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5/02 08:00:38
學習次第 : 初階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錄一
會性法師講述
弟子性文謹記
地藏菩薩本願經開題(附大科)
壹、前論
貳、釋經題
參、明譯史
肆、正釋經文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分身集會品第二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地獄名號品第五
如來讚歎品第六
利益存亡品第七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稱佛名號品第九
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地藏菩薩本願經開題(附大科)
——太虛大師于民國二十四年十月在上海雪竇寺分院講
一 釋名題
今天開講地藏菩薩本願經。此經共有上中下三卷,共十三品,忉利天品第一,乃至囑累品第十三。要是詳細的講明,需幾個月,現在只於七天內將全部中每品的大意,約略解釋。今先來把此經的名題說明一下。第六品中普廣菩薩請問世尊說:『當何名此經,使我雲何流布』?佛說:『此經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二名地藏本行,三名地藏本誓』。這三名總是就菩薩因地所修所發的願行而立。所謂本行是隨願來的。因願有誓,自己對自己誓約,必定將這種事情做到,故誓也是從願來的。把三途受苦有情度盡,由大悲心必要如此去行。本願、本行、本誓而以本誓所成力用為果。由因克果,果上所作也就包含本願中的。
地藏、是菩薩的德號,湣念地獄受苦眾生,分身十方世界,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以悲願住地獄度生,名為地藏。次則因大悲願最勝最廣,猶如大地一樣:大地為一切所依止,又能荷擔一切含藏萬物;而此菩薩悲願心亦複如是,為一切眾生之所依止,荷擔十方諸佛事業。所以如大地樣的,將諸佛功德事業並眾生苦惱荷擔起來,含藏在悲願心地之中,名為地藏。又大地能出生一切法,菩薩說法利生出生無量方便法門。此地藏菩薩之名,不但見於此經,其他亦有所說;唯有此經於其本願、本行及果上之濟度眾生,說得最為詳細。
菩薩、是通名,如觀世音、彌勒、普賢、文殊菩薩等。梵語菩提薩埵,此雲覺有情。菩提是上求之佛果,薩埵是下化之有情。菩薩已竟立志上求下化,大慈大悲,名為菩薩。不過有初學、久修、果後之不同。如我們能夠發一種自利利他心,也就是菩薩。楞嚴經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四十位,稱名久修的菩薩。若盡未來際利益有情,是果後之菩薩,如觀音、文殊等。所以初學與久修,程度相差很遠。比如初入小學校與大學,都稱學生。又、中國人凡見偶像都誤稱菩薩,應知偶像不必是菩薩;菩薩亦不必是偶像。大旨說來,沒有發自度度人大心的,不名為菩薩;發了心的初學至於等覺皆稱為菩薩。現在地藏,是程度極高之菩薩也。
本願:有願望、願欲,則有所行及所作結果。有志必成,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故願為一切萬行之根本,也為修成佛果之源泉。普通諸佛菩薩都有四弘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然各有特別注重的地方:阿彌陀佛以淨土攝受一切眾生,執持名號乃至十念皆得往生;藥師佛十二大願,聞名禮念可以消除災病,延壽健康;觀音大士是「弘誓深如海」,尋聲救苦難最切,一心稱念,有求必應的;此地藏菩薩誓願度空罪障極重的阿鼻地獄,這是特別悲湣願力所成。經中有說明。
地藏菩薩本願六字是別,經之一字是通。梵語修多羅,此譯為契經,即貫穿、攝持的意思。中國一經一緯的經,引伸為貫攝古聖賢的道德大法,作為天下人的軌範;佛經為九法界眾生的至道亦然。佛典裏面分經、律、論三藏,啟解導修之法謂之經;佛為弟子制定的行為軌範謂之律;後來菩薩解釋經、律謂之論。從前開元聖教錄,已有五千四十八卷經,後譯的更有增加,故經多律、論較少。今以別判其通,故名地藏菩薩本願經。概講經題如此。
二 敘譯史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這部經的翻譯,在中國的唐朝。有位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從于闐國來華,奉時主的命譯這部經的。梵語實叉難陀,此雲學喜,因其歡喜好學故。梵音于闐,華言地乳,因他的先祖,飲地上湧出來的乳而生長故,即在現今新疆地方。(智定記)(見佛教日報二十四年十月)
