編輯部02-25455771 緣氣:(7324)
No319願菩提心法 督般仁波切 緣氣:(7268)
【No240】正修菩提心 ﹝下﹞ 貢噶旺秋仁波切 緣氣:(10873)
【No239】正修菩提心 貢噶旺秋仁波切 緣氣:(10390)
【No191】大乘資糧的實踐--發菩提心﹝下﹞ 張福成 緣氣:(9467)
【No190】大乘資糧的實踐--發菩提心﹝上﹞ 張福成教授 緣氣:(9762)
談發菩提心 卡塔仁波切 緣氣:(7572)
培養菩提心──法王達賴喇嘛 法昭 緣氣:(7890)
入菩薩行論-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寂天菩薩 緣氣:(8022)
淺談發菩提心 演新 緣氣:(7335)
菩提心 洛本仁波切 緣氣:(9306)
密乘十四條根本戒 五 舍菩提心 慈誠羅珠堪布 緣氣:(7006)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智隨法師 緣氣:(7148)
發菩提心與氣脈明點的關係 吳立民 緣氣:(7436)
修行基礎成佛要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達真堪布 緣氣:(9121)
發菩提心與氣脈明點的關係 吳立民 緣氣:(7412)
勸發菩提心 紫空居士 緣氣:(7007)
什麼是菩提心? 陀美 緣氣:(7228)
菩提心的三種類型(從心力角度劃分) 索達吉堪布 緣氣:(7596)
用菩提心判斷道相是功德還是著魔 索達吉堪布 緣氣:(6036)
佛說眾生當發菩提心的N個理由 佛 緣氣:(7261)
為何要生起菩提心 夏壩仁波切 緣氣:(6716)
如何生起菩提心 夏壩仁波切 緣氣:(6130)
菩提心的稀有難得 傳喜法師 緣氣:(9734)
真正升起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入手竅決在哪裡? 丹增扎拉堪布 緣氣:(7508)
菩提心與空性見 緣氣:(8625)
大圓滿前行 廣大意樂菩提心11 嘎瑪 緣氣:(8333)
菩提心的力量 修行筆記 緣氣:(7004)
發大菩提心 捨身命財饒益一切 金剛頂經瑜伽 緣氣:(7294)
大圓滿前行廣釋 菩提心 思考題? 緣氣:(10730)
入菩薩行講義 菩提心功德品 卓格多傑仁波切 緣氣:(8059)
如何修菩提心 噶瑪翁批堪布 緣氣:(7929)
在學院授灌頂時,但沒有聽懂,也沒有發菩提心,算不算得到灌頂? 慈誠羅珠仁波切 緣氣:(6539)
欺騙了上師的人,還會有菩提心嗎? 緣氣:(3695)
發不出菩提心,是因為你不知道為什麼要發啊! 嘎瑪仁波切 緣氣:(6862)
依七因果言教,已能發起菩提心,何故再加自他相換法門? 緣氣:(7122)
增上意樂、菩提心,雖與七因果同,但應如何銜接而修? 緣氣:(7315)
當你生起利他菩提心,所有業障會立即消除 達真堪布 緣氣:(4764)
視眾生為親生母親是修菩提心的第一步 宗喀巴大師 緣氣:(4395)
8種最能鞏固“菩提心”善因緣! 緣氣:(4154)
有菩提心的種子? 緣氣:(3486)
睡覺或休息的時候,也可以增上正業…發菩提心具足六度波羅蜜清淨心! 達真堪布 緣氣:(6010)
釋『我、無我、存在』的安立 《菩提心釋2》第40~41偈 達賴喇嘛尊者 緣氣:(2051)
空正見與菩提心 達賴喇嘛尊者 緣氣:(2713)
您一起修行:菩提心、空正見,每天思惟。《觀音世間自在》 達賴喇嘛尊者 緣氣:(2049)
《發心儀軌》、思惟菩提心、空正見 達賴喇嘛尊者 緣氣:(2063)
『菩提心和空正見』此二心的重要性《文殊菩薩隨許》 達賴喇嘛尊者 緣氣:(4664)

上一篇(男人與女人之間的貪著) 回目錄 下一篇(懷業時語講記 法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