(附) 大科
一 敘起分
甲 結集敘起
乙 讚歎發起
二 正說分
甲 地藏因行果德周
1、 願行德用
2、 稱揚流通
乙 利益存亡功德周
1、 利益存亡
2、 稱揚流轉
丙 念佛佈施功德周
1、 念佛佈施
2、 稱揚流通
三 利益分
甲 讚歎勸導
乙 供養總結
(附注)原記名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要。今留釋名題一節,刪去余文,附以大科,改題今名。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錄
壹、前論
佛法瀚如煙海,廣大無邊,而以經、律、論三藏統攝。在八萬四千法門中,本經屬地藏法門。經藏專弘地藏法門的教典有三部:
一、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玄奘大師譯。簡稱地藏十輪經。
二、占察善惡業報經。簡稱占察經。
三、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
這三部謂之「地藏三經」。但十輪、占察二經,除閱藏者外,少人研讀,唯地藏經流通最廣,讀誦受持者最多,為三經主流。流通本分上、中、下三卷,藏經中分上、下二卷,共一萬六千九百多字。除敍述地藏菩薩本願外,綜合有下列四點要旨:
一、明示地藏菩薩度生悲願:對「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道鋰,說之甚詳。佛並在法會當中,付囑地藏菩薩,負起度化佛前佛後眾生的任務。因釋迦佛滅後,彌勒菩薩成佛前,世間無佛,法脈延續,端賴佛法弘通;五濁眾生,剛強難化,唯地藏菩薩悲心願力,方堪濟度,可以說,佛前佛後是大士教化的時代。
二、闡揚孝道:佛教崇尚孝道,論孝,有世間孝、出世間孝、出世間究竟孝。如何盡人子之孝,佛經最為詳明。本經載大士初發菩提心的四種因緣中,為報母恩,救母出苦,占了兩種,是出世孝經,古德注地藏經謂「演孝疏」,讚歎大士,以孝行化,利益眾生。能如菩薩孝順父母,度父母出苦,方為大孝,是孝道的楷模。
三、明示因果:末法知因識果為學佛要務,慈舟大師雲:「玄妙理,雖投機,而未必對症。」談玄說妙吸引人,眾生未必受用,如感冒用高麗蔘,病更嚴重,人蔘價高,不能治百病。當今眾生,業障深重,按部就班,先明因果,再研深理,才得實益。
因果含理深廣,非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此簡單,世出世間不離因果,本經詳示因果之義,具匡正民心之大用,依教奉行,能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至「自淨其意」的目的。
四、成佛正因: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度眾生,是學佛究竟目標,也是地藏菩薩度眾的終極目的,圓成佛道,從此起步,為正確成佛之因。第十三囑累人天品,提到依經修行,得二十八種利益,第二十八種即「畢竟成佛」。
古德講經前,先提示全經總綱,謂「題前懸論」,闡明宗旨,把握重點,再聽內容,較易明白。然初學,前論不宜多說,待經文時,再作發揮。
貳、釋經題
地藏菩薩本願經
經題是全經綱領,所謂「提其綱則眾目自張,挈其領則衣襟自直」。釋題,便是提綱挈領。題明,可知經文大義。
釋經題有專門學問,天臺五重玄義: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賢首十門懸談: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宗趣通局,七、部類品會,八、傳譯感通,九、總釋經題,十、別解文義。若依此說,少則七天。為利初學,僅簡釋,不深解,分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本願、經,五段說明。
「地藏」,菩薩名。具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和娑婆緣勝,堪與觀音大士媲美。
「地」大地。以大地喻菩薩心地。大地能持萬物,任運生長,為萬物所依。宇宙森羅,大至山川,小至微塵,人類衣、食、住、行,皆不離地。地藏菩薩的心能長養眾生善根,順地藏法門修學,能斷惡修善,圓成無上菩提,作苦難眾生的依靠。「地」也喻眾生心,真心理體,能生萬法。華嚴經雲:「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欲知心之體、相、用,可研究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
「藏」寶藏、庫藏,含藏眾寶,具含藏義。世間寶藏,能除貧窮苦,成就眾事。菩薩心中,含無量佛法寶藏,普施一切,育化群萌,止於純善,得無量功德法財,鹹登覺岸。
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至初地,分破無明,分證法身,開發心地寶藏,具大智慧、慈悲、神通、辯才等功德法財,發揮真心理體的作用,如大地生長萬物,為萬物所依。簡言之,心地含無量功德寶藏,名地藏。
「菩薩」梵語菩提薩埵,國人好簡,稱菩薩,「菩提」譯覺,「薩埵」譯有情,新譯「覺有情」。舊譯家翻有情為眾生,譯「大道心成就眾生」;意義相仿。覺有情可約三義說:
一、約自利:凡夫在迷,菩薩已覺,雖覺,但未圓滿,猶屬九界眾生,名「覺有情」,指菩薩本身。
二、約利他:菩薩目的在廣度眾生,覺悟一切有情,所謂「以先覺覺後覺,以斯覺覺斯民」,將已覺真理,化導眾生,令獲同等覺悟,名菩薩。約此,「覺」是覺他,「有情」指眾生。覺悟一切眾生,乃菩薩之大願。
三、約自他二利言:菩薩上求佛之大「覺」,下化一切「有情」。即上求佛果,下化眾生之義。
提到菩薩,一般人就想起大殿上泥塑木雕,或彩繪的菩薩像,認為那就是菩薩,如常見的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其實,那只是菩薩相貌,並非菩薩。菩薩鬚髮大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才夠資格,學佛當學佛菩薩精神,不要光拜偶像。世人不知,凡塑像如土地、城隍等眾神也稱菩薩,犯大錯誤。「神」是世間忠孝節義者,未發大心,不足以稱作菩薩。甚至有人把小孩玩的洋娃娃,稱作洋菩薩,讓人啼笑皆非。所以,學佛要明白菩薩意義,菩薩真正精神在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凡佛弟子能背塵合覺,破迷啟悟,上求下化,各各都是菩薩。
「地藏菩薩」地藏,別名。菩薩,通名。菩薩階位多,凡夫發心受戒時,戒師問:「汝發菩提心不?」答:「已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方准受菩薩戒,受了戒,便是菩薩,但屬凡夫,不能和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相等,得精進修學,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五十一階位,才算名副其實。
菩薩有因地、果地之別。初發心至等覺,次第修行,未成佛前謂因地菩薩;已圓成佛道,為度眾示現菩薩身,稱果地菩薩,如觀世音便是倒駕慈航的果地菩薩。回向文雲:「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亦有詳細說明。文殊菩薩也是,助世尊教化故,現等覺身,為華嚴三聖之一。不但過去成佛,現在也以佛身,于他方世界教化眾生,彌勒菩薩是等覺,居兜率內院,為一生補處菩薩,地藏菩薩也是等覺,因地最圓滿的菩薩,以願力故,猶示菩薩身。
明是理,則知菩薩因修行之深淺,而階位有高低,如幼稚園、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都名學生,然年齡、學識、身份,不能並論。同名菩薩,凡夫如幼稚園,地藏菩薩等如將畢業的大學生。若已受菩薩戒,莫忘菩提心,自度度他,不可自輕;也不可貢高我慢,以為自己是菩薩,和諸大菩薩相等,而不求上進。
「本願」本,根本;願,希望、願望,修行之目標、指南。地藏菩薩初發心時,所發的根本志願曰「本願」。願有通、別,菩薩發願皆不出「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範圍,所以,四弘誓願屬通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大願,觀音菩薩十六大願,屬別願。關於觀音菩薩願力,普門品贊:「十二大願誓弘深」,應作十六大願。據大悲心陀羅尼經,「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等十句,便是十願,「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等,五字一句,兩句一願,有六願,共十六。後人誤寫為十二。地藏經科注綸貫中也標明觀音菩薩十六大願。曾因此為文載於明倫雜誌。「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薩別願。以諸菩薩願力論,每位菩薩度生都有段落,唯地藏菩薩悲願弘深,盡未來際不舍眾生,為眾願之首。
地藏菩薩本願,蘊含深理,試問:成佛目的為度眾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成佛做什麼?眾生既盡,又何須成佛?參參看!參不透,老實念佛去!
「地藏菩薩本願」別題。別於他經,本經之專名。
「經」通題,通于諸經。梵語修多羅,此雲契經。契,合也。「上契諸佛之理」,佛佛道同。「下契眾生之機」,無論何種根性的眾生,在佛法裏,都能找到適當的法門,達了生脫死的目的。約本義譯「線」,我國儒家有四書五經,道教有南華經,老子道德經等,國人重經不重線,順國情譯為「經」。其實,經也是線,如經緯,不違本義。詳說有貫、攝、常、法,論中說有五義,今略,僅作淺釋。
經者,徑也。修行的路徑。古德雲:「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佛經,是指引修行的道路,依之實踐,能除熱惱、得清涼、成菩提。
本經經題,世尊親訂。第六品「佛告普廣:此經有三名,一名地藏木願,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經。」願、行、誓力,願是主因,出生行與誓力,以行山填願海,誓必成辦,故依本願立名。
七種立題
佛經雖多,題目取材不出人、法、喻,組織方式不離單三、複三、具足一的範圍,謂之「七種立題」。略說之:
單三—人——佛說阿彌陀經。
—法——大般涅槃經。
—喻——大寶積經。
複三—人法——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藥師如來(果人)本願功德(修法)。
—人喻——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果人)師子吼(喻)。
—法喻——妙法蓮華經。妙法(法)蓮華(喻)。
具足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性法)佛(果人)華嚴(喻)。
本經屬「人法」立題。地藏菩薩(因人),本願(修法)。
九華垂跡
中國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應化度眾的根本道場。謂:山西五臺山,又名清涼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僅略述九華應跡:
菩薩于唐時,示現新羅國(今之韓國,昔分高句麗、百濟、新羅)太子,姓金名喬覺,法名地藏,人稱金地藏。
神僧傳載:二十四歲攜白犬善聽,渡海來中國,至安徽青陽縣,見九華秀麗,結茅安居,以白土、野菜為生。後被地主閣老閔公發覺,恭敬供養。菩薩乞一袈裟地建道場,閔公許之。遂展袈裟,遍覆九華,閔公歡喜佈施。並遣子出家,號道明。公亦舍俗護持。後人塑像,右閣老,左道明,世人神佛不分,誤為土地公與目連尊者。
據費冠卿撰九華山化城寺記:大士示寂為唐德宗貞元十年(西紀七九四)夏。而宋贊甯撰高僧傳二○則雲十九年夏,相差九年,但皆謂年九十九歲。惟費冠卿的家住在九華,且是元和二年(西紀八○七)進士,去貞元十年,祇隔十三年,與金地藏為同時同地之人,其所記,自足為千秋信史。(見九華山志一)
又九華本名九子山,李白天寶年間遊此,見九峰如蓮,易名九華。全唐詩及九華山志,錄地藏送童子下山詩雲:
空門寂寞汝思家 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 懶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澗底休拈月 烹茗甌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 老僧相伴有雲霞
詩讀來深刻感人,情理兼攝,悲心滿懷,金地藏不只是菩薩化身,也是一位文采燦爛的詩僧。
參、明譯史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釋迦牟尼佛示生印度,經典皆梵文,不翻譯,無以見聞。簡介譯史原因有二:
一、譯者簽名,表負責,令學者斷疑生信。免如後漢,佛法初來,若干經典失譯人名,疑為偽經,不生信受。
二、古時交通不便,取經皆賴水陸或徒步,所謂「去者成百歸無十」,緬懷古德為法忘軀的精神,今得見聞,當飲水思源,生感恩心,作難遭遇想。
「唐」標年代。唐高祖李淵始,至昭宣帝止,,傳二十主,二百八十九年,與漢朝齊名,為中國佛教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於闐」譯地乳。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今新疆省天山南麓一帶,名和闐。傳說建國之初,王老無嗣,祈毗沙門天王,天王頂生一瘤,出嬰兒,不飲人乳,再禱,廟地湧乳,吮育成人,故名於闐。
「沙門」標身分,是出家人。翻字不翻音,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之義。也是古印度對宗教家的通稱,佛弟子謂「沙門釋子」,表釋迦牟尼佛的出家弟子。傳至中國,沙門成為出家佛弟子之專稱。「三藏沙門」博通經、律、論三藏教典的法師。佛法雖廣,不出三藏,經詮定學,重在修定。律詮戒學,重治煩惱,斷惡修善。論詮慧學,啟發般若智慧。三藏即三學,約偏重言,各有所詮,實際則含攝無遺。
「實叉難陀」譯學喜。依文釋義,好研三學,孜孜不倦,故能博通。武則天時來華。因帝崇信三寶,喜華嚴,東晉譯六十華嚴,三十四品,七處八會,不完整,特遣使往於闐請經及譯師。據開元釋教錄雲:師于證聖元年(西紀六九五)譯八十華嚴,費時四年,八十卷三十九品,七處九會。依此推測,當在證聖元年前來。除華嚴外,亦譯餘經,睿宗景雲元年(西紀七一○)圓寂,壽五十九。十六年譯經十九部,一○七卷。
另有折本地藏經(瑞成書局出版),譯者法燈或法炬,法燈西晉時來,依開元釋教錄載,本經唯實叉難陀法師譯,無他譯本,且武則天後,方有地藏經流通,不知何以誤導?這種情形,明代已有,恐相當普遍,雲棲法匯中,因性安比丘將印此譯本,蓮池大師題跋曰:「地藏經譯于唐實叉難陀,而時本譯人為法燈、法炬,不著世代,不載裏族,于藏無所考,雖小異大同,理固無傷,而核實傳信,必應有據。」顯非法燈、法炬譯。為求證信,須有根據,不論讀誦、印贈、流通,應以實叉難陀法師譯本為准。但世人積習難改,蓮池大師,明朝萬曆年間人,距今已近四百年,而今錯誤如昔,曾向書局建議,但三十年來仍沒改。主要在讀誦者不知,不辨真偽,而書局或因製版關係,且目的在作生意,更改不易。願往後團體共修,個人受持,認明譯者,盡些心力維護正法,彼銷路不好,自然不印。其他如香或素食品,凡以佛像為商標者皆拒買,免犯不敬三寶過,期佛弟子們群力杜絕。
肆、正釋經文
本經十三品,分三卷,一萬六千九百三十一字。當年閱藏,依頻伽藏數的,流通本或許多些,但不會超過一萬六千九百四十。高麗藏缺十六字,若加,共一萬六千九百四十七字,總不出一萬六千九百五十字左右,比金剛經多兩倍,十三品的內容,長短不一,為說聽方便,須分科、分段。
經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源自東晉道安法師,後人贊為「彌天高判」。序分敘經之緣由,正宗分明經之要旨,流通分弘妙法盡未來際。以身為喻:序如頭,五官俱全,正宗則五臟六腑無闕,流通如四肢,運行無礙。三分分法,見仁見智,多少有些出入。清朝青蓮大師地藏經科注,最負盛名,依天臺分科,我略作更動。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依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等廣大神通立名。含序分、正宗分,不同他經,以第一作序品。
「忉利」天名,譯三十三,欲界第二層。世俗流傳之百歲修行經雲:「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豎算,錯。應橫數,如一國三十三省。四方各八天,中間善法堂天,是帝釋天王所居。
「天宮」帝釋所居之宮殿,即善法堂天。
「神通」智者大師釋:「神名天心,通名慧性。」智慧現前,由本性顯發的微妙作用,謂神通。在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六神通中,此重神足通。十方諸佛菩薩,天龍鬼神等,因神足通,得聚忉利天,因此,地藏法會,無娑婆人間凡夫參與,缺神通故也。
「品」類也。諸天同集汲佛菩薩度眾之神通妙用,收歸一處曰「品」。居十三品之首稱為「第一」。
華嚴、法華和本經,品題本具,可依文讀誦。金剛經三十二分,為南北朝梁武帝時昭明太子所分,如分科批註,不宜隨讀以免斷了經義。
甲一、序分分二
乙一、通序分二
丙一、舉五事證信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
序分分通序、別序。通于諸經名通序,又名證信序。本經通序,異于諸經,文簡且部分列在別序中,通、別稍混合,約偏重言通別。
「如是」信成就。指法之詞,指這部地藏經。信順之詞,由佛金口宣說,真實不虛,遵從不疑。另有多義,從略。
「我聞」聞成就。「我」阿難自稱。學佛本無我,為眾生故,方便稱我,否則「如是聞」,聞者誰?又阿難於結集時,已證阿羅漢,破我執,屬聖人假稱我。「聞」耳根聞法音,發耳識,了解法義曰聞。會別從總謂「我聞」。
「一時」時成就。師資道合,說聽始終之時。不標年月,因天、人有別,忉利天一晝夜,人間百年。且各國不同,中外時差,如新、舊曆,便有差異,故用一時圓攝。佛講地藏經,約七十九歲左右,因至忉利天說法完畢,返回人間,不久即入涅槃。
「佛」說法主成就。指釋迦牟尼佛。
「在忉利天」處成就。於欲界第二層,帝釋所居之善法堂天。
上舉六種成就的前五種,證明本經為佛親說,啟眾信心。
每部經都有「如是我聞」等六成就,儘管地點、人數不同,六成就的經文是相同的。一理通萬理達,這兒聽清楚,他經亦可明白。這段(六成就)經文源於釋迦牟尼佛臨將涅槃時,阿難尊者請問的四種遺囑之一:
一、佛住世,以佛為師,佛入滅後,以誰為師?佛答:「以戒為師。」凡佛弟子,不管在家出家,皆以戒為師。二、佛住世時,依佛安住,佛入滅後,依何為住?佛答:「依四念處安住。」乃心之安住,非身之安住。三、惡性比丘,如何治之?佛答:「默擯治之。」莫理他,管好自己,作好榜樣,彼自生慚愧,端正己之三業。四、佛滅後,結集經典,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以取信未來眾生?佛答:「當安如是我聞等」。
遵佛遺囑故,經首皆安如是我聞等,令後世眾生取信。
丙二、點三月所為
為母說法。
此句不屬通序,因他經通序皆無。若歸別序,則義不連貫,只得另分,含在通序中,點示出世尊三個月在忉利天說法所為。「三月」指人間三個月。
佛至忉利天,主要在「為母說法」,度母親。佛示現印度迦毗羅國太子,名悉達多,生七日,母離人間上生忉利天。太子十九歲出家,五年參學,六年苦行,三十歲十二月八日,夜睹明星,成等正覺。說法四十九年,來往人間天上,席不暇暖,講經三百餘會,八十歲入涅槃。入滅前三個月,至忉利天專為摩耶夫人說法。藏經有「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三卷,西晉竺法護法師譯,大正藏第十七冊。敍述佛說法度母事,有一千聲聞比丘隨行,阿難證二果以上,有神通,能隨之,此經得流傳人間,全賴千人羅漢。佛至忉利天有三事:
一、為母說法,報母恩:意在破當時外道謗佛不孝之說。外道謗佛,出生七日母亡,又出家,棄父母不顧等,實際上,佛是究竟覺者,彼之出世大孝,凡夫不易體會,古德贊「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真正大孝,唯佛圓盡,累劫說法,度生不倦,即是度父母,為報父母恩。應化人間,乃至入滅前升忉利天說法,皆是大孝的證明,也是本經的發起因緣。
二、慰別天眾:佛說法四十九年,諸天及八部眾,如四天王、大梵天王,尤其忉利天主,擁護佛法,護持世尊,未曾暫離,今說法後,返回人間,將入涅槃,特與諸天安慰惜別,致深謝意。
三、囑咐地藏:正屬本經要義之一,佛將未來八難中「佛前佛後」的眾生,付囑地藏菩薩,無論正、像、末法,只要依法修行者,皆須權巧度化,至彌勒成佛前,令彼生於人間天上,不墮三塗,為佛大悲之流露,本經第二品、十三品均詳明。
通序畢。
乙二、別序分三
丙一、果因集贊序分二
丙二、現相集眾序分二
丙三、問答發起序分三
別序文長,分上三段,先明「果因集贊」。「果」佛果。「因」菩薩及天龍鬼神等。「集」同集。略敘諸佛菩薩、天龍八部等,雲集忉利天宮,讚歎教主釋迦牟尼佛,謂「果因集贊」。又分二段:丁一、果因同集,丁二、共申讚歎。
丁一、果因同集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
「爾時」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說完時。東、西、南、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有「無量」無邊「世界」,所謂虛空無量,世界無盡,佛早在二千多年前便說了,今之科學始發現銀河系有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非不能說,乃華嚴十大數之一。華嚴經所說數目極多,僅阿僧祇品就有一百二十三個數字,十大數是尾數。形容佛菩薩之多,不是一個不可說,而是很多個不可說,謂「不可說不可說」。約凡夫之語言、文字、思量所不能及曰不可說;約諸佛、大菩薩,還是「可說」的。「一切諸佛」,總括十方諸佛。「及」與也。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不但自己親赴法會,還率同諸大菩薩參與。「摩訶薩」梵語摩訶菩提薩埵的簡稱,具大、多、勝三義,含多義不翻。「大」菩薩摩訶薩,約本義言,具「大」位,至少八地不動地以上,故「大」表位高;「多」表受十方眾生敬服;「勝」表所說法義殊勝,九地善慧地菩薩,便擁有不思議辯才能廣利益群生。總之,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具大根、有大智、信大法、明大理、修大行、經大劫、證大果,方堪稱之。這類大菩薩摩訶薩,和十方無量諸佛,「皆來」忉利天聚「集」,共臨勝「會」。